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许健民

许健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16 更新时间:2024/1/4 10:42:06

许健民,男,1944年8月2日出生于上海市,卫星气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1965年许健民从南京气象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长期预报研究室工作;1969年进入中央气象局江西五七干校工作;1971年进入中央气象台工作;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大气科学;1983年担任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1986年担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1987年在东北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期间主持森林火灾实时监测服务;1996年担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总工程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许健民主要从事气象卫星资料在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监测评估,农作物长势监测评估,以及生态环境监测。

基本资料

名:许健民

外文名:XuJianmi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44年08月02日

毕业院校:南京气象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多源卫星资料在中国暴雨监测中的应用》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获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0年9月,许健民进入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习天气与动力气象。

1965年8月,毕业后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长期预报研究室工作(至1969年10月)。

1969年11月,进入中央气象局江西五七干校工作(至1971年5月)。

1971年6月,进入中央气象台工作(至1983年10月)。

1980年6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大气科学(至1982年6月)。

1983年10月,担任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至1986年3月)。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3月,担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总工程师(至1996年10月)。

1987年,东北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期间,他主持了森林火灾实时监测服务。

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他提出了用气象卫星资料客观有效地监测洪涝。

1996年10月,担任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总工程师(至2010年3月)。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应用气象)。

2012年6月,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主要成就

许健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他主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作期间,气象卫星资料在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监测评估,农作物长势监测评估,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许健民领导的研究组全面实现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图像的实时、全自动、像元级高精度定位,并开发出20种定量产品,为风云二号卫星观测数据的定量应用做出了贡献。其中在大气运动矢量产品的开发中,他提出了快速算法在云高度指定中区分薄卷云和低云的新算法。

1970年-1986年,许健民在国家气象中心工作期间,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实时气象数据库",为中央气象台创建了热带天气分析业务。1980年-1986年,许健民在国家气象中心工作。当时中国已参加世界天气监视网,并成为全球通讯系统上的一个节点,通过全球通讯,收集到大量气象资料。但是由于检索调用分发存盘的软件没有跟上,使用资料的研究业务人员仍旧感到用资料难。针对这种情况,许健民提出并组织人员实施完成了“实时气象数据库”和“气象专用程序库”。在此期间,撰写出版了《用磁带交换资料的技术》一书,对气象人员使用中国以外资料起了积极作用。为适应中国远程导弹试验的气象保障任务,许健民提出在规气象资料十分匮乏的热带太平洋地区利用非常规资料进行天气分析,并在中央气象台创建了中国热带天气分析业务。

1986年,许健民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任主任后,注重研究气象卫星资料在天气、气候、自然灾害监测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等方面的应用。1987年东北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期间,他主持了森林火灾实时监测服务,及时提出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和服务措施,及时准确地为中央领导和公众提供了大量有用的火情信息,为灭火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国务院的表扬。1991年夏季江淮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许健民提出了用气象卫星资料客观有效地监测洪涝,得出了87个县淹没情况和受灾严重程度的比较表,为国务院和民政部提供了准确的水情信息,受到中国国家防洪指挥部表扬。

许健民在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极轨)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静止)应用系统工程建设中,负责组织方案设计、进行技术协调、组织人员攻关,他领导的研究组,解决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高精度定位的难题,使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图像的定位精度达到了像元级,全面实现了实时、全自动、高精度,为风云二号卫星观测资料的应用做出了贡献。

科研项目&成果奖励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3年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图像定位数字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省部级一等奖

2003年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云迹风研究小组

省部级

2004年

有限区域三维变分同化系统(GRAPES-3DVar)设计与应用实验

省部级一等奖

2005年

暴雨系统的卫星遥感理论和方法

省部级一等奖

2007年

风云二号C业务静止气象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7年

我国梅雨逢暴雨遥感监测技术与数值预报模式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论文著作

截至2013年,许健民撰写出版著作4本;翻译出版和审核出版译著5本。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3.10

《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系列专著5多源卫星资料在中国暴雨监测中的应用》

许健民,刘健

2013.10

《多源卫星资料在中国暴雨监测中的应用》

许健民著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2.10

《气象卫星及其应用上、下》

军主编;许健民,董超华,卢乃锰副主编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8.12

《风云二号卫星业务产品科学算法、数据处理技术与产品解译》

许健民等主编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8

《风云二号卫星业务产品与卫星数据格式实用手册》

许健民等主编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07

《风云二号C星产品应用研究论文集》

许健民等主编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4.11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气象与国家安全卷》

许健民,孙家栋主编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4.11

《暴雨系统的卫星遥感理论和方法》

文建,许健民,方宗义等著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4.04

《气象卫星系统、资料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

P.KrishnaRao等著;许健民等译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6.10

《用磁带交换数据的技术》

许健民编著

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4

《北极逐月海面冰复盖资料1953-1977》

许健民等编

北京:气象出版社

许健民人才培养

截至2010年,许健民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高等院校一共指导博士生10多名、硕士生10多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许健民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时间

题目

作者

学位授单位

类型

2010

青藏高原对流系统移动发展规律研究

胡亮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博士

2010

星载微波遥感降水的若干问题研究

游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博士

2009

基于恒星敏感器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姿态确定方法研究及实现

素娟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8

雷达和卫星图像在登陆福建台风预报中的应用

魏应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博士

2008

大气热源的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张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博士

2007

中尺度高空急流—锋云系与暴雨的结构及演变机制的动力学研究

寿亦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博士

2007

韦伯定律及时间序列在FY2C云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杨昌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博士

2005

大气运动矢量资料所揭示的对流层上部环流形势和我国夏季主要雨带之间的关系

侯青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硕士

2004

双通道动态阈值法和6S模式定量计算表观反射率法对GMS—5和FY2B图像进行自动云检测

刘希

南京气象学院

硕士

2004

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

覃丹宇

南京气象学院

博士

2003

低云大雾气象卫星遥感自动识别模型与分离方法研究

孙涵

南京气象学院

博士

2002

用近红外通道遥感整层水汽总量

张弓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硕士

1997

卫星资料反演的地面入射太阳辐射在九五年亚洲夏季风研究中的应用

袁晚平

南京气象学院

硕士

许健民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来源

1997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2012年6月

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来源

1986年01月至1998年01月

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第二十二届、第二十三届)

1994年01月至2004年01月

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第三届、第四届)

1998年01月至-

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6年01月至-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七届)

2008年03月至2013年0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评价

许健民在气象卫星资料在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监测评估,农作物长势监测评估,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他提出在云高度指定中区分薄卷云和低云的新算法,受到国际云导风会议的高度评价。(中国气象局评)

人物观点

科学研究要仔细观察自然现象,要思考自然界的事实为什么存在,是什么道理。如果你能把自然界存在的事实揭露出来,并说出道理,而且所说的事实和道理是别人从未说过的,那么你就做出了创新。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才有可能观察和理解自然,才有可能获得科学知识。许健民认为,传递科学精神比传递科学知识本身更重要。

标签: 许健民

更多文章

  • 徐卫林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徐卫林

    徐卫林,1969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中国工程院院士,纺织与高分子材料学家,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特邀副理事长、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1992年7月,徐卫林毕业于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纺织工学院)针织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西

  • 徐祥德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祥德

    徐祥德,1942年7月12日出生于天津市,气象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7年徐祥德从南京气象学院毕业后进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气象局工作;1981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毕业后进入南京气象学院工作;1987年赴美国迈阿密大学进修;1988年担任南京气象学院教研室副

  • 徐祖信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徐祖信

    徐祖信,1956年4月出生于江西萍乡,环境治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环境与健康平台特聘教授、海南省治水办“六水共治”技术总师。1977年徐祖信考入河海大学;1988年获得河海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

  • 杨志峰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志峰

    杨志峰,1963年8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环境生态规划与修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杨志峰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水利工程系;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1992年进入北京师范

  • 俞建勇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俞建勇

    俞建勇,1964年5月26日出生于上海长宁区,籍贯浙江省,纺织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党委副书记、纺织材料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责任人。1981年9月俞建勇进入中国纺织大学纺织材料专业就读本科,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10月

  • 张偲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张偲

    张偲,1963年10月3日出生于海南文昌,海洋生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1981年张偲考入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系,1985年本科毕业后考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0年担任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担任

  • 张小曳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张小曳

    张小曳,1963年6月2日出生于北京,应用气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小曳于1986年从西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工作;1995年获得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 张远航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远航

    张远航,1957年出生于重庆,大气环境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78年张远航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5年硕士毕业;1987年进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2007年担

  • 朱蓓薇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朱蓓薇

    朱蓓薇,女,1957年3月23日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食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学术院长。江西师范大学健康学院院长。1978年朱蓓薇考入大连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制糖工程专业;1982年大学

  • 朱利中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利中

    朱利中,1959年10月19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农业生命环境学部主任。1978年朱利中进入杭州大学化学系学习;1982年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杭州大学化学系就读硕士研究生;1990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