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章,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将领。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得樗里疾之助,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丹水北),俘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夺取了汉中之地。秦惠文王去世之后,太子嬴荡(秦武王)继位,魏章与张仪一同被逐回魏国。
基本资料
中文名:魏章
国籍:魏国
主要成就:与樗里疾大败楚国
出生地:魏国
官职:庶长
性别:男
所处时代:战国中期
所属势力:秦国
人物生平
魏章本为魏国人,后投奔秦国,与张仪一同侍奉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十二年,楚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3年),楚怀王派屈匄等三名大夫联合齐国夺取了秦国的曲沃(今河南省陕县西南),继而包围於中(今陕西丹凤县商镇东南至河南浙川县西南丹江流域)。秦惠文王畏惧楚、齐联军,于是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割让商於(今河南省淅川县西)之地六百里为诱饵,引诱楚怀王解除楚、齐联盟。楚怀王贪图商於之地的富庶,不听陈轸的劝告,果然中计。楚怀王一面派使者与齐国解除盟约,一面派使者随张仪到秦国接收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后假装从车上掉下来受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不见楚国使者。楚怀王以为这是与齐国断交不彻底的原因,于是派勇士宋遗到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大怒转而与秦国缔结盟约。张仪见秦、齐两国结盟后才上朝面见楚国使者,告诉楚国使者并非割让商於之地六百里,而是自己的封地六里。楚国使者回国后将此事转告给楚怀王,楚怀王得知被骗后大怒,转而与齐国联合,一面命屈匄猛攻秦国的於中;一面任命柱国景翠为主将,包围秦国的盟国韩国的雍氏(今河南省禹县东北)。而齐国也趁机出兵,联合宋国包围了秦国的盟国魏国的煮枣(今山东省东明县南)。
秦惠文王发兵三路,一路由庶长魏章率领救援商于,一路由甘茂率领攻占楚国的汉中,一路由庶长樗里疾率领联合韩、魏两国反击楚、齐。
公元前312年,樗里疾所率领的秦军与韩军在雍氏击败景翠的军队,继而与魏章的部队会合。秦、韩联军与楚军在丹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丹水和淅水交汇处一带)交战,楚军大败,被斩首八万,楚国大将军屈匄及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名将领被俘,屈匄被俘后遭处决,秦军乘胜夺取楚国汉中之地六百里,设立汉中郡。秦军同时联合魏军在濮水击败了包围煮枣的齐军,俘虏了齐将声子,齐将匡章败逃,秦、魏联军乘胜攻打了燕国。
楚怀王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大怒,增调全国的军队深入秦国境内,秦、楚两国战于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楚军大败。韩、魏两国也趁机出兵,一直打到邓(今湖北省襄阳市北),迫使楚国撤军,楚怀王被迫割让两座城池与秦国议和。
秦惠文王死后,其子秦武王嬴荡继位,张仪、魏章失宠。公元前310年,张仪、魏章被秦武王驱逐回魏国,此后魏章事迹再无记载。
观点
现代学者马非百所著《秦集史》认为秦国有朝内执政大臣推荐亲信将领在外统兵的传统,如张仪与魏章、范雎与郑安平就属于这种关系。执政大臣与亲信将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张仪失势后魏章也被驱逐,郑安平投降赵国后范雎也辞职归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