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衍达

李衍达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686 更新时间:2024/1/8 18:22:23

衍达,男,1936年10月12日生于广东东莞,祖籍广东南海,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年至1981年作为中国第一批赴美访问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访问。曾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次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等。李衍达长期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基本资料

名:李衍达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东莞

出生日期:1936年10月12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经历

1936年,生于东莞,并在东莞就读小学。中学毕业时,正逢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实业兴国的浪潮中,李衍达立志要去工业发达的北方上大学。

1954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大三时进入新组建的自动控制系学习。

1958年,李衍达成为电子学教研组助教,辅导同年级学生课程。并且参加了当时全国第一台数控机床的研发工作。

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留校任助教。

1978年,李衍达被选为中国首批赴美访问学者,从1978年到198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师从奥本海默教授学习数字信号处理,兼修微型计算机。

1981年,李衍达回清华大学任教,先在电子学组工作,后进入模式识别教研组。回国后,李衍达在IEEETrans发表的论文成为清华1978年后评出的第一篇优秀学术论文。此后,一直致力于信号处理理论方法及这些方法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1985年,晋升为教授

1986年,受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1年,李衍达与迵教授合著《信号重构理论及应用》,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2年-1994年,担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主任。1994年,李衍达率先在清华大学建立网络信息研究组,并将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控制网络信息检索。

1996年,李衍达创建清华生物信息学研究所,任首任所长。2002年,研究所发展成为中国首家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年部分并入清华信息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生物信息学研究部。

2012年1月7日,李衍达东莞档案馆捐献个人档案,副市长吴道闻出席捐赠仪式。

2013年6月9日,出席守觉院士创新创业之路座谈研讨会暨六十四周年成就回顾活动。

2013年11月30日,出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大型数据发展战略研究”主题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2015年9月10日,出席清华大学201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并荣获2015年度“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李衍达发言表示:学校在教育与教学改革,体制与机制的革新,队伍建设以及学科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规划,在这种形势下,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将课堂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主要贡献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衍达主要从事信号处理理论和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在信号重构理论方面,提出了应用幅度谱和部分采样点重构信号的新定理,使所需的采样点由N/2减至N/6提出了利用相位重构技术估计时延的新方法提出了仅用幅度谱重构最小相位信号的新算法。与合作者在用不完全投影重建图像问题上,提出了新的投影关系定理在将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方面,提出了利用测井资料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的新方法,以及高分辨率速度谱估计方法与合作者提出了采用POCS图像复原技术恢复波阻抗剖面的方法提出了基于零、极点估计的子波估计与反褶积方法提出了用新的τ-S变换剔除多次波的方法,以及综合地质、测井、地震资料预测储层分布等。

李衍达研究的仅用相位谱、幅度谱或附加部分时域采样点恢复有限长离散信号等问题,在信号重构理论及算法的研究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将新的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方法用于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取得了开拓性成果。

李衍达在信号处理理论方法及应用的研究领域也有成就,如利用部分数据重构信号、小波分析、分形信号处理以及这些方法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应用。此外,也从事智能信号处理的方法及系统的研究,如人工神经元网络、模糊系统、进化算法的理论模型及其在信息网络智能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了高速网络环境下数据的发掘、提取与多媒体数据的压缩和组织,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及设备的智能控制。1997年以来,主要致力于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将复杂系统的信息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在分子生物学中;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结构研究,基因调控网络的建模和仿真等方面的研究中也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

2015年,获清华大学突出贡献奖。

1999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9年,获新鸿基地产信息学科奖。

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89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1986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1984年,获清华大学杰出论文奖清华大学杰出论文奖。

(以上资料来源)

人才培养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91年至2003年期间,李衍达共培养16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基本情况如下:

学术论著

中文

李衍达.信息世界漫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罗发龙,李衍达.神经网络信号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

李衍达,常同.信号重构理论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李梢(博士后),王永炎,季梁,李衍达(导师).复杂系统意义下的中医药学及其案例研究.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29-03

邹红星(研究生),琼海,李衍达.FMlet变换的子空间.中国科学,2001,31:5

邹红星(研究生),戴琼海,李衍达,卢旭光.不含交叉项干扰且具有WVD聚集性的时频分布之不存在性.中国科学,2001,31,4,348-354

刘宇新(研究生),李衍达(导师).基于重叠正交变换的自适应图像水印.电子学报,2001,10,1368-1372

李衍达.信息与生命.化学通报,2001,10,601-607

李衍达.以信息系统的观点了解基因组.电子学报,2001)29:1731-1734

邹红星,王殿军,戴琼海,李衍达.延拓矩阵的奇异值分解.科学通报,45卷,14期,1560-1562

李衍达.与信息科学的结合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开辟新的前景.中国科学基金,第13卷,第5期,1999,9,pp,307-308

外文

XiaowoWang,JingZhang,FeiLi,JinGu,TaoHe,XuegongZhang,andYandaLi.MicroRNAidentificationbasedonsequenceandstructurealignment.Bioinformatics,15September2005;Vol.21,No.18:3610-3614.

YingHuangandYandaLi.Predictionofproteinsubcellularlocationsusingfuzzyk-NNmethod..Bioinformatics,Vol.20,No.1,2004,pp.21-28,DOI:10.1093/bioinformatics/btg366

QingZhouandYandaLi.Directedvariationinevolutionstrategies.IEEETrans.onEvolutionaryComputation,Vol.7,No.4,August2003

JiHK,ZhouQ,WenF,XiaHY,LuX,LiYD..AsMamDB:analternativesplicedatabaseofmammals.NucleicAcidResearch,2001,29:260-263

H。LuoandY.Li.Theapplicationofblindchannelidentificationtechniquestoprestackseismicdeconvolution。(InvitedPaper).ProceedingsoftheIEEE,Vol.86,No.10,Oct.1998

C-BXiao,X-DZhangandY-DLi.AnewmethodforARorderdeterminationofanARMAprocess.IEEETrans.onSP,Vol.44,No.11,Nov.1996

X-DZhang,Y.SongandY-DLi.AdaptiveidentificationofnonminimumphaseARMAmodelsusinghigherordercumulantsalone.IEEETrans.onSP,Vol.44,No.5,pp.1285-1288,May1996

LiYanda.InformationtechnologicalrevolutionanditsimpactonChina.ComputerApplicationonPetroleumIndustry,Vol.2,1994

X-DZhangandY-DLi.HarmonicretrievalinmixedGaussianandnon-GaussianARMAnoises.IEEETrans.onSignalProcessing,Vol.42,No.12,Dec.1994

LuoFalong,LiYanda.Real-timecomputationoftheeigenvectorcorrespondingtothesmallesteigenvalueofapositivedefinematrix.IEEETrans.onCircuitandSystems,Vol.41,No.6,1994

YenTaLi,A.L.Kurkjian.Arrivaltimedeterminationusingiterativesignalreconstructionfromthephaseofthecrossspectrum..IEEETrans.onASSP,Vol.ASSP-31,No.2.April,1983

YandaLi.Improvementofmaximumlikelihoodvelocityspectrumestimation.ACTAGEOPHYSICASINICA,Vol.26,No.2,March,1983

李衍达共发表《信号重构理论及应用》、《神经网络信号处理》等多部著作及一百篇论文。

荣誉表彰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社会任职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职务

1983年1月

-

IEEE高级会员

1995年9月

2005年9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1997年7月

-

电子学报副主编

1998年7月

-

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

1998年9月

2007年9月

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1999年9月

-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2002年7月

2007年9月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2年7月

-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现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和《电子学报》主编。

人物评价

李衍达指导研究生,不惮辛苦,常告弟子治学当如鹰抓走兔;承家学之渊源,高屋建瓴,常释弟子哲学与美学、直觉与逻辑之关系;喜水好思,宁静致远,常诲弟子治学当戒浮戒躁;治学每有创制,但开风气,不谋常居,常谓弟子治学当勇于开拓。李院士恭德慎行,淡泊自守,虚怀若谷,学高身正,堪为杏坛楷模。(新华网评)

标签: 李衍达

更多文章

  • 林惠民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林惠民

    林惠民,1947年11月13日出生于福建福州,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林惠民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

  • 刘国治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国治

    刘国治,男,1960年11月生于辽宁锦县,籍贯辽宁锦县,应用物理学家。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加速器专业,1986年、1992年先后获得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将军衔。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文名:刘国治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辽宁锦县出生日期:1

  • 刘明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刘明

    刘明,女,1964年4月出生于江西丰城,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微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院长。1981年刘明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北京航空航

  • 刘盛纲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盛纲

    刘盛纲,男,1933年12月26日出生于安徽肥东,电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盛纲于1955年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电真空专业毕业并留校任助教;1956年至1958年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攻读研究生并任专业翻译;1958年获得成

  • 刘颂豪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颂豪

    刘颂豪,1930年11月出生于广东广州,光学与激光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颂豪于1951年从广东文理学院物理系毕业,并被广东省教育部门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81年至198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1983年至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

  • 刘益春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益春

    刘益春,1962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1985年7月,刘益春在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随后进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任教;1995年12月,在中国

  • 刘永坦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永坦

    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12月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湖北武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53年9月至1960年3月,刘永坦先后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二系;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刘永坦就读于英

  • 陆建华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陆建华

    陆建华,男,汉族,1963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中国科学院院士,通信与信息系统专家,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主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1981年,陆建华毕业于江苏省南通中学;

  • 陆汝钤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陆汝钤

    陆汝钤,1935年2月15日出生于上海,计算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陆汝钤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

  • 陆元九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陆元九

    陆元九,男,汉族,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滁州,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陆元九主要从事惯性器件及惯性导航研究和航天工程控制问题的研究。1941年,陆元九从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