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汪燮卿

汪燮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胖次 访问量:619 更新时间:2024/1/18 22:50:50

汪燮卿,1933年2月11日出生于浙江龙游,原藉安徽休宁,有机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科技委资深顾问。1951年汪燮卿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56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1961年获得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博士学位;1962年进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题目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学位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长期主持催化裂解(DDC)、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汽油(MGG)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资料

名:汪燮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龙游

出生日期:1933年02月11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石油树结奇异果》《重质油裂解制轻烯烃》

性别:男

籍贯: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33年02月11日,汪燮卿出生于浙江龙游,原藉安徽休宁。

1951年10月至1953年09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

1953年09月至1956年08月,就读于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人造石油专业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06月,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08月至1957年08月,就读于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德文。

1957年08月至1961年05月,就读于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自然科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莱勃尼茨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

1962年10月至1965年06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题目组长。

1965年06月至1974年01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

1974年01月至1983年05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1983年05月至1987年11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87年11月至1995年12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副院长、教授。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01月至1999年08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1999年08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位委员会主任、教授。

主要成就

汪燮卿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初,汪燮卿主持石油组成、油品和添加剂分析研究。80年代后,率先主持开发成功一条炼油与石油化工相结合的以重质石油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DCC工艺和高质量汽油MGG工艺的新技术路线,完成了具有独创性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攻关。其中DCC技术已于1994年经美国SWEC公司代理转让给泰国石油公司,实现了中国重大成套炼油技术的首项出口。20世纪90年代后,主持劣质原油加工的研究开发,完成了高酸原油直接流化催化脱酸的研究,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指导钛硅分子筛的合成应用研究,实现有机化工氧化的清洁生产技术。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汪燮卿先后发表论文190篇、出版专著4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84.12

《近代物理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上》

陆婉珍,汪燮卿著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0.03

《近代物理分析方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下》

陆婉珍,汪燮卿编著

烃加工出版社

2000.12

《石油树结奇异果》

汪燮卿,刘济瀛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01

《重质油裂解制轻烯烃》

汪燮卿,舒兴田主编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8.11

《汪燮卿自传》

汪燮卿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汪燮卿先后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发明和科技进步奖14项;获得中国国内专利授权252件,中国国外专利授权55件。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5年

多产液化气和汽油催化裂化工业技术(MGG)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1997年

低芳烃溶剂油的制造方法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明奖

1999年

新型累托石催化材料及其层柱分子筛和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2001年

中国炼油技术新进展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2004年

新型催化氧化材料钛硅分子筛(HTS)的研制开发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明奖

2009年

纳米空心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制备技术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明奖

2010年

催化氧化新材料——空心钛硅分子筛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四)

2011年

一种钛硅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汪燮卿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汪燮卿说:“我认为,创新是责任,创新是兴趣。创新是责任,因为一个人没有责任就没有灵魂。创新是兴趣,一个人没有兴趣就没有灵感。有了灵魂,有了灵感,事情就可以干成了。”他指导学生,做科研不要做灯泡,光芒四射却永远照亮不了现象背后的本质。要像激光一样把物体打穿,看清事物背后的本质、把问题彻底解决。

讲座报告

2019年4月26日,汪燮卿受邀参加浙江工业大学溯采讲坛第164期,并作题为《创新是责任,创新是兴趣》的报告。

指导学生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汪燮卿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生和博士后60人。根据2019年12月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站显示,培养的学生信息如下:

时间

论文名称

作者

授予单位

学位

2018

甲醇共进料对丁烯裂解生成低碳烯烃过程反应和失活行为的影响

中仁

浙江大学

博士

2015

乙炔氢氯化高效金催化剂开发及其催化机理研究

田晓晖

浙江大学

博士

2015

炼油企业资源网络的集成优化方法研究

周利

浙江大学

博士

2011

TiO2包覆纳米CaO基CO2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容量稳定性研究

朱艳青

浙江大学

博士

2007

炼化装置循环冷却水质特性与水处理效果的关系研究

本高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6

茂金属化合物Cp2ZrCl2在硅胶表面负载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郝小明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4

离子液体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降烯烃的催化性能研究

黄蔚霞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3

超支化聚季铵盐类型杀菌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刘杰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2

钛硅分子筛二元复合物(TS-1/Ti-MCM-41)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几种精细化学品合成中催化性能的研究

张宝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1

新型水不溶性杀菌剂的研制

李凤艳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1

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裂化新材料探索

张剑秋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0

脱除再生催化剂携带烟气的研究

鲁维民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2000

催化热裂解催化材料的探索及相应微反评价装置的建立

刘鸿洲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1999

我国一些原油的钙化合物分布、形态及催化裂化抗钙助剂的研究

侯典国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1998

几种添加剂对层柱累托石改性作用的研究

廖易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硕士

1998

两类新型不溶性聚合物杀菌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陈拥军

无锡轻工业大学

博士

1998

几种高钒原油钒化合物形态及催化裂化催化剂抗钒组分的研究

朱玉霞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1998

影响柴油安定性组分及沉渣形成机理的探讨

刘泽

石油大学

硕士

1995

重油裂解制乙烯催化材料的初步评定与探索

苏朝晖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硕士

1992

中间相与通用型纺丝沥青的分子量分布和平均结构组成的初步研究

张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硕士

1989

我国江汉高硫原油的直馏汽油中有机硫化物的研究

姚焕新

清华大学

硕士

1984

质谱法分析单烷基苯分子量分布

陆贵根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硕士

1984

胜利直馏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富集和分析

丁继红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硕士

不同价态钒对重油裂化催化剂结构和性能影响研究

谭丽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博士

汪燮卿荣誉表彰

1995年,汪燮卿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汪燮卿担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评价

这种低调、谦虚的性格,加上带领团队所需要的韧性和坚持,让汪燮卿带领着他的团队攻克了科学技术方面的一个又一个难关。(人民网评)

汪燮卿是中国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的科研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指导基础研究,致力创新,特别在开发炼油和石油化工相结合的新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评)

标签: 汪燮卿

更多文章

  • 汪旭光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汪旭光

    汪旭光,男,汉族,1939年12月31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安徽省枞阳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炸药与爆破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1963年,汪旭光毕业于安徽大学;1963年—1971年,在冶金部情报标准研究所担任组长;1971年—2002年,在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先后担任室

  • 王一德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一德

    王一德,1938年12月3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压力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王一德于1961年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68年从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室主任、钢研所主任工程

  • 王泽山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泽山

    王泽山,1935年10月10日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火炸药专家、含能材料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王泽山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炮兵工程学院工作;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开始山先后在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

  • 翁宇庆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翁宇庆

    翁宇庆,1940年1月1日出生于四川西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翁宇庆于1963年从清华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毕业后进入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工作,历任冶金工业部研究总院研究室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被派往美国;198

  • 吴慰祖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吴慰祖

    吴慰祖,男,汉族,1932年11月13日生,江苏通州人,精细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某部第五十五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50年-1952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1952年-1953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53年-1980年,在军委二部工作;1980年-1982年,担任总参某

  • 徐承恩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承恩

    徐承恩,1927年1月21日出生于浙江诸暨,石化工程设计专家、炼油工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石化北京石油设计院技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49年徐承恩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后,奉命到锦州合成厂参加该厂恢复建设工作;1953年被调到东北石油

  • 杨启业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杨启业

    杨启业,1932年1月2日出生于江苏镇江,炼油工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 杨启业于1957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工作,先后担任北京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担任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 殷国茂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殷国茂

    殷国茂,男,1932年1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成都无缝钢管厂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年5月,殷国茂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党员;1960年3月至1978年1月职于成都无缝钢管厂,担任科长、车间主任一职;1985年1月担任四川省政府科技

  • 余永富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余永富

    余永富,男,汉族,1932年9月3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中国共产党党员,选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矿冶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56年,余永富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1956年—196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陶瓷研究

  • 袁渭康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渭康

    袁渭康,1935年7月1日出生于上海市,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考入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6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北京化工学院担任助教;1973年进入华东化工学院任职,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前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