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康红普

康红普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57 更新时间:2023/12/13 16:18:34

康红普,1965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副总经理。康红普于1985年从山西矿业学院毕业;1991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博士学位,之后被分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工作;1996年到英国诺丁汉大学进行访问;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至2008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所长;2013年担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副院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长期从事煤矿巷道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名:康红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省忻州市

出生日期:1965年11月16日

毕业院校:中国矿业大学

职业:科研管理工作者

代表作品:《煤巷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5年11月16日,康红普出生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建安乡张家庄村。

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山西矿业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8年7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导师为侯朝炯,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导师为陆士良,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1996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课题组长。

1996年—1998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

1996年—1997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矿物资源工程系进修。

1998年—2007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7年—2008年,担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所长。

2008年—2012年,担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究所所长。

2012年—2013年,担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研副院长。

2011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

2013年,担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副院长;7月,进入中国工程院有效院士候选人第二轮。

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康红普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康红普发明了煤矿井下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方法与仪器,揭示出巷道围岩地质力学参数分布规律;开发出基于地质力学测试,以锚固与注浆为核心的煤矿巷道安全高效支护成套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中国煤矿得到广泛应用,简化了煤矿生产系统,提高了煤矿安全度与生产效率,推动了中国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变革与发展,提升了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水平。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康红普先后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20余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8

《可拉伸锚杆及其相似模拟研究》

康红普著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1

《软岩巷道和峒室的底臌机理及卸压技术的研究》

康红普著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3.06

《软岩巷道底臌的机理及防治》

康红普编著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7.11

《煤巷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

:康红普,金华等著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3.01

《煤岩体地质力学原位测试及在围岩控制中的应用》

康红普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08

《煤巷锚杆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

康红普,王金华等著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20.01

《煤矿开采技术》

康红普

北京:科学出版社

承担项目

截至2016年7月,康红普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以及煤炭行业重点项目在内的50余项。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康红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全部获奖人名单

2005年

煤矿巷道高效安全支护成套技术创新体系及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康红普、王金华、张明安、倪兴华、柏建彪、赵森林、姜铁明、孙中辉、魏东、鞠文君

2007年

深部与复杂困难巷道强力支护理论与技术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9年

潞安矿区深部巷道及井筒硐室群支护加固技术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2011年

煤矿井下地质力学原位快速测试及围岩控制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康红普晋平,翟红,柏建彪,林健,谢富仁,申宝宏,郝海金,张晓,吴拥政

2012年

金川镍矿高应力特大型矿床连续开采综合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七)

王永前,姚维信,吴爱祥,陈得信,刘育明,王新民,康红普,马凤山,高谦,王玉山

2013年

煤矿预应力锚杆支护系列材料开发及构件力学性能精细化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2013年

大倾角极松散厚煤层综放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2013年

大断面动压巷道锚杆支护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2013年

厚煤层放顶煤工作面应力升高区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2014年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王金华,于斌康红普,王国法,吴兴利,王家臣,杨智文,刘峰,李国平德兵,雷煌,梁运涛,宋金旺,王晓东

2020

煤矿巷道抗冲击预应力支护关键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康红普、吴拥政、林 健、

冯地报、高富强、姜鹏飞

康红普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从1999年开始带硕士到2002年做博士生导师,康红普大概培养了四十多个相关方的研究生。

教育思想

现在搞巷道支护技术研究的年轻人不少,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彻底解决,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去钻研。不过现在专业分得越来越细了,建议现在的年轻人不要朝三暮四,一定要坚持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康红普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00年

全国劳动模范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1年

第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国科协

2002年

第二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002年

第一届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

2002年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7年

第十六届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能源大奖)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2010年

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

中国工程院

201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0年5月29日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2年1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2年1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13年9月

中国煤炭学会岩石力学与支护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专委会主任委员

2017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锚固与注浆分会副主任委员,软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央企业青联委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兼职博士生导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煤炭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煤炭科学技术、煤矿开采、煤矿支护、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GeotechnicalEngineering、InternationalJournalofCoalScienceandMiningEngineering等期刊编委

人物评价

康红普长期深入煤矿现场一线,工作刻苦认真,勇于拚搏,创新意识强,学风正派,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提高中国煤矿支护理论与技术水平做出突出贡献。(中国院士馆评)

29年来,康红普走遍30多个矿区,在煤矿一线搞试验和指导工作,促进了中国煤矿巷道围岩控制理论与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评)

标签: 康红普

更多文章

  • 李根生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根生

    李根生,1961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石台,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李根生于1983年从华东石油学院开发系毕业;1986年获得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

  • 李建刚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建刚

    李建刚,1961年11月3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人造太阳”装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原所长。李建刚于1982年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199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任中

  • 李晓红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晓红

    李晓红,男,汉族,1959年6月出生于重庆合川,1982年毕业于重庆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重庆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矿山安全技术专家,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水射流理论与新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

  • 李阳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李阳

    李阳,1958年10月26日出生于山东东平,油气田开发地质、开发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李阳于1982年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石油地质专业毕业,之后前往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孤岛采油厂工作;198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至2000年担任胜利石油

  • 李焯芬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焯芬

    李焯芬,1945年5月4日出生于广东省中山市,地质及水利工程专家,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珠海学院校务委员会委员、教务委员会主席。李焯芬于1968年从香港大学土木系毕业;1970年获得香港大学土木系工学硕士学位;1972年获得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 林君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林君

    林君,男,汉族,1954年7月5日生,吉林省通化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勘探地球物理与探测装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3月—1982年1月,林君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学习,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84年7月—1987年6月,林君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学习

  • 刘吉臻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吉臻

    刘吉臻,1951年8月14日出生于山西省吕梁市,发电厂自动化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吉臻于1976年从河北电力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华北电力学院工学硕士学位;

  • 罗安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罗安

    罗安,男,汉族,1957年7月2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共产党党员,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安于1982年和198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在浙江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1982

  • 罗琦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罗琦

    罗琦,男,汉族,1967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博士生导师,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1991年,罗琦在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2000年12月—2004年5月,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所型号副总

  • 马永生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永生

    马永生,男,汉族,1961年9月生,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1984年马永生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系毕业,1987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地质系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沉积学家,石油地质学家,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法定代表人。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