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芒(HerbertA.Mang),1942年1月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国籍,结构工程和计算力学家,奥地利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斯洛伐克工程科学院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波兰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克罗地亚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捷克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院士,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赫伯特·芒于1967年获得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70年获得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74年获得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1994年任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1992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1994年—1995年任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副校长;1995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2003年—2006年任奥地利科学院院长;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波兰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克罗地亚科学与艺术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院士;2009年当选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和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2017年任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赫伯特·芒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和计算力学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赫伯特·芒
外文名:HerbertA.Mang
国籍:奥地利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
出生日期:1942年1月
毕业院校: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德州理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2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1998年当选为斯洛伐克工程科学院院士
2000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波兰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克罗地亚科学与艺术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捷克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8年当选为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2008年当选为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9年当选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当选为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5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42年1月,赫伯特·芒(HerbertA.Mang)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
1967年,获得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
1970年,获得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1971年—1973年,任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讲师。
1974年,获得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1975年—1976年,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助理研究员。
1979年,任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教授。
1991年—1994年,任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1992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院士。
1994年—1995年,任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副校长。
1995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1995年—2003年,任奥地利科学院(OAW)秘书长。
1998年,当选为斯洛伐克工程科学院院士。
2000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
2003年—2006年,任奥地利科学院院长。
200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波兰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克罗地亚科学与艺术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捷克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8年,当选为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和里斯本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9年,当选为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当选为格鲁吉亚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任上海同济大学RPGE讲座教授。
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和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
2017年,任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成就
赫伯特·芒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77年,赫伯特·芒与Gallagher教授(有限元法开创者之一)一起揭示了杂交位移法的数值不稳定性;发展了边界元法的奇异积分技术;理论上澄清了冷却塔等结构的稳定性和失效破坏机理,推动了相关结构设计思想的转变;并在多场与多尺度方法及其应用方面有建树。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1月,赫伯特·芒与中国学者共同发表学术论文125篇。
承担项目
学术交流
赫伯特·芒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20世纪80年代,赫伯特·芒作为联合国特派专家身份来中国工作,并讲授“有限元法”。
平台建设
2007年10月,在赫伯特·芒的直接推动下,同济大学与奥地利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合作共建的“中奥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中心”,在同济大学成立。此后10余年,借助这一中奥合作研究平台,同济大学、维也纳技术大学等两国科学家学术往来频密,师生互访、学术切磋、合作科研、联合培养人才,合作不断深化。
培养成果
截至2021年1月,赫伯特·芒与中国联合培养了28名博士和100余名访问学者,他们中的有的已成长为学术领军人才。
讲学讲座
截至2021年1月,赫伯特·芒已在中国20多地开设百余场学术讲座,直接受益学者、工程师超万人。
赫伯特·芒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赫伯特·芒是在科学界和工程界知名度极高的学者,在计算力学和计算结构工程领域享誉国际,为中国的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及中外科技合作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汇网评)
“赫伯特·芒对中国结构工程计算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评)
“赫伯特·芒为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评)
“赫伯特·芒是计算力学领域泰斗级学者。”(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评)
“赫伯特·芒在推动中奥双边和国际多边科技合作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时任同济大学校长陈杰评)
“赫伯特·芒为中奥两国科技合作作出了突出贡献。”(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共和国大使李晓驷评)
“赫伯特·芒对混凝土计算力学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分析做出了贡献(Forcontributionstocomputationalmechanicsofconcreteandfiniteelementanalysisof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s)。”(美国国家工程院评)
人物影响
行星命名
2004年,奥地利联邦政府为表彰赫伯特·芒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给第17460号行星取名字“M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