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司马错

司马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06 更新时间:2024/1/15 11:56:26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早年学习纵横家。曾跟相国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率军灭亡蜀国,平定陈庄之乱。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率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后事迹不详。

基本资料

本名:司马错

所处时代:战国时期(秦国)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秦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主要成就:灭亡蜀国、大破楚国

籍贯:少梁(今陕西韩城南)

职业:将领

官职:客卿

人物生平

灭亡蜀国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巴国和蜀国互相攻打,都来向秦国告急求救。秦惠文王想出兵攻打蜀国,但顾虑道路险峻难行,并恐怕韩国可能会前来侵犯,所以犹豫不决。

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争论不休,张仪主张应先攻打韩国,司马错力排张仪之议,认为攻打韩国将导致诸侯联合对抗秦国,攻打蜀国则既可得其人力、物力以充实军备,还可占据有利地势顺水而下攻打楚国。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决定出兵攻打蜀国。同年秋天,司马错与张仪、都尉墨等率军从石牛道出兵攻打蜀国,与蜀国军队在葭萌(今四川广元)交战,蜀王兵败逃到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同年十月,秦军灭亡蜀国,将蜀王贬号为蜀侯,而任命陈庄出任蜀国相国。秦国吞并蜀国以后,更加富庶和强盛而轻视周围各国。

平定叛乱

秦惠文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蜀相陈庄杀死蜀侯,归降秦国。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因陈庄背叛秦国,司马错受命协助平定蜀地之乱,甘茂诛杀陈庄。

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蜀地郡守、蜀侯公子煇(秦公子,名煇,受封蜀侯,蜀地地方长官)在蜀地作乱,反叛秦国,司马错奉命讨伐叛军。司马错诛杀公子煇以及郎中令等二十七人,蜀地之乱平定。

伐魏攻楚

秦昭襄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司马错当时担任国尉,率领军队攻打魏国的襄城。

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将领白起接替司马错担任国尉。

秦昭襄王十六年(公元前291年),司马错担任左更,受命率军攻打魏国,夺取魏国的轵地(今河南济源南);攻打韩国,夺取韩国的邓地(今河南邓州,一说今湖北襄阳)。

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司马错担任客卿,与大良造白起率军攻打魏国的垣城和河雍二城,秦军拆断桥梁夺取二城。之后,秦军抵达轵地,夺取魏国大小城池六十一座。

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86年),司马错率军攻打魏国的河内,秦军打败魏军,魏国献出安邑给秦国以求和,秦国将城内百姓驱赶回魏国。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奉命调动陇西军队,从蜀地进攻楚国的黔中郡(今湖南西部、贵州东北部),秦军击败楚军,夺取楚国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给秦国。

主要成就

秦历

公历

农历

主要内容

秦惠文王九年

公元前316年

乙巳年

司马错率军伐蜀,灭亡蜀国

秦昭襄王十八年

公元前289年

壬申年

司马错率军伐魏,夺取魏国六十一城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

公元前280年

辛巳年

司马错率军伐楚,夺取楚国黔中郡

司马错主要成就

历史评价

刘禹锡《登司马错古城》:“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留此数仞基,几人伤远目。”

史籍记载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战国策·卷三·秦策一》

家庭成员

孙子:司马靳,曾为白起部将。

标签: 司马错

更多文章

  • 麃公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麃公

    麃(biāo)公,姓名、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的将军。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位,麃公与蒙骜、王齮同为将军。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麃公率军攻打卷城,斩首三万人。本名:麃公别名:麃邑公所处时代:战国时期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不详官职:秦国的将军秦王政二年(公元前245年),攻

  • 桓齮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桓齮

    桓齮(yǐ):本为秦将。秦始皇十年(前237年),拜为将军。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桓齮与王翦和杨端和攻赵邺,一开始没能攻取邺,而是攻取了其他九城。王翦接着进攻阏与、橑杨,未攻下。此后,三支部队合并,由王翦统领。过了18天,王翦带军回秦国。此后,秦国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王翦再次带军攻赵,取邺、

  • 杨端和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端和

    杨端和(生卒年不详),姓杨,名端和,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可能与秦国名将杨熊有亲属关系。秦王嬴政时期,杨端和曾两次攻魏国,一次攻赵国,就已有的文献来看,杨端和一生从未打过败仗。本名:杨端和所处时代:战国时期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秦国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不详主要成就:两次攻魏,一次攻赵姓名:杨端和战

  • 内史腾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内史腾

    内史腾,也写作“内史胜”,战国后期秦国将领(生卒不详)。秦王政时任内史,名腾,姓氏不详。内史腾曾作为秦国代表接受韩国割让的土地,后又在南郡(今湖北江陵北)管理地方,为秦伐楚奠定了后方基础。之后任内史,管理京城,责任重大,可见秦王政对其信任。本名:内史腾别名:内史胜所处时代:秦朝主要成就:攻灭韩国性别

  • 辛胜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辛胜

    辛胜,秦王政执政时期秦国将领,在荆轲刺秦失败后,受秦王政派遣,与王翦一同攻打燕国。本名:辛胜所处时代:秦民族族群:华夏族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国派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秦国派遣大将王翦、辛胜攻打燕国,在易水西边大破燕国军队。《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二十年,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

  • 李绛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绛

    李绛(764年-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登进士第,又登博学宏词科。初授校书郎,补渭南县尉,拜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任职勤勉,屡有匡补。元和六年(811年),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 李珏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珏

    李珏(785-853年),字待价,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宰相,监察御史李仲塾之子。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丧父,事母至孝。举明经进士,得到华州刺史李绛赏识,进入河阳乌重胤幕府。通过制科考试,授渭南县尉、右拾遗。长庆元年(821年),出任下邽县令。唐敬宗即位,成为武昌节度使牛僧孺掌书记。唐文

  • 李藩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藩

    李藩(754年—811年),字叔翰,赵郡高邑(今河北高邑县)人。唐朝唐宪宗时宰相,湖南观察使李承之子。李藩出身赵郡李氏南祖,四十多岁时,由节度使幕僚起家,唐宪宗时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官至华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册赠户部尚书,谥号“贞简”。本名:李藩字:叔翰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

  • 李怀远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怀远

    李怀远(?-706),字广德,河北道邢州柏仁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唐中宗时宰相。出自赵郡李氏西祖。应四科举擢第,累除司礼少卿,徙官同州刺史。治尚清简,累官至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赵郡公。虽久居荣位,而习而简朴。卒,谥曰成。本名:李怀远字:广德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邢州柏仁县(今河北

  • 李游道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游道

    李游道,唐朝(武周)宰相,出身赵郡李氏南祖。遭酷吏王弘义诬陷,被流放岭南。本名:李游道所处时代:武周民族族群:汉族李游道早年曾任司刑卿、检校陕州刺史。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任命李游道为冬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年九月,李游道与袁智弘、王璿、崔神基、李元素等人遭到酷吏王弘义诬陷,被流放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