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施仲衡

施仲衡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31 更新时间:2024/1/19 4:35:50

施仲衡,男,汉族,1931年11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上海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顾问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都市快轨交通》杂志主编。1950年,施仲衡在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学习,任一年级青年团支部书记;1952年,入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学习;1953年,任六十五军某团技术员;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在北京俄专修学校留苏预备班学习;1959年,获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他继续在唐山铁道学院任教,并且担任隧道与地下铁道教研室副主任,从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活动。1965年,担任北京地铁工程局设计处工程师;1973年,任铁道兵总字507部队科研所所长;1976年,任基建工程兵科研设计院科研所所长;1981年,被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工程师”;1983年,被任命为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1984年,被聘为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总工程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聘任为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11月,担任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施仲衡长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施仲衡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31年11月5日

毕业院校:唐山铁道学院、苏联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籍贯:上海

人物经历

1931年11月5日,施仲衡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上海人。

1949年8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0年考取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桥梁隧道系。1953年7月,留校任教。

1953年7月,参加抗美援朝工程队,在开城板门店修建飞机场,任六十五军某团技术员;11月,唐山铁道学院桥梁队道系任助教,并任系教师团支部书记。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后更名为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

1955年11月,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铁道学院攻读地下铁道专业研究生。

1957年1月1日,为铁道部地下铁道考察团做翻译。

1959年,通过论文答辩,获莫斯科铁道运输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10月,任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桥隧系隧道及地下铁道教研室讲师并兼教研室副主任,同时担任北京地铁工程局、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天津)技术顾问。

1965年2月,担任北京地铁工程局设计处工程师;3月,担任科研所所长。

1970年2月,正式入伍参军。

1972年10月,到法国和匈牙利考察,回到中国后编写考察报告。

1973年2月,任铁道兵总字507部队科研所所长。

1976年11月,北京地铁工程由铁道兵交由基建工程兵负责,任基建工程兵科研设计院科研所所长。

1977年10月,赴日本考察地铁,编写考察报告。

1979年5月,到法国、比利时考察“隧道模”。

1981年12月,被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工程师”。

1983年,基建工程兵设计研究院改名为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被任命为总工程师。

1984年,被聘为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总工程师。

1989年8月,随建设部领导到法国考察地铁。

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兼任西南交通大学顾问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1月1日,被聘任为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11月,北方交通大学与北京城建院联合成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担任该中心的主任和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施仲衡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0年,施仲衡作为北京地铁局局长陈志坚和铁三院院长史晓昭的随员到广州协助准备汇报材料,中央军委委汇报北京地铁深埋方案存在的问题,建议由深埋改为浅埋加防护方案,施仲衡向总参谋长成武和铁道部副部长武竞天汇报北京地铁深埋修建方案存在的问题。

1965年9月,施仲衡主持北京地铁工程局科研室工作,解决工程中的难题,如古城段失火后衬砌结构处理、过河段围护结构施工、1:1钢管混凝土柱试验等。

1966年11月,施仲衡在北京市家庄主持盾构试验技术工作。

1969年9月,施仲衡完成压缩混凝土盾构试验,推进了80米,压缩混凝土强度在400千克/米2以上。

1970年2月,施仲衡在铁道兵第十五师作战科主持了北京地铁1号线总结工作,组织编写了11本总结报告,涉及线路、防水、通风等专业,并组织编制地铁1号线战备预案。

1978年8月,施仲衡根据基建工程兵司令员人令指示研究“隧道模”。

1984年12月,施仲衡开始北京地铁复兴门至西单段工程可行性研究和主持复兴门至八坟线路规划方案及初步设计,并参与研究北京地铁西单车站暗挖施工。

1989年10月,施仲衡向伊朗德黑兰地铁公司考察团介绍北京地铁建设及设备系统和投资情况,经考察团研究后,选定中国地铁的车辆及设备系统,并请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给予咨询,协助修建德黑兰地铁。

1993年1月,施仲衡主持北京地铁13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8号线、9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主持北京5号线盾构国际招评标工作;参与研究奥运期间地铁保证运营安全及奥运开、闭幕式结束时地铁的运营方案;为北京地铁缩短行车间隔,提高运输效率提供建议;主持上海地铁明珠线2号线、1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工作;6月,主持广州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

1994年8月,施仲衡主持重庆2号线跨座式单轨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

1995年1月,施仲衡主持评审法国索菲图公司为苏州市编制的地铁规划方案。

1996年1月,施仲衡主持北京地铁线网规划的国际招、评标工作;5月,又主持重庆2号线初步设计审查,提出了较多需要研究落实的问题,待修改通过后,又协助研究解决跨座式单轨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的新制式)的三大技术难题。

1997年1月,施仲衡主持深圳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其后乂主持1号线全部车站和区间隧道的初步设计审查。

1999年9月,施仲衡主持南京地铁1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和初步设计审查,其后组织专家协助解决施工中发生的难题。

2000年6月,施仲衡代表中国工程院参加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中国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2001年5月,施仲衡主持中国工程院主动咨询项目“降低地铁工程造价及工程建设管理等若干问题的研究”。

2006年1月,施仲衡主持长沙、武汉、石家庄、济南、福州、杭州、苏州、无锡、南昌、西安、昆明等十多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和工程咨询工作;12月,施仲衡与黄卫院士一起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206BAG02B00)。主要包括6项内容:(1)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体制和创新模式;(2)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规划体系;(3)构建城市轨道交通标准体系;(4)研究具有自主项目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控制系统;(5)重点突破中低速磁悬浮交通系统;(6)研制100%低地板轻轨车辆。

学术交流

1990年1月,施仲衡参加国际隧道协会十六届年会,做了题为“北京地铁建设和发展”的报告。

1993年4月,施仲衡应邀参加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隧道协会第十九届年会,并做了题为“中国大城市地铁建设的发展状况”的报告。

2007年9月,施仲衡组织举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安全国际研讨会。

学术专著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9年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

施仲衡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年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二集》

施仲衡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年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一集》

施仲衡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年

《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

施仲衡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10年

北京城建集团最高科技奖

2004年

《地铁设计规范》制订与应用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8年

《地铁设计规范》

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施仲衡人才培养

教授课程&编写教材

1961年1月,施仲衡主讲“地下铁道”专业课并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主编本科生的教材《地下铁道》。

讲座报告

2011年3月26日下午,应石家庄铁道大学科技处、研究生学院、交通学院、土木学院的邀请,施仲衡在春晖楼四楼会议室做了题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和发展动态”的学术报告。

指导学生

截至2016年8月,施仲衡已培养31名博士和博士后。

施仲衡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61年12月

唐山铁道学院“先进工作者”

1991年1月1日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

1993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8年9月

终身成就奖(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授予)

2008年12月

突出贡献顾问(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评)

2010年11月

科技特殊贡献奖(北京交通大学授予)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职务

1988年5月

北京市人民政府第三届专业顾问团顾问

1990年5月1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四届专业顾问团顾问

1992年1月1日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副理事长

1998年1月1日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0年3月

重庆市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主任

2000年7月

北方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2007年4月

香港地铁公司名誉顾问

2011年10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协会顾问

2011年1月1日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2012年3月

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地铁与轻轨》主编、编委会主任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施仲衡的父亲施纯丞是章太炎的关门弟子,在国学方面颇有造诣,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在施仲衡的幼年记忆里,母亲在饥贫交迫中早逝,兄弟被迫分离,父亲沦落街头卖字画养家的画面,耳闻目睹国家积贫羸弱、家破人亡的世象,让施仲衡尤其渴望国泰民安的生活,也谨遵父命更加刻苦地读书。

1955年1月1日,施仲衡在唐山铁道学院参加集体婚礼,与李太惠结为夫妻。

结缘铁路

施仲衡受到了舅舅陈昌言(陈昌言是中国桥梁专家,后来担任南京长江大桥的总工程师)的鼓励,“中学毕业时舅舅对我说,你去学‘铁路’吧。现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未来火车一定会跑遍华夏大地,学‘铁路’大有作为。”

人物评价

施仲衡对于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科学网评)

施仲衡是新中国第一个留苏学地铁专业的人,参与中国首条地铁的建设,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北京交通大学评)

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地铁建设的开拓者,城市轨道交通界的首席权威专家。(石家庄铁道大学评)

标签: 施仲衡

更多文章

  • 谭述森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谭述森

    谭述森,男,汉族,1942年1月30日出生于重庆开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卫星导航系统总体设计专家,中国卫星导航专家,总参谋部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1965年,谭述森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65年—1989年,在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工作;1989年—1992年,担任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四室副主任;199

  • 王家耀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家耀

    王家耀,男,汉族,1936年5月15日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大学教授,河南省时空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1961年,王家耀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1961年—1970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北京)工作;1970年—1976年,在解放军测绘学院(武汉

  • 王景全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景全

    王景全,1937年11月8日出生于江西南昌,辽宁绥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渡河(海)工程专家、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技术一级,一等功臣,全军英模代表。王景全于1961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后进入工程兵工程学院渡河教研室工作;1

  • 王瑞珠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瑞珠

    王瑞珠,1940年4月2日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原籍山西,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学术顾问。王瑞珠于1963年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分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1970年至1984年担任国家建设委员会高级工程师;1981年至1984年担任法国巴黎建

  • 王小东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小东

    王小东,1939年1月17日生,甘肃省兰州市人,祖籍山东省平度市,中国共产党党员,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王小东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分配到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高级建筑师、院长。他于198

  • 魏敦山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敦山

    魏敦山,男,1933年5月30日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体育建筑设计专家,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55年魏敦山从同济大学本科毕业。1955年7月起在北京铁道部建厂工程公司工作;1957年4月起在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1983年4月起任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室主任;1

  • 项海帆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项海帆

    项海帆,1935年12月19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杭州市,桥梁及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桥梁设计分院名誉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项海帆1951年毕业于上海市市

  • 谢礼立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谢礼立

    谢礼立,男,汉族,1939年3月11日出生于上海市,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江汉大学荣誉教授。1955年—1960年,在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1960年—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

  • 杨秀敏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秀敏

    杨秀敏,男,1942年6月5日出生,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人,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秀敏于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学位;198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工程兵原子防护研究所工程师;199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工程兵某研究所研究室主

  • 张超然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超然

    张超然,1940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专家委员会高级顾问。张超然于1966年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之后进入水利电力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设计总工程师、主管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