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高梦旦

高梦旦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39 更新时间:2024/1/17 13:46:16

高梦旦(1870年-1936年)名凤谦,字梦旦,长乐龙门乡人。清同治九年(1870年)一月二十八日出生。梦旦上有胞兄二人,长兄凤岐以桐城派古文学知名,考取御史;次兄而谦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精通洋务,梦旦取两兄之名上下各一字,自名凤谦,少从长兄读书于福州九彩园,初学古文词,并考取秀才。中法马江海战后,清廷日弱,遂无意仕途,厌倦八股文章。

基本资料

本名:高梦旦

字:梦旦

所处时代:清末、中華民國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长乐龙门乡

出生日期:1870年1月

逝世日期:1936年7月23日

主要成就:建設商務印書館

人物生平

光绪十六年(1890)其表兄魏瀚任马尾船厂总监工,请高为家庭教师。

时船厂技工多系英、法留学生,高经常和他们交往,大量阅读西方译书,读至建官、设学、理财、明刑、训农、制兵、通商、劝工诸大政论述后,始悟非效法西方无以自强,遂益潜心研讨时。

光绪二十二年,随长兄凤岐帮助杭州知府林(迪臣,福州人)创办“求是书院”和“蚕业学校”,时值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倡变法维新,梦旦十分赞成,在教学余暇作《议废除跪拜逸事论》,署名“崇有”,投稿登于《时务报》,受到梁启超赞赏,结成忘年交。

他讲究新政新法养蚕,蚕业学校办得很有成绩。

光绪二十八年,求是书院扩展为浙江大学堂,凤岐为总教习,梦旦为教习。翌年,浙江大学堂选派学生赴日本进修,梦旦任留学监督,乘便考察日本明治维新后政治、文化、教育诸设施。是时梁启超也在日本,梦旦出示他根据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更改历法的倡议,改写成的《改历私议》旧稿,梁看后认为,《十三月新历法》是近代世界改历的一种新学说,将它刊登于《新民丛报》。同年冬,梦旦回国,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谈到日本之所以兴盛,乃得力于重视教育,而办教育又要以小学为基础,因此编写小学教科书实为当务之急。张元济聘梦旦入馆任编译所国文部部长,后继任编译所所长。

梦旦接任后,大力扩展编译业务,多方延聘人才,依据颁定的学制,分科编辑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教科书,并相继出版。编译所最盛时下设二十多部,职工多达数百人,成为国内规模最完备、影响最大的编译单位。梦旦在编撰课本的过程中,再次感到汉字笔画结构过繁,不易认不易写,很难普及,曾就其形体繁简异同进行比较,评定优劣,试行取舍,进而与劳乃宣、王照二人研究汉字改革方案。

在编写字书、词书的同时,决心革新《康熙字典》用部首偏旁检字的方法。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他根据汉字以形为主的特点,就旧字典所列214个部首,把形体相近的合并为80个部首,确定了它们上下左右的部属,成为后来“四角号码”的雏形。

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梦旦年已五十,他谦虚地认为:“时局日益革新,编译工作须适应潮流,站在前线,吾将不适于编译所所长,当为公司(指商务馆)觅一适于此职之人以自代。”遂推举王云五接任编译所所长,自己转任出版部部长,但仍尽力协助王云五开展工作。

民国13年11月,王云五开始研究汉字号码检字法,梦旦积极帮助,把自己苦心钻研的稿件送他参考,王云五即据以改进补充,最后完成“四角号码检字法”。

民国15年,《四角号码检字法》单行本出版,王云五特于书首郑重声称:“高梦旦君为本检字法附角之发明者。且对于本检字法种种问题,为云五解决不少。本检字法能有现在之成绩,多赖高先生之力,谨此志谢!”

民国17年,梦旦以年将六旬,向馆方请求辞去出版部部长职务,他只任董事,而对馆务的关心仍一如既往,商务印书馆所以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的编辑出版机构,与梦旦的劳瘁是分不开的。

民国25年7月23日,梦旦病逝于上海,享年67岁,葬于虹桥路万国公墓。

惜才如命的高梦旦

在商务印书馆近代馆史中,公认有“两兴”:首兴于张元济,再兴于王云五。但在这两个炫目的名字身后,却有一个常被人忽略却又不可或缺的“贤臣”——高梦旦。

“五四”运动后,51岁的高梦旦自认对新学“所知不多”,主动辞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职务,并亲赴北京,邀请不满30岁的北大教授胡适前来担纲。胡适虽未上任,但推荐了他的老师王云五。

王云五当时毫无名气,怀疑他才能的人,“商务书馆内外皆有之”。高梦旦却用了3个月时间,帮助他熟悉馆中各项工作,在王接手后还尽力辅佐。有商务元老感到不解,高梦旦解释道:“公司犹国家也。谋国者不可尸位,当为国求贤……国方得以长久。”

果不其然,1932年“一·二八”事变,商务印书馆遭日机轰炸,几成废墟,王云五仅用半载,便使“商务”恢复元气。

多年后,胡适回忆起这段历史,说道:“他看中了一个少年书生,就要把毕生经营的事业付托给他:后来又听信这个少年人的几句话,就把这件重要的事业付托给了一个他平素不相识的人。这是老成人为一件大业求付托人的苦心,这是大政治家谋国的风度。”

高梦旦识才,亦爱才如命。他提升青年沈雁冰任《小说月刊》主编,后者却向他提出3条苛刻要求:一是现存稿子都不能用;二是全部改用五号字;三是馆方应当让其全权办事,不能干涉编辑方针。高梦旦全部应允。

出版著作

民国15年,《四角号码检字法》单行本出版

人物关系

1920年,洪朝生院士出生于北京。父亲洪观涛早年曾加入同盟会,后赴法国、比利时留学8年,专习铁路工程。回国后任陇海铁路潼关至西安段工程局局长兼总工程师及铁道部路政司技正等职。外祖父高梦旦为近代著名出版家。

标签: 高梦旦

更多文章

  • 何泽涌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何泽涌

    何泽涌,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山西解剖部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山西省分会第二届理事。何泽涌先生于2015年3月8日因病逝世,享年97岁。中文名:何泽涌国籍:中国籍贯:山西省灵石县两渡村出生日期:1919年逝世日期:2015年3月8日毕业院校:浙江大学职业:医生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何泽涌

  • 金雅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金雅

    金雅,校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主任,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校研究生培养督导组成员。中文名:金雅国籍:中国职业:浙江理工大学教授主要成就: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浙江省优秀博士后代表作品:《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研究领域:

  • 徐朔方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徐朔方

    徐朔方(1923—2007),浙江东阳人。我国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著作等身的学者,是我国元明清戏曲小说研究领域,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中文名:徐朔方外文名:xushuofang别名:徐步奎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日期:1923年毕业院校:浙江大学职业:教师、作家出生地:浙江东阳代表作品:著有《徐朔方集》

  • 钱宝琮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钱宝琮

    钱宝琮,字琢如。1892年出生于浙江嘉兴南门外一个仅能维持生计的小地主家庭。父亲钱迪祥,幼年读过私塾,成年后依靠所分田产田租为生,生活并不富裕,后来供养钱宝琮及弟、妹上学,还要靠向亲友借贷才能维持。但他思想比较开通,经常阅读上海《新闻报》和一些革命报刊,借以了解国家大事和世界潮流。他希望钱宝琮长大后

  • 苏沧桑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苏沧桑

    苏沧桑,女,1968年生,杭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就职于浙江省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创委会主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浙江省生态文化协会理事。出版散文集《银杏叶的歌唱》等,当代第一部写西溪长篇小说《千眼温柔》等。多篇作品入选《中国最好的美文》等全国各类散

  • 钱鸿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钱鸿嘉

    钱鸿嘉,浙江宁波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历任杭州市公安局、浙江省公安厅干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译室编辑,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副编审,编审。中国意大利文学学会副会长。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文名:钱鸿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宁波出生日期:1927逝世日期:

  • 孙席珍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席珍

    孙席珍(1906—1984),原名彭,学名志新,以字行,笔名丁非、丁飞、明琪、司马珺、邹宏道等,浙江绍兴县平水镇人。大学毕业。6岁时因家遭火灾焚毁,全家迁往上海,在上海小学毕业后随姐入芜湖萃文中学。从16岁起发表诗歌。先后发表《稚儿的春天》《黄花》等新自由诗数百首。被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称赞为“诗孩

  • 张鸣镛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鸣镛

    张鸣镛(1926--1986),教授。浙江温州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建国后,历任厦门大学讲师、教授、数学系副主任,福建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其被称为“数学王子”。撰有论文《芬斯勒流空间的子空间的平均曲率》、《黎曼曲面》《凸区域的一个遮盖定理》,著有《现代分析基础》。为陈景润的老师。中文名:

  • 吴秀明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秀明

    吴秀明,汉族,男,出生于1952年,浙江温岭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7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杭州大学中文系教师、教授及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现任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浙江省文联委员、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兼文学评论

  • 易鼎新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易鼎新

    易鼎新(1887—1953),字修吟,著名民主人士,电气学家和电工专家,教育家,湖南省醴陵县人。曾任浙江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校长。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5年获理科硕士学位。归国后,历任长沙高等师范学校教师、电灯公司工程师、杭州电厂厂长兼总工程师、湖南电灯公司总工程师、湖南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