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阿道夫·温道斯

阿道夫·温道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974 更新时间:2023/12/14 13:49:58

道夫·奥托·赖因霍尔德·温道斯(德语:AdolfOttoReinholdWindaus,1876年12月25日-1959年6月9日)生于柏林逝于格丁根,德国化学家,他因研究一族固醇它们与维生素的关系,并发现维生素D,而获得192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基本资料

名:阿道夫·奥托·赖因霍尔德·温道斯

外文名:AdolfOttoReinholdWindaus

国籍:德国

出生日期:1876年12月25日

逝世日期:1959年6月9日

毕业院校:弗莱堡大学,柏林洪堡大学

职业:化学家

主要成就:诺贝尔化学奖(1928)

出生地:柏林

人物简介

温道斯于1876年12月25日,出生于柏林一个平民家庭,后被一富有的工业世家寡妇收养,他没有继承祖业,开始想当医生,于柏林大学攻读医学,后来在费希尔的影响下,改学有机和生化,成了费希尔的助手。1897年在柏林大学获学士学位。1899年他在德国弗赖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03年任弗赖堡大学讲师。1913-1915年任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任应用医药化学教授。1915~1944年,任格丁根大学化学教授和化学实验室主任。是格廷根、柏林、普鲁士、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伦敦化学学会名誉会员。1959年6月9日他在德国格丁根去世,享年83岁。

人物成就

1901年温道斯开始进行胆固醇(胆甾醇)结构的研究和测定工作(这是他从博士学位研究以来所关注的一个题目),持续了约30年。温道斯1903年发表了第一篇题为《胆甾醇》的首创性论文。1907年他合成了组胺,这是一种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性质的化合物。他还发现其他许多化合物也具有与胆甾醇相类似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他把这类化合物归并成一族,后来定名为甾族化合物。温道斯是甾族化合物的主要创始人。他发现胆甾醇和胆汁酸具有相同的母核。胆甾醇是该母核带有仲醇和异辛基侧链而形成的化合物。母核被证实是由4个高度饱和的稠环构成的。

1925年,作为类固醇研究的权威,温道斯受赫斯之邀去纽约研究抗佝偻病维生素,他同时还与伦敦的科学家合作研究。

1927年,两个小组通过一系列巧妙的化学转化并与已知化合物比较,推导出麦角甾醇可能是食物中维生素D的前体。次年温道斯回到哥廷根的实验室,又分离出该维生素的三种形式:两种得自受辐照植物的固醇,他称之为D1和D2;一种分离自受辐照的皮肤,他称之为D3。

1931年,艾斯丘(F.A.Askew)的英国小组紧随其后,确定了维生素D2的化学组成(现称为麦角骨化醇),它是由麦角固醇衍生而来的。5年后,温道斯合成了7-脱氢胆甾醇分子,并通过辐照将其转化为维生素D3,现称为胆骨化醇。

通过温道斯对胆甾醇的研究,人们终于在1932年确定了这个化合物的结构。

温道斯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把上述研究方法应用于维生素的研究,他发现了维生素D可由甾族化合物的分子被阳光照射破坏一个键后生成。这就为照射法提供了理论根据,照射法就是通过曝晒在紫外线之下可以提高象牛奶和面包这类食品中的维生素D的含量。

温道斯还在1932年确定了维生素B1(硫胺)分子中硫原子的位置,这项研究对于确定这种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温道斯的研究工作还有助于性激素化学的建立,促进了治疗心脏病的药物的研究。

他也因研究甾醇类的结构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而获得1928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把获得的化学奖金全部用于扩大自己创办的维生素研究所。

固醇研究

据瑞典皇家科学院的H·G·瑟德鲍姆教授在授奖词说,温道斯对于固醇的研究意图揭示有机物互相转换的性质。瑟德鲍姆用“勤勉”和“机智”形容温道斯的工作。瑟德鲍姆在授奖词中形容温道斯以“解释执行的明晰”来“克服最大的实验困难”。

1928年12月12日,温道斯在获奖演说中叙述了他在固醇领域的研究。他将固醇定义为分布于动物界和植物界,但在细菌中未发现的不含氮大分子醇类。胆固醇最早是从胆结石中提炼出来的,它是一种不饱和化合物,在整个人体中都存在,分子中包含27个碳原子、4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它在自然界中都有被发现,它的单一醇类,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酯化为不同的脂肪酸。虽然它大量集中在脑部,但在人类血清中发现的含量展现出很大的不同。高含量的胆固醇会富集在肝中并造成损害,温道斯根据那个时代的实验数据相信,胆固醇含量中等或偏高的饮食与动脉硬化有一定联系。

温道斯做过广泛研究的另一种重要固醇是麦角固醇,它发现于酵母和其他真菌中。麦角固醇分子由27个碳、42个氢、1个氧构成。它有三个双键,而胆固醇中只有一个。

温道斯与好友威兰的工作通过一种双氢固醇——粪酯醇有了联系。它可以自然产生,但不能通过胆固醇的氢化来合成。在实验室中,温道斯用盐酸初治使胆固醇转化为粪酯醇。以粪酯醇为初始材料,温道斯用吸收氧化剂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胆烷酸。一般的胆酸源于胆烷酸。威兰将胆烷酸与固醇联系起来。

温道斯之后证明了类固醇与维生素D的关系。他用波长248nm到313nm的紫外线照射麦角固醇得到了维生素D。温道斯还探索了照射的条件。他发现反应可在极低的温度下发生,但若照射时间太长,维生素D会被破坏。他希图用纯化学方法将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但没有成功。

温道斯继续改进实验,从而定量的证明了麦角固醇与维生素D有着相同的实验式。为了区分是聚合还是异构化,他做了分子量的研究,确定了这两个化合物的分子量在误差范围内相等。

接下来温道斯考察了类固醇中的醇加上一个双键异构化为维生素D内酮基的可能性。这可能是在紫外照射时发生的。仔细的实验证明羟基并不会在照射中分解,所以醇并不会变成酮基。他对只用单一方法并不满意,多次以合成法制备酮,发现它并不能成为活性的维生素。

另一种可能性是双键被异构化至另一位置。温道斯用定量实验证明双键数量在麦角固醇与维生素D中并无不同,证明异构化是双键移位或者立体结构重整的作用。

荣誉

温道斯获得过诺贝尔化学奖(1928)、巴斯德奖章(1938)、歌德奖章(1941)、大十字勋章(1951)、和平十字勋章(1952)。

家庭

1915年温道斯与伊丽莎白·雷绍结婚,他们有3个孩子。

标签: 阿道夫·温道斯

更多文章

  •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海因里希·奥托·威兰

    海因里希·奥托·威兰(德语:HeinrichOttoWieland,1877年6月4日-1957年8月5日),德国化学家、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927年由于对胆汁酸及相关物质的结构的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海因里希·奥托·威兰外文名:HeinrichOttoWieland国籍:德国出

  •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

    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瑞典语:TheodorSvedberg,1884年8月30日-1971年2月25日),瑞典化学家,1926由于年对分散系统的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特奥多尔·斯韦德贝里外文名:TheodorSvedberg国籍:瑞典出生日期:1884年8月30日逝世日期:1971年2月

  •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

    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德语:RichardAdolfZsigmondy,1865年4月1日-1929年9月24日),奥地利、德国籍的匈牙利裔化学家,192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胶体化学。月球上有以其名字命名的“席格蒙迪环形山”。中文名: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外文名:Richar

  • 弗里茨·普雷格尔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弗里茨·普雷格尔

    弗里茨·普雷格尔(FritzPregl;1869年9月3日-1930年12月13日),生于卢布尔雅那,逝世于奥地利格拉茨,斯洛文尼亚裔奥地利化学家,192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弗里茨·普雷格尔外文名:FritzPregl籍贯:原南斯拉夫拉巴克性别:男国籍:奥地利职业:奥地利化学家毕业院校:格拉

  • 弗朗西斯·阿斯顿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弗朗西斯·阿斯顿

    弗朗西斯·阿斯顿(FrancisWilliamAston;1877年9月1日-1945年11月20日),英国化学家。由于“借助自己发明的质谱仪发现了大量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以及阐明了整数法则”,他被授予1922年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外文名:FrancisWilliamAst

  • 弗雷德里克·索迪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弗雷德里克·索迪

    弗雷德里克·索迪FrederickSoddy(1877一1956)19世纪、20世纪之交发生的物理因此而生长出一批富有活力的新学科,促成了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的实验手段的出现,揭开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序幕,在这场伟大的科技革命中,一些化学家也建立了永载史册的业绩,居里夫人、索迪就是其中的代表。索迪于1910

  • 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

    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W.H.WaltherHermannNernst;1864年6月25日-1941年11月18日)。德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能斯特因研究热化学,提出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贡献而获1920年诺贝尔化学奖。曾在瑞士苏黎世、奥地利格拉茨和维尔茨堡等大学学习,1886年获维尔茨堡大学博士学位。

  • 弗里茨·哈伯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弗里茨·哈伯

    弗里茨·哈伯(FritzHaber,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德国化学家,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9年,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因此获得1918年瑞典科学院

  • 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里夏德·维尔施泰特

    里夏德·梅尔廷·维尔施泰特(德语:RichardMartinWillstätter,1872年8月13日-1942年8月3日),德国化学家,因对叶绿素和植物色素的研究于191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42年逝世于瑞士。中文名:里夏德·维尔施泰特外文名:RichardMartinWillstätter出

  •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奥多·威廉·理查兹

    西奥多·威廉·理查兹(TheodoreWilliamRichards,1868年1月31日-1928年4月2日,马萨诸塞州剑桥),美国著名化学家,是美国第一个获诺贝尔化学奖的人,他被誉为“测定原子量专家”。理查兹不迷信权威,对以前的原子量提出质疑,他改进了测试方法,重新精确核定了6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