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董诰

董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053 更新时间:2024/1/18 0:35:55

董诰(1740年-1818年),字雅伦,号蔗林,浙江省杭州府富阳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清代大臣、书画家。工部尚书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乾隆二十九年(1764)中举,隔年会试,名列一甲第三,得中探花,乾隆帝将其改为二甲第一,作金殿传胪,形降实升。嘉庆四年(1799),董诰六十岁,以从庶吉士、编修、工部侍郎、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擢为文华殿大学士(即宰相),领班军机大臣(首席),上书房总师傅,钦赐“紫禁城骑马”。直军机先后四十年。董诰精书法,善绘画,更通晓军事。他五次归还故里,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从不倨傲,深为邻里称道。董诰卒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终年七十九岁。董诰死后六天,嘉庆帝亲临祭奠,赠太傅,赐谥号文恭,入祀贤良祠。嘉庆亲写哀诗“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田庄”,并亲自拨款建立“董公祠”。

基本资料

本名:董诰

别名:董雅伦、董蔗林

字:雅伦

号:蔗林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直隶省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

出生日期:1740年

逝世日期:1818年

主要成就:图形紫光阁

籍贯:浙江省杭州府富阳县(今浙江省杭州市)

官职: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

谥号:文恭

人物生平

董诰工诗古文词,书法宗“二王”,又能於一粒芝麻上书“天下太平”四字。山水禀承家学,雅秀绝尘,晚宗宋、元。为人和易,一时寒畯多得其授画法。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顺天乡试举人,次年进士,殿试名列一甲第三,乾隆帝以其系大臣子,改置二甲第一,为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三通馆协修,武英殿纂修。散馆后,改任编修。

董诰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奉命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以至文华殿大学士。四十四年,任军机大臣,旋任户部尚书,两次图形紫光阁。其时,和珅用事,排除异已。董诰支拄其间,遇事多所救正。及嘉庆这即位后,又襄赞之,卒能歼除巨憝,朝纲不坠。

董诰位极人臣,出入禁中40年,供职勤恪,进止皆有常度;熟谙掌故,政事得失,皆能洞鉴本源。朝见时,凡有献纳,皆面陈之,不用奏牍。平生所学,在一“诚”字,以为天下无不可与外之人;而人亦未有敢侮之者。亦擅绘事,其所进呈画本,均经乾、嘉二帝亲笔题咏,收于《石渠宝笈》第三编。作有《西湖十景图》。清嘉庆时,给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窈口村潘氏友于堂(新厅)题写对联一副,内容为“古今来几许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件事还是读书”。

嘉庆二十三年(1818),再次上疏乞休,命以太保大学士致仕,在家支食全俸。十月,病剧而卒。嘉庆帝亲临祭奠,御制哀诗有“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之句,赐谥文恭。墓葬蛇浦村(今属新桐乡),有御制碑文,今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评价

《清史稿》:君子小人消长之机,国运系焉。王杰、董诰、朱珪皆高宗(乾隆帝)拔擢信任之臣,和珅一再间沮,卒不屈挠。一旦共、驩伏法,众正盈朝,摅其忠诚,沃新主,殄寇息民,苞桑永固。天留数人,弼成仁宗初政之盛,可谓大臣矣。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三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董诰,字蔗林,浙江富阳人,尚书邦达子。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殿试进呈卷列第三,高宗因大臣子,改二甲第一。选庶吉士,即预修国史、三通、皇朝礼器图。散馆,授编修。三十二年,命入懋勤殿写金字经为皇太后祝嘏。次年,大考翰詹,因写经未与试,特加一级。寻擢中允,丁父忧。三十六年,服阕,入直南书房。初,邦达善画,受高宗知。诰承家学,继为侍从,书画亦被宸赏,尤以奉职恪勤为上所眷注。累迁内阁学士。四十年,擢工部侍郎,调户部,历署吏、刑两部侍郎,兼管乐部。充四库馆副总裁,接办全书荟要,命辑满洲源流考。四十四年,命为军机大臣。五十二年,加太子少保,擢户部尚书。台湾、廓尔喀先后底定,并列功臣,图形紫光阁。

嘉庆元年,授受礼成,诏朱珪来京,将畀以阁务,仁宗贺以诗。属稿未竟,和珅取白高宗曰:“嗣皇帝欲市恩于师傅。”高宗色动,顾诰曰:“汝在军机、刑部久,是于律意云何?”诰叩头曰:“圣主无过言。”高宗默然良久,曰:“汝大臣也,善为朕辅导之。”乃以他事罢珪之召。时大学士悬缺久,难其人。高宗谓刘墉纪昀、彭元瑞三人皆资深,墉遇事模棱,元瑞以不检获愆,昀读书多而不明理,惟诰在直勤勉,超拜东阁大学士,明诏宣示,俾三人加愧励焉。命总理礼部,仍兼管户部事。二年,丁生母忧,特赐陀罗经被,遣御前侍卫、额驸丰绅殷德奠醊。

诰既以丧归,川、楚兵事方亟,高宗欲召之,每见大臣,数问;“董诰何时来?”逾年,葬母毕,诣京师,和珅遏不上闻。会驾出,诰于道旁谢恩,高宗见之,喜甚,命暂署刑部尚书,素服视事,不预典礼,专办秋谳及军营纪略,且曰:“诰守制已逾小祥,不得已用人之苦心,众当共谅。”寻以王三槐就擒,与军机大臣同被议叙。四年春,高宗崩,和珅伏诛,命诰复直军机,晋太子太保。既,服阕,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如故。高宗山陵礼成,命题神主,晋太子太傅。七年,三省教匪平,予骑都尉世职。十二年,高宗实录告成,诏以诰在馆八年,始终其事,特加优奖,赐其父邦达入祀贤良祠。十四年,万寿庆典,晋太子太师。充上书房总师傅。十七年,晋太保。

十八年,扈从秋狝。林清逆党突入禁城,时回銮,中途闻变,有议俟调大兵成列而后进者,诰曰:“是滋乱也,献俘者行至矣!”即日扈驾进次,人心乃定。穷治邪教,诰谓:“烧香祈福,愚民无知,率所常有。惟从逆者不可贷。”凡论上,皆以是定谳。林清既诛,滑县逆匪寻平,论功,迭被优叙,赐子淳为郎中。二十年,因病请致政,温诏慰留,改管兵部。未几,复命管刑部。二十三年,再疏乞休,许致仕食全俸。是年十月,卒,赠太傅。上亲奠,入祀贤良祠,赐金治丧,御制诗挽之,嘉其父子历事三朝,未尝增置一亩之田、一椽之屋,命刻诗于墓,以彰忠荩。谥文恭。

诰直军机先后四十年,熟于朝章故事,有以谘者,无不悉。凡所献纳皆面陈,未尝用奏牍。当和珅用事,与王杰支柱其间,独居深念,行处几失常度,卒赞仁宗歼除大憝。及林清之变,独持镇定,尤为时称云。

人物墓葬

董诰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桐蛇浦村凌家山坡地上,坐北朝南,遥对富春江。墓前有神道、台阶、祭桌,只有两只憨厚的石虎守候在墓前,石马仅存一头,御制诗碑,神道碑已无存。墓碑文为:

嘉庆二十四年十二月初元日

皇清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文华殿大学士,

晋赠太傅,显考董文恭公暨

皇清晋赠淑人,显生妣宋太淑人合葬墓

男:淳

孙:騋

侄:元骥奉祀

原有嘉庆帝祭奠所制哀诗:

世笃忠贞清节坚,先皇恩眷倍寅虔。骑箕仙苑九秋杪,染翰枢廷四十年。

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亲临邸第椒浆奠,哀挽荩臣考泽宣。

传谕刻于墓次,昭示后人。曹振镛撰墓志铭,今皆无存。

逸闻趣事

《楹联丛话》卷十有这样一则记载:富阳董诰身为太平宰相三十年,两次被画像于紫光阁中,勋名之盛,一时罕有伦比,而身后情况,乃似寒门。侍讲学士潘芸阁,名锡恩写有一副挽联云:“珠玉自天题,计两番紫阁图形,早有丹青传相业;楼台无地起,综卅载黄扉翊化,惟将清白表臣心。”

这则挽联确确实实是对董诰生平业绩的真实概括。在紫光阁中两次图形画像,可以说是“圣德伟望”,青史留名了;但三十余年历事朝廷,身前死后,而家境仍似寒门,惟有两袖清风,这与当今的一些贪官比起来,又何止是天上地下了。难怪嘉庆皇帝要去亲自祭奠,并作挽诗悼念。

“嘉其父子历事三朝,未尝增置一亩之田、一椽之屋,命刻诗于墓,以彰忠荩。”(见《清史稿·董诰传》)嘉庆帝的挽诗正是对董邦达、董诰父子的最好评价了。

标签: 董诰

更多文章

  • 冯溥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冯溥

    冯溥(1609年—1691年),清初大臣。字孔博,号易斋。益都(今属山东青州)人,冯裕六世孙。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初授编修,后擢吏部侍郎。康熙年间为刑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73岁时,以年老乞休获准,以原官致仕,加太子太傅,返归青州故里。临行前,康熙皇帝御笔题诗相赠:环海消兵日,元臣乐志年。

  • 黄机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黄机

    黄机(1612-1686年)字次辰,一字澄斋,号雪台。浙江钱塘(今属杭州)金墩武林积善坊巷人。宋代福建莆田黄石金墩平海军节度使、赠太师谥清惠黄府十五孙。清顺治四年(1648)进士,选庶吉士,授弘文院编修,迁弘文院侍读。顺治末,诏辑《太祖、太宗圣训》,充纂修官。累迁国史院侍读学士,擢礼部侍郎。康熙初,

  • 蒋廷锡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蒋廷锡

    蒋廷锡(1669年-1732年9月9日),字酉君、扬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江苏常熟人,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官员、画家、文献学家、藏书家。云贵总督蒋陈锡之弟。蒋廷锡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翰林编修。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雍正六年(1728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

  • 嵇曾筠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嵇曾筠

    嵇曾筠(1670~1739年),字松友,号礼斋,江南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清代官员、水利专家。康熙四十五年,考中进士,入选庶吉士,迁太子侍读。雍正年间,历任河南巡抚、兵部侍郎、兵吏二部尚书、河道总督,累迁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太保。乾隆帝继位,迁浙江总督、太子太傅。任职期间,视国事如家事。

  • 世续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世续

    世续(1852~1921年),字伯轩,索勒豁金氏,隶满洲正黄旗,清末军机大臣。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人,历任内务府郎中,授内阁学士,迁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工部侍郎。三十二年(1906年),命为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辛亥革命起事,赞成清帝逊位。编纂修《德宗实录》,1921年,病逝,享年六十九,赠太

  • 徐元文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元文

    徐元文(1634年-1691年),字公肃,号立斋,江苏昆山人。探花徐乾学、徐秉义之弟,兄弟三人皆官贵文名,号称“昆山三徐”、斋号“集义居”。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第一,顺治帝称徐元文为“佳状元”,赐冠带、蟒服、乘御马等,授翰林院修撰。康熙十八年,出任修《明史》总裁,荐万斯同入史局。升国子监祭

  • 伊桑阿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伊桑阿

    伊尔根觉罗·伊桑阿(1638-1703年),满洲正黄旗人,清初大臣。顺治十二年,中进士,授礼部主事,历任内阁学士、六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充任国史馆总裁、《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去世,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本名:伊尔根觉罗·伊桑阿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满族出生地:伊尔

  • 张玉书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玉书

    张玉书(1642年7月22日~1711年7月3日),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张九徵次子,长兄为张玉裁。自幼刻苦读书,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刑部尚书,调兵部尚书。康熙二十九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

  • 朱轼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轼

    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今属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

  • 蒋赫德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蒋赫德

    蒋赫德(1615—1670年),初名元恒,字九贞,清太宗赐名赫德,直隶遵化(今属河北)人,隶汉军镶白旗,清初名臣。崇德元年(1636年),授秘书院副理事官。顺治二年(1645年),擢国史馆学士。顺治十一年(1654年),擢国史院大学士,加太子太保。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