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张若虚

张若虚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43 更新时间:2023/12/11 15:47:06

张若虚(约670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概述图来源于扬州晚报)

基本资料

本名:张若虚

所处时代:唐代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扬州(今属江苏)

出生日期:约647年(采《唐诗选》说法)

逝世日期:约730年(采《唐诗选》说法)

主要作品:春江花月夜

主要成就:孤篇盖全唐

名号:吴中四士之一

职业:唐代文人、兖州兵曹

人物生平

张若虚,主要活动在公元七世纪中期至公元八世纪前期,曾任兖州兵曹。事迹略见于《旧唐书·贺知章传》。

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全唐诗》说他与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杭州)、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一说湖州人),号“吴中四士”,文词俊秀。开元年间尚在世。

主要影响

综述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以《春江花月夜》为例分析

该诗的艺术美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取境美。张若虚在诗中营造的意境寓缥缈于高远之中,词采华赡而不失之繁缛,趣远情深而又鲜明如画。二、音乐美。“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歌曲名,属于“清商曲·吴声歌”。说创始于陈后主,可能是采用吴地流传的民歌乐曲改编而成的。张若虚是扬州人,“吴中四士”之一,对此曲必很熟悉。而且

该诗的内容和形式的特色体现:内容上意境化的“达观洒脱”及哲理化的“与永恒相遇”,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浓烈的情思氛围,空明纯美的诗境,在表明诗人诗歌意境的创造已达炉火纯青的阶段,为盛唐诗的到来作了艺术上的充分准备。形式上意境化的“孤篇横绝”与悼惜哲思,《春江花月夜》本为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相传为陈朝后主(叔宝)和宫中女学士及朝臣唱和而作,与《玉树后庭花》是其中最艳丽的曲调。但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却是吸取了南朝文学的精华和同时代文学的营养,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创作出新的格局。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组,四句中押三个韵。四句一换韵,以平声韵起首,最后一组用仄韵作结束。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韵交替,高低相间,转承和谐,既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音乐的节奏感既强且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是和内容相协调的,又是随着诗情的转换而转换的,因之做到了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和谐一致,情切意浓而富有民歌色彩。此外,诗中还用明喻、借喻、拟人、对比、映衬、对仗、叠字、设问、象征等手法,使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比起前人来,是更为丰富了。而音韵的圆转动听,语言的清浅流畅,更近于盛唐之音的“深入浅出”之特色。

历史评价

张若虚,扬州人,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吴中四士,诗二首。————清《全唐诗》

若虚,兖州兵曹———《旧唐书·艺文志·贺知章传》

先是神龙中,知章与越州贺朝、万齐融,扬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旧唐书》

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遇,恃才浮诞而然也。————郑处诲《明皇杂录》

《春江花月夜》,其为名篇不待言,细观风度格调,则刘希夷《捣衣》诸篇类也。此诚盛唐中之初唐。且若虚与贺季真同时齐名,遽分初盛,编者殊草草。吾读诗至贺秘书,真若云开山出,境界一新,毋宁置张于初,列贺于盛耳。————《载酒园诗话又编》

若虚开元初人,与贺知章、张旭齐名。————《唐诗别裁》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

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闻一多

人际关系

张若虚、贺知章(越州永兴人,今浙江杭州)、张旭(苏州人)、包融(润州延陵,今丹阳人,一说湖州人),号“吴中四士”

后世纪念

张若虚纪念馆

张若虚纪念馆和春江花月夜艺术馆坐落于千年古镇瓜洲,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共分为序厅、张若虚与“吴中四士”、歌辞缘起、画意乐韵、艺魂匠心、瓜洲记忆、千年对话(尾厅)等七大展区,采取“声、光、电”及“音、诗、书画和非遗技艺”,全方位、立体式介绍张若虚其人,解读《春江花月夜》这首经典古诗词的魅力,展示以“春江花月夜”为题材的古代文学作品、近现代音乐作品和扬州非遗技艺作品,并通过多媒体新技术重现诗渡瓜洲的千年胜景。

标签: 张若虚

更多文章

  • 张骏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骏

    张骏,字天骏,号南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法家,与张弼齐名,时号”二张”。本名:张骏字:天骏号:南山所处时代:明朝出生日期:华亭(今上海松江)主要成就:工书,擅行、草、隶、篆官职:中书舍人张骏,字天骏,号南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代书法家,与张弼齐名,时号”二张”。明景泰四年(1453)

  • 沈度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沈度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明松江府华亭(上海金山)人,明代书法家,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永乐时以善书入翰林,由典籍历迁侍讲学士。擅篆、隶、楷、行等书体,藏于秘府,称为“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中文名:沈度别名:字民则,号自乐。出生日期:1357年逝世日期

  • 戴来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戴来

    戴来,女作家,1972年10月生,苏州人。2008年在河南,戴来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经常来往的朋友不多,而且也不是写东西的。戴来觉得,用男性的视角去写东西,令她尝到更多的写作乐趣。戴来代表作《鱼说》、《爱上朋友的女友》、《甲乙丙丁》等。2000年获首届河南文学奖,2002年获首届春天文学奖,2003

  • 冯梦龙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梦龙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字犹龙、耳犹、子犹,号龙子犹、茂苑外史、顾曲散人、姑苏词奴、平平阁主人等。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明朝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冯梦龙出身士大夫家庭,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原欲应试入仕,然屡试不第,于茶坊酒楼频繁接触下层社会,积累了

  • 李思训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思训

    李思训(653年-716年),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官员、书画家,唐太祖李虎玄孙、华阳县公李孝斌之子。李思训出身宗室,起家常州参军,二十岁前后任江都县令。武周时期,避祸隐居。唐中宗复位后,累授宗正卿、岐州刺史,封陇西郡公。唐玄宗开元初年,进拜右羽林卫大将军,封彭国

  • 丘瑜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丘瑜

    丘瑜,天启(1621~1627)进士,崇祯(1628~1644)间历礼部左右侍郎。因召对言:“督师孙传庭(1539~1643)出关,安危所系,慎勿促之轻出,俾镇定关中,犹可号召诸将,相机进剿”。帝不能从,寻为东阁大学士。都城陷。死之。中文名:丘瑜外文名:QiuYu性别: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

  • 范景文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范景文

    范景文(1587年11月29日-1644年4月25日),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明朝末期政治家、文学家。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

  • 方岳贡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方岳贡

    方岳贡,1644逝世,所处时代是明代,主要作品有《国纬集》61卷;《经世文篇》。本名:方岳贡字:四长所处时代:明代出生地:襄阳谷城逝世日期:1644年主要作品:《国纬集》61卷;《经世文篇》主要成就:任户、兵二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方岳贡于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以后,任户部主事,虽为小吏,但肩上

  • 吴甡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吴甡

    字鹿友,晚号柴庵。江苏兴化人,明代官吏,名医。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先后任福建邵武、晋江及山东潍县知县。天启二年,升为御史。后因反对阉党魏忠贤被削籍革职,罢官归里。崇祯皇帝即位后,吴甡官复原职。后出任河南、陕西巡按。崇祯七年任山西巡抚。崇祯十五年任东阁大学士,为内阁次辅。平章纶阁是后人为吴甡立的匾,取

  • 蒋德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蒋德璟

    蒋德璟(1593-1646年),字中葆,号八公,又号若椰,明末1625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已知入教明末论教思想家,中教名:阳地居士,西教名:阳玛诺。为艾儒略(1582—-1649年)入闽传教故交。“西阳玛诺”和艾儒略名下部分论教著述(以儒释耶)均为和德璟合作,著有《西方问答》《天圆说》《天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