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陵,1936年3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空气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乐嘉陵于1964年从北京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航天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工作;1968年担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外聘院士、博士生导师。乐嘉陵长期从事超声速气动地面试验设备的研制及战略武器、运载火箭的气动理论和实验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乐嘉陵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
出生日期:1936年3月21日
毕业院校:北京航空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乐嘉陵院士研究论文选集》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6年3月21日,乐嘉陵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
1954年,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大学本科。
1960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并考取空气动力学硕士研究生。
1964年,从北京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航天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工作。
1968年,担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被聘为西北工业大学外聘院士、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乐嘉陵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乐嘉陵主持和领导了“921”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技改方案的论证和建设;在地面实验设备研制中创造性地为中国建立了水平脉冲地面实验装置,从而为解决卫星、运载火箭等的关键气动问题奠定了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经济奏效地开展了运载火箭气动实验研究和现场测量,解决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气动设计问题。通过地面试验和高超声速非平衡流的研究,取得了再入突防气动物理的重要进展。领导发展了缩比模型试验技术,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2月,乐嘉陵先后在中国国内外核心刊物、重要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2月,乐嘉陵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
乐嘉陵人才培养
编著教材
乐嘉陵主编《再入物理》教材于2005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团队建设
乐嘉陵领导近百名成员组成了研究团队——CARDC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吸气式推进系统为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和超燃冲压发动机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并取得突破。
乐嘉陵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乐嘉陵担任国防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气动物理指导委员会委员、中俄高速流动会议副主席、主席,《实验流体力学》期刊主编,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实验流体力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讲席教授,西南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学术顾问。
人物评价
乐嘉陵结合现场测量、数值理论分析等研究手段,为解决战略导弹、运载火箭、高超声速飞行器中难度大的气动设计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定量评价了靶场和防护阵地中爆炸产生的冲击载荷对各类实用型设施的影响,为靶场试验的安全评估与工程设计做出了贡献。探索出一条经济高效的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研究的道路,为中国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