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俊贤

李俊贤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49 更新时间:2023/12/17 4:49:39

,男,汉族,1928年3月10日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合成专家,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原院长。1950年,李俊贤毕业于四川乐山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工程科,同年8月参加工作;1950年—1956年,在东北化工局沈阳化工研究所担任中试车间副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1957年,被调到国家化工部俄训练班学习;1959年—1960年,受组织派遣,到苏联中央化学委员会有机化学研究所做研究实习工作;1960年—1966年,担任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研究室主任;1970年—1992年,在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先后担任院长兼总工、院总工程师;1992年—2000年,担任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长期从事推进剂及聚氨酯研究。2021年11月,获得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俊贤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眉山市

出生日期:1928年3月10日

毕业院校:国立中央技艺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28年3月,李俊贤出生在四川省眉山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在李氏族人的资助下,李俊贤得以继续读书。

1947年8月—1950年8月,李俊贤在四川乐山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工程科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欲到成都求职,恰巧东北化工部入川招人,李俊贤冒着“将耳朵冻掉”的危险去了东北。

1950年9月—1956年10月,在东北化工局沈阳化工研究所担任中试车间副主任。

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6月—1957年7月,被调到国家化工部俄文训练班学习。

1958年1月—1958年12月,在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工作。

1959年1月—1960年1月,受组织派遣,到苏联中央化学委员会有机化学研究所做研究实习工作。

1960年1月—1966年5月,担任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研究室主任。

1966年6月—1970年3月,担任化工部青海黎明化工厂总工程师。

1970年4月—1992年10月,在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先后担任院长兼总工、院总工程师。

1992年11月—2000年10月,担任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00年10月—2010年1月,在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技术委员会工作。

主要成就

李俊贤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李俊贤主持参与了偏二甲肼、一甲基肼、鱼推-3燃料、丁羟胶等产品的研制,迄今仍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先进鱼雷、卫星飞船等装备上。提出“保军转民”方,主持组建了国家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取得50多项成果。

李俊贤研制成功氯胺法制偏二甲肼,满足了多种导弹的需要,生产装置及产品质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研制成功一甲肼,满足了高效农药及长寿命卫星姿态控制需要;以硝酸酯为主要组份研制了鱼推-3燃料,产品质量达美国热动力鱼雷用燃料的先进水平,现已用作中国热动力鱼雷的推进剂;参与主持了固体推进剂用端羟基聚丁二烯的中试研究,满足30多种火箭、导弹型号的需要。

1968年2月,由李俊贤主持研制的用于人造卫星发射的高性能化学推进剂——偏二甲肼终于诞生了,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973年9月,上级向黎明化工研究所下达了研制鱼雷推进剂的任务,简称796燃料,李俊贤主动承诺,按预定时间提供所需批量大于吨级的796燃料,及时满足鱼雷研制需要。

1992年,李俊贤应邀到中国国外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发现一个高科技含量的PU材料,初步判断将来会在中国有很大市场,回到中国后,李俊贤亲自查阅资料,制订实验方案,终于研发成功这种材料,李俊贤建议并开展了消减氟利昂PU硬泡研究工作,很快研发成功替代技术,并快速推广,生产出中国国内第一台绿色冰箱。

实验室建设

20世纪80年代初,李俊贤就在黎明化工研究院推动组建了专门实验室,提出以反应注射成型为重点,同时研究原料和助剂,共取得了20多项成果,为中国RIM-PU工业从关键原料、助剂、配方、加工工艺直至制品生产的成套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研究院内建成了年产3万套的轿车零部件生产线、年产1万吨聚氨酯组合聚醚生产线、年产3000吨改性异氰酸酯生产线、年产1000万件的轿车缓冲止位块生产线、年产3000吨聚氨酯预聚体生产线和年产2万件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品生产线等,李俊贤并组建了“国家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工程技术中心”和“中国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聚氨酯分中心”。

团队建设

李俊贤作为团队带头人,领衔组建“河南省反应注射成型新材料创新型科技团队”。

学术论著&发明专利

据2020年3月中国院士馆官网显示,李俊贤主编聚氨酯工业手册一部,发表论文40篇,获授权专利十余项。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9年

《塑料工业手册——聚氨酯》

李俊贤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年

《化工百科全书第26分册》

李俊贤

化学工业出版社

科研获奖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1998年

一甲基肼研制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5年

液体单元基推进剂鱼推-3等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1年

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

“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1989年

氯胺法制高纯偏二甲肼的合成工艺

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1986年

在化学推进剂原材料研制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表现突出

化工部科技成果奖

1978年

偏二甲肼的研究和开发

全国科学大会奖

李俊贤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12年8月,李俊贤分别担任河南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兼职教授、硕博导师,先后培养出硕士生20多名。

讲座报告

2004年12月10日,李俊贤为河南科技大学师生作题为《国内外火箭推进剂进展》的报告。

2011年9月22日,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做客河南科技大学讲坛,为200余名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火箭推进剂”的报告。

基金设立

2018年6月8日,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党委接受李俊贤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名义捐赠的300万元,设立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

李俊贤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87年

重大贡献先进工作者

1987年

先进科技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

1988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89年

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0年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1年

中国科学院七五重大科研任务先进工作者

2014年11月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2019年11月

中国好人榜

2019年12月

河南省道德模范

2021年5月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推荐候选人(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2021年6月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7月

入选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名单

社会任职

李俊贤先后兼任国家科委新型化工材料专业组成员、国防科工委火箭固体推进剂专业组副组长,华东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家科委发明奖评选特邀评审员,化工部科技进步奖专业评审成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会及33、34届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理事、秘书长、高级顾问,中共河南省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政协委员(2003年1月—2007年1月),中共十五大代表,河南省政府参事等职务。

人物评价

李俊贤是中国化学推进剂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聚氨酯工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国院士馆评)

李俊贤中国化学推进剂原材料专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反应注射成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评)

李俊贤同志在6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视国家需要高于一切,始终将科研目标锁定在国际先进水平上,锁定在满足国家航天和国防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上,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风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扎实苦干、追求卓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奖项,为中国国防科工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李俊贤同志是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共产党员的时代典范,是中国化工系统干部职工的一面旗帜。(中国化工集团公司评)

人物贡献

2021年7月消息,李俊贤捐赠了毕生积蓄300万元用于设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创新和帮扶困难同事。

标签: 李俊贤

更多文章

  • 李龙土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龙土

    李龙土,男,汉族,1935年11月20日出生,福建省南安市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1958年,李龙土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8年—1970年,在清华大学土木系建材教研组先后任助教、讲师;1970年—1988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无机非金属材料教研组先后任讲师、副教

  • 刘业翔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业翔

    刘业翔,1930年9月1日出生于湖北武汉,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刘业翔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至1982年留学挪威工业大学,其后分别在挪威工业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和挪威科技大学作

  • 毛炳权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毛炳权

    毛炳权,1933年11月2日出生于广东东莞,高分子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2年毛炳权进入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学习;1954年前往原苏联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学习;1959年从门捷列夫化工学院硕士毕业后回国,进入成都工学院高分子

  • 邱定蕃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邱定蕃

    邱定蕃,1941年10月2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江西省广昌县人,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冶金专家,“矿浆电解新技术”开拓者。1962年大学毕业,1989年通过国家留学考试赴加拿大QueensUniversity学习和研究并担任该校研究生副导师。1985-2002年任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主管科研副院长、博导,19

  • 桑凤亭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桑凤亭

    桑凤亭,1942年3月24日出生于辽宁大连,化学激光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桑凤亭于1964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系毕业;1994年至200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学激光室课题组长、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担任化学激

  • 沈寅初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沈寅初

    沈寅初,男,汉族,1938年7月7日出生,浙江省嵊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化工专家,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1962年,沈寅初毕业于复旦大学;1962年—1964年,进入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攻读微生物生化遗传课程;1964年—2000年,一直在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化工部上海生物化工研究中心工作,任研究室

  • 舒兴田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舒兴田

    舒兴田,1940年4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子筛和炼油催化剂制造专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舒兴田于1964年从华东化工学院毕业后进入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二研究室工作;1970年至1983年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第十四研究室工作;

  • 唐明述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明述

    唐明述,1929年3月31日出生于四川资阳,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唐明述从天津大学毕业后进入南京工学院化工系就读研究生;1956年从南京工学院硕士毕业后进入南京化工学院任教,历任南京化工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 王海舟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海舟

    王海舟,男,汉族,1940年2月28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冶金分析表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钢铁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主任。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63年—1984年,在钢铁研究总院工作;1984年—1997年,在钢铁研究总院化学研究室先后担任

  • 王静康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王静康

    王静康,女,1938年4月9日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工业结晶专家,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国家工业结晶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1955年至1965年,王静康在天津大学就读本科、研究生,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65年在贵州市工作,1972年后到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