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新平,男,汉族,1965年6月1日出生于湖北鄂州,湖南省常德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压力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科协副主席。1982年—1989年,毛新平在武汉钢铁学院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89年—1999年,在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工作;1999年—2001年,担任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2001年—2002年,担任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2002年—2007年,担任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02年—2006年,在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2013年,在广钢集团CSP应用技术研究所担任所长;2007年—2013年,在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2013年—2014年,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担任常务副院长;2014年—2019年,在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担任常务副院长;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被聘为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毛新平长期从事先进钢铁制造流程和高性能钢铁材料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毛新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鄂州
出生日期:1965年6月1日
毕业院校: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
信仰:共产主义
籍贯:湖南省常德市
人物经历
1965年6月1日,毛新平出生于湖北鄂州,湖南省常德市人。
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武汉钢铁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前身)冶金系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6月,在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6月—1999年8月,在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工作。
1999年8月—2001年7月,担任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
2001年7月—2002年8月,担任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
2002年8月—2007年1月,担任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2002年9月—2006年4月,在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2003年9月—2013年11月,在广钢集团CSP应用技术研究所担任所长。
2007年1月—2013年11月,在广州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副总经理。
2013年11月—2014年9月,在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担任常务副院长。
2014年9月—2019年10月,在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担任常务副院长。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19年10月,被聘为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
2019年10月15日,被聘任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毛新平主持规划、设计了中国第一个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国家“七五”重点工程)——珠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以及中国第一个以半无头轧制工艺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代表工程——涟钢薄板坯连铸连轧工程,主持研究基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微合金化技术、开发出系列高性能产品,构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产品体系,实现Ti微合金钢工业化生产,探索出具有中国资源特色低成本高性能钢制造技术路线,研发薄规格热轧板带成套制造技术,阐明薄规格热轧板带从中间产品向最终产品转化的发展方向,提出高品质特殊钢板带制造新的技术路线。
1990年以后,毛新平认定,相较于成本高昂的锂、钒等元素,研制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条件下的钛微合金化钢,定能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目标,经过不断试验和调整,毛新平带领的团队成功研制出可批量生产的钛微合金化系列高强钢和超高强钢,且合金化成本仅为传统技术的四分之一,热轧薄钢板、高品质特殊钢等工艺技术难关随后也先后被攻克。
科研获奖
截至2019年10月,毛新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和广东省专利金奖各1项;毛新平的《薄板坯连铸连轧微合金化技术》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科学技术类原创图书,《钛微合金钢》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
学术论著&发明专利
截至2019年10月,毛新平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9件,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60余篇次,出版专著2部。
人才培养
讲座报告
2016年5月20日上午九点半,毛新平应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柴立元教授、副院长王万林教授的邀请在冶金馆301作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的主题是《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及展望》。
2016年5月23日上午,在桂林理工大学屏风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毛新平为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及展望》的报告。
2019年3月23日,应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邀请,毛新平莅临该校并在会议中心第一报告厅作了题为《生态化高性能汽车用钢的发展现状及展望》的报告。
教育理念
毛新平认为,做任何事都要感兴趣,并强调了坚持不懈这种精神的重要性,一个人想在科研或者工作等方面要有所贡献,有所成就,必须将个人兴趣与坚持不懈的精神状态相结合。
毛新平认为,读书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兴趣,主动求知,才能学有所成,否则读书都读成了苦差事,多痛苦啊。
毛新平作为冶金材料领域里无数科研工作者中的一员,对冶金材料领域的年轻人如何做好科研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兴趣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年轻人应尽可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去做,然后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第二,要有充分的信心。对于行业遇到的问题,年轻人需要一个理智、客观的看法,并对从事的行业有充分的信心。
第三,要理论结合实际。年轻人要更多地将理论研究结合实际,去生产第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找到问题,以确定研发方向。
第四,打破成规、开拓创新。年轻人要有开拓性的思路,尝试突破,去探索别人没做过的事情,甚至曾经认为不可行的领域都值得去探索,不墨守成规,坚持创新,把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毛新平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工程院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协会理事,高性能钢铁材料及其应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低合金钢分会常务理事,《JOURNALOFIRONANDSTEELRESEARCHINTERNATIONAL》《钢铁》《钢铁研究学报》《中国冶金》等科技期刊编委,武汉科技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中国工程院产业科技委员会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交流与开发协会理事。
个人生活
有人说你不行,不要争,做好自己的事
“如果我们能将短流程制造技术与汽车车身轻量化技术相结合,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有机整合传统流程的连铸、加热、轧制等工序,一定能更加简约高效、节能环保。”毛新平信心满满,可是很多人暗暗嘲笑他“痴人说梦”,在当时,利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薄规格热轧板是“中低端货”是行业共识,汽车用钢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两者根本不可能相通。“有人说你不行,不要争,做好自己的事。”毛新平鼓励团队成员。失败了,怎么办?换个思路、换个方法,再来!毛新平积极的心态感染了团队的成员,埋下头、沉下心,一做就是三年,好不容易做出来了,“新鲜玩意儿”却没人敢用,毛新平找到北汽、广汽、长安、长城、奇瑞等主机厂开展项目合作、认证,又是三年,认证的结果让看笑话的人闭上了嘴,毛新平团队生产的汽车用钢相较于传统技术,在同等安全品质下,更轻、更便宜、更环保。
专业理想第一位,其他的,往后排
2002年,广州市政府引进人才,向社会公开选拔64个重要岗位的人才,年仅37岁的毛新平被聘为珠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放弃央企的发展前途,到市属企业工作。“专业理想!”毛新平说,“哪里能够实现我的专业理想,能够让我完成自己的专业研究,我就去哪。”他毫不讳言,如果单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享受,无论在业内或进入相关行业,他都有很多机会挣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专业理想第一位,其他的,往后排。”毛新平一心扑在自己的研究上,但只要能助力实现自己专业理想,毛新平并不介意担任一些行政职务。
该学学、该玩玩,死读书可不行
在大学的毛新平有些“不务正业”,先是主动揽下文体委员的担子,又积极参加各项球类运动,羽毛球、排球、篮球,他都会上场小试身手,和别人随意玩玩不同,毛新平爱玩、也会玩。打排球时,他因为身材不够高大,就自己申请去当二传手,每天琢磨球的方向、弧度、速度和落点,在读研究生时,率队拿下武科大1987、1988年两年的排球队亚军;参加武科大交际舞大赛,每天和舞伴一起琢磨舞步,最后也取得了不错的名次。“通过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放松身心。”毕业后,无论工作多忙,毛新平也不忘抽出一些时间,运动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前些年,爱打羽毛球;最近,开始学习打乒乓球。”出差时,毛新平总会在箱子中带上一套泳衣,一天会议结束,跑跑步、游泳放松,疲倦一扫而空。“他年纪小,又聪明,大家都很喜欢他。”赵刚教授与毛新平是研究生时的同学,“你别看他玩,考起试来,一点也不含糊。”“该学学,该玩玩,死读书可不行”毛新平笑着说,打球时,专注比赛;走进教室,专注书本。兴趣是他最好的老师,读研时,他跟着李虎兴老师学数学模型,“看书时,觉得有趣就想学,学起来就特别快乐。”
人物评价
毛新平是中国薄板坯连铸技术发展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评)
毛新平院士是钢铁行业的领军人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备受北科大师生尊敬和景仰,希望全体北科大学子以院士学长为榜样,学习他们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张欣欣评)
毛新平在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和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相关领域“后来者居上”作出了巨大贡献。(鄂州市人民政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