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黄旭华

黄旭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58 更新时间:2024/1/18 5:15:15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一说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今汕尾市田墘街道),祖籍广东省揭阳县(今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核动力潜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原所长。黄旭华于1945年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1949年春节被批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54年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1958年8月被调到北京从事绝密工作;1961年11月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总工程师;1983年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2月10日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9年9月29日获颁“共和国勋章”;2020年1月10日获颁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黄旭华毕生致力于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

基本资料

名:黄旭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海丰县(今汕尾市田墘街道)

出生日期:1924年2月24日(一说1926年3月12日)

毕业院校:国立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国第一代核潜艇

主要成就: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9年获颁共和国勋章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物经历

1924年,黄旭华在广东省海丰县(今汕尾市田墘街道)一个普通的乡医之家出生,排行老三,名曰“黄绍强”。

1938年大年初四,14岁的黄绍强和大哥辞别双亲,赶往迁广东揭西山区的聿怀中学求学。听说广西桂林是西南文化大后方,黄绍强又慕名到桂林中学。在那里,他取“旭日荣华”中的二字,改名黄旭华。

1944年,几经辗转到了重庆,进入国民政府为流亡学生开办的大学特设先修班。他先是被保送到中央大学航空系,接着又以第一名考上国立交通大学。

1945年,放弃中央大学,就读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

1946年,和同学们随国立交通大学从重庆迁回上海。在校内,经同学引荐,加入国立交通大学的学生进步社团山茶社,通过文艺活动宣传进步思想。

1947年5月,在“护校运动”中,黄旭华一腔热血,臂疾呼;让国民党当局心惊的“五四营火晚会”中,他竭力阻挡特务的破坏;他机智周旋,先后两次躲过特务逮捕。

1949年春节,成为中共预备党员。7月,被选派到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学习。毕业后的黄旭华先后在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上海招商局(海运局)、上海港务局工作。

1954年,被调到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参加苏联援华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

1957年,开始接触潜艇技术,跟随前苏联专家学习潜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1958年8月,被调到北京,从事一项绝密工作,当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项目的副总工程师。

1961年11月,被任命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1965年,中国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组建,任副总工程师。

1966年,黄旭华拖家带口,和一批技术人员进驻辽宁的荒岛葫芦岛。

1970年,黄旭华研制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74年8月1日,黄旭华研制的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

1983年,被任命为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1987年,在广东海丰的母亲寄邮件,信中是一本《文汇月刊》,其中一篇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比较详细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

1988年初,在南海开展深潜试验,并顺道探视母亲。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6年10月19日,指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文艺演出的大合唱。

2014年2月10日,当选“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6年10月26日,参与录制的中国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开讲啦》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他向观众介绍了什么是核潜艇,核潜艇的作用;面对中国国外核潜艇技术封锁,中国是如突出重围。

2019年9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获颁“共和国勋章”。

2020年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获颁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主要成就

黄旭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攻克核潜艇的研制设计过程中,黄旭华依据大量的试验和严谨科学论证,力挺水滴线型;他决策采用围壳舵、艉水平舵相结合的操舵方式,成功地解决水下高、低速航行时的稳定性和机动性;他牵头推导出艇体直径比规动力潜艇大约1倍,特别是导弹舱特大直径和双排大开孔等耐压艇体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经过以黄旭华为代表的第一代全体研制人员及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于1968年5月在毗邻核潜艇总体研究设计所的核潜艇总体建造厂开始放样,核潜艇建造正式拉开帷幕。在“091”首艇的制造过程中,囿于条件的限制,黄旭华及其建造者们再次克服重重困难,甚至采用了磅秤称量的笨办法来控制各种设备及艇体重心与重量的方法。终于在1970年12月26日,中国的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其后,在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制过程中,黄旭华创造性地提出并运用了“毒蛇”理论、“尖端与常规”创新思想,并大胆取消大陀螺设计,积极协同弹道导弹的设计与试验,中国首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于1981年4月30日成功下水。

在中国一代两型核潜艇的定型、完善过程中,黄旭华不畏凶险,指挥并参与了一系列的重大试验。尤其是以总设计师的身份亲自登艇,现场指挥极限深潜,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参与核潜艇极限深潜的总设计师。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科研项目

奖项名称

1982年

/

国防科工委二等奖

1985年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996年

导弹核潜艇研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黄旭华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

截至2017年12月,黄旭华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船舶设计大师2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首席技术专家2位、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1位、型号总设计师7位、型号副总设计师30位。

培养理念

黄旭华对自己的定位是当好青年科研人员的“啦啦队长”,给他们撑腰,给他们敲锣打鼓。他更愿意当“场外指导”,不当教练,放手让青年科研人员去干,大胆去干。黄旭华说,年轻人需要支持、需要鼓励。黄旭华会利用做报告、接受采访的机会,“苦口婆心”地讲故事,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年轻人。

黄旭华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方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

1986年

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

/

1989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

1994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2013年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感动中国组委会

2017年9月27日

潮汕星河奖成就奖

/

2017年10月25日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

2017年11月9日

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

2018年3月20日

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华人盛典组委会

2018年11月9日

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推荐人选

/

2019年9月17日

共和国勋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019年9月25日

最美奋斗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2020年1月10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

个人生活

家庭

黄旭华的祖父是清朝的武秀才,他的父亲也略通武术。黄旭华幼时练过套路,中年又学过长拳、习过太极,晚年他又依据自己的身体特点,结合长拳与各派太极的特点,自创了一套拳法,每天晨起研习,风雨不辍。

父亲黄义林(又名黄育黎、黄树榖),出生于揭阳县玉湖镇新寮村。母亲曾慎其,出生于揭西县五经富镇水门,俩人都是医生,1919年从汕头福音医院医士学校毕业后,到海丰县(今汕尾市红海湾试验区)田墘镇开办医务所。

1956年,黄旭华与同事世英结婚。1957年,黄旭华的大女儿黄燕妮出生。1962年底,李世英调到北京,一家人团聚。黄旭华的二女儿出生时,因葫芦岛生活困难,李世英忍痛将孩子送到上海外婆家。1973年,黄旭华的三女儿黄峻出生。

隐姓埋名三十年

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家人遭难他未能照顾、父兄逝世他没有送行,困窘批斗不堕其志、委屈误解不鸣其冤,舍小家顾大家,终以其铸就的国之重器换来家人的理解和敬佩。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兴趣爱好

在20世纪40年代末的“国立交通大学”校园里,黄旭华喜欢打球、音乐、舞蹈。1947年,在去南京请愿的“护校”运动中,黄旭华指挥大家唱《国际歌》《马赛曲》。当看到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和腐败后,黄旭华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地下组织,把“山那边哟好地方,一片稻田黄又黄……你要吃饭得做工哟,没人给你做牛羊”这首当时的“流行歌曲”,改编为“解放区哟好地方……”教同学们唱。

黄旭华会吹口琴、拉二胡、打扬琴。他自称“看五线谱不太行”,但五六岁时就熟悉简谱,随手拿起一个新歌的简谱,他都能唱出来。

人物评价

黄旭华的一生,就像在水底的核潜艇一样,寂静无声,默默地为国家的安全保驾护航、奉献一生,激励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砥砺前行,再创佳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西部文明播报评)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感动中国节目组颁奖词)

黄旭华是国防科技战线上无数无名英雄的缩影,一旦“许国”,便隐姓埋名、无声奉献。黄旭华和老一代核潜艇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完美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这种精神必将感召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新华网评)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为国家利益隐姓埋名、默默工作,60多年来潜心技术攻关,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共和国勋章颁授现场评语)

人物影响

人物雕像

2021年10月28日,黄旭华的汉白玉雕像被安放在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的院士广场。

2022年5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举行黄旭华塑像揭幕仪式。

科学基金

武汉科普发展公益基金

2021年7月29日,“武汉科普发展公益基金”成立,黄旭华捐款100万元。黄旭华的捐赠将重点面向武昌区青少年,组织开展中小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推进科技创新进校园,组织开展“专家院士进校园”等特色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2021年10月28日,黄旭华向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助力更多优秀人才为装备研制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遵照黄旭华意愿,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制定了《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办法》,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据了解,奖励基金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

标签: 黄旭华

更多文章

  • 乐嘉陵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乐嘉陵

    乐嘉陵,1936年3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空气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乐嘉陵于1964年从北京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航天部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工作;1968年担任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

  • 李椿萱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椿萱

    李椿萱,男,汉族,1939年11月9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原籍广东省新会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63年李椿萱毕业于台湾省成功大学,之后赴美留学;1972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1980年回国后分派在北京航空学院5系工作;

  • 李鹤林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鹤林

    李鹤林,1937年7月5日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石油机械用钢及石油管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高级顾问、名誉院长。李鹤林于1961年从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地处宝鸡的石油工业部钻采机械研究所;1977年至1981年担任宝鸡石油机械厂中心试验

  • 李鸿志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鸿志

    李鸿志,1937年5月31日生于北京,原籍天津,弹道学家,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1年毕业于炮兵工程学院,1961年9月至1983年5月成为华东工程学院教授,1983年1月至1985年4月在华东工程学院八系任教研室主任,1985年2月至1988年3月任华东工程学院八系的系主任,198

  • 林尚扬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林尚扬

    林尚扬,男,汉族,中共党员,1932年3月16日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焊接专家,研究员,曾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1961年8月,林尚扬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1978年1月至1995年1月,林尚扬先后任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研究室主任;1995年1月,任

  • 柳百成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柳百成

    柳百成,男,汉族,1933年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铸造及材料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柳百成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195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及麻省理工学院进修2年;1981年回到清华

  • 刘大响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大响

    刘大响(1937年10月14日—),湖南省祁东县人,中共党员,航空动力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高级顾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名誉院长。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并留校攻读副博士研究生;1962年2月,研究生班肄业;1986

  • 刘怡昕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怡昕

    刘怡昕,1941年3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中国共产党党员,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刘怡昕于1959年08月-1960年0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火箭工程专业学习;1960年08月-1964年0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 刘友梅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友梅

    刘友梅,男,汉族,1938年2月16日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无党派人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电力牵引技术装备研制开拓者之一,湖南株洲电力机车厂高级工程师、电力牵引动力高速研究所所长,中车株机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于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68年担任韶山1型8号车的总体设计师;1999

  • 龙乐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龙乐豪

    龙乐豪,男,汉族,1938年7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县,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技术专家,有中国金牌火箭之称的长三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国家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商丘工学院名誉校长。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