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史烈,1932年5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热力机械专家,中国新一代热力涡轮机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翁史烈从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获得前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国继续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出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1988年担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会主席(任期制1992年);1992年被授予日本昭和女子大学名誉博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被授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名誉博士。翁史烈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燃气轮机性能与仿真和新一代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基本资料
中文名:翁史烈
外文名:Shi-lieWe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出生日期:1932年05月21日
毕业院校:前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燃气轮机》、《湿空气透平循环的基础研究》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所属党派:中国共产党
人物经历
1932年5月21日,翁史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49年1月,考入交通大学造船系。
1952年7月,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
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12月,被学校派往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研究生班深造。
1962年6月,获得前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中国,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任职,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1981年1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1月)。
1984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至1997年1月)。
1985年1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89年5月,被授予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名誉博士。
1992年5月,被授予日本昭和女子大学名誉博士。
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4月,被授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名誉博士。同年5月,被授予日本拓殖大学名誉博士。
2000年,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立,翁史烈担任实验室研究人员。
主要成就
翁史烈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翁史烈主持承担了中国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多用途改型研制。开拓中国新一代热力发动机,提高现代化水平。研制成中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完成了中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在他的主持和组织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力机械重点实验室。他组织、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多次。
学术论著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8.01 | 《空调系统建模及控制英文版》 | 姚晔,余跃滨;翁史烈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7.09 | 《热能动力工程》 | 于立军,韩向新,翁史烈编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6.08 | 《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可持续综合利用战略研究》 | 翁史烈,罗永浩编著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6.08 | 《燃气轮机发展战略研究》 | 闻雪友,翁史烈,翁一武著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6.03 | 《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 | 翁史烈,黄震,刘少雪著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5.12 | 《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 翁史烈总主编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5 | 《现代燃气轮机装置》 | 翁史烈,王永泓,等著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13.12 | 《话说核能》 | 翁史烈主编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13.12 | 《话说风能》 | 翁史烈主编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13.12 | 《话说水能》 | 翁史烈主编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13.12 | 《话说新能源》 | 翁史烈主编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13.12 | 《话说太阳能》 | 翁史烈主编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13.12 | 《新能源在召唤丛书》 | 翁史烈主编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13.10 | 《话说生物质能》 | 翁史烈主编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13.10 | 《话说地热能与可燃冰》 | 翁史烈主编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13.10 | 《话说氢能》 | 施鹤群著;翁史烈编 |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
2008.01 | 《湿空气透平循环的基础研究》 | 翁史烈,陈汉平著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04.11 | 《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 | 翁史烈主编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6.07 | 《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 | 翁史烈主编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1995.12 | 《高等教育管理》 | 母国光,翁史烈主编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1.09 | 《数模混合仿真及其应用》 | 翁史烈主编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08 | 《船舶动力装置仿真技术》 | 翁史烈主编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1989.05 | 《燃气轮机》 | 翁史烈主编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87.12 | 《燃气轮机性能分析》 | 翁史烈著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科研成果奖励
翁史烈人才培养
教学思想
翁史烈常常强调做研究宁可水平低一点,但一定要老老实实,不能弄虚作假。翁史烈认为创新思维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不仅要培养奔驰的骏马,更要培育驰骋的思想。
学科建设
翁史烈组织建立了中国首批热力涡轮机博士点和重点学科,并为建设气动力学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和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热力涡轮机学科梯队。
讲授课程
翁史烈为本科生上课的事情,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年新生的第一课,翁史烈都不会推辞。每个学期,他还会给学生们不定期地做一些报告、讲座。
翁史烈还把眼光投向青少年创新教育这一基础性事业,当年和杨振宁共同发起万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的翁史烈,还是上海市青少年头脑奥林匹克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无论教学、科研、事务多么繁忙,他都要抽出时间担任市青少年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的评委和嘉宾,鼓励青少年积极亲自动手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翁史烈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82年 | 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
1989年5月 | 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名誉博士 |
1992年5月 | 日本昭和女子大学名誉博士 |
1995年10月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96年4月 |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家海洋技术大学名誉博士 |
1996年5月 | 日本拓殖大学名誉博士 |
上海市教育功臣 | |
乌克兰工程控制科学院院士 | |
美洲中国工程师协会"杰出贡献奖" | |
柏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委员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2年10月—1997年9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1988年10月—1992年11月 |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会主席 |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 | |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 |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 |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会长 | |
上海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 | |
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副主编 | |
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董事长 | |
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主任 |
人物评价
他的目光始终领先于人们的脚步,作为科学家的他,率先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引入了传统的动力机械领域;作为校长的他,大胆改革学科布局结构,确定了今天交大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战略格局,年逾七旬的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国家新能源的发展。(上海市教育功臣获奖词)
翁史烈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和中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为中国涡轮发动机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管理岗位上辛勤耕耘五十余载,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人物影响
翁史烈获得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后,把20万元奖金捐给了学校的基金会,他个人捐设的奖励基金已有56万元,全部用来资助学校动力学科中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