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兑

李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32 更新时间:2024/1/17 13:14:58

李兑,战国时期赵国权臣,在赵惠文王时担任相邦。公元前295年,与安平君赵成合谋击杀赵武灵王的长子赵章与代相田不礼,平定了“沙丘之乱”;后为司寇,并在赵成死后,担任相邦,封奉阳君,主张联齐抗秦。他主政期间,与魏、韩结盟,并参与苏秦主持的五国合纵攻秦,借此谋取了陶邑作为自己的封地。后因赵国国策改变,加上其贪婪专权,李兑被赵惠文王及大将韩徐为免相。

基本资料

本名:李兑

别名:奉阳君

所处时代:战国中晚期

民族族群:华夏族

出生地:赵国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了“沙丘之乱”

兵围主父

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赵武灵王传位于太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他则自称为主父。赵武灵王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分别负责国内的政治和军事,自己可以全心专注于赵国激烈的对外军事斗争。经过三年的听政,赵王何已经很懂得治国的道理了。但是,相貌秉性更像自己的公子章在朝见弟弟赵王何时的萎靡颓废让赵武灵王十分痛心。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这个想法的背后是赵武灵王要收回赵王何的实权,重新亲掌朝政。

赵武灵王把要立公子章为代王的想法同肥义说了,肥义不同意,以国无二日、百姓方宁来明说立公子章为代王的不可,同时暗示赵武灵王重新执政这个想法的危险性。赵武灵王悻悻而去。

肥义在送走赵武灵王后,就把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向赵王何讲了。赵王何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与肥义商议了对策,赵王何的一切外事由肥义代办,命令可靠的胡人将领信期日夜守护赵王何。这个时候,公子成与李兑听说赵武灵王代公子章讨封不成后来见肥义,表达了对赵王何处境的忧虑,表明愿为王效劳。肥义让李兑与公子成移往都城外,拿着赵王何的兵符,准备随时起兵勤王。让赵豹坐镇邯郸,不许外地军卒入城。赵王何则严控兵符,肥义则注意收集情报、统筹安排。

赵武灵王本以为自己代公子章讨封必成,不想被肥义拒绝。肥义拒绝则赵王何更会拒绝。于是,赵武灵王将讨封不成一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公子章和田不礼,意在激公子章与赵王何争斗,自己好以调和的身份,重新执掌朝政。公子章与田不礼果然十分怨恨赵王何与肥义,对于父亲的默许,公子章决定采取行动。

由于赵豹对邯郸的防卫很严密,赵王何也只是听政时才得一见,公子章与田不礼无法下手。赵王何对赵武灵王的调兵也控制得很严,赵武灵王知道赵王何已对自己有所防范。这激起了赵武灵王更大的斗志。此时,赵武灵王已经不把赵王何看作自己的儿子了,而是作为自己最大的对手。

赵武灵王以在沙丘(在今河北广宗县)选看墓地为名,让公子章与赵王何随行。赵王何没有办法,只得在肥义和信期的陪同下随行。到沙丘后,赵王何居一宫,赵武灵王与公子章居一宫。

田不礼劝公子章形成杀赵王何的事实,再控制赵武灵王,既而以奉赵武灵王之命的名义称王。于是公子章借用赵武灵王的令符请赵王何到主父宫议事。肥义感觉不对,要赵王何与信期加强防卫,自己不归即为事变。命令准备使者,如果一旦发生变乱,立即通知公子成与李兑勤王。

肥义入主父宫后,果然被杀。公子章与田不礼在杀了肥义后,决定再遣使者调赵王何,如其不来,则立即进攻。公子章与田不礼暗中养有众多武士。赵王何见肥义未归,而使者又至,知道发生事变。信期逼问使者,果然肥义被杀。信期怒斩使者,率军包围主父宫,与公子章和田不礼及其党徒激战。李兑与公子成很快也率军赶到沙丘,参与平叛。赵王何的军队很快就控制了局面,公子章与田不礼战败,田不礼逃亡宋国,公子章败退到主父宫,主父纳其入。

信期、李兑、公子成围主父宫。李兑想向赵王何请示如何处置,被公子成制止。公子成说,以当前之势,如果请示赵王何,赵王何很难下达赶尽杀绝的命令,亲口诛其父兄。如此一来,围主父宫,赶杀公子章就会成为信期、李兑、公子成的罪过。而如果不请示赵王何,自己处置,赵王何也一定会接受这个结果。李兑与信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主父不能制止。公子成尽出主父宫人,不许主父出宫。主父欲拼一死,但公子成等人只围不战,无人敢担刺杀主父的罪名。主父被围在内宫里,内宫本无存粮,一些日常的瓜果点心没过几天就被吃光了。公子成对主父断粮断水前后达三个月之久,主父被活活饿死。公子成在确定主父必死之后,才打开内宫,为主父收尸。赵王何对主父之事一直不问,直到公子成来报主父饿死,才痛哭一场,命令厚葬,全国举哀。

为主父归葬之后,赵惠文王以公子成为相,封安阳君。李兑为司寇,封奉阳君。

将相不和

公元前294年,为复仇齐国,强大燕国,纵横家苏秦与燕昭王合谋对抗齐国,并亲身入齐为间,促使齐闵王攻宋。齐国攻宋的消息传入赵国,大将韩徐为认为齐国如果吞并宋国,将成为赵国威胁,因此主张联燕抗齐;而李兑则主张联齐抗秦,这是因为齐闵王答应李兑,如果吞并宋国,则将宋国陶邑送于李兑为私邑。

苏秦为了破坏齐赵关系,怂恿齐闵王收回送于李兑的陶邑。齐闵王听从了苏秦的建议,使李兑极其愤怒。当李兑知道是苏秦建议齐闵王毁约之后,便与韩徐为一起扣押了苏秦。燕昭王听说这件事之后,派出使臣将苏秦救走。虽然有了联合扣押苏秦这件事,但是,李兑与韩徐为在联燕抗齐或联齐抗秦的路线之争并没有结束,齐秦关系已经破裂,主张联齐抗秦的李兑逐渐被赵惠文王所排斥。

五国合纵

公元前288年,秦、齐两国为了共同对付赵国,在秦国丞相、穰侯魏冉的力主下,秦、齐互称西帝和东帝,并准备连横攻打赵国。为了赵国的存续,李兑与魏国、韩国联合,准备应对秦、齐两国的入侵。就在此时,苏秦为了破坏秦、齐联盟,促使强大的秦国加入到讨伐齐国的队伍中,于是以“称帝天下共厌”为由,唆使齐闵王废除帝号,并以此为借口,联合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共伐秦国。然而,五国合纵还未有实际效果之时,秦国大臣韩聂出使齐国,修复了秦、齐关系,而后,苏秦以齐国默许秦国吞并安邑为代价,换取秦国对齐国灭宋的首肯。

罢相

公元前286年,齐闵王联合魏国、楚国出兵灭宋,面对势力进一步扩张的齐国,赵国、燕国和秦国深感忧虑。赵国联齐抗秦的呼声逐渐消失,韩徐为联燕抗齐的主张逐渐占据上风。

于是,秦昭襄王开始组织合纵,并联络韩国、魏国、赵国、燕国共同联军,讨伐齐国。魏国丞相孟尝君因与齐闵王有仇,极力鼓动魏国加入合纵;韩国一向不敢违抗秦国,于是也加入了合纵;燕国曾与齐国有乱国之仇,更是率先加入了合纵。面对逐渐庞大的对齐合纵势力,赵惠文王选择了韩徐为,并以私吞陶邑、专权乱政为由,罢免了与齐国亲近的李兑。自此,李兑从赵国的政治舞台上彻底消失。

标签: 李兑

更多文章

  • 赵成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赵成

    赵成(生卒年不详):嬴姓,赵氏,名成。战国中后期赵国公族,赵成侯之子,赵肃侯之弟。号称公子成,沙丘宫变后,公子成为相,号安平君,李兑为司寇。不久,赵成寿终正寝,李兑独擅赵国。中文名:赵成外文名:zhaocheng别名:安平君国籍:中国战国时期的赵国民族:汉族职业:赵国公族出生地:战国性别:男赵成(生

  • 建信君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建信君

    建信君为战国末期悼襄王时期赵国的一个政治人物。《战国策》中有“谓皮相国”、“建信君贵于赵”、“建信君轻韩熙”等10章涉及他的文字。本名:建信君所处时代:赵出生地:赵出处:《战国策》建信君为战国末期赵国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战国策》提到建信君的策文共有10章,兹列于下。现已发现的赵国兵器中,相邦建信君

  • 大成午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成午

    大成午,或作大戊午(《史记·赵世家》),战国时期赵国的相国。本名:大成午别名:大戊午所处时代:战国大成午,或作大戊午(《史记·赵世家》),战国时期赵国的相国。人物生平前351年,大成午对韩国的申不害说:你借助韩侯在赵侯面前推崇我,也允许我借助赵侯在韩侯面前推崇你。这样你相当于掌握两个韩国的权势,我相

  • 皮相国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皮相国

    皮相国,战国人,名不详,赵国的相国。别名:皮相国所处时代:春秋战国皮相国,战国人,名不详,赵国的相国。人物生平《战国策》记载有人劝说皮相国不要合纵,要和秦国连横,因为齐国不参加合纵,合纵不会有什么成果。赵国的当权者建信君和楚国春申君计划合纵抗秦。说客建议皮相国联秦进攻魏国。与楚国瓜分齐国。否则,魏国

  • 霍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霍光

    霍光(?-前68年4月21日),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霍光最初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为汉武帝所亲信。武帝临终时,授霍光大将军、大司马,与金日磾、上官桀、桑

  • 张弘范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弘范

    张弘范(1238年—1280年),字仲畴,人称张元帅,易州定兴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高里乡河内村)。元朝初年大将,汝南王张柔第九子。张弘范出身河朔地区的汉人世侯家族,早年师从郝经。中统三年(1262年),任行军总管,从征李璮。元世祖罢世侯子弟兵权,张弘范被免军职。至元元年(1264年),为顺天路管

  • 辛育龄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辛育龄

    辛育龄(1921年2月-2022年6月7日),男,出生于河北高阳,中共党员,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38年,辛育龄参加八路军,成为冀中卫生部后方医院的卫生员;1939年,在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冀中军区制药厂长;1947年,从中国医科

  • 赵惠文王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赵何(?─公元前266年),亦称赵文王。嬴姓,赵氏,名何。战国后期赵国第七代君主(前299年—前266年在位),赵武灵王次子。赵何的母亲是深得赵武灵王宠爱的王后吴娃。赵武灵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99年)五月,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是为赵惠文王;赵武灵王退位之后自称“主父”。后来在赵惠文王朝会群臣

  • 魏章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章

    魏章,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秦国将领。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得樗里疾之助,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丹水北),俘其将屈匄,斩首八万,夺取了汉中之地。秦惠文王去世之后,太子嬴荡(秦武王)继位,魏章与张仪一同被逐回魏国。中文名:魏章国籍:魏国主要成就:与樗里疾大败楚国出生地:魏国官职:庶长性别:

  • 樊於期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樊於期

    樊於期(?―公元前227年),战国末期将领。原为秦国将军,参与谋反。畏罪叛逃燕国,被燕国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时,荆轲请求以樊於期首级与庶地督亢(在河北高碑店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利行刺。樊於期获悉,自刎而死。杨宽的《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但所持理由仅两人名称发音相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