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冯叔瑜

冯叔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3 更新时间:2023/12/15 7:19:31

冯叔瑜,男,汉族,1924年6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中国工程院院士,爆破工程专家,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48年,冯叔瑜毕业于交通大学;1948年—1951年,担任西南铁路工程局工务员;1955年,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1955年—1958年,担任铁道部工程总局基建总局工程师;1958年—1963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施工研究室主任工程师;1963年—1984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爆破研究室主任;1963年—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叔瑜长期从事工程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基本资料

名:冯叔瑜

别名:元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

出生日期:1924年6月20日

毕业院校: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24年6月20日,冯叔瑜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的一个清贫农家。

1936年,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1938年,考入邻水县立初级中学。

1941年初中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大竹师范学校,后又随同学去重庆考上中央工校机械工程科的公费生。

1944年9月,改用现名(冯叔瑜)以同等学历考进了自上海迁到重庆的交通大学土木系。

1948年8月,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系铁道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48年—1951年,担任西南铁路工程局工务员。

1951年8月—1955年12月,在原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工程学院技术科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1955年—1958年,担任铁道部工程总局基建总局工程师。

1958年—1963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施工研究室主任工程师。

1963年—1984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爆破研究室主任。

1963年—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1979年,担任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主要成就

冯叔瑜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冯叔瑜将苏联大爆破技术引用到中国鹰厦、川黔、成昆、湘黔等铁路新线建设中,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协助并组织开展了定向爆破筑坝技术的研究,提出的大爆破药包布置理论和计算参数、参与国家科委三峡工程水利大组爆破小组的组织领导工作,提出定向爆破筑坝的设计理论和坝体堆积计算方法等已被中国国内工程普遍采用,通过铁路路堑大爆破工点的大量调查,为建立爆破工程地质学奠定了基础,参与和指导国家科研项目“七七工程安全防护技术”的试验研究和中国爆破安全、大爆破、城市拆除爆破三部法规的编写和制定工作,参与交通部广州黄埔港航道炸礁工程,解决了万吨轮通航问题,推动和组织铁道部石方深孔爆破机械化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推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在路堑边坡和隧道开挖中应用,提出建筑物拆除爆破理论,在工程实践得到应用。

1959年初,冯叔瑜任三峡爆破组组长,在河北邢台东川口设计了一次定向爆破筑坝的小型试验,预计填筑28米的堆石坝,对设计进行了修改,取消了一个将使坝体塌散过宽的药包。

1960年,广东南水电站决定采用定向爆破填筑大坝,此次爆破总装药量达1394吨,预计有爆落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土石混合料填筑到坝体上,在工地参加工作的朱忠节、马乃耀和冯叔瑜设想了一套计算方法,根据过去的实践经验,以每排药包能爆落并抛掷的方量和距离,最后全部叠加能堆成的高度来估算本次爆破填筑的高度和堆积范围。在此基础上冯叔瑜又推导了一个根据抛掷百分数确定填到坝上的方量来计算堆积总高度的公式,爆破后与冯叔瑜估算的结果十分相近,误差只在10%以内,后来又加以补充修改,就形成了定向爆破筑坝的计算方法一体积平衡法。

1972年,在铁道部、交通部合并期间,冯叔瑜参加了广州黄埔港航道疏浚的水下爆破工程,与现场主管马乃耀合作,创建了一套水下爆破的施工工艺和爆破技术,两年内完成了长约2km,总计50万立方的水下爆破开挖任务,并取得了水下爆破安全科研观测的系统数据。

1973年,冯叔瑜在西安的长安县石砭峪,再次进行定向爆破筑坝,总装药量1500多吨,爆破方量130多万立方米,从此形成了一套定向爆破筑坝的设计计算方法,并以它计算并检验了中国已完成的30多座用定向爆破坝,误差大多在10%左右。

1976年至1978年,冯叔瑜指导爆破室从事“控制爆破技术”课题的研究,提出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爆破要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1)控制爆破时所产生的地震效应;(2)控制爆破时个别碎石的飞扬距离;(3)控制爆破所产生的破坏范围;(4)控制建筑物在爆破后的倒塌范围和倾倒方向。采用爆炸力学、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的一般原理,对建筑物破坏和失稳分析,进行合理布孔严格控制炮孔装药量,使用中国国内常规炸药同样能够达到日本采用低威力专用TN炸药进行控制爆破的目的,先后完成了孟县铁路大桥、陇海线黑石关钢桥、济南铁路局机车库、北京饭店防空洞、北京国际饭店所在地原科技馆、新侨饭店原礼堂餐厅、广东佛山水泥厂、广州市省政府招待所、深圳市旧火车站等重大工程的爆破拆除任务。

20世纪80年代后,冯叔瑜在控制爆破技术领域,建立了控制爆破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城市建设中推广应用。

学术论著

从1956年至2010年1月,冯叔瑜独自、合作出版著作12部,译作3部。主要论著如下:

    冯叔瑜.铁路路堑药包布置法[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58年。

    冯叔瑜.路基土石方大爆破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铁道科学技术,1962,(5)。

    冯叔瑜.试论爆破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问题[J].铁道科学技术,1963,(6),(7)。

    冯叔瑜,朱忠节,马乃耀.大量爆破设计与施工[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63。

    冯叔瑜,朱忠节,马乃耀.体积平衡法-定向抛掷爆破堆积计算.土岩爆破文集[C].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01。

    冯叔瑜,马乃耀.爆破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0。

    冯叔瑜,中黔.我国工程爆破量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爆破量测技术研究文集[C],山东矿业学院,1982。

    冯叔瑜,吕毅,杨杰昌,顾毅成.城市控制爆破[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5。

    FengShuyu,HuoYongji,BianKexin,YangZhensheng.ApplicationofengineeringblastingtechniquesinChina.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BlastingTechnique[C],PekingUniversityPress,1991.

    FengShuyu,ZhangZhiyi,GeHechuan,Researchandexperimentondeep-boreholeShort-delaythrowblasting.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BlastingTechnique[C],PekingUniversityPress,1991.

    冯叔瑜,金骥良,杨年华.延长药包爆破现状的分析研究.工程爆破文集[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05。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8年

《城市控制爆破(第二版)》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1991年

爆破安全规程

劳动保护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5年

在复杂地质、险峻山区修筑成昆铁路新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84年

北京国际饭店工地控制爆破拆除技术

全国建筑科技成果交易会金质奖

冯叔瑜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从1978年(国家教委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至2010年1月,冯叔瑜先后培养了7名硕士生、5名博士生、2名博士后。

教育理念

冯叔瑜认为,做人要有一种责任感,无论干什么工作,要干就把它干好。“做人要正派”,始终是冯叔瑜培养学生时最看重的品格。

在治学方面,冯叔瑜除了强调“基础要牢固”、“要有创新意识”外,作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工程技术人员,他还格外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他说:“我们是工科,不是理科,不管用什么办法,要解决问题,要简单化。谈了一大堆,拍不了板,不是好专家。”

冯叔瑜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

中国爆破行业终身成就奖(中国爆破行业协会授予)

社会任职

冯叔瑜兼任中国爆破工程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铁道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专业组组长、专业委员会主任。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冯叔瑜出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九龙镇一个清贫农家,冯叔瑜的祖父是秀才,一生以教私塾为职业,冯叔瑜的父亲冯舜钦继承了私塾的教学业务;冯叔瑜的母亲李崇俭是农家女,除操持家务抚养五个孩子外,还需干些农活、养猪纺棉以微薄的收入来补助家庭生活。1931年,父亲因无法容忍本地恶势力的迫害,携家迁居邻水县城,仍以教书和代人书写信件、状词等卖文为生。1939年初,家中发生不幸事故,父亲突然患霍乱去世,经济陷入绝境,母亲只好带着孩子回到乡下老家靠种地维持生活,继续上学自然成了问题,好在家族有点公产,族叔见冯叔瑜聪明好学,倡仪接济助学,才得以维持到初中毕业。

退休生活

冯叔瑜退休后在家中安享晚年,笑称自己是“失业”人群,同时也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每日做家务,照顾家人。他说,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有两件:一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没来得及报答和赡养辛苦操劳多年的母亲;二是多年来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照顾家。

人物评价

冯叔瑜生性温和,与世无争,曾经最大的愿望是让母亲和自己能吃饱饭,没想到一步步成长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工程爆破专家,一生研究紧张、刺激、惊心动魄的爆破技术,为国家数不清的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和楼房建设劈山开路。(人民画报社评)

作为中国工程爆破技术的开拓者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冯叔瑜在他近50年从事工程爆破研究和实践中,不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工程爆破领域许多重大发展方向,亲自设计、实施和指导了中国国内许多重大爆破项目,而且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为推动铁路建设技术发展和解决铁路施工中重大难题作出突出贡献,为工程爆破界所敬重。(《矿产勘查》评)

冯叔瑜被誉为“中国爆破第一人”,是中国工程爆破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建立工程爆破地质学,开拓城市控制爆破技术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代职业安全》评)

标签: 冯叔瑜

更多文章

  • 傅熹年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傅熹年

    傅熹年,男,1933年1月2日生于北京,祖籍四川省江安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历史学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傅熹年195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1958年至197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北京)工作;1970年至197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 何镜堂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何镜堂

    何镜堂,男,1938年生,广东东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届“梁思成”奖获得者,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何镜堂先后担任过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组成员、全

  • 江欢成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江欢成

    江欢成,男,1938年11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工程结构专家、中国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英国注册结构工程师、“江欢成设计事务所”所长。1963年1月,江欢成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就职于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1992年获得中国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

  • 李圭白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圭白

    李圭白,1931年9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区,水处理技术、市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1955年李圭白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进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做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

  • 李猷嘉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猷嘉

    李猷嘉,1932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燃气供应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李猷嘉于1953年从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毕业,并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1956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助教;1959年至1978年担任哈

  • 梁文灏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梁文灏

    梁文灏,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9月18日出生,上海人,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梁文灏于196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铁道建筑专业,当年入职地处甘肃兰州的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1978年任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

  • 廖振鹏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廖振鹏

    廖振鹏,男,汉族,1937年2月8日出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人士,地震工程与波动理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廖振鹏于1955年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1956年9月—1961年12月,在清华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

  • 林元培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林元培

    林元培,1936年2月8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福建省莆田,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元培于1954年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毕业后进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工作;1985年担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1989年被授予第一批中国勘察设计大师;2

  • 刘先林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先林

    刘先林,1939年4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被誉为测绘界的“工人师傅”,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并受聘担任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7年成为国家测绘局

  • 卢耀如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卢耀如

    卢耀如,1931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卢耀如于1953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到地质部东北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工作;1954年至1954年担任地质部新安江工程地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