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冉雍

冉雍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09 更新时间:2023/12/23 14:05:57

冉雍(前531年—?),字仲弓,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子冉季载数传至冉离,世居“菏泽之阳”,人称“犁牛氏”,受儒教祭祀。《冉氏族谱》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品学兼优。为人度量宽宏,“仁而不佞孔子称其“可使南面”,即可担任一方长官(《雍也》)。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封为“薛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子”。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冉雍

外文名:RanYong

别名:犁牛氏、仲弓

民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531年

职业:教育家

出生地:山东菏泽

信仰:儒学

代表作品:《敬简集》

追封:薛公、先贤冉子

记载

冉雍是孔子的弟子,与冉耕、冉求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论语注疏》卷五引马融曰:“雍,(孔门)弟子,仲弓名,姓冉。”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论语-雍也》意:你好好干,会有出头日的。你虽然父母较为低贱,但只要你勤奋努力,就像杂毛耕牛生下的俊美小牛,不会被山川神灵舍弃的(可以用于祭祀)。

《中弓》第一支简“季桓子使仲弓为宰,中弓以告孔子”,从而引发了师徒之间的对话。仲弓根据《史记索隐·仲尼弟子列传》引《家语》是“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嵗。”

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测仲弓是孔子较为早期的学生,如果是这样那么他为宰时也许还比较年轻。无论如何当仲弓得到季桓子的任命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并征求老师的意见。从《中弓》简文看好像仲弓比较乐意接受这个使命,并有了长期为季氏家族服务的打算,所以孔子说:“汝思老其家”。

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及孔子卒,恐失圣道之传,他与闵子诸贤,共著《论语》120篇。又独著6篇,谓之《敬简集》。自经秦火,书已不存。冉雍死后,葬于曹州东南60里冉堌镇冉堌集,与伯牛、子有合祠,在其故里茶堌坡(今菏泽市定陶区冉贤集)建祠专祀。

著作

《论语》20篇

《敬简集》6篇

家族

支派一

(一)冉耕支系

31世祖华胥

30世祖伏羲(配女娲)

29世祖少典

28世祖黄帝(姬轩辕)

27世祖少昊(即玄嚣,黄帝长子)

26世祖蟜极(少昊长子)

25世祖帝喾(名夋,又名夒或夔,蟜极长子)

24世祖后稷(又名弃,帝喾之子)

23世祖不窋(后稷之子)

22世祖鞠(不窋之子)

21世祖公刘(鞠之子)

20世祖庆节(公刘之子)

19世祖皇仆(庆节之子)

18世祖差弗(皇仆之子)

17世祖毁隃(差弗之子)

16世祖公非(毁隃之子)

15世祖高圉(公非之子)

14世祖亚圉(高圉之子)

13世祖公叔祖类(一作公祖类,亚圉之子)

12世祖亶父:又称古公亶父,公叔祖类之子,追谥为周太王;生三子吴太伯、吴仲雍、季历

11世祖季历:亶父之子,追谥为周王季,或称王季、公季;生三子姬昌、虢仲、虢叔

10世祖姬昌:季历之子,追谥为周文王

9世祖冉季载: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封于冉(国都在今山东定陶),以国为氏,冉氏得姓始祖

8世祖冉羽:一作“冉羽叔”

7世祖冉贞

6世祖冉托

5世祖冉敏

4世祖冉猛:生二子冉辉、冉煌

3世祖冉辉:奔晋,居汾州(今山西孝义),其后不详,仅知:冉辉裔孙有冉宗圣、冉廷宗,冉宗圣生三子冉从、冉绅、冉刚,冉刚生冉会、冉监

3世祖冉煌:奔鲁,居邾(后改为邹,今山东邹城)

2世祖冉胜:冉煌之子

1世祖冉在:一作冉离,生三子冉耕(字伯牛,故又称冉伯牛)、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

冉子:名冉耕,冉在的长子,字伯牛,故又称冉伯牛,生二子:冉兴、冉志

1世孙冉志:字子博,鲁大夫,春秋从祀

2世孙冉辛

3世孙冉智

4世孙冉御:鲁大夫

5世孙冉议:中大夫

6世孙冉阮:中大夫

7世孙冉哙:字名成

8世孙冉脉:下大夫

9世孙冉谟:汉大夫

10世孙冉斐

11世孙冉亨

12世孙冉谨

13世孙冉镃:字汉玉,博务识古,征聘不受

14世孙冉遂

15世孙冉康:字楚宁

15世孙冉健

16世孙冉乘:字子由

17世孙冉舒

18世孙冉戒

19世孙冉本:字渊泉,清雅有学

20世孙冉展:字好枝,通晓诗文,引进后学,以孝悌闻,举有道不起

21世孙冉列:字武功

22世孙冉鲁:字惟一,学本渊源,敦尚气节

23世孙冉勤:字公敏

24世孙冉商:字量裁

25世孙冉盛:字云龙

26世孙冉价

27世孙冉芾:字盛分

28世孙冉秉干:字纯如,制行端谨,学文渊源

29世孙冉西楚:字洛白

30世孙冉恭宽:字得众

31世孙冉洪绪:字符复

32世孙冉建业:字斯皇,性谨厚,不与人争,乡人化之

33世孙冉之仪:字振恒,德行学问,足为世范,甘贫乐道

34世孙冉允若:字卢虚

35世孙冉奇之:字足法

36世孙冉云之:字仲未

37世孙冉命与:字天笃

38世孙冉成月

39世孙冉道可

40世孙冉必友

41世孙冉世英:字右俊

42世孙冉师周:字克生,四世同居,咸敦孝悌

43世孙冉行果:字舒常

44世孙冉叔谦:字心服,岁贡,文雅有学,勤于训诲

45世孙冉永安:字奕安,岁贡

46世孙冉连惠:字五美,配季氏

47世孙冉尚德:字泽久,孝闻乡里

48世孙冉兴宗:字要年,员外郎

49世孙冉国璘

50世孙冉育智

51世孙冉效祖

52世孙冉箕

53世孙冉宜:字贵来,宋末元初移居颜村冉马庄

54世孙冉就:字鲁瞻

55世孙冉忠:字良弼,永乐三年岁贡,仕山西太原府通判,为政宽平,民安其化;永乐七年归守祖庙,主奉祀事

56世孙冉通:字绍文,继述父志,主奉祀事,精洁有加

57世孙冉静:字定国,主奉祀事

58世孙冉浩:字说初,主奉祀事

59世孙冉庆:字昌府,主奉祀事

60世孙冉思真:字古风,配王氏,主奉祀事,以齿德重于乡,有司编匾,荣以寿官冠带;长子冉希孟、次子冉希赐

61世孙冉希赐:字秀川,因长支(冉希孟)无后,以次嫡主奉祀事

62世孙冉魁:字望图,主奉祀事;心性耿直,以理律身,宗族乡党以孝悌称

63世孙冉士朴:字和轩,号怀素,主奉祀事;清雍正二年恩诏为先贤冉子伯牛设立博士,经山东巡抚岳濬查明,冉士朴委系嫡裔,于雍正十三年奉旨授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4世孙冉养尼:字衍公,因患瘫症未袭

65世孙冉廷砚:字佑臣,乾隆十六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6世孙冉传科:字振里,乾隆六十年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7世孙冉继楷:字贡培,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世孙冉广培: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68世孙冉广鑫: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支派二

(二)冉雍支系

31世祖华胥氏

30世祖伏羲(配女娲)

29世祖少典

28世祖黄帝(姬轩辕)

27世祖少昊(即玄嚣,黄帝长子)

26世祖蟜极(少昊长子)

25世祖帝喾(名夋,又名夒或夔,蟜极长子)

24世祖后稷(又名弃,帝喾之子)

23世祖不窋(后稷之子)

22世祖鞠(不窋之子)

21世祖公刘(鞠之子)

20世祖庆节(公刘之子)

19世祖皇仆(庆节之子)

18世祖差弗(皇仆之子)

17世祖毁隃(差弗之子)

16世祖公非(毁隃之子)

15世祖高圉(公非之子)

14世祖亚圉(高圉之子)

13世祖公叔祖类(一作公祖类,亚圉之子)

12世祖亶父:又称古公亶父,公叔祖类之子,追谥为周太王;生三子吴太伯、吴仲雍、季历

11世祖季历:亶父之子,追谥为周王季,或称王季、公季;生三子姬昌、虢仲、虢叔

10世祖姬昌:季历之子,追谥为周文王

9世祖冉季载: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封于冉(国都在今山东定陶),以国为氏,冉氏得姓始祖

8世祖冉羽:一作“冉羽叔”

7世祖冉贞

6世祖冉托

5世祖冉敏

4世祖冉猛:生二子冉辉、冉煌

3世祖冉辉:奔晋,居汾州(今山西孝义),其后不详,仅知:冉辉裔孙有冉宗圣、冉廷宗,冉宗圣生三子冉从、冉绅、冉刚,冉刚生冉会、冉监

3世祖冉煌:奔鲁,居邾(后改为邹,今山东邹平)

2世祖冉胜:冉煌之子

1世祖冉在:一作冉离,生三子冉耕(字伯牛,故又称冉伯牛)、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

冉雍:字仲弓,生二子冉孟、冉季[冉季生冉穆,冉穆生冉三贵,冉三贵生冉仲孙(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1世孙冉孟

2世孙冉昭:生二子冉元贵、冉再贵[冉再贵生冉其真,冉其真生冉承乾(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3世孙冉元贵

4世孙冉其德:生二子冉曜、冉厚

5世孙冉曜:生一子冉栗

5世孙冉厚:居高唐,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育有一子冉性

6世孙冉栗:居济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育有一子冉梦楼

6世孙冉性:生三子冉兆东、冉梦东、冉在东[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这三人皆迁河北临漳(后属魏郡)]

7世孙冉梦楼: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迁居河北临漳,生一子冉思鲁

7世孙冉兆东:生一子冉绍孔

8世孙冉思鲁:冉梦楼之子,生一子冉崇圣

9世孙冉崇圣

10世孙冉通灵:生二子冉岐文、冉岐武

11世孙冉岐文

12世孙冉相国

13世孙冉圣起:生二子冉文、冉横

14世孙冉文

15世孙冉仲达

16世孙冉季友:前213年,迁居武陵(今湖南省叙浦县)

17世孙冉叔祖:冉季友之子

18世孙冉同吴

19世孙冉大周

20世孙冉建文

21世孙冉明宇

22世孙冉德量

23世孙冉选:生二子冉种、冉趣(迁居陕西三原县)

24世孙冉种

25世孙冉刘超:生二子冉世恩、冉世亮

26世孙冉世恩

27世孙冉统:生二子冉禄、冉张

28世孙冉禄:汉元帝初元年间,迁居河南安阳(黎阳),生二子冉弘、冉璆(酋)

29世孙冉璆:西汉建始年间拜授车骑将军、河南都督;元始五年,兵戈四起,遂隐居不仕;生二子冉重光、冉汉

30世孙冉重光:生二子冉玉珍、冉玉瑞

31世孙冉玉珍:生二子冉崇义、冉崇忠

32世孙冉崇义:生三子冉勋、冉质、冉献

33世孙冉勋:生二子冉恩、冉俊

34世孙冉恩:生二子冉溢、冉洋

35世孙冉溢:生三子冉超、冉培、冉介

36世孙冉超:生二子冉应蛟、冉应凤

37世孙冉应蛟:生二子冉大兴(兴邦)、冉大夏

38世孙冉大兴

39世孙冉宗国

40世孙冉兴班:生二子冉国瑞、冉国安

41世孙冉国瑞

42世孙冉隆:西晋初年,由黎阳迁外黄(属魏郡,今开封杞县);元康二年(292年)授镇西将军,领魏州刺史,且是一支流民军首领,率所部流民军投乞活义军统帅陈午;永嘉四年(310年),后赵破晋,败死黎阳,其子冉瞻被俘

43世孙冉瞻:299年生于魏郡(今安阳内黄),陈午部将;310年帅所部流民在河内与刘聪、石勒作战,被赵帝石勒所俘,所部流民降勒,被勒徒于兰陵郡;年仅12岁,少年有力,长而勇悍,善骑射,临弓矢不退;赵帝石勒爱他少年英雄,乃侍太子石虎(季龙)左右,并招冉瞻为石虎养子,易姓为石,名石瞻;石虎即位,拜石瞻为积射将军,封西华侯;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在石勒攻凶奴前赵的战争中,石瞻阵亡;生一子石闵(即冉闵)

44世孙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生于兰陵郡;自幼果锐,及长,身长八尺,善谋略,勇力绝人,攻战无前;赵帝深爱其才;少时任兰陵郡游击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338年参与昌黎之战,功名大显,升任北中郎将,修成侯;晋永和六年(350年)推翻石赵,自立为王,改元永兴,国号魏,史称冉魏;自此复冉姓;追尊祖父冉隆为元皇帝,追尊父亲冉瞻为高皇帝,尊母王氏为皇太后,妻董氏为皇后,长子冉智为太子,余子皆封王;冉闵在世时,自谓为中土英雄(中华英雄);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农历6月1日,冉闵被鲜卑王慕容俊斩于遏陉山,董氏、冉智、冉明、冉裕同时被俘,与冉闵同被杀害;谁知冉闵一死,遏陉山山石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北方从6月直至12月皆不下雨,慕容俊大惧,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冉魏灭亡,次子冉胤被京都守将蒋干扮做庶民带出都城,逃到晋国首都仓垣投晋;冉闵后邑冉华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魏平帝];西南一带冉姓(包括土家族的冉土司系)皆为冉闵后裔;据正史记载,冉闵有六子:冉智(皇太子)、冉胤(太原王)、冉明(彭城王)、冉裕(武兴王)、冉操、冉睿(海冥县侯)。

45世孙冉胤:冉闵被杀时,冉胤被京都守将蒋干扮做庶民带出都城,逃到晋国首都仓垣投晋,晋帝深爱其才,拜直阁将军,封诸城侯;东晋元兴三年(404年)朝政不纲,冉胤遂隐居不仕;生一子冉弘烈

46世孙冉弘烈

47世孙冉承宪

48世孙冉良

49世孙冉续

50世孙冉定:仓垣人,生二子冉道周、冉道传

51世孙冉道周:任平南将军,假节钺信州诸军事,封雎阳公,始居信州(今夔州忠州);生一子冉轸

52世孙冉轸:仕梁,为太子左卫,授荆州刺史,封巴东郡公;生一子冉黎

53世孙冉黎:仕梁,为假节钺云麾将军、湖州刺史,袭封巴东郡公;生一子冉安昌

54世孙冉安昌:除开封府仪同三司,隋末据巴东,唐高祖即位加柱国蜀国公,兼山南道大行将军总管,信州刺史,奉命招安黔州,开拓思夷等州,肇基世业,卒赠十八州都督,加谥端肃公;生一子冉仁才

55世孙冉仁才:字征文,隋恭帝义宁二年封金紫光禄大夫,拓土聚民,功绩丕著,贞观六年诏迁澧州刺史,十三年改袁州刺史,寻除江州刺史,高宗永徽二年入朝优诏,封上柱国;卒于永州,年五十八,谥果公,敕葬万州威凤山(今万州东关外红砂溪);生一子冉实

56世孙冉实:字茂实,攫进士第,赠国宾司马,迁使持节河州知营,使兼理诸军事,敕葬河南定鼎县;生三子冉显宗、冉显朝、冉显邦

57世孙冉显宗:赠国宾

58世孙冉某:冉显宗之子

59世孙冉某:冉显宗之孙

60世孙冉某:冉显宗的曾孙

61世孙冉某:冉显宗的玄孙

62世孙冉某:冉显宗的5世孙

63世孙冉某:冉显宗的6世孙

64世孙冉某:冉显宗的7世孙

65世孙冉某:冉显宗的8世孙

66世孙冉某:冉显宗的9世孙

67世孙冉某:冉显宗的10世孙

68世孙冉某:冉显宗的11世孙

69世孙冉某:冉显宗的12世孙

70世孙冉某:冉显宗的13世孙

71世孙冉某:冉显宗的14世孙

72世孙冉某:冉显宗的15世孙,生三子:冉守忠、冉守孝、冉守时

73世孙冉守忠:冉显宗的第16世孙,酉阳始祖;宋徽宗宣和元年,授郎官聚制、诰总制御前兵马使,仍令镇洞守,诸洞夷獠便宜行事,苗獠率服,改塞为州;元顺帝至元间加封宣慰使,后升沿边溪洞都元帅府宣慰使司;生三子冉文炳、冉文灿、冉文献

73世孙冉守孝:迁居贵州沿河司

73世孙冉守时:迁居石柱司

74世孙冉文炳:世袭酉阳宣慰司,生三子冉世荣、冉世昌、冉世华

74世孙冉文灿:元朝时,迁居建始县田峡口

74世孙冉文献:迁居成都川西坝

75世孙冉世荣:生二子冉胜宗、冉胜祖

76世孙冉胜宗:生一子冉维义

77世孙冉维义:生一子冉思通

78世孙冉思通:生一子冉贵迁

79世孙冉贵迁:生一子冉万友

80世孙冉万友:生一子冉载朝

81世孙冉载朝:生八子冉如龙、冉如彪、冉如豹、冉如虎、冉如狼、冉如蛟、冉如璋、冉如鹤

82世孙冉如彪:任酉阳宣慰司

82世孙冉如龙:明朝时,迁居思州卫都会坝(今利川县)

82世孙冉如豹:洪武时,迁居大田所千户职(今咸丰县)

82世孙冉如虎:迁居夔府万县

82世孙冉如狼:迁居贵州务川县

82世孙冉如蛟:迁居彭水县龙潭

82世孙冉如璋:迁居河南定鼎县

82世孙冉如鹤:迁居贵州麻兔司

支派三

(三)冉求支系

31世祖华胥氏

30世祖伏羲(配女娲)

29世祖少典

28世祖黄帝(姬轩辕)

27世祖少昊(即玄嚣,黄帝长子)

26世祖蟜极(少昊长子)

25世祖帝喾(名夋,又名夒或夔,蟜极长子)

24世祖后稷(又名弃,帝喾之子)

23世祖不窋(后稷之子)

22世祖鞠(不窋之子)

21世祖公刘(鞠之子)

20世祖庆节(公刘之子)

19世祖皇仆(庆节之子)

18世祖差弗(皇仆之子)

17世祖毁隃(差弗之子)

16世祖公非(毁隃之子)

15世祖高圉(公非之子)

14世祖亚圉(高圉之子)

13世祖公叔祖类(一作公祖类,亚圉之子)

12世祖亶父:又称古公亶父,公叔祖类之子,追谥为周太王;生三子吴太伯、吴仲雍、季历

11世祖季历:亶父之子,追谥为周王季,或称王季、公季;生三子姬昌、虢仲、虢叔

10世祖姬昌:季历之子,追谥为周文王

9世祖冉季载: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封于冉(国都在今山东定陶),以国为氏,冉氏得姓始祖

8世祖冉羽:一作“冉羽叔”

7世祖冉贞

6世祖冉托

5世祖冉敏

4世祖冉猛:生二子冉辉、冉煌

3世祖冉辉:奔晋,居汾州(今山西孝义),其后不详,仅知:冉辉裔孙有冉宗圣、冉廷宗,冉宗圣生三子冉从、冉绅、冉刚,冉刚生冉会、冉监

3世祖冉煌:奔鲁,居邾(后改为邹,今山东邹平)

2世祖冉胜:冉煌之子

1世祖冉在:一作冉离,生三子冉耕(字伯牛,故又称冉伯牛)、冉雍(字仲弓)、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

冉求:字子有,又称冉有,生二子冉魁、冉孺

1世孙冉魁:生二子冉点、冉烈

1世孙冉孺:生一子冉熙

2世孙冉点:生一子冉希东

2世孙冉烈:生一子冉五福

2世孙冉熙:生一子冉四锡

3世孙冉希东:生一子冉遵先

3世孙冉五福:生一子冉东景

3世孙冉四锡:生一子冉际远

4世孙冉遵先: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4世孙冉东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4世孙冉际远: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坑杀

【注释】冉求后裔,至此失载

标签: 冉雍

更多文章

  • 冉求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冉求

    冉求(前522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人。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

  • 宰予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宰予

    宰予(前522年—前458年),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儒家先贤。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和楚国。鲁悼公九年,去世,后世追封齐侯、临淄公、齐国公。明嘉靖九年,称为“先贤”,从祀孔庙。本名

  • 言偃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言偃

    言偃(前506年—前443年),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春秋时期思想家,“孔门七十二贤”中唯一的南方弟子。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县令,阐扬孔子学说,使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人称“南方夫子”。鲁悼公二十五年,去世,葬于虞山东麓,从祀孔庙,成为“孔门十

  • 宓子贱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宓子贱

    宓(fú)子贱(前521年或502年—前445年),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年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曾任单父(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宰。他注意修养,有君子之德,《公冶长》载孔子称赞他为“君子哉若人”。《吕氏春秋·察贤》记载,他为单父宰时,用“无为而治”的办法来治理,结果

  • 原宪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原宪

    原宪(公元前515年—?),字子思,春秋末年宋国商丘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宪为“原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又追封“任城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为先贤原子。原宪出身贫寒,个性狷介,一生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合流。孔子为鲁司寇时,曾做

  • 南宫适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南宫适

    南宫适(kuò),字子容,亦称南宫括、南容,春秋末年鲁国人,既是孔子的学生,又是孔子的侄婿。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为“郯伯”。宋朝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为“龚丘侯”,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封为“汝阳侯”。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称为“先贤南宫子”。其墓地上原有享

  • 公晳哀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公晳哀

    公晳哀,姓公晳,名哀,字季次,一作季况,春秋时鲁国人,一说是齐国人。他家境贫寒,终身不屈节求仕。实践孔子关于守死善道,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危邦不入、知己邦不居的教导,认为自己修养君子之德不是为了当官领俸禄,不去迎合当政者的要求,坚守自己的“义”。本名:公晳哀字:季次,季况所处时代:春秋末年身份:

  • 曾点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曾点

    曾点(生卒年不详),字皙,又称曾晳、曾晰、曾蒧,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人,“宗圣”曾参之父,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是孔子30多岁第一批授徒时收的弟子。与其子曾参同师孔子,曾自言其志,孔子颇叹赏。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曾晳被封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

  • 颜路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颜路

    颜路(前545年—?),颜氏,名无繇,字路,世称颜路,春秋鲁国(今属山东省)人。他是孔子爱徒颜回(颜渊)的父亲,父子俩曾先后在孔子门下求学。孔子早期的弟子之一。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被封为杞国公,谥号“文裕”。另外,他的妻子也在同时追封为杞国夫人。本名:颜无繇别名:颜路、杞国公、杞伯字:路所

  • 商瞿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瞿

    商瞿(公元前522年—?),商姓,名瞿,字子木,华夏族,春秋末年鲁国人,比孔子小二十九岁。商瞿喜好《易经》,孔子就传授《易经》给他。后来商瞿又传给楚人子弘。商瞿的造诣胜过子夏,是孔门传道者之一。从此《易》传于后世儒者,传八代至汉川人杨向。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杨向以懂易学而至中大夫,以《易》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