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维尔纳

维尔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6 更新时间:2024/1/3 9:49:34

尔弗雷德·维尔纳(AlfredWerner;1866年12月12日-1919年11月15日),瑞士化学家,因对无机化学分子内原子连接研究获得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于1866年12月12日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1919年11月15日逝世于瑞士苏黎世。

基本资料

名:阿尔弗雷德·维尔纳

外文名:AlfredWerner

国籍:瑞士

出生日期:1866年12月12日

逝世日期:1919年11月15日

毕业院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职业:化学家

主要成就:首先提出“配位数”概念

获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

出生地:法国阿尔萨斯

代表作品:“立体化学手册”“论无机化合物的结构”

人物介绍

阿尔弗雷德·维尔纳(AlfredWerner;1866年12月12日-1919年11月15日),瑞士化学家,因对无机化学分子内原子连接研究获得191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于1866年12月12日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1919年11月15日逝世于瑞士苏黎世。

维尔纳是瑞士苏黎世大学名教授,首先提出"配位数"概念,建立了络合物的配位理论。

1893年,他发表了"论无机化合物的结构"一文,大胆提出了划时代的配位理论,这是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结构理论的开端。该理论指出,无机分子化合物含有单个原子,这些原子作为中心核,周围以一定的空间构型排列着一定数量的其他原子、自由基或其他分子。维尔纳首次提出了“配位数”的概念。他将表示围绕一个中心原子核聚集的原子数的数字称为配位数,其中最重要的配位数是3、4、6和8。其中6作为配位数较出现。

1894年他与博士姑娘结婚并加入瑞士籍,后来担任苏黎世化学研究所所长,他开始从事有机化学,后转无机化学,最后全神注于配位化学。他的主要著作有"立体化学手册","论无机化合物的结构","无机化学领域的新观点"等。由于对配位理论的贡献,191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然而,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当年,维尔纳已经患有动脉硬化症。1919年,由于动脉搏硬化,维尔纳放弃了教授职位。同年11月15日,维尔纳在苏黎世逝世,年仅53岁。

标签: 维尔纳

更多文章

  • 保罗·萨巴捷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保罗·萨巴捷

    保罗·萨巴捷PaulSabatier(法语)法国化学家,1854年11月5日生于法国卡尔卡松,由于发明了在细金属粉存在下的有机化合物的加氢法,1912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1941年8月14日逝世于图卢兹。中文名:保罗·萨巴捷外文名:PaulSabatier国籍:法国出生日期:1854年11月5日逝

  • 维克多·格林尼亚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维克多·格林尼亚

    维克多·格林尼亚,全称弗朗索瓦·奥古斯特·维克多·格林尼亚(法语:FrancoisAugusteVictorGrignard,1871年5月6日-1935年12月13日),法国化学家,因发明了格氏试剂与他的同事保罗·萨巴捷一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于1871年5月6日出生于法国瑟堡,1935年12月1

  • 奥托·瓦拉赫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奥托·瓦拉赫

    奥托·瓦拉赫,逝于格丁根,德国化学家,首次成功地人工合成香料,在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中做出了贡献,于191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奥托·瓦拉赫外文名:OttoWallach国籍:德国出生地:柯尼斯堡出生日期:1847年3月27日逝世日期:1931年2月26日职业:化学家瓦拉赫于生于柯尼斯堡一个律师

  •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威廉·奥斯特瓦尔德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1853年9月2日-1932年4月4日),出生于拉脱维亚的德国籍物理化学家。是物理化学的创始人之一。1909年因其在催化剂的作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方面的研究的突出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著有《普通化学概论》《自然哲学概论》《电化学:历史与理论》等。是“批判学派”代表人物之

  • 爱德华·比希纳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爱德华·比希纳

    爱德华·比希纳(德语:EduardBuchner,1860年5月20日-1917年8月13日),德国化学家,由于发现无细胞发酵190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被誉为"农民出身的天才化学家"。1917年8月13日由于受战伤逝于慕尼黑。中文名:爱德华·比希纳外文名:EduardBuchner国籍:德国民族:犹

  • 亨利·莫瓦桑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亨利·莫瓦桑

    在化学元素发现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参加化学家的人数最多的、危险最大的,莫过于元素氟的制取了。为了制备出单质氟,前后一共经历了六七十年的时间。不少化学家为之损害了健康,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称得上化学发展史中一段悲壮的历程。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化学家是法国学者亨利·莫瓦桑。中文名:亨利·莫瓦桑外文

  • 阿道夫·冯·贝耶尔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阿道夫·冯·贝耶尔

    阿道夫·冯·贝耶尔(AdolfVonBaeyer,1835—1917年)德国有机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由于合成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阿道夫·冯·贝耶尔外文名:AdolfVonBaeyer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835年1

  • 威廉·拉姆齐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威廉·拉姆齐

    威廉·拉姆齐,英国化学家。1852年10月2日生于格拉斯哥,1916年7月23日卒于白金汉郡海威科姆。1866年入格拉斯哥大学,1869年始攻读化学,1870年毕业后留学德国。1872年在蒂宾根大学因研究硝基苯甲酸获哲学博士学位。1880~1887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教授,1887~1913年,

  •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SvanteAugust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物理化学家,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维克城堡。他是电离理论的创立者,解释溶液中的元素是如何被电解分离的现象;研究过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得出著名的阿累尼乌斯公式;还提出了等氢

  • 埃米尔·费歇尔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埃米尔·费歇尔

    1852年10月9日生,逝世1919年7月15日,化学家,曾获诺贝尔化学奖(1902)。中文名: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外文名:HermannEmilFischer别名:埃米尔·费歇尔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852年10月9日逝世日期:1919年7月15日毕业院校:波恩大学职业:化学家主要成就:诺贝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