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林同炎

林同炎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103 更新时间:2024/1/20 6:28:36

林同炎(1912年11月14日—2003年11月15日),出生于中国福建福州市,美国国籍,土木工程学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荣誉教授。1931年林同炎从唐山交通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系读硕士研究生;1933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先后担任成渝铁路桥梁课长,滇缅铁路设计课长,工信公司总程师及台湾糖业铁路处长等职;1946年赴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直到1976年退休,先后担任教授、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与结构力学组主任、结构工程实验室主任,学校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等;1954年合作创办林同炎工程事务所;1957年主持召开了世界预应力混凝土讨论大会;196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72年林同炎工程事务所发展成林同炎国际咨询公司;1974年获得国际预应力协会弗雷西涅奖;1976年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退休时被授予终身荣誉教授;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3年11月15日在美国家中逝世,终年91岁。林同炎创立了不少预应力理论,并通过实验和实践证明其正确性。

基本资料

名:林同炎

外文名:T.Y.Lin;Tung-yenLin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福州市

出生日期:1912年11月14日

逝世日期:2003年11月15日

毕业院校: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主要成就:1967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72年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86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

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生平

1912年11月14日,林同炎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城内乌石山下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籍福州福清的东瀚乡云庄北窗。

1913年,一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往北京。在北京汇文中学念书,成绩是全校第一名。

1927年,未满15岁时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交通部唐山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最后选择了交通部唐山大学土木工程科。

1931年,获得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之后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系读硕士研究生,他的硕士论文《力矩分配法》(1934年发表),被命名为“林氏法”,受到美国建筑界的重视。

1933年,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后回国,先后担任成渝铁路桥梁课长,滇缅铁路设计课长,工信公司总程师及台湾糖业铁路处长等职。

1946年,赴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直到1976年退休,先后担任教授、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与结构力学组主任、结构工程实验室主任,学校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等。

1954年,与人合作创办林同炎工程事务所。

1955年,出版第一部著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

1957年,主持召开了世界预应力混凝土讨论大会。

196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1969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将该学会的预应力混凝土奖改名为林同炎奖,这是美国科技史上第一次以华裔名字命名的科学奖项。

1972年,林同炎工程事务所发展成林同炎国际咨询公司,并在美国、亚洲、南美洲设有多家分公司,设计了大量的桥梁、道路、房屋、机场等工程。

1974年,获得国际预应力协会(FIP)弗雷西涅奖。

1976年,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退休时,被授予终身荣誉教授,为纪念林同炎任终身荣誉教授举办了“预应力混凝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专题讨论会,他被尊称为预应力混凝土先生(Mr.PrestressedConcrete),而且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特地建立"林同炎纪念堂"作为永久性纪念。

1980年,建议建造上海黄浦江大桥,并提出他的设计方案。

1982年,回到母校——西南交通大学访问,并被聘为名誉教授。

1986年,与陈乃东联合提出《开发浦东——建设社会主义大上海》的报告。

1986年,获得美国总统里根在白宫颁发的国家科学奖章。

1992年,以个人名义与中方合资,成立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林同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7年,西南交通大学百年校庆后的第一年,林同炎捐资修建的同炎厅在西南交通大学落成。

1999年,被世界权威杂志《工程新闻记录》选为“125年来125位最杰出的工程人士”。

2003年11月15日,在美国艾尔赛里托的家中逝世,终年91岁。

主要成就

林同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林同炎在预应力理论上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系统而完整地提出了荷载平衡法,用以求解预应力超静定结构。

林同炎所计划和设计的公路、铁路以及高楼大厦,各式桥梁遍及中国、亚洲及南、北美洲。其代表作有:全长13千米的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大桥,1979年获得进步设计建筑首奖的Ruck-A-Chucky桥,1972年在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地震中屹立的美洲银行大厦,美洲最长跨度的混凝土斜拉桥,连续钢结构拱桥——台北官渡大桥,旧金山莫斯康会议中心地下展览厅,世界首创、开建桥业风气之先的跨越深谷的倒挂式悬索桥——哥斯达黎加里尔卡罗拉多桥,世界首座大跨径斜吊拱曲线桥梁——南宁大桥,世界最大的双曲线抛物面壳质结构波多黎各蓬斯体育馆、首创使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的新加坡工商联和大厦等。

学术论著

截至2003年11月,林同炎所著工程文章百多件,他的主要著作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结构观念与系统》等书,这三本工程书籍被译成多种文字。

林同炎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56年

惠灵顿奖状

美国土木工程学会

1966年

贺瓦德金质奖章

1972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台湾“中央研究院”

1974年

佛里西聂(FREYSSINET)章

国际预应力协会

1976年

柏克利奖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1986年

美国国家科学奖

国家科学奖章委员会

1987年

杰出成就奖

美国咨询工程师学会(ACEC)

1994年

加利福尼亚大学杰出校友奖

加利福尼亚大学

1996年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00年

首届预应力混凝土奖(后称林同炎奖)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2000年

首届杰出成就奖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

社会任职

林同炎先后担任美国联邦政府,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及各大公司的工程顾问;浦东开发外国专家组组长;上海市政府的顾问;西南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名誉教授。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林同炎与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林同骅,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同骥为堂兄弟,被誉为“兄弟三院士”。此外,历史学家、莎士比亚研究家林同济也是其堂兄。

更名轶事

林同炎原名林同棪,在交通部唐山大学就读时,他接受老师茅以升的“既好懂,又代表炎黄子孙”的建议,将“棪”改为“炎”。

人物评价

林同炎是预应力混凝土理论及设计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和土木工程结构大师,被誉为“预应力先生”;他在长跨度桥梁和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他(林同炎)是工程师、教师和作家。他的科学分析、技术创新和富于想像力的设计,不仅逾越科学与艺术的鸿沟,而且也打破技术与社会的隔阂。(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评)

他(林同炎)是工程界的先驱,他高瞻远瞩,他所设计的工程具有创造性和优美造型,是一份使全人类均能受益的国际性遗产,也使所有工程界人士都能分享到职业的荣誉感。(1987年美国咨询工程师学会评)

同炎先生长期关心和支持祖国的发展事业,我对此深表赞赏。(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8年4月2日复函林教授的信中写道)

同炎学长不仅因其炎黄子孙的身份而倍感自豪,也一直致力于用自身卓越才华和远见卓识回馈、反哺华夏母亲。同炎学长亦是以建筑为纽带,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引世界的推动者。“深厚的中国传统情结、坚定的爱国报国信念、笃定的中华文化信仰,这些为人、为事、为学之道,正是学长留给母校、留给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陈春阳评)

父亲的精神就是无所畏惧、自强自信、以国家和人民的福祉为己任的精神。(林同炎的女儿评)

后世纪念

林同炎纪念雕塑

2012年11月29日林同炎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举行林同炎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大会并为专门制作的林同炎纪念雕塑揭幕,揭幕仪式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土木馆旁举行,揭幕仪式由副校长蒲云主持。

标签: 林同炎

更多文章

  • 井口洋夫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井口洋夫

    井口洋夫(H.Inokuchi,1927年2月3日—2014年3月20日),日本著名化学家,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宇宙环境利用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48年井口洋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1950年、1956年分别获该校硕士、博士学位;1957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任日本

  • 盖伊·德泰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盖伊·德泰

    盖伊·德泰(GuyBlaudindeThe),病毒、肿瘤学家。1930年出生于法国。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客座教授、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所肿瘤病毒流行病学实验室主任。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医学研究院外籍院士,国际医学科学院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国际母婴卫生研究网络创建人兼主

  • 比·蒂奥莱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比·蒂奥莱

    比·蒂奥莱(PierreTiollais),1934年出生,法国国籍,分子生物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黎第七大学教授,巴斯德研究所教授。比·蒂奥莱于1968年获得巴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72年任职于巴黎医院;1982年任巴斯德研究所实验室主任;1988年

  • 萨马桑达兰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萨马桑达兰

    萨马桑达兰(PonisserilSomasundaran),1939年6月生,矿物加工和环境工程专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马桑达兰于1960年获得印度科技学院学士学

  • 施敏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施敏

    施敏,1936年3月21日出生于中国南京,微电子科学技术、半导体器件物理专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台湾交通大学电子工程学系毫微米元件实验室教授。施敏于1957年从台湾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1960年获得华盛顿大学硕士学位;1963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电机博士学位后进

  • 弗·尼·巴丘卡耶夫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弗·尼·巴丘卡耶夫

    弗·尼·巴丘卡耶夫教授(V.N.Pochukaev),生于1938年2月11日,1972年获技术科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国际信息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文名:弗·尼·巴丘卡耶夫外文名:V.N.Pochukaev国籍:

  • 伯纳德·罗依兹曼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伯纳德·罗依兹曼

    伯纳德·罗依兹曼(BernardRoizman),1929年4月生,疱疹病毒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芝加哥大学教授。伯纳德·罗依兹曼于1954年获得美国坦普尔大学硕士学位;1956年获得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分

  • 邓文中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邓文中

    邓文中,1938年2月21日出生于广东肇庆,美国国籍,桥梁工程专家,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美国林同棪国际公司(T.Y.LinInternational)及美国达士工程顾问有限公司(DRCConsulyants,Inc.)董事长、总工程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兼任

  • 威廉·杰兰特·普赖斯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威廉·杰兰特·普赖斯

    威廉·杰兰特·普赖斯(WilliamGeraintPrice),1943年8月出生于英国,船舶工程与船舶力学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南安普顿大学教授。威廉·杰兰特·普赖斯于1990年起任教于南安普顿大学,历任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院长,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席,船舶

  • 雅克·刚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雅克·刚

    雅克·刚(JacquesCaen),1927年3月11日出生于法国梅斯(Metz),医学专家,血液学专家,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法国技术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黎第七大学教授。雅克·刚于1951年获得巴黎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56年—1965年任巴黎大学医学实验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