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孟攀鳞

孟攀鳞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01 更新时间:2023/12/24 3:17:42

孟攀鳞(1204-1267),字驾之,原名璘,谥文定,云内(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人。

基本资料

本名:孟攀鳞

字:驾之

出生地:云内

出生日期:1204年

逝世日期:1267年

生平经历

孟攀鳞(1204-1267),字驾之,原名璘,谥文定,云内(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人。有政声,工书,擅文章。耶律楚材赞其“文章高出苏黄辈,英雄不效秦仪志。”其高祖孟唐牧,字臣,擢进士第,仕于辽。曾祖孟彦甫,字仲山。辽亡后,以“明法中选”,知西北路招讨司知事。善断狱。有廉誉。后徙宣德州司侯、登州军事判官,享年八十。祖孟鹤,字寿父,同进士第出身,主汾州西河薄,宰宣宁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进阶儒林郎致仕。父孟泽民,字安宅,号云岩老人,性敦厚博雅,笃孝,崇庆元年秋,魁大同府选。辛巳(1221),登进士第。调河南福昌薄,以廉能称,有著述闻于世,但今不见。兄孟琦,字伯玉,曾游学齐鲁间,贞祐乱后失散。子二人:孟史哙、孟桂哥。

孟攀鳞,出身官宦世家,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他自幼从父学习,“不经他师指授”有神童之誉。据《元史》载,“攀鳞幼日诵万言,能缀文,时号奇童。”13岁即荐名于京师。庚寅(1230)擢进士第,任陕州州判,辟举灵台令,入补省椽。壬辰乱后,随军渡北,侨居河津。癸巳(1233),至平阳,受内省委任,管句印造经籍事。乙亥(1239)充陕西府议事官。丙午(1246)为陕西帅府详议官,遂家长安。金亡仕元。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授翰林待制、同修国史。后因老病请归,忽必烈令就议陕西五路四川行中书省事。至元四年卒,年六十四。至延祐三年(1316),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德大夫、上护军、平原郡公,谥文定。

交游考证

孟攀鳞交游广泛,其对象多为金元之际的闻人要臣,足见其在当时政界与文化圈内的活跃程度。

与薛玄交往。薛玄,字微之,号庸斋,谥文靖。曾辟应州教授,又授检查使、军储转运使。以明理学称。著有《易解》、《中庸注》、《圣学心学编》、《皇极经世图说》、《道德经解》、《阴符经论说》、《适意集》等。他与孟攀鳞交好。程钜夫《薛庸斋先生墓碑》曾列其好友,曰:“一时英俊,若中山杨果、缙云李微、虞乡麻革、云中孟攀鳞、蒲城郭镐、李廷、河中窦献卿、洛阳宰沂,皆友也。”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法号湛然居士。有“治天下匠”之誉。与孟攀鳞过从甚密,间有诗文唱和。他作《和孟驾之韵》写出孟攀鳞一生大概,对其评价极高。孟氏亦曾为《湛然居士文集》作序,极称耶律氏之诗文。

王鄂(1190-1273)由金入元,元世祖器重有加。他曾大力举荐金源遗老及当时鸿儒入仕。孟攀鳞即被其举为侍制。《元名臣事略》卷十二载,王鄂奏立翰林国史院,并“举李治及李昶、王盘、徐世隆、徒单公履、郝经、髙鸣,为学士。杨恕、孟攀鳞,为侍制。王恽、雷膺,为修撰。周砥、胡祗道、孟褀、阎复、刘元,为应举。凡前金遗老及当时鸿儒捜括殆尽矣。”

蒙元初期的平阳行省丞相胡天禄大量任用文士。孟攀鳞至平阳后,受到胡天禄的礼遇。《孟氏家传》载其“癸巳抵平阳,行台胡公异礼待之,每事咨议焉。”及致仕后日与士夫宴饮,孟攀鳞为其座上常客。据《类编长安志》卷九载,孟攀鳞为其所作的《樊川归隐图》序即成于一次雅集后。

李俊民(1176-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谥庄靖。金进士,堪为诗文大家。著有《庄靖集》。他曾以好友身份为孟攀鳞作《孟氏家传》,堪为孟攀鳞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

李庭,字显卿,小字劳山,号寓庵,谧武毅。本金人,蒲察氏。金未入中原,改称李氏。入元后以武功曾拜平章政事。能诗词,存《寓庵集》。他与孟攀鳞唱和颇频。集中存《吊孟驾之待制》、《送孟待制驾之》诸诗。

郝经(1223-1275)字伯常,封冀国公,谥文忠。著有《续后汉书》与《陵川集》。郝经与孟攀鳞曾同在国史翰林院待职,彼此常析分论道。郝经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文论《文说送孟驾之》即为两人讨论的结果之一。

王恽(1227-1304),字仲谋,号秋涧。有材干,操履端方。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姚枢宣抚东平,辟为详议官。以选至京,上书论时政,累擢至翰林修撰、同知制诰。治钱谷,拔材能,议典礼,考制度,咸究所长。曾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元成宗时,官至知制诰、同修国史。大德五年(1301)致仕。卒,追封太原郡公,谥文定。其学源出元好问,故文章波澜有法度,诗词笔力坚浑。有《秋涧先生大全集》。词集名《秋涧乐府》。他与孟攀鳞交往颇久,情谊深厚。孟攀鳞卒,其作《孟待制驾之哀辞》悼之,诗曰:“我识先生二十年,当时遇卫亦翩翩。遗文载稇闻三语,一赋垂天笑八砖。几日午风汾水客,一丘宿草茂陵阡。屋梁晓月惊无复,四望令人一泫然。”

杨宏道(1189-1272),本名“弘道”,字叔能,号甘白,又自号坚白子。金元之际诗文大家。四库馆臣称其为“北方之巨擘”。著有《小亨集》十五卷,已散佚,清四库馆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釐为六卷。孟攀鳞与杨宏道的交往始于何时何地今无从考证。《小亨集》存《次韵孟驾之清明会饮城西桃花下》一首,其曰:“出郭到花坞,何劳人远寻。已降诗笔健,更怯酒杯深。名士仍知己,清谈可净心。新篇谁协律,别后欲长吟”由诗知,杨氏视孟为知己,其情谊不薄。

孟攀鳞与河汾诸老也应有所交往,但是文献缺乏,难于确证。可以肯定的是,河汾诸老之一陈赓(1190-1274),字子飏,号默轩,正大年间(1224年~1231年)举明经。历任解盐司判官、河东山西道行中书省参议等职。著作颇多,多散佚,今存《子飓集》一卷。其与孟攀鳞相识相交近二十载。孟攀鳞授翰林待制同修国史时,陈赓作诗送行,其《送孟驾之赴阙》:“文史相从二十年,岁寒心事久弥坚。向来才力惊游刃,此去功名稳着鞭。浅绿美依沙漠草,横青遥指拂庐烟。应将万字臣时䇿,挽取恩波下九天。”

魏初(1226-1286)字太初,号青崖。《元史》有传。今存《青崖集》五卷。幼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曾从元好问学。少辟中书省掾史,以祖母老告归。至元七年(1270)授国史院编修官,拜监察御史,历仕陕西、河东按察副使,行台扬州、江西按察使等职。他与孟攀鳞的交往当于两人同为国史院编修之时。及孟攀鳞卒,魏初作诗吊之,其《挽孟待制驾之》:“有志明时竟不伸,士林公议惜斯人。秋风断雁从谁托,老木清霜见本真。草草杯盘千里别,悠悠天地一丘尘。题诗忘却伤心处,为是传家有凤麟。”对孟氏生平遭遇充满同情。

孟攀鳞与当时的全真教徒,亦来往密切。例如赵九渊,字几道,号湛然子。全真七子马珏弟子,乃“玄门十解元”之一。孟攀鳞曾为其作《湛然子赵先生墓碑》。

诗文留存及评价

孟攀鳞留存作品较少。据笔者所见,文章为5篇。其中《湛然子赵先生墓碑》则已收录。《大元嘉议大夫提点司天台张公神道碑》存目于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十,全文未见。《湛然居士文集序》一文,存于耶律楚材各种版本的《湛然居士文集》,很容易见到,故不抄录。《重修真常宫碑》见于《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又收于《全元文》,不录。现将《十方重阳万寿宫记》一文抄录、标点于下。

此外,笔者又搜到孟攀鳞诗两首。其中《春浦帆归图》诗:“涵空水色碧於苔,照眼山光翠作堆。疑是桃花源上客,轻舟天外得春来。”较常见。《元诗选·癸集》、《宋元诗会》等均予收录。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卷十存一首《题甘河遇仙宫》:“道源将寓真筌,会际因缘岂偶然。云本无心闲出岫,珠由罔象得成玄。二仙秘诀归亲授,一饮神机已黙传。唯有善洲流泒远,纷纷沧海几桑田。”作者表为“翰林待制孟攀鳞”。故为孟诗无疑。

总体而言,《十方重阳万寿宫记》就内容来说,孟攀鳞文章多关涉全真教。其传记全真教徒,叙述庙观兴衰,反映全真教的发展、壮大,这为全真教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孟攀鳞本人是否为全真教徒不得而知。但金元之际,全真教在北方尤其盛行。孟攀鳞《施放重阳万寿宫记》即指出:“历观前代列辟,尊道重教,未有如今日之极。道徒蕃衍,教门增广,未有如斯时之盛。”孟攀鳞必然受其影响。其文艺术上亦颇有特色,叙事谨严,脉络清晰,文中处处充溢着纵横家的气势。尤其是《湛然居士文集序》堪称美文。要之,对孟攀鳞其人、其文加以考证整理,不仅可补《全辽金文》之阙,亦有助于我们了解金元之际民族融合的社会生态。

史籍记载

孟攀鳞,字驾之,云内人。曾祖彦甫,以明法为西北路招讨司知事。有疑狱当死者百余人,彦甫执不从,后三日得实,皆释之。祖鹤、父泽民,皆金进士。攀鳞幼日诵万言,能缀文,时号奇童。金正大七年,擢进士第,仕至朝散大夫、招讨使。岁壬辰,汴京下,北归居平阳。丙午,为陕西帅府详议官,遂家长安。世祖中统三年,授翰林待制、同修国史。至元初,召见,条陈七十事,大抵劝上以郊祀天地,祠太庙,制礼乐,建学校,行科举,择守令以字民,储米粟以赡军,省无名之赋,罢不急之役,百司庶府统于六部,纪纲制度悉由中书,是为长久之计。世祖悉嘉纳之,咨问谆谆。后论王百一、许仲平优劣,对曰:“百一文华之士,可置翰苑;仲平明经传道,可为后学矜式。”帝深然之。又尝召问宗庙、郊祀仪制,攀鳞悉据经典以对。时帝将视祀,诏命攀鳞会太常议定礼仪,攀鳞夜画郊祀及宗庙图以进,帝皆亲览焉。复以病请西归,帝令就议陕西五路四川行中书省事。四年卒,年六十四。延祐三年,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德大夫、上护军、平原郡公,谥文定。

标签: 孟攀鳞

更多文章

  • 谢赐荣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谢赐荣

    谢赐荣(1324—1379),号古峰,元末明初福建明溪县下觉里(今夏坊乡)沂州,明代将领。元泰定元年(1324年)生,性刚毅、臂力超人。少时从伯兄习兵法,精通军事韬略。本名:谢赐荣别名:谢古峰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福建明溪县下觉里(今夏坊乡)沂州出生日期:1324年逝世日期:1379年

  • 笃列图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笃列图

    笃列图(1312-1348),捏古氏,居永丰。字敬夫、彦诚。号敬斋。燕山(今属河北)人。元至顺元年(1330)右榜状元。本名:笃列图字:敬夫、彦诚号:敬斋民族族群:蒙古出生日期:1312年逝世日期:1348年笃列图,揑古氏(一说逊都思氏),居永丰。字敬夫、彦诚。号敬斋。燕山(今属河北)人。生于元皇庆

  • 李思衍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思衍

    李思衍(约1240-1300年),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饶州府余干县万年乡九芝人(今万年县青云镇史桥村)。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中前后在世。南宋德祜元年(1275年)登进士科,但隐居未仕。工诗,至元十一年,(公元一二七四年)丞相伯颜渡江以恩衍权乐平,累官袁州治中,礼部侍郎。副秃卢招谕安南,以不

  • 冯友仁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冯友仁

    冯友仁(1244—1323),字辰翁、存翁,号古澹。宋末元初义乌县赤岸村(今义乌市赤岸村)人。本名:冯友仁字:辰翁、存翁号:古澹所处时代:宋末元初出生地:义乌市赤岸村出生日期:1244年逝世日期:1323年宋淳祐四年(1244),冯友仁出生在义乌市赤岸村。从小聪明伶俐,悟性很好。景定元年(1260)

  • 刘应龟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应龟

    刘应龟(1244—1307),字元益,号山南,宋末元初义乌县青岩(现义乌市江东镇青岩刘村)人。曾任杭州府学学正,义乌教谕。淡泊名利,洁身自好。后归隐而终。本名:刘应龟字:元益号:山南出生日期:1244年逝世日期:1307年刘应龟出身于耕读之家,祖辈没有人做过官。他父亲虽只初识文字,但也属“头面”人物

  • 韩若愚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若愚

    韩若愚(1263—1330),元保定满城(今属河北)人,字希贤。仁宗时累官刑部郎中、参议中书省事、户部尚书。因得罪丞相铁木迭儿,被贬,除名归乡里。泰定元年(1324),复起为刑部尚书、侍御史,后出为河南行省左丞,参预文宗夺取皇位之谋。天历三年(1330),迁淮西江北道廉访使。旋病卒。本名:韩若愚出生

  • 谢英辅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英辅

    谢英辅(1289~1368),元末人,祖居福建泰宁城关,后迁至南乡沂州(今福建明溪县)。幼聪慧,博闻强记,喜钻研天文、地理诸书,尤嗜兵法。所写文章古雅但立论又与众不同,有大志,尝自誓:如日后得志守封疆,当自号“小谢老子”。曾中乡试,成进士。本名:谢英辅所处时代:元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福建明溪县出

  • 敬俨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敬俨

    敬俨(约1262~约1340),字威卿。易州(治今河北易县)人,敬铉族孙。在金朝做参知政事,降元后,官至翰林学士,封鲁国公。本名:敬俨字:威卿所处时代:元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东爵位:鲁国公谥号:文忠敬俨(约1262~约1340),字威卿。易州(治今河北易县)人,敬铉族孙。在金朝做参知政事,降元

  • 焦敏中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焦敏中

    焦敏中,字达卿,元代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本名:焦敏中字:达卿所处时代:元代出生地:元代单父焦敏中为昭信校尉焦云从之子,历任大中大夫、杭州路总管达、嘉兴路总管达、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中山郡侯。他为官清正,善于管理。平章月鲁那延认为焦敏中才干非凡,把他推茬给元世祖忽必烈,授其为光禄寺主事,旋升大都路总管

  • 史文泽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史文泽

    史文泽(1202-1275年)字润甫,原籍永清,后徙居获鹿岳村(今属石家庄市郊区)。从其兄史无倪帅真定为帐前军总领。护送母亲归北京,天倪为武仙杀害。本名:史文泽字:润甫出生日期:1202年逝世日期:1275年史文泽(1202-1275年)字润甫,原籍永清,后徙居获鹿岳村(今属石家庄市郊区)。从其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