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刘先林

刘先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83 更新时间:2023/12/30 19:14:57

刘先林,1939年4月19日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被誉为测绘界的“工人师傅”,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并受聘担任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测绘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7年成为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先林一直致力于航空摄影测量理论与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基本资料

名:刘先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无极县

出生日期:1939年4月19日

毕业院校:武汉测绘学院

职业:教师

主要成就: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职务: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人物经历

1939年4月19日,生于河北省无极县。

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

1962年,任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技术员。

1963年,刘先林研究成功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由测制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转入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航测内业辐射三角测量平面加密精度低的问题,为1:1万航测内业平面加密开创了新的途径。该方法被编入当时国家测绘总局1:1万航测内业规范。

1965年,刘先林研究成功微分法空中三角测量。

1968年,刘先林编制出DJS—5空中三角测量航测内业加密程序,使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第一次被引进中国航测生产领域。

1972年,晋升为工程师;1982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84年,刘先林研制成功ZS—正射投影仪以及与之相配套的80个程序的软件包,在数据压缩、等高线软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测绘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7年晋升为教授级工程师。

1988年以后,刘先林相继研制成功集光机电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JX—1解析测图仪和JX—3解析测图仪,填补了国内该类仪器的空白,部分占领了国内市场,JX—3解析测图仪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5月研制成功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获国家测绘局199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992年,当选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院士;1995年1月出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1996年12月出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1999年,刘先林领导科研小组研制成功数字化测绘技术集成及产业化,于200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套设备包括JX-4CDPW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影像扫描仪、3DVR系统,在中国测绘行业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且实现批量出口发达国家。

2007年5月,刘先林牵头研制的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通过产品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SWDC系列数字航空摄影仪作为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性价比高,高程精度指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领先水平,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水利、公路、铁路、城建、环保、旅游等部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7年8月,刘先林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研制三维城市快速数据采集系统;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新型车载导航仪。

2014年3月18日,首届新时期“感动测绘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刘先林获奖。

主要成就

刘先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先林院士长期从事中国航测仪器的研制,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为中国测绘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63年提出的解析辐射三角测量方法,是写入规范的第一个中国人发明的方法。

刘先林和他的创新团队创造性地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测绘仪器,为中国建立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其牵头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量仪器在全国测绘、水电、铁道、地质、冶金、煤炭、农林、城建等行业广泛应用,对中国测绘技术体系全面实现数字化起到了关键作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测绘生产力水平。有的还出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测绘科技实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中国测绘赢得了国际声誉。

刘先林几十年来致力于摄影测量和航测仪器的研究,用很少的经费,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国家节省资金近2亿元,创汇1000多万元;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他打破了中国数字航空测量仪器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写了中国航空摄影测量采用胶片的历史,推动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式发展。将中国测绘仪器研制水平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

科研成果

获奖情况

获奖项目

获奖者名单

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数控测图仪

(排名第1)

199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解析测图仪

(排名第1)

200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数字测绘体系关键技术集成

刘先林、刘凤德、刘宗杰、叶泽田、龚循平、钟裕标、郏卫萍、海东、孙立

2010年度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

(排名第1)

学术论著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99年至2007年期间,刘先林共发表期刊论文13篇:

论文题名

作者

年卷期

发表刊物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遥感图像分类研究与实现

刘先林

2007年24卷01期

计算机应用研究

遥感图像决策树分类器研究与实现

刘先林

2006年03期

遥感信息

基于OracleSpatial的Shapefile数据存储研究

刘先林

2006年27卷05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数码相机检校和摄像测量的部分问题探讨

刘先林

2005年26卷01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航摄机检定主点坐标的使用问题

刘先林

2005年01期

遥感信息

精确时空立体景观虚拟现实的构建与应用方法研究

刘先林

2005年30卷02期

测绘科学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的相机检校

刘先林

2005年11期

测绘通报

海量空间信息的分布式运算

刘先林

2004年25卷04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层C/S结构及其在3维地形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刘先林

2003年07期

测绘通报

客户/服务器结构下的三维地形虚拟现实系统研究

刘先林

2003年28卷02期

测绘科学

近期期刊论文<br>

刘先林人才培养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1997年至2006年期间,刘先林培养的硕士、博士共11名,最近情况如下:

论文题名

作者

指导老师

学位

深度图像的分割与压缩

陶曼

刘先林

硕士

遥感图像分类中模糊模式识别和决策树方法的应用研究

罗来平

刘先林

硕士

基于VTK的室外场景三维重建

小鹏

刘先林

硕士

基于OracleSpatial的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研究

孙荣辉

刘先林

硕士

以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为基准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定位方法研究

宣文玲

刘先林

博士

基于Client/server结构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邓春成

刘先林

硕士

图像处理技术在DPW中的应用和三维向量半自动提取

赵利平

刘先林

硕士

基于遥感的地表空间数字模拟研究

叶泽田

刘先林

博士

DPW中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刘先林

硕士

J×4的研究

彭珍

刘先林

硕士

刘先林荣誉表彰

1986年被评为“全国测绘系统劳动模范”

1986年被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0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员”

2014年被评为首届新时期“感动测绘人物”

社会任职

《遥感信息》期刊主编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

之卓教育发展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

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3S工程中心主任、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名誉院长、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人物评价

人民日报:刘先林,一位具有工人品质的高级知识分子,一名朴实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用他始终不渝的自主创新实践,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勇气,打破了中国数字航空测量仪器领域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改写了中国航空摄影测量采用胶片的历史,推动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感动测绘人物”推选委员会颁奖词:您是测绘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您以崇高的爱国情怀,勇敢扛起自主创新的旗帜,累累硕果让中国测绘科技蜚声世界。满头银发记录了您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征程,笑意盈盈展现了您研制新仪器、跨越新高度的自信。您把测绘装备中国创造的惊喜,不断绽放在共和国的广袤大地!

央视网:刘先林院士对科研永无止境的追求,与他对生活的低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就像一块磁石,以平易近人、不拘小节、淡泊名利、博学严谨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在急功近利、飞扬浮躁的时代,刘院士就像一盏明亮的航灯,指引着科技界前进的方向。

标签: 刘先林

更多文章

  • 卢耀如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卢耀如

    卢耀如,1931年5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卢耀如于1953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到地质部东北工程地质队水文地质组工作;1954年至1954年担任地质部新安江工程地质队

  • 马国馨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马国馨

    马国馨(1942.2.28~),原籍上海,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马国馨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5年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后,从事建筑设计,历任建筑师、副总建筑师、总建筑师、顾问总建筑师。1991年在清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被

  • 马克俭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马克俭

    马克俭,男,汉族,1933年10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九三学社成员,湖南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1958年,马克俭毕业于湖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58年至1984年,在贵州工学院土建系担任教研室主任;197

  • 沈世钊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沈世钊

    沈世钊,1933年12月1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世钊于1953年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本科毕业;1956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高校任教;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至1994年担任哈尔滨建筑

  • 施仲衡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施仲衡

    施仲衡,男,汉族,1931年11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顾问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都市快轨交通》杂志主编。1950年,施仲衡在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学习,任一年级青年团支部

  • 谭述森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谭述森

    谭述森,男,汉族,1942年1月30日出生于重庆开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卫星导航专家,总参谋部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1965年,谭述森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5年—1989年,在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工作;1989年—1992年,担任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四室副主任;199

  • 王家耀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家耀

    王家耀,男,汉族,1936年5月15日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1961年,王家耀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1961年—1970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北京)工作;1970年—1976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武汉

  • 王景全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景全

    王景全,1937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西南昌,辽宁绥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渡河(海)工程专家、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技术一级,一等功臣,全军英模代表。王景全于1961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工程兵工程学院渡河教研室工作;1

  • 王瑞珠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瑞珠

    王瑞珠,1940年4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原籍山西,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顾问。王瑞珠于1963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分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1970年至1984年担任国家建设委员会高级工程师;1981年至1984年担任法国巴黎建

  • 王小东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小东

    王小东,1939年1月17日生,甘肃省兰州市人,祖籍山东省平度市,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王小东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分配到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高级建筑师、院长。他于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