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茨(1933年11月1日—2022年10月21日),奥地利国籍,大地测量学家,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柏林科学院院士,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奥地利科学院院士,波兰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克罗地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南斯拉夫工程科学院院士,生前是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教授。莫里茨于1951年—1956年就读于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TUG)大地测量学专业;1959年获得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博士学位;1962年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地科学系;1964年—1971年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教授;1970年当选为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1971年—2002年任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教授;1974年当选为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院士;1984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和柏林科学院院士;1987年当选为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1988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和波兰科学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克罗地亚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为南斯拉夫工程科学院院士;2022年10月21日逝世,享年89岁。莫里茨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等领域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莫里茨
外文名:HelmutMoritz
国籍:奥地利
出生地:奥地利格拉茨
出生日期:1933年11月1日
逝世日期:2022年10月21日
毕业院校:格拉茨技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70年当选为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
1974年当选为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士
1984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1984年当选为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
1984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院士
1987年当选为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
1988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
1988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院士
1992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克罗地亚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1年当选为南斯拉夫工程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3年11月1日,莫里茨(HelmutMoritz)出生于奥地利格拉茨。
1951年—1956年,就读于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TUG)大地测量学专业。
1959年,获得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博士学位。
1962年,任教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大地科学系。
1964年—1971年,任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教授。
1970年,当选为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
1971年—2002年,任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教授。
1974年,当选为意大利林琴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4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和柏林科学院院士。
1987年,当选为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
1988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和波兰科学院院士。
1992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克罗地亚科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1年,当选为南斯拉夫工程科学院院士。
2022年10月21日,逝世,享年89岁。
主要成就
莫里茨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7年,莫里茨提出了在希尔伯特空间中误差理论和统计学相结合的一种“最小二乘推估”,并发展为物理大地测量的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推估技术;对莫洛琴斯基提出的大地测量边值问题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证明了引力位的二阶梯度中引力和惯性的可区分性;提出了一种“统一性”地球自转理论;总结发展了自克莱饶以来的关于地球作为平衡体的理论。
学术论著
截至2022年10月,莫里茨已表科学论文230篇,编著出版专著9部,其主要论著有《PhysicalGeodesy》《AdvancedPhysicalGeodesy》《Geometry,Relativity,Geodesy》《Science,MindandtheUniverse:AnIntroductiontoNaturalPhilosophy》《PhysicalGeodesy》等。
莫里茨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莫里茨培养的学生有大地测量学家陈俊勇院士,格拉茨大学教授HansSünkel,格拉茨技术大学大地测量研究所教授BernhardHofmannWellenhof、NorbertKühtreiber等。
莫里茨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莫里茨的妻子的名字是格林德(Gerlinde),两人育有一女一子,女儿贝塔(Berta)和儿子阿尔布雷希特(Albrecht)。
人物评价
“莫里茨是一位科学天才(WithoutanydoubtsHelmutMoritzwasascientificgenious)。”(格拉茨大学教授HansSünkel评)
“莫里茨是地球和通信科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之一(HelmutMoritzisnotjustaleadingscientistinEarth&ComsmicSciences)。”(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