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有棻

李有棻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72 更新时间:2023/12/25 8:14:34

李有棻(1842年~1907年),二十二岁时,考取拔贡(即每十二年各府取二名,各县取一名,贡入国子监学习的秀才)。次年,通过朝考,官内阁中书,充任玉碟馆(修纂皇族族诺的专门机构)誊录。积四年之劳,以知府分发湖南候补。候补期间,管理过督审局,提调过厘金局,才试署(代理)沅州府。接着调湖北襄阳府,改安陆府,升武昌府。以后逐级上升,先后做过广东高廉钦兵备道的道员,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最后做江西铁路大臣。头品顶戴,赠太子少保(俗称宫保)。

基本资料

本名:李有棻

别名:芗垣

所处时代:清代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江西萍乡

出生日期:1842年

逝世日期:1907年

主要作品:《奏议.批牍》十卷、《卧云草堂文存》,关于保甲、团练的著作等

主要成就:创办《秦报》、两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江西铁路等

人物介绍

李有棻(1842年~1907年),二十二岁时,考取拔贡(即每十二年各府取二名,各县取一名,贡入国子监学习的秀才)。次年,通过朝考,官内阁中书,充任玉碟馆(修纂皇族族诺的专门机构)誊录。积四年之劳,以知府分发湖南候补。候补期间,管理过督审局,提调过厘金局,才试署(代理)沅州府。接着调湖北襄阳府,改安陆府,升武昌府。以后逐级上升,先后做过广东高廉钦兵备道的道员,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最后做江西铁路大臣。头品顶戴,赠太子少保(俗称宫保)。

李有棻器宇英毅,少有大志,初受李有棠的影响,讲求经世之学,通训诂,习宋儒程、朱之书,精研义理,博搜掌故,以资印证。尤以能文,名噪一时。在京服官,接交海内外英俊,探索治国治民之长策,其议论丰采,往往倾动京师。

李有棻洞明世事,才干练达。他在湖南候补时,巡抚派他管理督审局。局中积压下来的案卷有如山积。他一到,就一一审阅,然后先就其中大案.要案,分辨真伪,查核实情;作出决断后,杜绝关说,严惩豪强,伸雪冤屈。每一判出,就是有经验的吏员也都佩服。不久,案卷空了,牢狱也空了。巡抚了解了他的才能,又派他提调厘金局,这又是一个难剃的头。他到局不久就摸清了症结之所在,原来在这个局内,绅权过重了,绅重则民轻,一切积弊皆由此而生。厘金局本是向人民征收商业税的机构,应该是盈利很大的,可是这里却年年亏欠很大。于是他为委员和士绅划清权责,士绅专管款项的收发,委员则专管监督和考查士绅,这么一来,委员和士绅便不再头足倒置了。在此基础上,再厘订章程,剔除弊端。实行后,上下称便,盈利很大,四年中总共上缴了白银近百万两。取得了这些成绩,上官知道了他的才于,即派他试守沅州。沅州风气闭塞,民风强悍,号称难治。李有棻到任后,了解了最严重的问题有二,一是用小钱,二是打械斗。于是他严禁私铸铜钱(即小钱),聚众械斗。又公布发展生产,提倡教育的作法,命令所属各县坚决执行。更在府署前挂一面铜锣,允许随便什么人来敲锣投诉,锣声一响,他就立即升堂,当堂作出判决。只几个月,沅州便治好了。

总督调他去湖北襄阳府正式做知府。走到半路,又檄调他去安陆府。因为安陆正在修筑长达数百里的河堤,关系涢水两岸各州县的利害甚巨,而官吏侵渔,与民众以及彼此之间发生激烈冲突,前任知府由于处理不当,已经得罪免去,故调他前去处置。他立即在沿途微服访问,尽知劣绅恶吏狼狈为奸的情状,一上任就严惩一批首恶;又选正派的士绅分段管理,责以三汛防守,冬夏加高培厚堤基,并免除了各县的亩捐。于是几十年的积弊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便得到了清扫。

李有棻清廉自守,关心民瘼。

由于他处置安陆修堤得当,上级随又升他为武昌首府的知府。武昌既是湖北省会,又当四方的冲要。全省的大官,上自总督,下至道员,都挤在这里,京中及各省的达官贵人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都愿在此勾留几天。光是应付这两种人便会开得精力交瘁,甚至搞得焦头烂额。李有棻却应付得既周到又得体,而且还有余裕来从容处理府内的公事。

武昌是长江中游的枢纽,过往商船极多,一向设有船关,征收税金。除明确规定者外,还由总督及知府两衙门额外征收,而且额外征收的税款还超过规定征收的几倍。这些钱本来都须解归官库,知府衙门规定每年要解库白银二万两。可是两衙门的官吏却私分了大部分的税金,以致每年都要亏欠很多。李有棻不计私利,毅然裁撤了知府衙门的附加税金,每年不下十万两,而且规定解库的税金二万两,则既不裁,还有超出。这么一来,不但商民大悦,颂声四起,而且上官也颇为高兴。

光绪十三年(1887),湖北大水,继又大早,灾区遍及二十多个州县。督、抚命李有棻总管救灾事宜。他认为此事要收到实效,首先必须使州县官得人,但他又没有任免州县官的权力,确实难办。他对州县官作了一番调查后,决定:对有德无才的州县官,加派一个有才的人做助手;对有才无德的,则加派一个有德的人做助手,对极少数无德又无才的,他就呈请上级另派贤能的人代替。州县官的问题解决了,他对具体的帐济事务,或设厂施粥,或普发帐款,或以工代帐……,他都不作牵制,由各州县视具体情况实施。他只在一定时间内,亲自或派得力人员前去检查效果。结果,灾民都普遍反映均沾了实惠。正在这时,蕲水县有个姓何的家族同别一家族因一起诉讼而发生械斗,双方的群众越聚越多,互相烧杀,不可制止。武昌城内大设粥厂,双方又各派人前来拉拢和诱劝群众,一时人心汹汹。有的官员主张撤销粥厂,派兵前去弹压。李有棻极言其不可,撤销粥厂,则所有灾民一定都去参加一方,变乱将不可收拾;事态是由涉讼引起的,派兵去弹压,一定会更加激起民众忿怒。不如派一大员去公平断案,消除事态的起因,则可平息变乱于无形。督、抚同意了李有棻的意见,并派他前去全权处置。他一到蕲水就公开宣告,由双方各推出代表申述争执情由,凭他公开判断。至于已经发生了的械斗,则双方都可免予追究;若今后再发生械斗,则定予严惩不贷。这样,这起原可引爆为大变乱的事故,不到十天就妥善解决了。

当时的湖广总督张之洞,是个著名的洋务派。他因办铁路,急需设厂炼钢,选定武昌的鲇鱼套作厂址。鲇鱼套是汤湖通长江的唯一出入口,夏季受四乡的水成湖,人民就在湖中打鱼;水落之后,露出土地,人民就在地上种麦。这是鲇鱼套人民的聚宝盆。一经设厂,就须尽排湖水,堵塞出入长江的口子,再也无鱼可捕;厂房及其附属建筑,占地很广,再无余地耕种。聚宝盆就将变成讨饭碗,人民怎么肯答应呢?他们迭次派人呈禀,恳请另择厂址,但是大小官员无人敢转呈张之洞。只有李有棻敢在张之洞面前为人民说话,无如张之洞一句也听不进去,反派兵去拆桥堵口。于是群情忿激,眼看就要激成大变乱。此时,李有棻正式上书给张之洞,充分分析利弊,请准另择厂址,言辞既剀切又诚恳,终于得到了张的首肯。

平时李有棻在府署前置一木柜,鼓励士民投书其中,揭发奸宄,议论政事,自己及时斟酌施行。他在武昌府八年,所属官吏变得廉洁了,士子变得好学了,人民得到了养育和保护,商旅讴歌其能体恤艰难,众口一词,呼之为“李青天”。

李有棻官做大了时,尤其关心国计民生。

广东高廉钦(高州、廉州包括了整个雷州半岛,在北部湾的东面,钦州在北部湾的北面,今隶广西,西与越南接壤。)兵备道,海岸线长达千余里,兵力却十分单薄。时值中日“甲午(1894)之战”,朝廷要求南北所有海岸一体设防。李有荣不敢怠忽,立命沿海各城及冲要之地各练民团一营,共练团三十营,平时分散操练,战时统一作战。所需军饷并不很多,但国防总算有了保障。

李有棻在陕西时,创办了《秦报》,着眼于发民智。

李有棻到江宁不久,两江总督刘坤一病死,朝廷着他护理总督。虽是临时代理,但他对于邦交、国计,以及国家的财政、吏治、民生等大事,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江宁时,创办了“三江(后改两江)师范学堂”(既后来的南京大学),着眼于造就人才。这都是目光远大,利及百世的大计。

1906年李有棻在家居住两年。碰到江西准备大修铁路,朝廷命他为江西铁路大臣。铁路动工之后,他亲赴九江工地督工,却不幸在鄱阳湖遇难。之后,邮传部奏明派令有棻的副手陈三立为名誉总理,刘祺为主持总理,刘景熙为坐办总理,继续主持铁路建设事务。1916年6月,长128.35公里的南浔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运营。

李有棻30余年的官宦生涯,历京、湘、鄂、粤、陕、宁、赣诸地,各处任上,尽忠职守,同人称他“品端望重,处事精详”,“湛深经术,富有才略。以清廉勤慎居官,以精明干练处事”。遇难之后,《江西同乡绅士公呈》评价他“到差以来,苦心孤诣,联合群情,竭力筹度”,“操行清介,才猷卓越”。江西巡抚瑞澄称他“督办江西铁路,频年经营,不辞劳瘁”,“经理规划精详”。称他“素以廉干著称,近来办理江西铁路,筹划经营,殚竭心力”。朝廷谕旨称他“由中书外擢监司,护江督护陕抚,宦绩所至,克著循事”“督办江西铁路事宜,自任事以来,措置裕如,乃躬赴工次,遽遭沉默,电闻之余,悼惜曷已。前已有旨,著照一品大员殁(mo)于事例,从优议恤。今特加恩,著追赠太子少保衔”。清

标签: 李有棻

更多文章

  • 李兴锐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兴锐

    李兴锐(1827年~1904年),字勉林。清湖南浏阳市三口镇人。本名:李兴锐别名:李勤恪字:勉林所处时代:清朝中后期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湖南浏阳出生日期:1827年逝世日期:1904年主要成就:督抚各地,所到之处,颇有治绩官职:两江总督谥号:勤恪李兴锐生于道光七年(1827年)九月二十二日,早年随

  • 周馥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馥

    周馥(1837年-1921年9月22日),字玉山,号兰溪。安徽至德(今安徽东至)人。晚清至民国初年政治、军事人物。周馥为出身诸生,多次应试未中。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组建淮军,周馥应募入其幕。后又升任县丞、知县、直隶知州留江苏补用、知府留江苏补用。同治九年(1870年),以道员身份留直隶补用

  • 马国柱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国柱

    马国柱(?—1666年),辽阳人,隶汉军正白旗,清初重要大臣。生年不详,早年对皇太极完善清朝制度方面贡献颇多,是当时重要的汉臣之一。他在清兵入关后奉旨担任江南江西河南总督,他也是清朝占领两江地区后的首任总督。康熙三年(1664年)二月病逝。本名:马国柱所处时代:中国清朝出生地:辽阳出生日期:不详逝世

  • 鲍源深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鲍源深

    鲍源深(1811~1884),字华潭、号穆堂、澹庵,和州(今和县)梁山镇人。鲍源深出身官宦世家。祖父鲍本泰,赠光禄大夫,翰林院编修。父鲍东里赠光禄大夫、振威将军、大理寺少卿。兄鲍源薰、鲍源煦曾任翰议大夫、江西知府。本名:鲍源深别名:字华潭、号穆堂、澹庵字:华潭号:穆堂、澹庵所处时代:清朝出生地:和州

  • 丁宝铨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丁宝铨

    丁宝铨(1866-1919),字衡甫,号佩芬,亦号默存。汉族。原籍江西南昌府。始祖于明初官蓟州卫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卒赠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子孙世袭卫指挥事。丁宝铨1902年1月任广东惠湖嘉道道尹,1905年后历任山西翼宁道尹,翌年任山西省按察使,7月任山西大学堂督办。1908年升任山西省布政使

  • 陆钟琦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钟琦

    陆钟琦(1848—1911),字申甫,顺天宛平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做过溥仪父亲载沣的老师。中文名:陆钟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48年逝世日期:1911年职业:山西巡抚出生地:顺天宛平1911年10月由江苏布政使任上调任山西巡抚。10月6日到达太原。仅仅四天之后,武昌起义爆发。十一天之后,

  • 梁萼涵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梁萼涵

    梁萼涵(1798-1858),字心芳,号棣轩。原籍山东荣成孟家庄(现属环翠区)。中文名:梁萼涵出生日期:1798年逝世日期:1858年字:心芳梁萼涵出生在一个有良田百亩,房屋数十间的殷实人家。其父梁敬亭,重视读书,热衷功名,曾花钱捐得一个“附生”。他对子侄们的读书尤其重视,督促他们趁青春年少“强学力

  • 爱新觉罗·毓朗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爱新觉罗·毓朗

    爱新觉罗·毓朗(1864年8月27日-1922年12月14日),字月华,号余痴。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六世孙,定安亲王永璜五世孙,定慎郡王溥煦次子。光绪十二年(1886年),封三等镇国将军。三十三年(1907年),袭多罗贝勒,历任宗人府左宗正,军机大臣上行走、民政部侍郎、步军统领、训练禁卫军大臣。宣统

  • 杨文骢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文骢

    杨文骢(1596年—1646年),字龙友,贵州人,明代画家。流寓金陵(今南京)。万历四十七年(1619)举人,六次会试不中,崇祯七年(1634)选为华亭县教谕,后迁青田、江宁、永嘉等知县。为御史詹兆恒参劾被夺官。杨文骢博学好古,善画山水。为”画中九友”之一。生于贵筑,独破天荒,所作台蕖等图,有宋人之

  • 周渔璜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渔璜

    周渔璜,清初著名学者,诗人。父亲周国柱有四子,渔璜排行第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渔璜22岁乡试第一。三十三年(1694年),29岁时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1697年)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四十四年(170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四十九年(1710年)擢升翰林院侍读。五十年(17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