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圭白

李圭白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50 更新时间:2024/1/19 8:47:40

圭白,1931年9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偃师区,水处理技术、市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1955年李圭白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进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做访问学者;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2001年担任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2016年被聘为武汉工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李圭白主要研究方为给排水处理技术,包括地下水除铁除锰技术、高浊度水处理技术,高锰酸盐饮用水除污染技术、流动电流混凝控制技术等。

基本资料

名:李圭白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偃师区

出生日期:1931年09月25日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籍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

人物经历

1950年9月,李圭白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1951年进入本科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1953年9月本科毕业后进入土木系给水排水专业研究班学习。

1955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土木系担任助教(1955年07月至1959年07月)。1957年,进入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进修,兼苏联专家翻译。

1959年7月,进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助教(1959年7月至1962年7月)、讲师(1962年7月至1978年7月)、副教授(1978年7月至1982年7月)、教授(1982年7月至2000年7月)

198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做访问学者(至1990年3月)。

1991年6月,与范峰共同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的负责人。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市政工程)。2000年,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担任教授。

2010年4月29日,中国工程院李圭白院士工作室落户佛山水业集团。

2016年4月21日,被聘为武汉工商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9月27日李圭白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

主要成就

李圭白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除铁除锰研究

1960年李圭白开始研究地下水除铁、除锰方法研究,成功开发接触催化除铁工艺,提出了新理论,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成功开发地下水曝气接触氧化法除锰工艺,于198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浊度水处理

李圭白在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研究成功的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自动控制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于1996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参与水上一体化水厂的研究工作,使水厂建造工厂化,取得很大经济效益,成果于1984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水过滤技术

研究成功的高锰酸盐饮用水除污染技术、流动电流混凝控制技术等,都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高锰酸钾助凝技术,于199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提出第三代城市饮用水净化工艺的概念,倡导将超滤膜用于城市水厂等,不仅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推动了中国给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科研成果奖励&项目承担

截至2005年,李圭白的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级发明奖二等2项、三等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1项、三等1项,以及省、部级奖十余项。

承担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2005.3-2008.12

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与再生机理,第三负责

国家973计划

2003.3-2006.12

分散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示范工程研究,第一负责人

国家863计划

2003.3-2005.12

外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废水的研究和应用,第一负责人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

2002.1-2005.12

内循环复合厌氧污泥法处理污水研究,第一负责人

建设部攻关项目

2001.3-2005.12

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生物处理研发,第一负责人

建设部重大推广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奖励

1978年

地下水接触催化除铁新工艺

国家级

1984年

水上水厂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985年

地下水曝气接触氧化除锰新工艺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95年

高锰酸钾替代预氯化及减少氯化副产物生成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96年

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投药自动控制系统生产试验研究

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2001年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除污染技术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2年

高锰酸盐复合药剂除污染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论文著作&专利发明

截至2013年,李圭白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写出学术专著10部,参编教材3部,许多成果已列入设计规范、设计手册和高校教材,并在多项工程中被采用。

学术著作

出版时间

图书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56年11月

《工业给水》

李圭白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78年

《地下水除铁》

李圭白,执笔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年02月

《地下水除铁除锰》

李圭白,刘超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年

《流动电流及其在混凝控制中的应用》

崔福义,李圭白著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04月

《高浊度水絮凝投药控制》

于水利,李圭白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年

《李圭白学术论文集贺李圭白院士七十寿辰》

李圭白著;刘灿生等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年06月

《城市水工程概论》

李圭白等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07月

《水质工程学》

李圭白,张杰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07月

《院士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李圭白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08月

《锰化合物净水技术》

李圭白等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09月

《水中颗粒物的检测及应用》

杨艳玲,李星,李圭白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03月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概论》

李圭白,蒋展鹏,范瑾初等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年02月

《水质工程学第2版》

李圭白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学术论文

马军、李圭白、陈忠林、许国仁、蔡国庆,“EnhancedCoagulationofSurfaceWaterwithHighOrganicContentbyPermanganatePre-oxidation”.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WaterSupply,2001,1(1),56-

ZhangJ,LiGB,Ma,.“Effectsofchlorinecontentandpositionofchlorinatedphenolsontheiroxidationkineticsbypotassiumpermanganate”.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03,15

李星、杨艳玲、刘锐平、李圭白、丛丽、马军、范洁,“高锰酸钾净水的氧化副产物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刘锐平、李星、夏圣骥、武荣成、李圭白,“高锰酸钾强化三氯化铁共沉降法去除亚砷酸盐的效能与机理”,环境科学,2005,26(1):72-75

LiuRuiping,NanJun,LiGuibai,LiXing,RelativityBetweenAdsorptiveBehaviorsandSurfaceChemistryforManganese:Proceedingsofthe1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5,NewOrleans,USA.

李圭白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李圭白培养出博士50多名,硕士50多名,为中国给水排水领域培育了大量科技人才,学生中曲久辉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学生傅涛任教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指导的博士田家宇的论文《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研究》获得2010年校优秀博士论文、2011年全国百名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博士俞文正的论文《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机理研究及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被评为2012年校优秀博士论文,博士丁安的论文《重力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灰水效能及膜通量稳定特性研究》》被评为2016年校优秀博士论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李圭白培养的博士情况如下:

毕业时间

论文题目

作者

学位

2017

水源调蓄供水雌激素污染特征及光催化耦合膜滤技术

明泉

博士

2017

农业生物质对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郭绍东

博士

2017

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素晶体对超滤膜性能的提升研究

白朗

博士

2017

低压膜法水处理中表面流体剪切力对混合颗粒污染的影响

杜星

博士

2016

反冲洗水化学组成对超滤膜不可逆污染的影响

常海庆

博士

2016

大型原水输水管道水质模拟及生物膜净水功能研究

雒江菡

博士

2015

重力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灰水效能及膜通量稳定特性研究

丁安

博士

2015

中孔吸附树脂对超滤膜不可逆污染的控制研究

李凯

博士

2015

PAC/UF工艺中PAC对膜污染及净水效能的影响研究

邵森林

博士

2015

基于微生物群体感应猝灭的MBR膜污染控制研究

余华荣

博士

2013

基于阈通量理论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氨氮地表水研究

王兆之

博士

2013

几种典型物质对超滤膜的污染及其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

高伟

博士

2013

外源接种和粉末炭强化MBR处理受污染地表水的研究

韩正双

博士

2012

超滤处理高藻水过程中膜污染特性及控制研究

瞿芳术

博士

2011

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含藻水及膜污染控制研究

张艳

博士

2010

给水管网中生物膜及硝化作用控制

周玲玲

博士

2010

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地表水的性能及膜污染控制研究

齐鲁

博士

2010

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机理研究及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俞文正

博士

2010

松花江中硝基苯类污染物应急检测及水质达标技术研究

纪峰

博士

2009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研究

田家宇

博士

2008

有机氮类化合物在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陶辉

博士

2008

以超滤膜为核心的组合工艺处理地表水试验研究

孙丽华

博士

2008

污泥陶粒的研制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邹金龙

博士

2008

稳定高铁酸盐制备及其处理水中偶氮染料的研究

张彦平

博士

2005

超滤膜净化地表水研究

夏圣骥

博士

2005

高锰酸钾及其复合剂氧化吸附集成化除污染效能与机制

刘锐平

博士

2005

饮用水水质安全中的若干保障技术研究

焦中志

博士

2004

智能化透光脉动投药控制系统研究

刘前军

博士

2004

高价态锰化合物处理剂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研究

蔡冬鸣

博士

2004

高锰酸盐复合剂预氧化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及卤仿控制

张永

博士

2003

高锰酸钾安全强化受污染水预氯化消毒技术研究

杨艳玲

博士

2003

混凝动力学机理与控制指标研究

武道吉

博士

2003

石化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

姚宏

博士

2002

新生态二氧化锰净水作用研究

丛丽

博士

2002

智能控制在净水厂混凝投药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白桦

博士

2001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除酚除臭研究

张锦

博士

2001

流动电流混凝投药自动控制技术在不同水质中应用综合研究

黄国忠

博士

2001

透光率脉动混凝投药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及系统优化

孙连鹏

博士

2001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去除太湖蓝藻等污染物质研究

陈卫

博士

2001

我国城市节水减污的技术与经济问题研究

郑兴灿

博士

2000

高锰酸钾与粉末活性炭联用除污染效能研究

姜成春

博士

1999

水工业的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傅涛

博士

1999

透光脉动检测技术在长江水中的应用研究

李孟

博士

1999

湖泊、水库水混凝处理及其投药自控应用研究

石颖

博士

1999

净水厂混凝投药自控系统优化

南军

博士

1999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工艺在微污染水中强化混凝强化过滤效能机理的研究

许国仁

博士

1998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与活性炭联用技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范洁

博士

1998

聚硅酸铝混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王东田

博士

1997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强化混凝除浊除臭研究

陈忠林

博士

1996

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测控系统的研究

杨振海

博士

1995

流动电流法混凝投药控制应用技术的研究

杨万东

博士

1995

悬浮液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与应用研究

李星

博士

1994

流动电流投药控制工艺技术研究

崔福义

博士

1994

高浊度水絮凝投药控制方法研究

于水利

博士

1992

流动电流特性的研究

曲久辉

博士

1990

高锰酸钾去除与控制饮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能与机理

马军

博士

李圭白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6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0年

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黑龙江省劳动模范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5年-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编委会委员

1986年-

《给水排水》杂志编委会委员

1994年-

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1995年01月-

哈尔滨市专家顾问委员会特邀委员

1997年01月-2001年

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97年01月-

黑龙江省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1998年01月-2002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副理事长

2001年01月-

国家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

2002年01月-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

2012年10月17日

武汉大学兼职教授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

松花江水污染处理专家组专家

人物评价

李圭白是中国高浊度水处理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他注重实践,勇于开拓,他用实践检验理论,修正理论,不断创新,在水处理领域提出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工艺和新技术,著书立说,为发展中国给排水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人物影响

2009年,以李圭白院士名字命名的“自然与健康基金会李圭白奖励基金”(简称“李圭白奖励基金”)设立签约仪式在长沙“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第四届第5次会议暨2009年给水排水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学校院长(系主任)大会”上举行。李圭白奖励基金由上海市自然与健康基金会投入100万元人民币作为原始基金,并以奖励基金名义接受社会捐赠的款项,该基金的宗旨是促进市政工程学科工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产生更多的博士创新成果,促进博士生教育的发展及博士论文水平的提高。

学术观点

科学饮用健康水

记者:什么是健康水呢?

李圭白:不受污染的天然淡水可能是最有利于健康的。很多人都提出健康水应该保持一定的硬度,应该具有一定的含氧量,这个是有医学证明的。此外,所有的健康水里面都有一个指标,即pH值大于7。那么碱性水为什么对人体有利呢?很多人的解释是,碱性水可以中和人体内的酸,使人的体质转变成健康的碱性体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能中和我们身体中间的酸性物质的是碱度,不是碱性。而碱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重碳酸根的存在,而不仅仅是氢氧根。所以,把pH值大于7作为健康水的指标,从专业来看是解释不通的。

标签: 李圭白

更多文章

  • 李猷嘉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猷嘉

    李猷嘉,1932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燃气供应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李猷嘉于1953年从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毕业,并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1956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助教;1959年至1978年担任哈

  • 梁文灏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梁文灏

    梁文灏,男,汉族,中共党员,1941年9月18日出生,上海人,隧道及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梁文灏于1964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铁道建筑专业,当年入职地处甘肃兰州的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1978年任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

  • 廖振鹏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廖振鹏

    廖振鹏,男,汉族,1937年2月8日出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人士,地震工程与波动理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廖振鹏于1955年从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1956年9月—1961年12月,在清华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

  • 林元培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林元培

    林元培,1936年2月8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福建省莆田,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林元培于1954年从上海土木工程学校毕业后进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工作;1985年担任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1989年被授予第一批中国勘察设计大师;2

  • 刘先林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先林

    刘先林,1939年4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被誉为测绘界的“工人师傅”,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并受聘担任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7年成为国家测绘局

  • 卢耀如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卢耀如

    卢耀如,1931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卢耀如于1953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到地质部东北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工作;1954年至1954年担任地质部新安江工程地质队

  • 马国馨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马国馨

    马国馨(1942.2.28~),原籍上海,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5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后,从事建筑设计,历任建筑师、副总建筑师、总建筑师、顾问总建筑师。1991年在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被

  • 马克俭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马克俭

    马克俭,男,汉族,1933年10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九三学社成员,湖南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1958年,马克俭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58年至1984年,在贵州工学院土建系担任教研室主任;197

  • 沈世钊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沈世钊

    沈世钊,1933年12月1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世钊于1953年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本科毕业;1956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高校任教;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至1994年担任哈尔滨建筑

  • 施仲衡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施仲衡

    施仲衡,男,汉族,1931年11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顾问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都市快轨交通》杂志主编。1950年,施仲衡在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学习,任一年级青年团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