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爱德华·比希纳

爱德华·比希纳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64 更新时间:2023/12/29 1:03:52

爱德华·比希纳(德语:EduardBuchner,1860年5月20日-1917年8月13日),德国学家,由于发现无细胞发酵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被誉为"农民出身的天才化学家"。1917年8月13日由于受战伤逝于慕尼黑。

基本资料

名:爱德华·比希纳

外文名:EduardBuchner

国籍:德国

民族:犹

出生日期:1860年5月20日

逝世日期:1917年8月13日

毕业院校:慕尼黑大学

职业:德国化学家

要成就:研发出Mannich效应

出生地:德国慕尼黑

居住地:德国

恩师:埃米尔·菲舍尔(EmilFischer)

导师:道夫·冯·拜尔

荣誉:获得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

研究领域:生物化学

发明仪器:布氏漏斗

求学经历

爱德华-比希纳出身于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父亲是个农民,但看到儿这样酷爱学习,为儿子创造条件学习。他靠家庭省吃俭用,1884年于慕尼黑大学追随阿道夫·冯·贝耶尔学习化学,后至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随埃米尔·菲舍尔学习,1885年,发一篇论文:《氧对发酵的影响》。1888年获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之后,继续作为贝耶尔教授的助手工作了5年。

研究过程

1896年,由于他把酵母菌细胞的生命活力酶的化学作用密结合,便大大推动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生理学和酶化学的发展,使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开创了新的一页。他将酵素(酒化酶)从酵母中提取出来制成干粉,用来把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这对后来的制糖工业和酿酒工业都有重大意义。

中年事迹

1896年至1898年于蒂宾根大学担任教师,1909年赴布雷斯劳大学担任生理化学教授,1911年至维尔茨堡大学任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布赫纳赴罗尼亚的前线战地医院担任医师,1917年8月3日受伤返回德国,10天后逝世于慕尼黑。

标签: 爱德华·比希纳

更多文章

  • 亨利·莫瓦桑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亨利·莫瓦桑

    在化学元素发现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参加化学家的人数最多的、危险最大的,莫过于元素氟的制取了。为了制备出单质氟,前后一共经历了六七十年的时间。不少化学家为之损害了健康,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以称得上化学发展史中一段悲壮的历程。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化学家是法国学者亨利·莫瓦桑。中文名:亨利·莫瓦桑外文

  • 阿道夫·冯·贝耶尔

    名人大全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阿道夫·冯·贝耶尔

    阿道夫·冯·贝耶尔(AdolfVonBaeyer,1835—1917年)德国有机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由于合成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阿道夫·冯·贝耶尔外文名:AdolfVonBaeyer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835年1

  • 威廉·拉姆齐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威廉·拉姆齐

    威廉·拉姆齐,英国化学家。1852年10月2日生于格拉斯哥,1916年7月23日卒于白金汉郡海威科姆。1866年入格拉斯哥大学,1869年始攻读化学,1870年毕业后留学德国。1872年在蒂宾根大学因研究硝基苯甲酸获哲学博士学位。1880~1887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教授,1887~1913年,

  •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累尼乌斯(SvanteAugust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物理化学家,生于瑞典乌普萨拉附近的维克城堡。他是电离理论的创立者,解释溶液中的元素是如何被电解分离的现象;研究过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得出著名的阿累尼乌斯公式;还提出了等氢

  • 埃米尔·费歇尔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埃米尔·费歇尔

    1852年10月9日生,逝世1919年7月15日,化学家,曾获诺贝尔化学奖(1902)。中文名: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外文名:HermannEmilFischer别名:埃米尔·费歇尔国籍:德国出生日期:1852年10月9日逝世日期:1919年7月15日毕业院校:波恩大学职业:化学家主要成就:诺贝尔化

  •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语:JacobusHenricusvantHoff;1852年8月30日-1911年3月11日),生于荷兰鹿特丹,逝于德国柏林,荷兰化学家,1901年由于“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成为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 安东尼·莱格特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安东尼·莱格特

    安东尼·莱格特(AnthonyLeggett),英国物理学家,1938年生于伦敦,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教授。2003年,特因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奖。中文名:安东尼·莱格特外文名:AnthonyLeggett国籍: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出生地:伦敦出生日期

  •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维奇·阿布里科索夫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维奇·阿布里科索夫

    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维奇·阿布里科索夫(1928—2017年)(俄语:АлексейАлексеевичАбрикосов),1928年6月25日出生于莫斯科,俄罗斯物理学家,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因在超导和超流体领域中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获得20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2017年3月29日于美国加利

  • 里卡尔多·贾科尼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里卡尔多·贾科尼

    里卡尔多·贾科尼(RiccardoGiacconi),1931年10月6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意大利裔美国天文学家,因在X射线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贡献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里卡尔多·贾科尼外文名:RiccardoGiacconi国籍:意大利裔美国出生地:意大利的热那亚出生日期:19

  • 小柴昌俊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小柴昌俊

    小柴昌俊(MasatoshiKoshiba,1926年9月19日~2020年11月),生于日本本州岛港口城市丰桥,毕业于东京大学,是东京大学国际基本粒子物理中心高级顾问和东京大学荣誉教授、神冈实验室资深学术顾问。2002年因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