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陈宗懋

陈宗懋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76 更新时间:2024/1/19 1:29:03

陈宗懋,1933年10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男,汉族,浙江省海盐县人,中共党员,中国茶学学科带头人,食品安全茶叶植保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宗懋1950年8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农艺系学习。1952年8月至1954年8月因院系调整到沈阳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习。1954年8月至1960年2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任技术员。1960年2月起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1984年至199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宗懋长期从事农药残留和茶叶植物保护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名:陈宗懋

外文名:ChenZongmao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3年10月1日

毕业院校:沈阳农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当选)

人物经历

1933年,陈宗懋出生于上海。

1950年,毕业于上海清心中学;同年8月,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农艺系学习。

1952年8月至1954年8月,因院系调整到沈阳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学习。

1954年8月至1960年2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任技术员。

1960年2月,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

1962年,开始进行茶树农药残留方面的研究。

1984年至1994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

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6月22日,担任“海盐科普大使”。

主要成就

陈宗懋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宗懋长期从事农药残留和茶叶植物保护研究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中国国内率先开创茶叶农残降解规律研究,主持、创建“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和“茶园昆虫化学生态学”等新型学科分支。先后论证世界茶树病虫区系的组成及演替规律,提出主要茶树病虫害防治指标,茶园适用农药、农药安全间隔期、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合理施药技术、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原理和方法等,构建茶园有害生物综合防治体系。先后制定出多种农药在茶树上的安全使用标准,其中18项作为国家标准,5项作为部级标准,在全国推广实施。

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从事农药残留预测研究,建立各类农药在茶树和茶叶中降解的预测模型技术。研究成果被公认为具国际先进水平。领导、建立的实验室还被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叶出口欧洲唯一认可检验实验室。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还开创了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研究领域,进行了茶树——害虫——天敌三层营养关系的化学通讯联系研究,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科技成果&奖励

据2020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官网显示,陈宗懋以第1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1997年,1998年),国家辞书奖一等奖1项(1998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2001年),浙江省科技成果奖2项(1977年、1979年),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农业部神农奖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各1项(1987年、2013年、2015年、2017年),其他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

农牧渔业部科技改进奖二等奖

参考资料:

序号

年份

奖项

项目

1

2001年

国家辞书奖一等奖

《中国茶叶大辞典》

2

1998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中国茶经》

3

1997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茶叶中农药残留预测技术

4

1990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二)

5

1985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研究

6

1982年

浙江省四大茶树害虫防治技术与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推广

发表论文

据2020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官网显示,陈宗懋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有些论文发表在J.Chem.Ecol.和J.Agri.Fd.Chem.等国际刊物上。

学术著作

据2020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官网显示,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等茶学著作10部。

会议报告

截至2019年8月,陈宗懋17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3次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参加联合国政府间茶叶会议。

陈宗懋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陈宗懋曾为中国院士馆撰文“院士自述”,在文章中他回顾了自己50年的工作,提到了以下三点感想和体会:

1.所选择的专业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行行出状元”。重要的是要学一行,爱一行,热爱自己的专业。每一行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钻研的精神,重要的是自己要有信心。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勇于解决问题。

2.要多看书,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知识面要广,这样可以把其他学科上的知识用来解决本学科中问题。

3.外语很重要,是一种有用的工具。通过它可以掌握各国在这个领域中的进展,可以少走弯路,加快研究进度。

培养成果

据2020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官网显示,陈宗懋先后培养了4名博士生和5名硕士生。

陈宗懋荣誉表彰

1991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2年

全国农业环保先进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1997年、2001年

农业科技先进个人

浙江省人民政府

1998年

中华农业科教奖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

2003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2008年

国家农业英才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9年

建国60年三农模范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16年

光华工程奖

中国工程院

2018年

科学精神奖

国际食品科技联盟

参考资料:

获得年份

奖项称号

单位

社会任职

1983.06-1988.04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代表

1988.04-1993.03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代表

2007

CCPR会议

主席

2011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

委员

-

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

主席

-

浙江省科技翻译协会

副会长

-

中国茶叶学会

理事长

-

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委员

-

农药审定委员会

委员

-

农业环保协会

理事

-

中国茶叶学会

名誉理事长

-

漳州科技学院

名誉校长、校务委员会委员

参考资料:

任职时间

所在单位

担任职务

个人生活

本想学医却走上农学

1950年的暑期是解放后的第一次高考统一招生,陈宗懋的理想当初是想做一名医生。1950年夏的一天早晨,陈宗懋去报名考大学,早上离家出去的时候,陈宗懋决定要报考医学院。到了报名的地方,看见那里排了两个队,一个队长,一个队短,他就排在了短队的后面。一面排队,一面在看准备髙考的课程,到陈宗懋报名时,老师说“这里不是报医学的,是报农学的”,陈宗懋才意识到排错队了。他想再重新去排医学的队,但一看队伍还是那么长,就有点犹豫了。这时候农学院负责报名的老师就动员陈宗懋,说农学多么多么好,新中国多么需要农学人才,多么重要等,陈宗懋就动摇了,觉得也不错,觉得学农也行。这个排错一列队,改变了陈宗懋的整个人生轨迹。就这样阴差阳错地与农业打上交道了,进了复旦大学农艺系。陈宗懋父母倒不干涉他的想法,从小他们就教育陈宗懋“学什么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要学什么爱什么,爱什么就把什么干好!只要认真、努力,行行都可以出状元”。初入学陈宗懋觉得学农没意思,很想转系,当时想转化学系,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也没转成,也就只好安下心来学习了。当时农艺系有两个专业,一个是农学专业,主要学习农作物等方面的知识;另一个专业是病虫害专业,这个专业有一个非好的严家显老师,是搞医学昆虫的,很有学问,陈宗懋很喜欢听他的课,就这样,陈宗懋也就走上了搞农业病虫防治的道路。

两个人影响了一生

在陈宗懋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很大。一个是他的母亲。小时候母亲对他的管教非常严,她为了培养陈宗懋全面发展,给陈宗懋请了家庭教师,有古文、外语、美术还有笔字等,总是在学校还没有学之前,陈宗懋就已经预先学过了,这一点对陈宗懋的影响非常大。她对陈宗懋的学业非常重视,总希望把陈宗懋送进好的学校,给陈宗懋打下好的基础。还有一位是陈宗懋大学时期的老师吴友三教授,他在讲授时总把该学科世界上最新的科学进展讲授给学生。“文革”时期,所有的人都不学习、不工作了,一片混乱,吴老师语重心长地对陈宗懋说:“你不要荒废学业,尽管现在是乌烟瘴气,但这是暂时的,将来还是要步入正轨的。你要坚持学习,不要随波逐流……”而且在那种年代,吴老师还给陈宗懋寄外文书籍和德语语法书,鼓励他抓紧时间学习。正是老师的谆谆教诲,使陈宗懋在“文革”中自学了德语和法语,没有虚度光阴。

人物评价

陈宗懋在中国国内外率先开创了茶叶农药残留和茶园化学生态防治研究两个领域,为中国茶叶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评)

陈宗懋研究员是中国茶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国内外著名茶学专家,已从事科学研究50年。他是中国茶园农药残留研究的创始者,并为此作出突出的贡献。(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评)

标签: 陈宗懋

更多文章

  • 程顺和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程顺和

    程顺和,男,1939年9月生,江苏溧阳人,汉族,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素有“南方麦王”之称;现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杂粮产业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程顺和1962年毕业于原南京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1962年至1966年在泰兴稻麦

  • 戴景瑞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戴景瑞

    戴景瑞,1934年9月1日出生于辽宁海城,玉米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戴景瑞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63年从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科研助理、讲师、副教授、教授;1987年至19

  • 范云六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范云六

    范云六,1930年5月16日出生在湖南长沙,分子生物学家,中国植物基因工程开创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范云六考入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1951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武昌中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1956年被国家选送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留

  • 傅廷栋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傅廷栋

    傅廷栋,1938年9月9日出生于广东郁南,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傅廷栋于1960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65年获得华中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被破格晋升为

  • 盖钧镒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盖钧镒

    盖钧镒,1936年6月5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盖钧镒于1957年从南京农学院毕业,之后留校任教;1968年从南京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在职研究生毕业;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进修;1985年成为中国共产党

  • 官春云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官春云

    官春云,男,蒙古族,1938年2月21日出生于湖北荆州,油菜遗传育种和栽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官春云于1955年高中毕业,1955年9月—1959年7月在湖南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1993年8月—1994年2月在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植物科学

  • 管华诗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管华诗

    管华诗,男,汉族,1939年8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1964年管华诗本科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水产品加工专业;1964年9月至1993年6月,先后任烟台水

  • 李佩成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佩成

    李佩成,1934年12月26日出生于陕西乾县,农业水土工程及水资源与环境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李佩成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6年获得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副博士学位;1972年至1992年担任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副校长;1992年

  • 林浩然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林浩然

    林浩然(1934.11.29—)海南省文昌市人,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生经济动物研究所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于1954年在中山大学生物系本科毕业。1982年从加拿大留学回中国。1985年至1989年任国际比较内分泌学会学术委员会的委员。1989年任中山大学生物系系主

  • 刘守仁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守仁

    刘守仁,1934年3月21日出生于江苏苏州,羊与羊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刘守仁于1955年从南京农学院毕业后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紫泥泉种羊场,成为一名畜牧技术员;1955年至1984年担任新疆兵团农八师151团场长;1984年至1988年担任新疆兵团农八师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