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弗朗西斯·阿斯顿

弗朗西斯·阿斯顿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16 更新时间:2024/1/18 4:01:11

弗朗西斯·斯顿(FrancisWilliamAston;1877年9月1日-1945年11月20日),英国化学家。由于“借助自己发明的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以及阐明了整数法则”,他被授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基本资料

名: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

外文名:FrancisWilliamAston

国籍:英国

:英国伯明翰

出生日期:1877年9月1日

逝世日期:1945年11月20日

毕业院校:伯明翰大学

主要成就: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

荣誉:诺贝尔化学奖

人物生平

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FrancisWilliamAston

弗朗西斯·阿斯顿1877年9月1日出生于英国伯明翰。1894年,他在梅森学院(后并入伯明翰大学)开始大学生活,师从约翰·亨利·波因廷学习物理,师从弗兰克兰威廉·蒂尔登学习化学。1896年起,他还在父亲家中的私人实验室里进行有机化学研究。1898年,他获得福斯特奖学金赞助,成为弗兰克兰的学生,主要研究酒石酸化合物的光学性质。1900年起,他在伯明翰的酿酒学校研究发酵学,并被W·巴特勒酿酒厂雇佣,直到1903年返回伯明翰大学担任波因廷的助理研究员。

1909年,阿斯顿成为伯明翰大学讲师。一年后,受J·J·姆孙的邀请,转投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的研究被迫中断,期间被征募为皇家空军服务。战争结束后,他重新回到卡文迪许实验室。

1920年,阿斯顿成为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此后一直在剑桥居住。1921年,阿斯顿当选皇家学会会士,次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及皇家学会的休斯奖章。

1945年11月20日,阿斯顿在英国剑桥逝世。

研究贡献

1903年,阿斯顿在伯明翰大学研究放电管中的克鲁克斯暗区,很快便发现了“阿斯顿暗区现象”。阿斯顿加盟卡文迪许实验室时,汤姆孙已经在阴极射线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转而研究欧根·戈尔德施泰因发现的阳极射线。汤姆孙和阿斯顿使用威廉·维恩发明的方法,通过磁场使阳极射线的粒子发生偏转,并通过电场使具有不同电荷和质量的离子分隔开。这些实验的成果便是首个扇形磁场质谱计的诞生:使离子沿抛物线飞行,将其轨迹记录到底片上,从而测定其精确质量。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初期,阿斯顿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氖的两种同位素的存在。后来由于一战,他的研究中断了5年。1919年,他重回实验室,继续对氖的同位素进行研究。很快,他成功研制了第一台质谱仪,并相继制出性能更高的第二和第三部。借助这些具备电磁聚焦性能的质谱仪,他鉴别出至少212种天然同位素。通过对大量同位素的研究,他阐述了“整数法则”,即:除了氢以外的所有元素,其原子质量都是氢原子质量的整数倍。并且,通过质谱分析,他解释了造成实际值与上述法则偏差的原因是同位素的存在。阿斯顿一生发生许多论文,1922年出版专著Isotopes(《同位素》),1933年重印时更名为Mass-spectra-andIsotopes(《质谱与同位素》)。月球上有以其名字命名的“阿斯顿环形山”。

个人生活

阿斯顿热爱运动,定期到瑞士、挪威等地参加越野滑雪、滑雪等冬季项目。年轻时,他花了相当多业时间投入到自行车运动中。他还参与游泳、高尔夫(尤其是在剑桥与卢瑟福等同事一起)、网球等运动,并且在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举行的一些公开赛中获奖。1909年,他到檀香山学习冲浪。出身于音乐世家的他,能够弹奏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时在剑桥演出。另外,他还热衷于在世界各地旅行。

更多文章

  • 弗雷德里克·索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弗雷德里克·索迪

    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Soddy(1877一1956)19世纪、20世纪之交发生的物理因此而生长出一批富有活力的新学科,促成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手段的出现,揭开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在这场伟大的科技革命中,一些化学家也建立了永载史册的业绩,居里夫人、索迪就是其中的代表。索迪于1910

  • 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

    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W.H.WaltherHermannNernst;1864年6月25日-1941年11月18日)。德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能斯特因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贡献而获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曾在瑞士苏黎世、奥地利格拉茨和维尔茨堡等大学学习,1886年获维尔茨堡大学博士学位。

  • 弗里茨·哈伯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弗里茨·哈伯

    弗里茨·哈伯(FritzHaber,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德国化学家,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9年,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1918年瑞典科学院

  •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里夏德·梅尔廷·维尔施泰特(德语:RichardMartinWillstätter,1872年8月13日-1942年8月3日),德国化学家,因对叶绿素和植物色素的研究于191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42年逝世于瑞士。中文名:里夏德·维尔施泰特外文名:RichardMartinWillstätter出

  •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TheodoreWilliamRichards,1868年1月31日-1928年4月2日,马萨诸塞州剑桥),美国著名化学家,是美国第一个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人,他被誉为“测定原子量专家”。理查兹不迷信权威,对以前的原子量提出质疑,他改进了测试方法,重新精确核定了6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

  • 维尔纳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维尔纳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AlfredWerner;1866年12月12日-1919年11月15日),瑞士化学家,因对无机化学分子内原子连接研究获得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于1866年12月12日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1919年11月15日逝世于瑞士苏黎世。中文名:阿尔弗雷德·维尔纳外文名:AlfredW

  • 保罗·萨巴捷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保罗·萨巴捷

    保罗·萨巴捷PaulSabatier(法语)法国化学家,1854年11月5日生于法国卡尔卡松,由于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1912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1941年8月14日逝世于图卢兹。中文名:保罗·萨巴捷外文名:PaulSabatier国籍:法国出生日期:1854年11月5日逝

  • 维克多·格林尼亚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维克多·格林尼亚

    维克多·格林尼亚,全称弗朗索瓦·奥古斯特·维克多·格林尼亚(法语:FrancoisAugusteVictorGrignard,1871年5月6日-1935年12月13日),法国化学家,因发明了格氏试剂与他的同事保罗·萨巴捷一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于1871年5月6日出生于法国瑟堡,1935年12月1

  • 奥托·瓦拉赫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奥托·瓦拉赫

    奥托·瓦拉赫,逝于格丁根,德国化学家,首次成功地人工合成香料,在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于191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奥托·瓦拉赫外文名:OttoWallach国籍:德国出生地:柯尼斯堡出生日期:1847年3月27日逝世日期:1931年2月26日职业:化学家瓦拉赫于生于柯尼斯堡一个律师

  •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1853年9月2日-1932年4月4日),出生于拉脱维亚的德国籍物理化学家。是物理化学的创始人之一。1909年因其在催化剂的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的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著有《普通化学概论》《自然哲学概论》《电化学:历史与理论》等。是“批判学派”代表人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