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威廉·亨利·布拉格

威廉·亨利·布拉格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9 更新时间:2023/12/22 1:57:36

威廉·亨利·布拉格(SirWilliamHenryBragg,1862年7月2日-1942年3月10日),英国物理学家,现代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威廉·亨利·布拉格是威廉·劳伦斯·布拉格的父亲。他早年在剑桥三一学院学习数学,曾任澳大利亚德莱德大学及英国利兹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教授,1940年出任皇家学会会长。由于在使用X射线衍射研究晶体原子分子结构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他与儿子W.L.布拉格分享了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父子两代同获一个诺贝尔奖,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他还作为一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英国公共事务中的风云人物。

基本资料

名:威廉·亨利·布拉格

外文名:SirWilliamHenryBragg

国籍:英国

出生地:英国威格顿

出生日期:1862年7月2日

逝世日期:1942年4月10日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

职业:物理学家

代表作品:《气体电离理论的新发展》

主要成就:诺贝尔物理学奖(1915年)

科普利奖章(1930年)

性别:男

逝世地:英国伦敦

人物经历

1862年威廉·布拉格出生于英国威格顿。他先后在MarketHarborough文法学校和马恩岛的威廉国学院学习,完成大学之前的教育。

1881年,他获得奖学金入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在著名教师爱德华·约翰·劳思的指导下学习数学。

1884年6月,他在优等生数学考试中名列第一部分第三,1885年初进入第二部分学习,同年有一段时间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学习物理。

阿德莱德大学时期

1885年,威廉·布拉格被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聘为数学物理教授,于1886年初正式上任。此前他的物理知识并不多,在阿德莱德他才大量学习物理知识,但真正涉及到重要研究已经是40岁之后了。

1904年,在但尼丁召开的一次澳大拉西亚科学促进会的会议上,他担任所在小组的主席,并发表了论文SomeRecentAdvancesintheTheoryoftheIonizationofGases(《气体电离理论的新发展》)。后来他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研究,于191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StudiesinRadioactivity(《放射能研究》)。

1904年那次会议后不久,他得到一些溴化镭,并进行相关研究,当年年底在PhilosophicalMagazine(《哲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镭射线的研究论文。

1907年,他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士。

1908年底,他从阿德莱德大学辞职。他在这所大学的23年间,见证了其学生数的数倍增长,对其理学院的发展也尽到了最大的贡献。

利兹大学时期

1909年,威廉·布拉格到利兹大学担任卡文迪许物理教授。他在这里继续X射线研究,并大获成功。他发明了X射线分光计,并与他的儿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创立了用X射线分析晶体结构的新学术领域。这项技术的应用为稍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1915年正是由于这项成就,父子两人一同被授诺贝尔物理学奖。

伦敦大学学院时期

1915年,威廉·布拉格被伦敦大学学院聘为奎恩物理教授,但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他直到战争结束后才开始工作。战争期间,他主要为英国政府服务,进行潜艇探测的研究。

1918年,他回到伦敦,担任海军司令部的顾问。恢复在大学的工作后,他主要从事的研究仍然是晶体结构分析。

皇家研究所时期

1923年起,他成为皇家研究所的富勒里安化学教授和维·法拉第研究实验室(DavyFaradayResearchLaboratory)的主任。在他的领导下,实验室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

1935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

研究机构:阿德莱德大学(1886-1908),利兹大学(1909-1915),伦敦大学学院(1915-1923),皇学研究所

博士学生: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凯瑟琳·朗丝黛耳,威廉·阿斯特伯里

主要成就

威廉·亨利·布拉格与其子威廉·劳伦斯·布拉格通过对X射线谱的研究,提出晶体衍射理论,建立了布拉格公式(布拉格定律),并改进了X射线分光计。

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伦敦大学的亨利·布拉格和他的儿子英国曼彻斯特维克托利亚大学的劳伦斯·布拉格,以表彰他们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分析所作的贡献。布拉格这个名字几乎是现代结晶学的同义词。

获奖记录

马泰乌奇奖章(1915年)。

拉姆福德奖章(1916年)。

科普利奖章(1930年)。

他还先后被英国王室授予司令勋章(C.B.E.,1917年)、爵级司令勋章(K.B.E.,1920年)和功绩勋章(O.M.,1931年)。

人物评价

威廉·亨利·布拉格(SirWilliamHenryBragg,1862—1942),英国物理学家,现代固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年在剑桥三一学院学习数学,曾任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及英国利兹大学、伦敦大学教授,1940年出任皇家学会会长。同时,他还作为一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英国公共事务中的风云人物。

后世纪念

他上过的文法学校和威廉国王学院都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建筑,作为对这位杰出毕业生的纪念。

自1992年起,澳大利亚物理学会设立一个全国年度最佳物理博士论文奖项,最佳论文的作者颁发“布拉格金牌”(TheBraggGoldMedalforExcellenceinPhysics),这枚奖牌的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布拉格父子。

2012年6月,《布拉格传》出版,《布拉格传: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讲述了威廉·亨利·布拉格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更多文章

  •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WilliamLawrenceBragg,1890年3月31日—1971年7月1日),英国物理学家,是著名物理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的儿子,25岁时就获得诺贝尔奖,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是英国很多团体的名誉成员,同时又是美国、法国、瑞典、中国

  • 马克斯·冯·劳厄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马克斯·冯·劳厄

    马克思·冯·劳厄(MaxvonLaue,1879年10月9日—1960年4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1912年发现了晶体的X射线衍射现象,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固体物理学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从此,人们可以通过观察衍射花纹研究晶体的微观结构,并且对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

  •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海克·卡末林·昂内斯

    海克·卡末林·昂内斯(HeikeKamerlinghOnnes,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兰物理学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对低温物质特性的研究。1911年发现了物体的超导性,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中文名:海克·卡末林·昂内斯外文名:HeikeKamerlingh

  •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NilsGustafDalén,1869年11月30日-1937年12月9日),瑞典物理学家与发明家,研究领域为机械工程的应用。1912年因为发明结合燃点航标、燃点浮标和蓄电池等功能的自动调节装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外文名:NilsGustaf

  • 威廉·维恩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威廉·维恩

    威廉·维恩(WilhelmCarlWernerOttoFritzFranzWien,1864年1月13日—1928年8月30日),德国物理学家,研究领域为热辐射与电磁学等。1911年,他因对于热辐射等物理法则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火星上有一个陨石坑以他的名字命名。中文名:威廉·维恩外文名:Wi

  • 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

    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通常称为范德·瓦耳斯或范德华,JohannesDiderikvanderWaals,1837年11月23日~1923年3月8日),荷兰物理学家。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对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所作的工作。获得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范德华力(

  • 伽利尔摩·马可尼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伽利尔摩·马可尼

    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Marconi,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企业家、实用无线电报通信的创始人。1874年4月25日,伽利尔摩·马可尼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市。他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在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期间,他用电磁波进行约2

  •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KarlFerdinandBraun,1850年6月6日-1918年4月20日),德国物理学家,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阴极射线管的发明者。中文名: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外文名:KarlFerdinandBraun国籍:德国出生地:德国富尔达出生日期:1850年6月6

  •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语:GabrielLippmann,1845年8月16日-1921年7月13日),法国物理学家。因为发明制作彩色玻璃照相技术,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除此之外,他亦对物理波长的干涉现象有其深研,亦有李普曼干涉定律发表。中文名:加布里埃尔·李普曼外文名:法语:Gabrie

  •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AlbertAbrahamMichelson,1852年12月19日-1931年5月9日),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主要从事光学和光谱学方面的研究,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光速的精密测量,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直是光速测定的国际中心人物。他发明了一种用以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