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杰,1964年1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安达市,生殖医学专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7年,乔杰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6月,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2000年10月至2018年7月,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及生殖医学中心主任。2003年9月至2012年5月,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副书记;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兼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工会主席;2012年5月,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任医学部常务副主任;2021年4月至2021年5月,任医学部主任。2021年5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主要从事妇产及生殖健康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乔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黑龙江省安达市
出生日期:1964年01月02日
毕业院校:北京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1年9月—1987年7月,乔杰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7月,于北医大第三医院妇产科学习,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3年9月—1996年8月,于北医大第三医院妇产科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2年9月—2003年8月,在StanfordUniversityMedicalCenter,USA.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0年8月—1992年11月,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
1992年12月—1997年9月,担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
1996年9月—1997年3月及1997年10月—1997年11月,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QueenMaryHospital)妇产科担任访问学者并获香港临时注册医师资格。
1997年10月—2001年5月,于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2001年6月起,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
2000年10月—2018年7月,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
2003年3月—2018年7月,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2003年3月—2012年5月,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党委副书记。
2012年5月起,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2020年4月—2021年4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
2021年4月起,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5月起,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后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5月5日,任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副会长。5月30日,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0月16日,《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如期召开了第三届编委会成立大会,乔杰参会并担任副总编辑。
2021年12月,任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床医学分委员会召集人(兼)。
主要成就
乔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乔杰一直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健康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角度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揭示疑难不孕症发病机制,优化辅助生殖技术方法,提高疑难不孕患者治疗成功率。以生殖调控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不孕症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及诊疗新技术的研发为核心,在揭示人类配子、胚胎、原始生殖细胞发育过程的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规律、创建新型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系和提高疑难不孕患者治疗成功率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科研项目
学术论著
第一或通讯作者SCI文章目录
1.QiaoJ,YeungWSB,YaoYQ,HoPC.TheeffectsoffollicularfluidfrompatientswithdifferentindicationsforIVFtreatmentonthebindingofhumanspermatozoatothezonapellucida.HumReprod(1998),13(1)128—131.
2.ZhenXM,QiaoJ*,LiR,WangLN,LiuP.Theclinicalanalysisofpoorovarianresponsein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feramongChinesecouples.JAssistReprodGenet(2008),25:17—22.
3.WangL,QiaoJ*,LiuP,LianY.EffectofluteinizedunrupturedfolliclecyclesonclinicaloutcomesoffrozenthawedembryotransferinChinesewomen.JAssistReprodGenet(2008),25:229—233.
4.QiaoJ*,WangL,LiR,ZhangX.MicroarrayevaluationofendometrialreceptivityinChinesewomenwithpolycysticovarysyndrome.ReprodBiomedOnline(2008),17:425—435.
5.MaC,QiaoJ*,LiuP,ChenG.Ovariansuppressiontreatmentpriorto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nChinesewomenwithstageIIIorIVendometriosis.IntJGynaecolObstet(2008),100:167—70.
6.LiR,QiaoJ*,WangL,ZhenX,LuY.SerumprogesteroneconcentrationondayofHCGadministrationandIVFoutcome.ReprodBiomedOnline(2008),16:627—631.
7.LiHZ.ChenXN,QiaoJ*.Letrozoleasprimarytherapyforendometrialhyperplasiainyoungwomen.IntJGynaecolObstet(2008),100:10—12.
8.YanLY,QiaoJ*,ChenY,HuangJ,LiuP,SunQY.Applicationofthree—dimensional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tohuman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FertilSteril(2009),92:1492—1495.
9.ChenY,ZhaoS,QiaoJ*,LiuP,LianY,ZhengX.Expressionofbonemorphogeneticprotein—15inhumanoocyteandcumulusgranulosacellsprimedwithrecombinant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ollowedby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FertilSteril(2009),92:2045—2046.
10.ChenY,QiaoJ*,YanLY,HuangS,ZhaoPL,YanJ.Selectiveimpairmentinglycogensynthasekinase—3and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phosphorylation:comparisonswiththehyperandrogenicandthehyperinsulinemicrats.FertilSteril(2009),92:1447—1455.
著作译作
一、主编
二、主译
科研成果
根据2020年9月北京大学医学部官网显示,乔杰的研究成果连续入选2014、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
乔杰人才培养
培养综述
乔杰多年来承担北大、北大医学部、北医三院等多专业、多层面教学及全国继续教育工作,授课内容包括妇产科学、生殖医学、不孕症等,授课对象包括医学本科生、研究生、全国各地的医学学科骨干和妇产科专业医生等。
教育获奖
乔杰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国际
国内
期刊
个人生活
小时候,乔杰的哥哥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受伤,结果医治无效牺牲。因为目睹亲人因战争和伤病离去,她走上了学医的道路。
人物评价
乔杰领导团队不断揭示常见生殖障碍疾病病因及诊疗策略、创新生育力保存综合体系并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角度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进行深入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胚胎基因诊断技术,为改善女性生育力、防治遗传性出生缺陷做出重要贡献,大力推动了中国女性生殖健康科研事业发展。此外,她的课程生动有趣,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相结合,使学生既能获得专业知识,又能了解从医之道,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北京大学评)
乔杰一直从事妇产及生殖健康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从生命源头守护人民健康,在不孕症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阻断等方面工作,显著提高了辅助生殖治疗成功率。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考验中,她更是冲锋在当时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践行了自己的初心和承诺。作为辅助生殖领域的引领者,她一直深耕生殖医学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揭开了一个又一个人类胚胎发育的“黑匣子”。(央视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