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穆麟德:gubcielgiyengge,太清:gubqielgiyengge;西里尔字母:ТүгээмэлЭлбэгт)为清朝第九位、清军入关后第七位皇帝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后来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沿用,直至改元。清文宗自咸丰元年正月初一日(1851年2月1日)使用该年号,至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驾崩,前后共十一年。1861年11月11日(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日),清穆宗登基,沿用该年号至1862年1月29日(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次日(1862年1月30日)为同治元年正月初一日。道光、咸丰两朝常合称为道咸。关于清朝咸丰皇帝的内容,详看条目咸丰帝。本条目只介绍年号。
基本资料
中文名:咸丰
属性:年号
在位者: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沿用)
使用时间1:1851年2月1日——1861年8月22日(清文宗)
使用时间2:1861年11月11日——1862年1月29日(清穆宗)
在位皇帝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7.17—1861.8.22),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位,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清定陵,文宗死后由其独子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是为同治帝。
年号纪年
清文宗自1851年2月1日开始使用咸丰年号,至1861年8月22日驾崩。1861年11月11日清穆宗登基沿用咸丰年号,至1862年1月29日为止。次日为同治元年正月初一日。
咸丰时期立春始终在阳历2月4日,冬至大部分在阳历12月22日,少部分在阳历12月21日(下表已注明)。
政权年号
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洪秀全、洪天贵福之年号
天德(1853年):清朝时期—林恭之年号
洪顺(1853年):清朝时期—李明先之年号
天德(1853年):清朝时期—黄威之年号
天运(1853年):清朝时期—刘丽川之年号
洪德(1855年—1864年):大成国—陈开、黄鼎凤之年号
顺天(1859年—1862年):清朝时期—李永和之年号
嗣统(1859年—1868年):清朝时期—朱明月之年号
天纵(1860年—1863年):清朝时期—宋继鹏之年号
嘉永(1848年二月二十八—185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本—孝明天皇之年号
安政(1854年十一月二十七—1860年三月十八):日本—孝明天皇之年号
万延(1860年三月十八—1861年二月十九):日本—孝明天皇之年号
文久(1861年二月十九—1864年二月二十):日本—孝明天皇之年号
嗣德(1848年—1883年):越南阮朝—翼宗阮福时之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