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谭述森

谭述森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147 更新时间:2023/12/25 9:47:27

谭述森,男,汉族,1942年1月30日出生于重庆开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卫星导航专家,总参谋部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1965年,谭述森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5年—1989年,在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工作;1989年—1992年,担任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四室副主任;1992年—1995年,担任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四室主任;1996年—1999年,在卫星定位总站筹建办工作;1999年—2004年,担任卫星定位总站副主任;2005年—2007年,在卫星定位总站工作;2007年,在卫星导航定位总站工作;2010年11月,在卫星导航定位总站工作;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谭述森长期从事大地测量装备卫星导航系统设计论证与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名:谭述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重庆开县

出生日期:1942年1月30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42年1月30日,谭述森出生于重庆开县。

1960年9月—1965年7月,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65年7月—1980年12月,在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工作。

1980年12月—1989年1月,在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工作。

1989年1月—1992年9月,担任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四室副主任。

1992年9月—1995年12月,担任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四室主任。

1996年1月—1999年8月,在卫星定位总站筹建办工作。

1999年9月—2004年12月,担任卫星定位总站副主任。

2005年1月—2007年11月,在卫星定位总站工作。

2007年12月,在卫星导航定位总站工作。

2010年11月,在卫星导航定位总站工作。

2015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主要成就

谭述森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在北斗一代系统建设阶段,谭述森创造性提出了集定位、通信和授时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工程技术方案,丰富拓展了世界卫星导航理论实践,使中国仅用两颗卫星和地面高程数据库就实现了国土及周边地区的定位服务。

在北斗二代系统总体方案论证时,谭述森提出的集“定位报告”与“连续导航”两种技术体制于一体的总体架构,同时解决了“我在哪儿”和“你在哪儿”的问题。

谭述森提出了以亚太地区为重点服务区的全球系统星座框架、星间星地一体化融合式自主导航运行模式、近地空间与高空间导航一体化服务等思想,为北斗全球系统研制建设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谭述森主持完成了北斗一号地面系统研制建设,提出并实现了双星定位模式下“双收单发、单收双发”多模式定位模型;攻克了多用户并发信号高性能接收、大容量定位业务实时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提出了北斗指挥型用户机设计方法,有效提升北斗应用效能。

谭述森主持完成了北斗二号工程总体设计,设计了三个频段的军民导航信号、北斗应用终端型谱;提出了卫星无线电导航业务(RNSS)与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DSS)相结合的新型导航技术体制,使北斗二号同时具备连续导航与快速定位报告能力;设计了基本导航服务与广域差分增强服务一体化实现方案,使北斗二号系统成为世界上首个全星座播发三频信号、基本导航与广域增强一体化的卫星导航系统。

谭述森提出了卫星导航频谱共用与兼容性评估准则,推动北斗系统区域服务S频率成为全球服务的合法频率,为北斗系统研制建设赢得了宝贵的频率资源。

学术论著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谭述森发表学术论文100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1年

《广义RDSS全球定位报告系统》

谭述森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0年

《卫星导航定位工程(第2版)》

谭述森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1年

《卫星导航应用系统现状与发展》

谭述森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研获奖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谭述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04年

北斗一号地面应用系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2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谭述森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谭述森认为,学生们要找准自己人生的梦想目标,坚守定力、持续勤奋、保持健康;认真耕耘生活,做出踏踏实实的成绩,他还认为,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教授和一流的学生,要鼓励老师们登上国际学术舞台,勇于竞争,提升知名度;要锻炼学生的领导力,积极培养未来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领军人物。

谭述森教导学生:中国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沉沦之后,虽然走上了民族复兴、强国兴军的康庄大道,但是国防现代化建设任务仍然艰巨,世界主要大国在航天领域的竞争异激烈,作为中国科研人员,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拼搏,才对得起时代赋我们的使命。

讲座报告

2018年8月,谭述森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图书馆二楼光影厅为师生带来题为《当做太空中国排头雁:论北斗转型与贡献》的报告。

2019年12月7日下午,谭述森在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新结构试验平台综合楼报告厅为师生作了作了题为《北斗的创新发展与转型》的学术报告。

2019年12月,谭述森来到开远一中,做了题为《北斗系统创新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的科普讲座。

谭述森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201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

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3年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突出贡献个人奖

2011年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2007年

个人一等功

2006年

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2004年

总参人梯奖

2002年

军三星工程先进个人

1992年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任职

谭述森兼任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卫星导航定位总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双聘院士。

个人生活

相濡以沫的革命夫妻

谭述森和老伴儿玉华是大学同学,1965年毕业时,谭述森分到西安,张玉华分到北京。后来因单位裁撤,谭述森从西安调到武汉,张玉华毅然离开北京来到武汉。1976年,测绘研究所重新恢复,两人又一起回到西安,张玉华彻底放弃自己的专业,在一家石油仪表厂工作。1994年,52岁的谭述森又从西安调到北京。由于事业初创,工作生活条件都很简陋,老两口只能分居北京、西安两地。1997年,老伴儿提前一年退休,来到他身边,照料他的生活,让他专心工作。有人问张玉华:“您和谭总一起生活近半个世纪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老人会心一笑:“不计较,跟着走。”2005年,张玉华不幸患上甲状旁腺肿瘤,两个儿子工作都很忙,无暇照顾,谭述森的生活压力骤然加大。当时正值北斗二代立项,全站上下忙得团团转,谭述森作为北斗二代副总设计师,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但老伴儿生病的事他谁也没说,白天一如继往地忙着工作,下班后就匆忙到医院送饭、陪护。

“三不”原则

几十年来,谭述森始终坚守着“三不”原则:即自己不懂的成果鉴定会坚决不参加,核心观点、主要内容不是自己提出和撰写的论文坚决不署名,没有达到项目指标要求的评审坚决不通过。

人物评价

谭述森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开拓者和建设者之一。(中国工程院评)

在谭述森心中,北斗不只是导航卫星,北斗精神早已成为他的人生导航;在北斗人心中,谭述森不只是北斗开拓者和建设者,更是他们的人生北斗,校其方,为其导航。(经济日报评)

谭述森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设计者和建设者,为创建和发展中国卫星导航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华网评)

谭述森博学严谨,求真务实,为人低调,淡薄名利,有着极为深厚的“北斗情怀”,他既是一位科研战线上的一位智者,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师长。(人民网评)

在向着世界卫星导航之巅冲锋的路上,谭述森年愈半百,欣然领命加入北斗团队,开了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的北斗事业;岁过七旬,依然披甲坚守北斗阵地,写就了忠诚报国、科技强军的北斗人生,他对人以实相待,对名、对科学更是斥虚求实,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生北斗,谦虚为人、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无我忘我。(中国军视网评)

谭老(谭述森)是北斗精神的代表,更是旗帜,引领着一代风气之先,无愧于北斗团队、无愧于北斗事业、无愧于北斗使命。(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主任柳其许评)

标签: 谭述森

更多文章

  • 王家耀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家耀

    王家耀,男,汉族,1936年5月15日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1961年,王家耀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1961年—1970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北京)工作;1970年—1976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武汉

  • 王景全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景全

    王景全,1937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西南昌,辽宁绥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渡河(海)工程专家、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技术一级,一等功臣,全军英模代表。王景全于1961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工程兵工程学院渡河教研室工作;1

  • 王瑞珠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瑞珠

    王瑞珠,1940年4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原籍山西,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顾问。王瑞珠于1963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分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1970年至1984年担任国家建设委员会高级工程师;1981年至1984年担任法国巴黎建

  • 王小东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小东

    王小东,1939年1月17日生,甘肃省兰州市人,祖籍山东省平度市,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王小东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分配到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高级建筑师、院长。他于198

  • 魏敦山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敦山

    魏敦山,男,1933年5月30日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体育建筑设计专家,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55年魏敦山从同济大学本科毕业。1955年7月起在北京铁道部建厂工程公司工作;1957年4月起在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1983年4月起任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室主任;1

  • 项海帆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海帆

    项海帆,1935年12月19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杭州市,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桥梁设计分院名誉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项海帆1951年毕业于上海市市

  • 谢礼立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谢礼立

    谢礼立,男,汉族,1939年3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江汉大学荣誉教授。1955年—1960年,在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60年—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

  • 杨秀敏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秀敏

    杨秀敏,男,1942年6月5日出生,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人,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秀敏于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8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工程兵原子防护研究所工程师;199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工程兵某研究所研究室主

  • 张超然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超然

    张超然,1940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张超然于1966年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之后进入水利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设计总工程师、主管技

  • 张锦秋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锦秋

    张锦秋(1936.10-),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四川省荣县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于1954至1960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1961至1966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攻读“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生,师从建筑学家梁思成和莫宗江教授。自1966年2月起,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