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荣,1949年7月17日出生于江苏武进,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国荣于1970年从南京电力专科学校毕业;1978年从华北电力学院本科毕业;1982年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原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82年担任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副院长;1995年担任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荣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和柔性交直流输电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沈国荣
外文名:GuorongShe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武进(今常州市)
出生日期:1949年07月17日
毕业院校: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49年7月17日,沈国荣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1967年—1970年,就读于南京电力专科学校(现南京工程学院)电力专业,大学专科毕业。
1970年—1976年,担任水电部南京水利电力仪表厂厂长。
1974年—1978年,就读于河北电力学院(现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统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79年—1982年,就读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原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2年,担任国电自动化研究院副院长。
1995年,担任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沈国荣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沈国荣于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原创性地提出了“工频变化量继电保护原理”、“振荡闭锁开放原理”和“循序阻抗判别原理”,解决了继电保护安全可靠和快速动作难以兼顾,以及电网失步和系统振荡难以区分的历史性难题;提出并组织构建了以“三道防线”为基础的电网安全稳定架构,为保证电网暂态稳定、防止大面积电网崩溃起到关键作用;带领团队开发的系列化电力控制保护,以及柔性直流输电、统一潮流控制系统(UPFC)等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得到广泛应用。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1月,沈国荣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20年1月,沈国荣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授权专利30多项,2项专利获国家优秀专利奖。
沈国荣人才培养
人才理念
沈国荣认为:公司最有价值的是人才,南瑞继保着力为人才提供良好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注重解决员工住房等生活问题,为员工创造了和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创新理念
沈国荣认为:“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创造价值;创新是积累的过程,是持续改进提高的过程;做到最好就是创新。”他创建企业带领员工将学术理论变成了一项项“首次”、“首个”具有重要价值的现实技术及先进装备。
沈国荣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沈国荣为推动中国电力科技进步和重大电力装备国产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沈国荣为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华北电力大学档案馆评)
沈国荣不仅成就了自己在电力系统控制保护领域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人生,更推动了中国电力控制保护行业发展、国家电力科技进步的大跨越。(中国报协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