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彦良,1956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张家口,大型工程结构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河北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顾问。1980年杜彦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毕业后回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9师43团工作;1989年获得北方交通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担任石家庄铁道学院工程机械系主任;1998年担任石家庄铁道学院教学副院长;2010年担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5年度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18年被聘为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杜彦良长期从事轨道交通领域智能监测与安全控制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杜彦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张家口市
出生日期:1956年10月16日
毕业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56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
1974年12月至1977年0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担任9师43团班长。
1976年0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党委常委。
1977年08月至1980年07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并从大学普通班毕业。
1980年08月至1982年09月,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9师43团连长、工程技术人员。
1982年10月至1995年07月,铁道兵工程学院工程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所工作。
1986年08月至1989年03月,就读于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90年04月至1993年10月,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结构强度专业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5年08月至1998年06月,担任石家庄铁道学院工程机械系主任。
1998年06月,担任石家庄铁道学院教学副院长。
2003年,被评为河北省“燕赵学者”。
2010年10月,担任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兼任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所长、河北省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8年,被聘为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6月23日,举行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杜彦良院士工作站揭牌。
主要成就
杜彦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杜彦良率先将智能结构理论与方法融入铁道工程安全保障技术领域,提出了“监测-评估-预警-修复”一体化的状态监测与安全运维技术体系,围绕国家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高原高寒铁路、既有线提速铁路、城市智慧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了大型铁路桥梁、多年冻土路基、长大隧道及TBM施工装备状态监测、健康诊断与快速康复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自1998年组建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以来,带领团队服务国家建设、结合重大工程、跟踪学科前沿、推进科技创新。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10月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网站显示,杜彦良先后出版专著/教材9部,发表论文180余篇。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19年10月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网站显示,杜彦良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杜彦良人才培养
主讲课程
杜彦良在石家庄铁道大学主讲《工程机械》课程,该课程2006年被评为河北省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建设项目,201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讲座报告
2016年1月5日,杜彦良应邀访问山东大学并作了题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与展望》的学术报告。
教育成果奖励
根据2019年10月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网站显示,杜彦良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杜彦良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杜彦良是中国道路与铁道工程领域安全监测与可靠性评价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保障中国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与运营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领先水平。杜彦良心系祖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更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多年来,他严谨治学,精心育人,受到学生们的爱戴,更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何梁何利基金评)
杜彦良在大型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可靠性评价、智能材料与结构、TBM施工技术与故障诊断和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哈尔滨工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