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戴宏杰

戴宏杰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78 更新时间:2023/12/6 18:00:09

宏杰长期从事碳纳米材料的生长合成、物理性质研究、纳米电子器件研发,以及纳米生物医学以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2020年9月,入选2020年“引桂冠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戴宏杰

外文名:HongjieDai

国籍:美国

出生地:中国湖南邵阳

出生日期:1966年5月

毕业院校:哈佛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201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82年,戴宏杰进入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清华实验班就读,在校期间获得学校作文比赛一、二等奖。

1984年,高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1989年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之后赴美留学,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

1991年,硕士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材料科学家查尔斯·波教授。

1994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在莱斯大学跟随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96年获得者)RichardE.Smalley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7年,加入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任教,先后担任助理教授,终生教授职位(2002年),正教授职位(2002年-2006年),J.G.Jackson&C.J.Wood荣誉教授(2006年-2007年)。

2002年,获得美国化学会纯粹化学奖。2005年,受聘为清华大学讲座教授(-2008年)。

2006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JamesMcGroddy(新材料)奖。

2009年,当选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0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RamabrahmamBalamaniGuthikonda奖。

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2月10日,入选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名人堂榜单,总排名第7,华人排名第1。

2016年5月,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戴宏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89年9月-1994年6月,戴宏杰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跟随查尔斯·李波教授从事博士论文工作: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二维电荷密度波系统的结构和随机杂质钉扎效应;高Tc超导体中的磁通结构和缺陷钉扎效应;低维固体材料的化学合成。

1994年9月-1995年9月,在哈佛大学查尔斯·李波教授的科研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导电原子力显微镜;单个纳米材料的电学性质。

1995年9月-1997年7月,在莱斯大学跟随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ESmalley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富勒烯为基的纳米技术;富勒烯纳米管的合成、提纯、表征和应用;单根碳纳米管用作原子力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

1997年9月-2002年,斯坦福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科研方为:新型纳米材料的化学;利用新型探针和新的成像机理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及其应用;新型一维纳米材料与微米/纳米半导体结构的集成;发展新的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纳米尺度的固体物理研究。

研究内容&学术论文

(1)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掺杂二维电荷密度波(CDW)系统中金属杂质对电荷密度波的影响;发展出了二维熔化过程的定量计算方法。代表性文章有:PhysicalReviewLetters,66,(1991)3183;PhysicalReviewLetters,69,(1992)1567。

(2)研究了高温Bi系超导体中磁通晶格的结构及超导材料的面缺陷,点缺陷和人为产生的柱状缺陷对磁通的影响。对理解高温超导中的磁通钉扎和寻找提高高温超导体的临界电流密度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性文章有:PhysicalReviewLetters,72(1994)748;Science,265(1994)1552;Nature,371(1994)769。

(3)与当时在哈佛大学访问的清华大学范守善教授合作发展出了利用碳纳米管制备碳化物纳米棒的技术。研究结果为一维纳米碳化物材料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发表在《Nature》杂志[Nature,375(1995)769],在纳米科学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

(4)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单根碳纳米管电学性质进行实验测量,发展出了利用导电AFM测量单根碳纳米管电导的技术,为解决纳米尺度输运性质测量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同时为AFM开辟了新的功能。发表在《Science》杂志[Science,272(1996)523]。

(5)发展了利用单根碳纳米管作为AFM探针的技术,解决了AFM针尖易损坏的的问题。同时可大大提高AFM垂直方向探测深度。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Nature,384(1996)174]。研究结果还有可能扩展到其它一维纳米材料,对扫描探针显微镜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应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6)发展出了提纯和切断单壁碳纳米管的技术,可把单壁管切割成所希望的长度,获得类似于大的富勒烯分子的单壁碳纳米管。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Science,272(1996)523]

(7)首次用四点法测量了单壁碳纳米管的输运性质。发现单壁碳纳米管的输运行为量子线。为单壁碳纳米管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文章发表在《Nature》杂志,[Nature,386(1997)474]并被选为该期自然杂志的封面。

(8)戴宏杰负责的研究团队在铝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他们开发出一种可以充放电,具有超快充电、不易燃烧爆炸、可折叠、材料成本低的突出优点的铝离子电池,这款铝电池充电7500次后存储电量依然无损,寿命很长,相关研究成果于2015年4月6日发表在《Nature》杂志网络版。

戴宏杰人才培养

1997年,戴宏杰加入斯坦福大学任教以来,培养了多名博士,并指导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根据学术家谱(TheAcademicFamilyTree)中的记录,其中一些学生的具体信息如下:

NathanR.Franklin

gradstudent

2003

Stanford

JingKong

gradstudent

2003

Stanford

ThomasW.Tombler

gradstudent

2003

Stanford

JienCao

gradstudent

2005

Stanford

RandalJ.Grow

gradstudent

2005

Stanford

AliJavey

gradstudent

2005

Stanford

WoongKim

gradstudent

2005

Stanford

YimingLi

gradstudent

2005

Stanford

MarcoRolandi

gradstudent

2005

Stanford

DunweiWang

gradstudent

2005

Stanford

SarunyaBangsaruntip

gradstudent

2006

Stanford

NadineWongShiKam

gradstudent

2006

Stanford

ErhanYenilmez

gradstudent

2006

Stanford

RyanH.Tu

gradstudent

2007

Stanford

ZhuangLiu

gradstudent

2009

Stanford

HailiangWang

gradstudent

2007-2012

Stanford

MoonsubShim

post-doc

Stanford(PhysicsTree)

YingpengWu

post-doc

HunanUniversity

LiyingJiao

post-doc

2008-2012

Stanford

姓名

学位类型

时间

就读学校

2007年-2008年,戴宏杰在斯坦福大学讲授《AdvancedPhysicalChemistry》和《PhysicalChemistryLaboratoryII》两门课程。

戴宏杰荣誉表彰

2020年9月

入选2020年“引文桂冠奖”

时间

荣誉/表彰

来源

1997年

CamilleandHenryDreyfusNewFacultyAward

1998年

YoungMicroscopistoftheYearAward,fromMolecularImagingCo.

1998年

TermanFellowship,StanfordUniversity

1999年

PackardFellowshipforScienceandEngineering

2001年

AlfredP.SloanResearchFellow

2002年

AmericanChemicalSocietyPureChemistryAward

2002年

CamilleDreyfusTeacher-ScholarAward

2004年

裘利斯史普林格应用物理奖(JuliusSpringerPrizeforAppliedPhysics)

2005年-2008年

ChangjianVisitingProfessorship,TsinghuaUniversity,China

2006年

AmericanPhysicalSocietyJamesMcGroddyPrizeforNewMaterials

2009年

TheRamabrahmamandBalamaniGuthikondaAwardatColumbiaUniversity

2009年

FellowofAmericanAcademyofArtsandSciences

2010年

Fellowofthe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s

2011年2月10日

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化学家名人堂榜单(总排名第7,华人排名第一)

2015年

HonoraryChairProfessorofNationalTaiw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2016年

MaterialsResearchSociety(MRS)Mid-CareerResearcherAward

2016年

R&D100AwardfortheDevelopmentofUltrafastAluminumIonBattery

2016年

Member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

2017年

NIHDirector’sPioneerAward

2019年11月22日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社会任职

时间

任职

参考资料

2007年06月29日

湖南大学客座教授

2008年6月10日

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2008年7月

《NanoResearch》发起人和主编

2013年12月

苏州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国际顾问兼讲座教授

2016年3月20日

山东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2016年6月24日

西南交通大学名誉教授

——

《Nanotechnology》主编

人物评价

戴宏杰是国际碳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在碳纳米材料的生长合成、物理性质研究、纳米电子器件研发,以及纳米生物医学、能源材料等领域都取得了成就,并获得了广泛的影响。(清华大学物理系评)

戴宏杰在材料表面有目的地生长出高质量的碳纳米管,并用它们来研究这些新材料的各种固有物理性质,探索分子晶体管的性能极限并开发纳米传感器,这对于光电子器件和纳米电子芯片制造产业具有非重要的意义。(2004年裘利斯史普林格应用物理奖评)

标签: 戴宏杰

更多文章

  • 路易斯·戴维多维奇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路易斯·戴维多维奇

    路易斯·戴维多维奇(LuizDavidovich),1946年6月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光学理论学家,巴西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教授,巴西科学院院长。路易斯·戴维多维奇于1976年获得罗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

  • 默罕默德·贾马·迪恩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默罕默德·贾马·迪恩

    默罕默德·贾马·迪恩(MohamedJamalDeen),1955年6月出生于圭亚那,加拿大国籍,电子工程与应用物理学家,加拿大工程研究院(EIC)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CAE)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

  • 罗伯特·迪金森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罗伯特·迪金森

    罗伯特·迪金森(RobertE.Dickinson),1940年3月26日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气候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罗伯特·迪金森于196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6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硕士学位;1966年获得麻省理工

  • 塔里克·杜拉尼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塔里克·杜拉尼

    塔里克·杜拉尼(TariqSalimDurrani),1943年10月出生于印度,英国国籍,信号处理专家,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塔里克·杜拉尼于1967年获得英国南安普敦

  • 耶日·杜辛斯基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耶日·杜辛斯基

    耶日·杜辛斯基(JerzyDuszynski),1949年3月出生于波兰,生物学家,波兰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捷克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波兰科学院嫩茨基实验生物学研究所教授,波兰科学院院长。耶日·杜辛斯基于1971年毕业于华沙大学;1975年获得波兰科学院嫩茨基实验生物学研

  • 艾思本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艾思本

    艾思本(RichardLawrenceEdwards),1953年3月生于美国波士顿,地球化学家。他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过去气候变化研究。2013年至2015年是地球科学领域第二高引作者,也是地球化学领域的最高被引作者。197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学士,1988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

  • 樊文飞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樊文飞

    樊文飞,数据库专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院士(苏格兰科学院)、ACMFellow、英国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首席教授。樊文飞于1981年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年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9年担任美国贝

  • 伯纳德·L·费林加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伯纳德·L·费林加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LucasFeringa),1951年5月18日出生于荷兰Barger-Compascuum,有机化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教授。伯纳

  • 傅睿思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傅睿思

    傅睿思(ElseMarieFriis),1947年6月出生于丹麦霍尔斯特布罗(Holstebro),古植物学家,丹麦皇家科学和文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学与文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傅睿思于

  • 福田敏男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福田敏男

    福田敏男(ToshioFukuda),1948年12月出生于日本东京,机器人学专家,日本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福田敏男于1971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73年获得东京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1977年获得东京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1981年任教于日本东京理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