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东,1966年10月6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钢铁冶金与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刘正东于199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并考取钢铁研究总院研究生;1993年硕士毕业后进入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工作;1996年前往加拿大留学;2001年获得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担任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2年至2018年担任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副所长;2018年担任钢铁研究总院首席专家;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正东长期从事电站动力工程用钢冶金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正东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
出生日期:1966年10月6日
毕业院校: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6年10月6日,刘正东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
1985年—1990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压力加工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90年—1993年,就读于钢铁研究总院研究生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3年—1996年,担任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届时名称合金钢部)工程师。
1996年—2001年,就读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钢铁冶金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2002年,担任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届时名称结构材料研究所)工程师。
2002年,担任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至2012年5月名称为结构材料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2年—2018年,担任钢铁研究总院特殊钢研究所(至2012年5月名称为结构材料研究所)副所长。
2018年,担任钢铁研究总院首席专家。
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主要成就
刘正东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正东主持创建了中国超超临界燃煤电站耐热无缝管冶金技术、构建了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核岛高质量大锻件冶金技术、研发了中国潜艇核动力系统关键钢材成套制造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刘正东先后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6部、标准9项,发表论文300余篇。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2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刘正东先后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均排名第一)、省部级特等奖2项(1项排名第一)、省部级一等奖5项(3项排名第一)等;授权发明专利38件。
刘正东荣誉表彰
人物评价
刘正东在科研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在助力国家发展的道路上,他更是坚定前行。(《中国冶金报》评)
刘正东坚持学以致用、攻坚克难,全身心投入到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第一线,是中国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核电站和核动力用钢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兴安盟教育信息网评)
人物影响
刘正东、赵葵奖学金
刘正东获2014—2015年度国家级科学技术创新奖励后,他和妻子赵葵回到家乡突泉后,从自己的奖金中拿出10万元,在突泉县第一中学设立“刘正东、赵葵奖学金”,奖励母校每年参加高考的尖子生,激励广大学子增强竞争意识和拼搏意识。突泉县第一中学自从2017年设立“刘正东、赵葵奖学金”后,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突泉县第一中学都从学金中拿出部分资金,根据高考超过600分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给予颁发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