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赤崎勇

赤崎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36 更新时间:2024/1/17 17:24:33

赤崎勇(1929年1月30日-2021年4月1日),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县知览町,博士学位,毕业于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日本已故著名半导体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9—1992年,任教于名古屋大学。退休后,担任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名城大学教授。2021年4月1日上午,赤崎勇因肺炎在名古屋市的医院去世,享年92岁。

基本资料

名:赤崎勇

外文名:日文平假名:あかさきいさむ

国籍:日本

民族:大和民族

出生日期:1929年1月30日

逝世日期:2021年4月1日

毕业院校:京都大学(本科),名古屋大学(硕士,博士)

职业:科学家

主要成就: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地:日本鹿儿岛县知览町

研究领域:半导体电子学

获诺奖时任职:名古屋大学,名城大学

职称:教授

英文名:IsamuAkasaki

人物生平

1929年1月30日,出生于鹿儿岛县知览町;

1946年,鹿儿岛县立第二鹿儿岛初中毕业;

1952年,赤崎勇本科毕业于京都大学,后进入神户工业公司工作;

1959年,赤崎勇进入名古屋大学继续从事研究,最终在名古屋大学取得工学博士学位;

1959年-1963年,名古屋大学助手,讲师,助教授一职;

1964年,在名古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64年,就任松下电器产业东京研究所基础研究室长;

1981年,担任名古屋大学教授;

1989年,和学生天野浩在名古屋大学共同发明了蓝光LED。

1992年,从名古屋大学退休后,转入名城大学担任教授至今,但仍保留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之职。

2004年起,被聘为名古屋大学特聘教授。

2014年,赤崎勇与天野浩、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明了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让明亮且节能的白色光源成为可能。

在名古屋大学工作和担任教授期间,受从事半导体研究的江崎玲于奈的影响,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半导体研究。名古屋大学素以坚持学术自由而著称,为支持他开展化合物半导体研究,专门为他建造了一间无尘实验室。从此,赤崎勇将研究室变成了一座“不夜城”。1989年,时任名古屋大学教授的赤崎勇,和正在他的研究室攻读名古屋大学博士学位的学生天野浩共同发明了蓝色发光二极管。另外,围绕赤崎勇发明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名古屋大学共获得了至少14亿3000万日元的专利收入。

2015年,获得京都大学名誉博士。

2006年,为了表彰赤崎勇教授的研究贡献,名古屋大学于在该校内建造了赤崎纪念研究馆,用于未来的各项研究工作。

2021年4月1日上午,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日本名城大学特别荣誉教授赤崎勇因肺炎在名古屋市的医院去世,享年92岁。

科研之路

1956年召开的半导体国际学术会议上,赤崎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没有得到一丝反响。

1960年赤崎先生通过在蓝宝石衬底上涂一层氮化铝薄膜,在上面生长氮化镓晶体的方法,终于成功研发出高品质的晶体。由此蓝色LED诞生,光的三原色终于齐备。赤崎先生的研究成果,将使信号灯和照明灯更换为更节能的LED灯,大型户外表演也将实现三色照明,蔬菜大棚也可以利用LED照明了。

上世纪7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氮化镓的研究热潮,而利用它开发出蓝色发光二极管被认为是一个大胆设想,一旦开发成功,应用范围广阔。赤崎勇当时从事的便是这一领域的研究。

但是提高氮化镓品质和控制其性质并非易事。到上世纪70年代末,当大多数科学家都放弃了氮化镓系蓝色发光二极管的研究时,赤崎勇继续不懈研究,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氮化镓的PN结,为利用氮化镓材料制造蓝色发光二极管奠定了基础。

1986年,赤崎勇用高超的技巧成功制备以前被认为不可能的氮化镓晶体。

1989年,赤崎勇在用扫描电镜观察晶体时无意发现,电流注入使得晶体的发光增强。

研究领域

赤崎勇在氮化镓研究中,首次实现了氮化镓的PN结,为利用氮化镓材料制造蓝色发光二极管奠定了基础。

氮化镓/GalnN量子井电流注入诱导放出的观测成功(1995年)

低温沉积缓冲层技术的高质量的制备氮化镓结晶成功(1986年)

p型氮化镓的结晶化成功,氮化镓的pn结的青色发光二极管(1989年)实现

从氮化镓的室温中紫外光诱导成功释放(1990年)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IsamuAkasaki)与天野浩(HiroshiAmano)、中村修二(ShujiNakamur)共同发明了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让明亮且节能的白色光源成为可能。

获奖记录

奖项获奖时间奖项名称获奖作品获奖结果
2014-10-07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
2014日本学士院奖·恩赐奖获奖
2011科学技术兴机构知识产权特别贡献奖获奖
2011文化勋章获奖
2011IEEE爱迪生奖牌获奖
2009-11-10京都奖尖端技术领域获奖
2004文化功劳者获奖
2003SSDM奖获奖
2003日本学术会议会长奖获奖
2002应用物理学会成就奖获奖
2002武田奖获奖
2002藤原奖获奖
2002三等旭日中绶章勋获奖
2000东丽科学技术奖获奖
2000朝日奖获奖
1999固态科学技术奖获奖
1998IEEE杰克A.莫尔顿奖获奖
1998英国排名奖获奖
1998应用物理学会会志奖获奖
1998井上春成奖获奖
1998斯奖获奖
1996IEEE激光和电子光学协会的工程成就奖获奖
1996紫绶奖章获奖
1995化合物半导体国际研讨会奖获奖
1995HeinrichWelkerGoldMedal获奖
1994日本学会创立20周年纪念晶体生长技术贡献奖获奖
1994光电子会议特别奖获奖
1991中日文化奖获奖
1989日本晶体生长学会论文奖获奖

颁奖典礼

2014年12月11日10日下午4时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音乐厅举行。获奖者日本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85岁)、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54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中村修二(60岁)出席了颁奖仪式。

颁奖仪式进行了大约1个多小时,当天有5个奖项的11人登台领奖。仪式结束后,赤崎教授微笑着与家人一起合影留念,他回忆称,“这是一条很长的路”。天野教授说“刚才非”,但也难以掩饰喜悦的心情,他的妻子笑称丈夫穿燕尾服非常好看,感觉再次爱上了丈夫。中村教授则表示想赶紧回去工作。

这三名日本人因发明蓝色发光二级管即蓝光LED,被授诺贝尔物理学奖。蓝光LED使人类可以用到更加环保的白色光源,降低了全球范围的照明成本。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声明说:“白炽灯点亮了20世纪,21世纪将由LED灯点亮。”

学问之道

毫不气馁和坚持不懈,吾道一以之。即使是失败,也绝对不要放弃。想做一件全新的事情,失败会如影随形。在失败的情况下,不要气馁、不言放弃非常重要。另外,对研究来说,直觉也非常重要,而直觉需要在经历无数次失败的过程中培养。

标签: 赤崎勇

更多文章

  • 弗朗索瓦·恩格勒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弗朗索瓦·恩格勒

    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çoisEnglert,1932年11月06日—)是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统计力学、粒子物理学、宇宙学。在粒子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2013年10月8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弗朗索瓦·恩格勒外文名:FrançoisEnglert国籍:比利时民族:犹太族出生日

  • 彼得·希格斯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彼得·希格斯

    彼得·希格斯(PeterHiggs、1929年5月29日-)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出生在英格兰泰恩河畔纽卡斯尔(NewcastleuponTyne),以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粒子而闻名于世。彼得·希格斯于1950年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1980年到1996年期间曾任爱丁堡大学教授。彼得·希格斯于2004年获

  • 大卫·维因兰德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大卫·维因兰德

    大卫·维因兰德(DavidWineland),1944年2月24日出生,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是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物理实验室与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研究的物理学家。他的工作主要在光学领域,特别是用激光来冷却在保罗阱(Paultrap)的离子、用陷俘离子(trapped

  • 塞尔日·阿罗什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塞尔日·阿罗什

    塞尔日·阿罗什(SergeHaroche)是一名法国物理学家。1944年9月11日出生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法国公民,已婚,有两个孩子。1971年从巴黎第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法兰西大学教授,研究轻粒子和光子。是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会员。2012年与美国科学家大卫·维因兰德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

  • 索尔·珀尔马特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索尔·珀尔马特

    索尔·珀尔马特(SaulPerlmutter,1959年-)是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天体物理学家、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3年获选为美国科学进步协会会员。2011年,珀尔马特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奖项,另一半奖项由布莱恩·P·施密特与亚当·里斯共同获得,以表扬他们透过观测遥远超新

  • 亚当·里斯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亚当·里斯

    亚当·里斯是任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一位天体物理学家,2007年麻省理工学院年度杰出校友,以用超新星作宇宙探测而知名。2006年,里斯与布莱恩·施密特、索尔·珀尔马特共同获得邵逸夫天文奖。2011年,里斯与布莱恩·施密特平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奖金,另一半奖金由索尔·珀尔马特获

  • 布莱恩·施密特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布莱恩·施密特

    布莱恩·保罗·施密特(BrianPaulSchmidt),1967年2月出生于美国,27岁移民至澳大利亚,拥有澳、美双重国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邵逸夫天文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斯特罗姆勒山天文台天

  •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又译为克斯特亚·诺沃塞洛夫,康斯坦丁·诺沃舍洛夫,KonstantinNovoselov或KostyaNovoselov,俄语:КонстантинНовосёлов,1974年8月23日-),毕业于奈梅亨大学,俄罗斯物理学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因发现石墨烯而与安德烈·海姆

  • 威拉德·博伊尔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威拉德·博伊尔

    威拉德·博伊尔(WillardBoyle,1924年一2011年5月7日),加拿大物理学家,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数码相机图像感应器发明人之一。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在麦吉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3年加入贝尔实验室,曾代表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宇航局(NASA)提供技术支持,并发明了第一台用于

  • 南部阳一郎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部阳一郎

    南部阳一郎(YoichiroNambu,1921年1月18日—2015年7月5日),出生在日本福井县,博士学位,毕业于东京大学,后加入美国国籍,已故美籍日裔理论物理学家,生前担任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及费米研究所名誉退休教授。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就在粒子物理领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