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燮卿,1933年2月11日出生于浙江龙游,原藉安徽休宁,有机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科技委资深顾问。1951年汪燮卿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1956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1961年获得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博士学位;1962年进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题目组长、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常务副院长、学位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长期主持催化裂解(DDC)、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汽油(MGG)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汪燮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龙游
出生日期:1933年02月11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石油树结奇异果》《重质油裂解制轻烯烃》
性别:男
籍贯: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33年02月11日,汪燮卿出生于浙江龙游,原藉安徽休宁。
1951年10月至1953年09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
1953年09月至1956年08月,就读于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人造石油专业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06月,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08月至1957年08月,就读于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德文。
1957年08月至1961年05月,就读于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自然科学博士研究生,师从莱勃尼茨教授,并获得博士学位。
1962年10月至1965年06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题目组长。
1965年06月至1974年01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
1974年01月至1983年05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1983年05月至1987年11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87年11月至1995年12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副院长、教授。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01月至1999年08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1999年08月,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位委员会主任、教授。
主要成就
汪燮卿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初,汪燮卿主持石油组成、油品和添加剂分析研究。80年代后,率先主持开发成功一条炼油与石油化工相结合的以重质石油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DCC工艺和高质量汽油MGG工艺的新技术路线,完成了具有独创性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攻关。其中DCC技术已于1994年经美国SWEC公司代理转让给泰国石油公司,实现了中国重大成套炼油技术的首项出口。20世纪90年代后,主持劣质原油加工的研究开发,完成了高酸原油直接流化催化脱酸的研究,并实现工业化生产。指导钛硅分子筛的合成应用研究,实现有机化工氧化的清洁生产技术。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汪燮卿先后发表论文190余篇、出版专著4部。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汪燮卿先后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发明和科技进步奖14项;获得中国国内专利授权252件,中国国外专利授权55件。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95年 | 多产液化气和汽油催化裂化工业技术(MGG)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1997年 | 低芳烃溶剂油的制造方法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明奖 |
1999年 | 新型累托石催化材料及其层柱分子筛和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
2001年 | 中国炼油技术新进展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
2004年 | 新型催化氧化材料钛硅分子筛(HTS)的研制开发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明奖 |
2009年 | 纳米空心钛硅分子筛催化剂制备技术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发明奖 |
2010年 | 催化氧化新材料——空心钛硅分子筛 |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四) |
2011年 | 一种钛硅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 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
汪燮卿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汪燮卿说:“我认为,创新是责任,创新是兴趣。创新是责任,因为一个人没有责任就没有灵魂。创新是兴趣,一个人没有兴趣就没有灵感。有了灵魂,有了灵感,事情就可以干成了。”他指导学生,做科研不要做灯泡,光芒四射却永远照亮不了现象背后的本质。要像激光一样把物体打穿,看清事物背后的本质、把问题彻底解决。
讲座报告
2019年4月26日,汪燮卿受邀参加浙江工业大学溯采讲坛第164期,并作题为《创新是责任,创新是兴趣》的报告。
指导学生
根据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汪燮卿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生和博士后60人。根据2019年12月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站显示,培养的学生信息如下:
汪燮卿荣誉表彰
1995年,汪燮卿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社会任职
汪燮卿担任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评价
这种低调、谦虚的性格,加上带领团队所需要的韧性和坚持,让汪燮卿带领着他的团队攻克了科学技术方面的一个又一个难关。(人民网评)
汪燮卿是中国生物质能源的主要倡导者之一,长期从事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的科研开发和科研管理工作,指导基础研究,致力创新,特别在开发炼油和石油化工相结合的新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