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彼得·卡皮查

彼得·卡皮查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959 更新时间:2023/12/4 22:38:46

彼得·卡皮查(ПётрЛеонидовичКапица,1894年7月9日—1984年4月8日),苏联著名物理学家,超流体的发现者之一,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本资料

名:彼得·卡皮查

外文名:ПётрЛеонидовичКапица

国籍:苏联

出生日期:1894年7月9日

逝世日期:1984年4月8日

职业: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1929年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超流体的发现者之一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明高功率微波发生器

苏联科学院院士

苏联物理问题研究所所长

性别:男

生平

卡皮查1894年出生于俄国的喀琅施塔得,1918年在彼得堡工学院毕业后留校当讲师。1921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在欧内斯特·卢瑟福领导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在那里进行强磁场方面的研究,1930年成为专门研究强磁场的蒙德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1929年卡皮查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34年,卡皮查回国探望母亲,从此留在了苏联,被任命为物理问题研究所的所长,所需要的实验仪器由苏联政府在卢瑟福的协助下从蒙德实验室购得。1938年,卡皮查约翰·艾伦等人发现了液态氦Ⅱ在低温下的超流体。1939年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

1946年8月,卡皮查因违抗贝利亚的指令,拒绝参加苏联的核武器研制计划而被革去了研究所主任的职务,被软禁在家。这期间他研究了球状闪电。斯大林去世后,卡皮查恢复了原来的职务,重新担任研究所主任,1956年后任低温物理研究所所长。1957年被选为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成员。直到1984年逝世。

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以及丹麦、印度、波兰、瑞典、荷兰、芬兰、南斯拉夫等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物理学会、国际天文联合会会员,1945年和1974年两次获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两个儿子谢尔盖卡皮查和安德烈·卡皮查也都是科学家。

贡献

卡皮查主要从事核物理学、电磁学和低温物理学研究。1920年,和索梅诺夫(H.H.Cоменов)共同提出测定原子束中原子磁矩的方法。1923年,首先把威耳孙云室置于强磁场中,并观察α粒子径迹。1924年提出获得高能磁场的脉冲方法,并制成达到5万高斯磁场的装置。1928年,在强磁场中发现一系列金属电阻与磁场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被称为卡皮查定律。1950—1955年,研制成新型的特高频发电机,功率达300千瓦。同时还发现,在稠密气体中的高频放电时形成稳定的等离子带,该带区的电子温度估计为10—10K。这一工作在实现可控热核反应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方

卡皮查于1934年用绝热方法研制成一种液化氦装置。1939年又提出液化空气的新方法。1938年,发现液氦的超流动性,并指出从固体向液氦传热时,在分界处产生温度的骤增现象,被称为卡皮查温度骤增。

卡皮查因低温物理学和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1978年与美国工程师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还获2次苏联国家奖金,6枚列宁勋章,以及玻尔奖章、卢瑟福奖章、亥姆霍兹奖章等。

卡皮查主要著作有:《大功率电子学》(1962年)、《为科学而生活》(1965)、《理论、实验和实践》(1966)、《物理学的任务》(1972)等。

标签: 彼得·卡皮查

更多文章

  • 约翰·凡扶累克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约翰·凡扶累克

    约翰·凡扶累克(JohnH.vanVleck1899年3月13日—1980年10月27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安德森与内维尔·莫特(SirNevillF.Mott)、约翰·凡扶累克(JohnH.vanVleck)共获197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该研

  • 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

    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1905年-1996年)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因为贡献“磁和无序系统,特别是非晶半导体的电子结构”的理论;和美国物理学家菲利普·沃伦·安德森及约翰·哈斯布鲁克·范扶累克三人共同获得1977年诺贝尔物理奖。中文名: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国籍:英国出生日期:1905年逝世日期:19

  • 菲利普·沃伦·安德森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菲利普·沃伦·安德森

    菲利普·沃伦·安德森(PhilipWarrenAnderson,1923年12月13日-2020年3月29日),出生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美国物理学家,1977年与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和约翰·哈斯布鲁克·范扶累克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20年3月29日,菲利普·安德森逝世,享年96岁。中文名:菲利普·

  • 伯顿·里克特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伯顿·里克特

    伯顿·里克特(BurtonRichter,1931年3月22日-2018年7月18日),美国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伯顿·里克特外文名:BurtonRichter国籍:美国出生日期:1931年3月22日逝世日期:2018年7月18日职业:美国物理学家主要成就:1976年获诺贝尔

  • 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

    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1917年12月9日出生于爱达荷州康瑟尔,美国物理学家,197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英文名::LeoJamesRainwater出生地::爱达荷州康瑟尔性别::男国籍::美国出生年月::1917年12月9日去世年月::1986年5月31日职业:

  • 本·罗伊·莫特森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本·罗伊·莫特森

    本·罗伊·莫特森(BenRoyMottelson,1926.07.09-),丹麦-美国核物理学家,因发展了原子核内部结构的非球形理论,与阿格·玻尔和詹姆斯·雷恩瓦特一起获得197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本·罗伊·莫特森外文名:BenRoyMottelson成就:197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籍贯:

  • 阿格·玻尔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阿格·玻尔

    A.玻尔是N.玻尔和M.玻尔夫妇的第四个儿子。他生于1922年,也就是他父亲荣获诺贝尔奖的那年。在他童年时代,父母亲住在哥本哈根的理论物理研究所,那些被吸引到该研究所的志同道合的杰出的科学家们便成了玻尔家孩子们的叔叔:克拉茂斯叔叔、克莱茵叔叔、仁科叔叔、海森堡叔叔和泡利叔叔等等。中文名:阿格·玻尔外

  • 安东尼·休伊什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安东尼·休伊什

    安东尼·休伊什(AntonyHewish,1924年5月11日-2021年9月13日),英国物理学家,197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21年9月13日去世,享年97岁。中文名:安东尼·休伊什外文名:AntonyHewish国籍:英国出生日期:1924年5月11日逝世日期:2021年9月13日毕业院校

  • 马丁·赖尔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丁·赖尔

    马丁·赖尔(MartinRyle,1918年9月27日~1984年),英国天文学家。1918年9月27日生于萨塞克斯郡布赖顿。1939年毕业于牛津大学。1945年到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1957年兼任马拉德射电天文台台长,1959年任剑桥大学射电天文学教授,195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

  • 伊瓦尔·贾埃弗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伊瓦尔·贾埃弗

    伊瓦尔·贾埃弗,挪威籍美国物理学家,于1929年出生在挪威,早年曾在挪威军队中担任过一年的工程师,在挪威政府中担任过一年的专利审查员。他于1954年移民至加拿大,并加入了加拿大通用电气公司的高级工程项目。1956年,他移民至美国,在通用电气公司担任应用数学家,并于1958年进入研发中心。贾埃弗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