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

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850 更新时间:2023/12/14 9:21:56

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ИльяИльичМечников,1845年5月16日-1916年7月16日)出生于乌克兰,是一位俄国微生物学家与免疫学家,免疫系统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曾在1908年,因为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一种由白血球执行的免疫方式)的研究,而得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也因为发现乳酸菌对人体的益处,使人们称之为“乳酸菌之父”。

基本资料

名:伊拉·伊里奇·梅契尼科夫

出生日期:1845年5月16日

逝世日期:1916年7月16日

出生地:乌克兰

性别:男

生平

梅契尼可夫出生在哈尔科夫附近的一个村庄,位于当时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乌克兰境内。他的父亲是俄罗斯帝国卫队的官员,也是乌克兰草原上的一名地主。他的母亲妮娃科维奇(英语:néeNevakhowitch),则是一名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这使得他在犹太信仰的薰陶下长大。

此外,从孩提时代开始,当他正在哈尔科夫的一所学校就读时,梅契尼可夫就已经对博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查尔斯·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之后,他更热切的相信达尔文关于演化的理论。而且他也喜欢植物学与地质学。

后来他前往哈尔科夫大学学习博物学,并且在两年之内,就完成了原本应该要花费四年的学业。大学毕业之后,他又到德国研究北海黑尔戈兰岛的海洋动物群。然后又先后进入吉森大学(德语:Justus-Liebig-UniversitätGießen)、哥廷根大学与慕尼黑学会(德语:AkademiederBildendenKünsteMünchen)深造。1867年,他回到俄罗斯帝国,担任奥德萨大学的讲师。不久之后,在圣彼得堡大学得到一个教职。到了1870年,梅契尼可夫重回奥得萨大学,并成为一位动物学与比较解剖学的荣誉教授。

梅契尼可夫的第一任妻子菲奥多罗维奇(英语:LudmillaFeodorovitch),因为感染肺结核而在1873年过世。失去妻子,加上其他的一些问题,使梅契尼可夫企图吞食大量鸦片以求自杀,但是最后并未成功。1875年,他再度结婚,而第二任妻子欧加(英语:Olga),在1880年得到伤寒,使梅契尼可夫又再度自杀,这次他利用注射的方式,使自己感染回归热(英语:relapsingfever),虽然并未死亡,但却非痛苦。

从此以后,他开始对于微生物研究,尤其是关于免疫系统的部分感到兴趣。在1882年,他辞去奥德萨大学的职位,并且在意大利墨西拿建立了一所私人研究室,专门研究比较胚胎学。在研究海星幼体的发育时,发现了胞噬作用的存在。他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相当激进的理论,认为白血球能够吞没并摧毁有害的生物体,例如细菌。而西欧的科学家如巴斯德与贝林,则对此表示轻视。

梅契尼可夫之后回奥德萨担任一家研究院的主管,目标是生产巴斯德发明的狂犬病疫苗。不过由于生产上遭遇到一些问题,使梅契尼可夫前往巴黎寻求巴斯德的指导。巴斯德则给了他一个在巴斯德研究院(法语:InstitutPasteur)里的职位,他担任这个职位直到离开人世为止。

后来胞噬作用证明存在,而梅契尼可夫也于1908年,因为对胞噬作用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与伊密·鲁克斯(法语:PierrePaulémileRoux)一起工作,他们研究一种能够防止人们感染梅毒的药剂。

在巴斯德研究院工作的期间,梅契尼可夫曾经到保加利亚旅行,他发现当地有很多百岁人瑞。之后他调查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发现他们经常饮用发酵乳。因此梅契尼可夫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乳酸对人体健康有益,可以延长人类寿命。并且为了证明此理论,他每天都喝优格(酸奶)。在晚年他编写了三本书,分别是《传染性疾病免疫力》(ImmunityinInfectiousDiseases)、《人类自然》(TheNatureofMan)以及《寿命延长:乐观的研究》(TheProlongationofLife:OptimisticStudies)。梅契尼可夫在1916年逝世,享年71岁,这已经超越了当时的平均寿命。

主要影响

除了胞噬作用的发现同时开了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新研究对象之外,由于梅契尼可夫阐述了乳酸菌对人体的潜在益处,以及延长寿命的可能性,启发一名日本科学家代田稔。代田稔相信并开始研究细菌与良好肠道健康之间的关系。之后代田稔决定在实验室里,将人类肠道中能够平衡菌丛(gutflora)的菌株分离出来。

1930年,代田稔将Lb.casei成功且有效地分离出来,并经过数个世代的培养,在1935年生产出特殊菌种。这种新的乳酸菌菌株取名为代田菌(L.caseiShirota),能够对抗胃中的胃液所造成的酸性环境,直接进入肠道中。

他将这些菌种放入乳酸饮料中,这个饮料今天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贩售,且直到今天,其配方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这种饮料的名称是养乐多。

更多文章

  •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

    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法语:CharlesLouisAlphonseLaveran,1845年6月18日-1922年5月18日)是一位法国医师。中文名: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外文名:CharlesLouisAlphonseLaveran国籍:法国出生日期:1845年6月18日逝世日期:19

  •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

    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西班牙语:SantiagoRamónyCajal,1852年5月1日-1934年10月17日),西班牙病理学家、组织学家,神经学家。生于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19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文名: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外文名:SantiagoRamónyCajal出生日期

  • 卡米洛·高尔基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卡米洛·高尔基

    卡米洛·高尔基(CamilloGolgi,1843年7月7日-1926年1月21日),杰出的神经解剖学家、神经组织学家和病理学家。他创立了著名的铬酸盐——硝酸银方法,为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开辟了广阔和道路。现代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神经元学说,是在他的研究基础上建立的。他在1906年与卡哈共同获得诺

  • 罗伯特·科赫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罗伯特·科赫

    罗伯特·科赫(1843-1910),德文名RobertKoch,是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科赫对医学事业所作出开拓性贡献,也使他成为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令德国人骄傲无比的泰斗巨匠。中文名:罗伯特·科赫外文名:RobertKoch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843年逝世日期:1910

  • 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俄文:ИванПетровичПавлов;英文:IvanPetrovichPavlov,1849年9月26日-1936年2月27日),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

  •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丹麦语:NielsRybergFinsen,1860年12月15日-1904年9月24日)是一位来自丹麦法罗的医师与科学家。他曾在190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是丹麦的第一座诺贝尔奖。获奖原因是:“认同他在治疗疾病方面的贡献,尤其是以光线放射治疗寻常狼疮(lupusvul

  • 罗纳德·罗斯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纳德·罗斯

    罗纳德·罗斯,(RonaldRoss,1857年5月13日-1932年9月16日),男,英国医生、英国微生物学家、热带病医师,他曾经以军医的身份参加第三次缅甸战争,同时他也写了一些诗与小说,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发现蚊子是传播疟疾的媒介,为此获得19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文名:罗纳德·罗斯外文名

  •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也作艾摩·阿道夫·比瑞格,德文为EmilAdolfvonBehring,1854年3月15日-1917年3月31日)德国医学家,他因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疗法而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贝林出生在当时普鲁士王国西普鲁士罗森堡县中的一个小村汉斯朵夫(今属波兰)。他共有

  • 谢登·夏普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谢登·夏普

    谢登·夏普(ShaedonSharpe),2003年5月30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加拿大篮球运动员,司职得分后卫,效力于NBA波特兰开拓者队。2022年NBA选秀,谢登·夏普在首轮第7顺位被波特兰开拓者队选中,从而进入NBA。中文名:谢登·夏普外文名:ShaedonSharpe国籍:加拿大出生

  • 泰里斯·马克西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泰里斯·马克西

    泰里斯·马克西(TyreseMaxey),2000年11月4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NBA费城76人队。2018年,泰里斯·马克西代表美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U18美洲杯并获得冠军。2020年NBA选秀,泰里斯·马克西在第1轮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