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蒋廷锡

蒋廷锡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59 更新时间:2023/12/4 22:26:38

蒋廷锡(1669年-1732年9月9日),字酉君、扬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文献学家、藏书家。云贵总督蒋陈锡之弟。蒋廷锡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翰林编修。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事。次年(1729年)加太子太傅。累封一等阿达哈哈番。在官秉公抚政、剔除积弊,声誉甚著。先后任《古今图书集成》总裁、《大清会典》副总裁与《圣祖仁皇帝实录》总裁等职务。雍正十年(1732年)于任内逝世,谥号“文肃”。蒋廷锡为人博学精敏,尤善诗画,擅长花鸟画,以逸笔写生,奇正率工,敷色晕墨,兼有一幅,能自然洽和,风神生动,得“常州派”代表画家恽寿平之韵味。点缀坡石,偶作兰竹,亦具雅致。开创了“常州派”之后影响颇深的“蒋派”花鸟画。今有《牡丹扇面》《岁岁久安图》《桃花鹦鹉图》《竹石图》轴及《花卉图》等传世。(概述图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一集)

基本资料

本名:蒋廷锡

别名:蒋文肃

字:酉君,扬孙

号:南沙,西谷,青桐居士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江南省苏州府常熟县

出生日期:1669年

逝世日期:1732年9月9日

主要作品:《青桐轩诗集》《片云集》《西山爽气集》《破山集》《秋风集》等

主要成就:主编《古今图书集成》《大清会典》《圣祖仁皇帝实录》等书

花鸟画创作

官职: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爵位:一等阿达哈哈番

谥号:文肃

人物生平

初入仕途

蒋廷锡生于清圣祖康熙八年(1669年),是江南常熟人。他出身书香门第,父兄或以才学、或以吏能闻名。蒋廷锡少时“承门荫,驰马试剑,顾盼自雄”。年纪稍长后,开始潜心读书,文动一时。蒋廷锡擅长绘画,常以所见之物咏诗,绘画以山水见长。后以举人供奉内廷,因擅画而得到康熙帝的重视。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三月,蒋廷锡与一同于内廷行走的举人何焯、汪灏参与会试,均落第,康熙帝特命三人一体殿试,赐进士。及第后改翰林院庶吉士。

按照规定,庶吉士三年后再试,二甲授编修,三甲授检讨。但蒋廷锡尚未散馆,便在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被授为翰林编修。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十月,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历翰林赞善、侍讲、侍读、庶子。康熙帝对他的勤恳甚是满意,不久下诏蒋廷锡回詹事府,做左、右春坊,任少詹事,掌理经史文章,编纂书籍,充日讲官。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五月升任内阁学士。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月,蒋廷锡向康熙帝进呈《皇舆全览图》,康熙帝甚是欣赏。康熙六十年(1720年)十二月,又充任经筵讲官。

参赞军机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雍正帝因蒋廷锡于前朝颇有成绩,又忠于朝廷,遂擢升他为礼部右侍郎,仍兼学士。雍正帝特地赐诗褒奖。十二月,他上疏请求加强对生员学业的督促;又请敕令督抚于所属州县乡堡设立社学,“择生员学优行端者充社师”。雍正帝采纳其议,“俱下部议行”。

正当蒋廷锡平步青云,备受朝廷信赖之时,山东巡抚黄炳周却上疏,蒋廷锡的兄长蒋陈锡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任山东巡抚时,侵蚀捐谷羡余银二百余万两,由刑部讨论决定,必须追回。雍正帝命蒋廷锡把事情的原委说明,蒋廷锡实在是不知内情,又因雍正帝对蒋廷锡比较信任,此事就从宽处理,责命蒋陈锡的儿子偿还原数额的一半,其余不再追究。蒋廷锡不知原委,与此无关。由此可见雍正帝对蒋廷锡的赏识和信赖。

雍正二年(1724年)闰四月,蒋廷锡奏请续修《大清会典》,雍正帝同意。五月开馆后,他被任命为《大清会典》副总裁官。六月,调官户部侍郎。

雍正三年(1725年)三月,蒋廷锡改任礼部左侍郎,并奉命与内务府总管喜塔腊·来保察阅京仓。旋即上疏进言兴修山东水利诸事。雍正帝览奏后,命内阁学士何国宗等携带仪器、舆图,会同河道总督纳喇·齐苏勒、山东巡抚陈世倌实地勘测,最终采纳了蒋廷锡的建言。故此蒋廷锡在朝廷、地方各部中一时名声大振。

平步青云

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蒋廷锡调任户部尚书,佐理怡亲王爱新觉罗·胤祥处理户部诸事务。秋八月,充为顺天府乡试考官。十月,又兼领兵部尚书。十二月,丁母忧。雍正帝赐他银一千两,给假回籍。

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蒋廷锡被授为文华殿大学士(也有误作“文渊阁大学士”的记载),仍兼领户部事务。六月,充任《圣祖实录》总裁官。

雍正七年(1729年)七月,雍正帝赐蒋廷锡宅第一所,并赐额“钧衡硕辅”。十月,加太子太傅。同年军机处设立后,他与张廷玉等充任军机大臣。

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蒋廷锡任会试正总裁。八月,同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负责总理三库。十月,雍正帝下谕旨称赞蒋廷锡与张廷玉“赞画忠勤”,封其为一等阿达哈哈番,允许世袭。

在雍正一朝的汉臣中,蒋廷锡所受的恩宠仅次于张廷玉。

逝于任上

雍正九年(1731年),蒋廷锡患病,雍正帝派御医前往治疗。

雍正十年(1732年)夏,蒋廷锡“忽患痰症”,病情加重,雍正帝命人每日两次奏报其病情。七月二十一日(9月9日),蒋廷锡逝世,享年六十四岁。雍正帝闻讣讯,为之辍朝一日;又派内大臣率领侍卫代表自己前往祭奠茶酒,赐祭葬,并加祭一坛,谥号“文肃”。

乾隆元年(1736年),蒋廷锡入祀乡贤祠。

主要影响

政治

为政治绩

蒋廷锡为官秉公抚政、剔除积弊,声誉甚著。

清初以来,国家设立了许多官学,由政府提供粮食。但学校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许多学生甚至一年到头不到学校,平时没有老师亲自教诲,学生为此大多放荡不羁,教风、学风不良,学制混乱。时任礼部侍郎的蒋廷锡认为这样长此发展,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在雍正元年(1723年)十二月上疏,建议各道州县的各级管理教育的官员,详细检查监督所属学校,重整学校的规章制度及校风学风。按照规定设立课程,学生到校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严肃校纪,以身作则,面对面管教学生,给他们讲经论史,以此来收敛他们的放荡之心,勉励学生勤奋学习。对于教师的考核,以岁考、科考时学生成绩的好坏来确定教师的优劣,奖勤罚惰,决不能姑息。他在奏疏中提议恢复清初在各乡设立的社学,挑选品行优良、学识渊博的人充任教师,按照学生的多少和所教学生成绩的优劣为标准给教师报酬。乡民子弟,年龄十二岁以上,二十岁以下,有志于学习的均可入学。雍正帝看后甚是欣赏,采纳了他的进言。随后各州县的学校教育重兴,贵族子弟、乡民子弟纷纷入学求知,一时学风大兴。

雍正三年(1725年)七月,蒋廷锡与内务府总管来保共同检查京仓的仓贮情况。当时京师的许多物资都是各地调入的,特别是粮食,多依靠运河由南向北调运,漕运由此显得非常重要。蒋廷锡在一次途经山东时,发现山东境内漕运存在许多严重问题,漕运水道管理不善,又缺乏必要的治理维护措施,有些河道为当地居民填上为田,挤河垦耕,航道变得狭窄,多处堤坝、闸口淤塞,低处杂草丛生,水道不明;高处泥沙几乎与堤坝相平,这严重影响了京师的物资供给。于是蒋廷锡有针对性地上疏奏请派专人勘查水道,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得力措施。另一方面,蒋廷锡提出,漕运主要是依靠水的优势,对于水的利用和管理也应讲究合理性和科学性。主要是疏通漕河水源,平时对漕河的管理要注意有计划的排放,合理调节。山东境内的漕河,其源流主要依赖汶水、济水、洸水和泗水。但是这四水的源头流量都较小,还要靠其他小河和泉水的汇聚,才能维持正常的漕运。仅山东一省,小河和泉源近二百处,形成湖泊十五处,如果不注意保持和疏通小河、泉源入漕河的水道,将会给漕运带来很大影响。他建议,对大小湖泊、筑堤设坝,建立节制闸,按照时令开闭、调节漕河水位。如果漕河水势过猛,可将漕河水通过闸而入湖,保存水势。漕水过浅时,则通过闸放水入漕河,使漕运水道保持均衡,畅通无阻。雍正帝非常重视他的奏疏,随即命令内阁学士何国宗带着仪器和地图与专门负责漕河管理工作的齐苏勒、巡抚陈世倌一同沿河勘查,实情与蒋廷锡所说的基本一致。因此雍正帝立即责成有关各部尽快拟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与蒋廷锡会审,修改完善后开工治理。

纂校《祥刑典》

雍正初年,蒋廷锡等奉诏纂校《祥刑典》。该书汇集了历代经、史、子、集、诏书、奏疏、笔记等有关法律的资料,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以说明历代刑典、律令、刑器、刑官、刑罚等法律制度的发展沿革及具体内容。其特点是集中了各种史书中有关法律方面的资料,范围比较广泛,分类编排也较便于检索,是研究中国历代法制的重要史料。

绘画

艺术特色

蒋廷锡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著名的花鸟画家,清初恽寿平在花鸟画坛起衰之后,蒋廷锡学其没骨画技,变其纤丽之风,开创了根植江南、倾动京城的“蒋派”花鸟画。他博学精敏,尤善诗画。所作写生花卉及兰竹小品,色墨并施,自成一格。常侍御前作画,被藏入秘阁。因名重于时,代笔及作伪者甚多。

清人张庚认为:“以逸笔写生,或奇或正,或率或工,或赋色,或量墨,一幅中恒问出之,而自然洽和,风神生动,意度堂堂,点缀坡石水口,无不超脱,拟其所至,直夺元人之席矣。”张庚指出了蒋廷锡作品的多样性,或者一幅作品中所用笔法的多样性。据蒋廷锡的传世作品来看,他虽然深受恽寿平影响,并从游于恽寿平的弟子栖霞道人马元驭,但绘画并不仅仅用没骨法,也常常勾勒敷彩;画面不仅仅是花红羽翠,也常常用墨笔。这使他的画时而以富贵庄重冲淡了几分恽氏的娇媚,时而又像明朝的写意花鸟,勾花点叶,飘逸风流。

由于水墨工具的灵活容易发挥,不拘泥于工致,蒋廷锡笔下的花卉虽设色简淡,却生态栩栩。但对于水墨的灵活,他仅取其生气,不取其疏狂,并不借笔墨随意发挥,而是相当克制的。他的墨荷花册页“仿天池笔,稍就规矩,不能狂毋宁狷也”。他的墨牡丹册提出“写牡丹当于整齐中求生动,若笔太松放便非牡丹品格。”蒋廷锡虽喜用墨笔,但绝不同于明朝徐渭、陈淳的大写意,他追求宋人的理法和元人的墨韵。

绘画理论

蒋廷锡有一首《扶郑羲赠花卉卷长歌以报》,能反映他对花鸟画传统的看法。诗的前半部分写马元驭绘制花卉笔力之高,后半部分写的是他对历史上著名花鸟画家的评价:“华光和尚画者师,得其传者杨补之。徐熙双勾已妙绝,崇嗣没骨尤独奇。下至黄筌与钱选,晕碧裁红颜色显。木雕死印虽刻划,生趣活泼未尽善。吴中沈周石田翁,手腕随处生春风。特为古人开生面,今之学者称正宗。吾子本领复谁让,当时应在包山上。胆大运起抗鼎笔,精思肖出纤毫状。感君赠我画十幅,我为报君歌一曲。画长歌短君莫轻,归来补写千竿万竿竹。”其中可见他对徐熙的双勾法和徐崇嗣的没骨法较为服膺,而对黄筌、钱选的平涂设色画法感觉不够有生趣,他最为推崇的花鸟画家是沈周,而认为马元驭的技法不在陆治之下。

学术

点校书籍

作为一名学者,蒋廷锡曾任《明史》总裁及《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典籍的总纂官,为保存和整理中国古代文献付出了毕生精力。

雍正元年(1723年),他奉命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蒋廷锡把陈梦雷的名字涂掉,写上自己的名字,他重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共收医书520卷,采集历代名医著作,为中医学类书之冠。

此外,蒋廷锡重辑《古今图书大成》,对其中的《草木典》《禽虫典》《岁功典》等尤其着意,对这些资料汇集的过程也是他对花鸟知识从科学到艺术的一次全面整理。

《岁功典》一百十六卷,其中仅关于春的就有“春部”、“孟春部”、“立春部”、“元旦部”、“人日部”、“上元部”、“仲春部”、“社日部”、“花朝部”、“季春部”、“上巳部”、“清明部”等12部,每部又分汇考、艺文、纪事等部分,将明朝以前的中国经史典籍、诗词歌赋以至地方志、文人笔记中但凡涉及到春天的话题都汇集在一起了。

在《禽虫典》中,羽禽类就分六十部,除了常见于画的凤凰、鸾、鹤、鸠、鹰、燕等以外,还有极其珍稀少见的百舌部、桑扈部、鹪鹩部等等。这些知识的归纳和积累,使他对草木的季节性、鸟虫的生理特征显得尤为熟悉,对他的诗与画起到很大帮助。他有一首描写螽斯的诗,其中几句这样写:“穷冬无大雪,三月无阴雨。早气产螽斯,戢戢遍禾黍。一日父生子,三日子如父。四日子复生,五日孙见祖。”这里是用螽斯的多而能食讽喻贪官,但螽斯也是中国花鸟画中常见的虫子,经常入画,那么对螽斯的出现节气、生殖能力、形状特征如此了解的他画起螽斯来想必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他画村居草虫可能是这样:“欲卜阴晴看蚁穴,试占丰欠听虾蟆。”画家自注“田家以上巳日闻虾蟆声为瑞”。他画青梅果应该是这样:“花落未一日,累累已结春。似珠攒蒂出,如豆着枝新。渐长方离苦,才生即有仁。缘条数易见,和叶辨难真。色借山头重,形疑鸟卵均。”

藏书

蒋廷锡在为官之外,特喜收藏文献,藏庋古籍万余册,藏书处有“青铜轩”,藏书印有“蒋扬孙考藏记”、“蒋氏家藏图书印”等。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帝将自己所临一幅《黄庭坚行书步虚词》赐给当时正入值南书房的大臣蒋廷锡。蒋廷锡将这幅大字摹刻传拓,以“用垂不朽”、“且传示子孙,以志千秋”。著有《尚书地理今释》等。

诗文

在诗坛上,蒋廷锡是宋荦所称赏的“江左十五才子”之一,被长其一辈的诗人钱陆灿称为“机杼于子美而纵横出入于香山、东坡、山阴之间”,是“无所不学焉,无所不舍焉”能够“崭然自成”,“善学”而“早悟”的后起之秀。

从蒋廷锡现存的诗集来看,其所涉猎的题材广泛,有投赠诗、题画诗、送别诗、纪游诗、闲情诗、怀古诗等各种题材,读之能够看到蒋廷锡对于自然人情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人生的感悟。

蒋廷锡也经常以季节和花鸟抒发身世之感,如他的《遣春十首》《表夏十首》《秋日杂诗五首》等。他对于草木、禽虫、季节的了解、体悟与观察,兼具了学者、诗人与画家的角度。他曾说元朝陈琳“以画作诗诗细腻,以诗作画画入神。”这句诗用在他身上好像也非常恰当妥帖。

历史评价

雍正帝:

在公勤夙夜,懋绩有贤声。

大学士蒋廷锡受圣祖皇帝知遇之恩,直内廷二十余载,……才识优长,经猷明练,倚赖方殷,……岂料溘然长逝。朕心伤悼,可辍朝一日。

沈德潜:“文肃(蒋廷锡)工绘花卉,品与恽南田敌。成进士后宫中极贵重之,流传世间者,真本绝少……。”

李元度:“以文学受两朝特达之知,出入禁闼,恪慎勤劳,未尝一日去上左右。随同怡贤亲王办理户部事务,秉公执正,厘剔弊端,甚晰,吏不能为奸。及参赞机务,缜密周详,虽子弟门人不能探其崖略。……少工诗善画,花卉多用逸笔写生,点缀坡石无不超绝。”

叶衍兰:“先生以文学受两朝特达之知,出入禁闼,恪慎勤务,儤直二十馀年,未曾一日去上左右。任户部时,螫剔弊端甚晰,官吏畏之如神。参赞机务,缜密周祥,虽子弟、门人,莫能探其崖略。少工诗文。善画花卉。得南田先生余韵,多用逸笔写生,兰石小品,独饶风致,点缀坡石,无不超绝。圣祖尝临视之。性豪爽,岁入廉俸,悉以周恤亲旧,赐第外,田宅无所增。”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

廷锡工诗善画,事圣祖内直二十馀年。世宗朝累迁擢,明练恪谨,被恩礼始终。

廷锡直内廷领户部,迈柱等领疆节,卓然有绩效。

轶事典故

两朝宠遇

蒋廷锡在康熙朝供职禁中二十多年,到雍正帝即位后也因其为人“明练恪谨”而多次迁升,深受宠遇。雍正四年(1726年),蒋廷锡主持顺天乡试,当时他的母亲年寿已高,住居老家常熟。乡试时间长,且严禁与外界有任何哪怕是只字的来往,凡有往来,就是“通关节”的铁证。雍正知道蒋廷锡挂念母亲,让大臣关注常熟蒋家有没有信来。过了几天,常熟果然有报平安的家信来,雍正想把蒋母平安的家信传给入闱的蒋廷锡,想了好久,对大学士说:“朕有办法了,朕降旨之便,你们将家信一同传入闱中。”蒋廷锡在与外界隔绝的闱中,展卷读起家书,涕泪交流。雍正知道蒋廷锡在协助怡亲王允祥清理亏空、查点国库时得罪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吏胥,担心这些人在乡试时闹事,为此专门发下谕旨:“今廷锡主持考试,或有人借机造作浮言,妄加谤议。令步军统领、顺天府、五城御史察访捕治。”等到蒋母逝世后,雍正帝特派大臣以茶酒祭奠,赠以诰命,赐帑为她治丧。同时允许蒋廷锡携母亲的灵柩归葬乡里,让他安葬完毕后即回京,不必离职守丧,“在任守制”即可。

豪爽个性

蒋廷锡生性豪爽,普遍抚恤亲人故旧,没有丝毫吝惜,在皇帝赐给的府第以外,他的田产、房宅没有任何增加。

人际关系

关系

姓名

简介

祖父

蒋棻(1598-1663)

字畹仙,号南陔。明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入清后隐居,杜门著书。

父亲

蒋伊(1631-1687)

字渭公,号莘田。康熙十二年(1673年)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著有《莘田诗文集》《万世玉衡》等

母亲

曹氏

——

兄长

蒋陈锡(?-1721)

字文孙,号雨亭。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历任河南按察使、山东巡抚、云贵总督等职。

妹妹

蒋季锡

工于画。有《丁香图》《仿恽寿平花卉图》等画作传世。

儿子

蒋溥(1708-1761)

字质甫,号恒轩。雍正八年(1730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恪”。也是蒋派花鸟画的重要代表。

蒋洲(?-1757)

官至山西巡抚。后因罪被杀。

孙子

蒋檙

进士。历任兵部侍郎、楚雄知府、户部侍郎、光禄寺卿等职。

(表格参考资料)

人物争议

卒日考证

蒋廷锡病逝于雍正十年(1732年),但关于其究竟卒于何月何日,各类史籍记载不一,其主要说法如下:

1.“闰五月”说。持此说的主要有《清史列传》《国朝耆献类征》《清史稿·蒋廷锡传》及国史馆《蒋廷锡传》等。《清史稿校注》作者的观点也倾向于此说。

2.“七月十五日”说。持说的主要有《茶余客话》《茶香室续钞》等。

3.“七月二十一日(乙巳)”说。持此说的主要有《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东华录》《清史稿·世宗本纪》与《清国史》等。

张波在《雍正朝大学士蒋廷锡史书记载考辨两则》中辨析了诸家记载,并根据蒋廷锡个人的情况、清代补授大学士的惯例,认为蒋廷锡实际死亡时间应为雍正十年七月二十一日(乙巳)。本词条亦采纳此说。

绘画真迹

关于蒋廷锡绘画的真迹,画史上有很多说法:

有设色极工者,皆其客潘林代作也;

流传世间者真迹绝少,马扶郑羲父子代作者即可乱真也;

既贵显,矜重不苟作。今所传长卷大轴,皆赝本也;

大约妍丽工致者,多系门徒代作,非真迹也。

这些说法以及张庚所描述的所见其菊花扇面的风格,让人对一直以来所认为的蒋廷锡雍容华丽的风格有所怀疑。但他以举人身份入值南书房,并且后来成为深受皇帝喜爱的画家,符合其画作风格的真迹一定是存在的。

史料索引

《蒋文肃公事略》(载《国朝先正事略》卷13)

《蒋廷锡传》(《清史列传》卷11)

《蒋廷锡传》(《清史稿》卷289)

标签: 蒋廷锡

更多文章

  • 嵇曾筠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嵇曾筠

    嵇曾筠(1670~1739年),字松友,号礼斋,江南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清代官员、水利专家。康熙四十五年,考中进士,入选庶吉士,迁太子侍读。雍正年间,历任河南巡抚、兵部侍郎、兵吏二部尚书、河道总督,累迁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太保。乾隆帝继位,迁浙江总督、太子太傅。任职期间,视国事如家事。

  • 世续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世续

    世续(1852~1921年),字伯轩,索勒豁金氏,隶满洲正黄旗,清末军机大臣。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人,历任内务府郎中,授内阁学士,迁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工部侍郎。三十二年(1906年),命为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辛亥革命起事,赞成清帝逊位。编纂修《德宗实录》,1921年,病逝,享年六十九,赠太

  • 徐元文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元文

    徐元文(1634年-1691年),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探花徐乾学、徐秉义之弟,兄弟三人皆官贵文名,号称“昆山三徐”、斋号“集义居”。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第一,顺治帝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赐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授翰林院修撰。康熙十八年,出任修《明史》总裁,荐万斯同入史局。升国子监祭

  • 伊桑阿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伊桑阿

    伊尔根觉罗·伊桑阿(1638-1703年),满洲正黄旗人,清初大臣。顺治十二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历任内阁学士、六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充任国史馆总裁、《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去世,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本名:伊尔根觉罗·伊桑阿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伊尔

  • 张玉书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玉书

    张玉书(1642年7月22日~1711年7月3日),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张九徵次子,长兄为张玉裁。自幼刻苦读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刑部尚书,调兵部尚书。康熙二十九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

  • 朱轼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轼

    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今属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

  • 蒋赫德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赫德

    蒋赫德(1615—1670年),初名元恒,字九贞,清太宗赐名赫德,直隶遵化(今属河北)人,隶汉军镶白旗,清初名臣。崇德元年(1636年),授秘书院副理事官。顺治二年(1645年),擢国史馆学士。顺治十一年(1654年),擢国史院大学士,加太子太保。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 贾樟柯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贾樟柯

    贾樟柯(JiaZhangke),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华语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作家,山西传媒学院山西电影学院院长,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1997年,执导的《小武》获第4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和沃尔福冈·施多德奖、第3届釜

  • 牛宝林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牛宝林

    牛宝林,男,1952年生,山西省临汾市人。国家一级演员,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山西省歌舞剧院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学会会员、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运城学院客座教授。中文名:牛宝林国籍:中

  • 谭晶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谭晶

    谭晶,1977年9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侯马市,中国当代歌坛开创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声唱法融为一体的跨界演唱风格女高音歌唱演员,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1998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成为一名独唱演员。2000年,首次参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受到观众关注;同年,因获得第九届青歌赛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