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居里奥·纳塔

居里奥·纳塔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63 更新时间:2024/1/15 21:39:22

居里奥·纳塔(GiulioNatta,1903年2月26日-1979年5月1日),意大利化学家,在聚合反应催化剂研究上作出很大贡献,因此与德国化学家卡尔·齐格勒共同获得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基本资料

名:居里奥·纳塔

外文名:GiulioNatta

出生日期:1903年2月26日

逝世日期:1979年5月1日

职业:意大利化学家

主要成就:诺贝尔化学奖

人物简介

居里奥·纳塔(Natta,Giulio;1903年2月26日-1979年5月1日)意大利化学家。生于因佩里亚的里齐奥港,卒于1979年5月1日。1924年毕业于米兰工学院并获得工程博士学位。在米兰、都灵、帕多瓦罗马等地的大学担任教授。1938年回母校任教授兼工业研究所所长,1978年改为退职荣誉教授。

主要研究

纳塔长期从事合成化学的研究,是最早应用X射线和电子衍射技术研究无机物、有机物、催化剂及聚合物结构者之一。1938年他由1-丁烯脱氢制得丁二烯,进一步发展了最早的合成橡胶方法。他的更重要的成就是在研究催化分解过程中非均相催化剂的吸附现象和动力学方面。他于1954年从事规化聚合(见定聚合)的研究,成功地从廉价的丙烯获得性能良好的,可用于塑料、纤维的等规聚丙烯。后来这一方法被成功地用到一般烯烃和双烯烃。他首先在乙烯-丙烯共聚合上使用的催化体系,被称做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用它可以制成种种立体规整结构的聚合物和共聚物。规化聚合是高分子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可以在实验室内从烯烃、二烯烃及其他单体合成过去只有生物体内才能合成的高分子。纳塔和他的助手共发表了1200篇科学论文,其中,以他个人名义发表的有540篇。取得约500项专利。他因对塑料领域内的高分子的结构和合成方面的研究而与K.齐格勒共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还在国内外获得许多金质奖章和多种荣誉称号。

化学成就

1903年2月26日出生于意大利因佩里亚。

1924年毕业于米兰工学院化学工程系

1927年取得米兰工学院讲师资格。

1932-1935年成为帕维亚大学正教授和普通化学研究所所长。

1936年任罗马大学物理化学正教授

1936-1938年任都灵工学院正教授与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

1938年任米兰工学院全职教授与工业化学研究所所长

1963年与卡尔·齐格勒共获诺贝尔化学奖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研究

1979年5月2日去世

卓越贡献

居里奥·纳塔卓越的贡献是,1954年在德国化学家K.齐格勒乙烯低压聚合制成聚乙烯重大发现的基础上,发现以三氯化钛和烷基铝为催化剂,丙烯在低压下高收率地聚合,生成分子结构高度规整的立体定向聚合物──聚丙烯,具有高强度和高熔点,开创了立体定向聚合的崭新领域。1957年,居里奥·纳塔直接参与在意大利的世界上第一套聚丙烯生产装置的建立,他的发现导致合成树脂和塑料的一个大品种问世。此外,居里奥·纳塔进一步成功地将其催化剂分别用于1-丁烯和4-甲基-1-戊烯的立体定向聚合,首先制成了分子结构高度规整的聚1-丁烯和聚甲基戊烯。1957年,他首创以钒卤化物和烷基铝为催化剂,使乙烯和丙烯共聚合制成无规结构的乙丙橡胶。在意大利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乙丙橡胶小型生产装置。

居里奥·纳塔和齐格勒所开创的配位催化聚合和立体定向聚合,应用于烯烃、二烯烃及乙烯基单位的聚合等,开拓了高分子科学和工艺的崭新领域,成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被称之为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及齐格勒-纳塔聚合。两人因此而共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诺贝尔奖

获奖原因:对聚合物的研究,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研究

聚合物的研究:聚丙烯(Polypropene,简称PP)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

结构:聚丙烯的重复单元由三个碳原子组成。其中两个碳原子在主链上,一个碳原子一支链的形式存在。

性质:聚丙烯的结构和聚乙烯接近,因此很多性能也和聚乙烯类似。但是由于其存在一个甲基构成的侧枝,聚丙烯更易氧化。

分类:根据支链原子的位置,聚丙烯可以分为无规立构,等规立构,间规立构。无规立构

无规立构的聚丙烯的支链原子无规则分布于主链的两侧。

等规立构:等规立构的聚丙烯支链原子分布在主链的同一侧。

间规立构:间规立构的聚丙烯支链原子间隔对称分布在主链两侧。商品聚丙烯通常为90%以上的等规立构和少量无规立构的混合体。

历史:1954年,居里奥·纳塔GiulioNatta合成了聚丙烯。随后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聚丙烯合成技术被多次“发明”。大量的知识产权官司同聚丙烯的发展卷在一起。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是一种有机金属催化剂,又叫Z-N催化剂,用于合成非支化高立体规整性的聚烯烃。典型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是双组分:四氯化钛-三乙基铝[TiCl4-Al(C2H5)3]

最初,烯烃聚合采用的是自由基聚合,采用这一机理需要高压反应条件,并且反应中存在着多种链转移反应,导致支化产物的产生。对于聚丙烯,问题尤为严重,无法合成高聚合度的聚丙烯。1950年代德国化学家卡尔·齐格勒合成了这一催化剂,并将其用于聚乙烯的生产,得到了支链很少的高密度聚乙烯。意大利化学家居里奥·纳塔将这一催化剂用于聚丙烯生产,发现得到了高聚合度,高规整度的聚丙烯。

从生产角度来讲,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的出现使得很多塑料的生产不再需要高压,减少了生产成本,并且使得生产者可以对产物结构与性质进行控制。从科学研究角度上,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带动了对聚合反应机理的研究。随着机理研究的深入,一些对产物控制性更好的有机金属催化剂系统不断出现,如茂金属催化剂、凯明斯基催化剂等。基于这些贡献,卡尔·齐格勒和居里奥·纳塔分享了196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关友人

卡尔·齐格勒联邦德国有机化学家。1898年11月26日生于黑尔萨,1973年8月12日卒于米尔海姆。1920年获马尔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27年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授。1936年任哈雷-萨勒大学化学学院院长。1943年任威廉皇家学会(后称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煤炭研究所所长,直至逝世。齐格勒在金属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直占世界领先地位。1953年他利用铝有机化合物成功地在常温常压下催化乙烯聚合,得到聚合物,从而提出定向聚合的概念(见齐格勒-纳塔聚合)。因合成塑料用高分了并研究其结构,与G.纳塔共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标签: 居里奥·纳塔

更多文章

  • 卡尔·齐格勒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卡尔·齐格勒

    卡尔·齐格勒联邦德国有机化学家。1898年11月26日生于黑尔萨,1973年8月12日卒于米尔海姆。1920年获马尔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27年在海德堡大学任教授。1936年任哈雷-萨勒大学化学学院院长。1943年任威廉皇家学会(后称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煤炭研究所所长,直至逝世。齐格勒在金属有机化

  • 约翰·肯德鲁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约翰·肯德鲁

    约翰·肯德鲁,男,爵士,CBE,FRS(SirJohnKendrew,1917年3月24日牛津-1997年8月23日),英国生物学家,196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约翰·肯德鲁约翰·肯德鲁外文名:SirJohnKendrew籍贯:英国牛津出生地:英国牛津性别:男国籍:英国出生年月:1917年3月

  • 马克斯·佩鲁茨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马克斯·佩鲁茨

    马克斯·佩鲁茨(MaxF.Perutz,1914年5月19日-2002年),男,英国生物学家和结晶学家,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二战时去英国求学,在剑桥获博士学位并加入英国籍。蛋白质晶体学家。因发现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与肯德鲁共获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也是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创建人与第一任主任,

  • 梅尔文·卡尔文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梅尔文·卡尔文

    梅尔文·埃利斯·卡尔文(MelvinEllisCalvin,1911年4月8日—1997年1月8日),美国著名生化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因与AndrewBenson和JamesBassham发现卡尔文循环(CalvinCycle)或称Calvin-Bens

  • 威拉得·利比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威拉得·利比

    威拉得·弗兰克·利比(WillardFrankLibby,1908年12月17日-1980年9月8日),著名美国化学家、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及博士),曾参与曼哈顿计划。利比一生致力于放射性碳定年法(Radiocarbondating)的发展,1940年

  •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

    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捷克语:JaroslavHeyrovský1890年12月20日-1967年3月27日),捷克化学家,布拉格大学教授。中文名:雅罗斯拉夫·海罗夫斯基外文名:JaroslavHeyrovský国籍:捷克出生日期:1890年12月20日逝世日期:1967

  • 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

    亚历山大·罗伯兹·托德AlexanderRobertusTodd,BaronTodd(1907年10月2日-1997年1月10日),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化学家、男爵。他被称为近代核酸化学的前驱,主要成就是对核苷、核苷酸的研究,弄清了核苷酸的结构和组成,首先合成了人体内几种重要核苷酸单体,也为核酸的双螺

  • 尼古拉·谢苗诺夫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尼古拉·谢苗诺夫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苏联医生、化学家;1896年4月15日出生于俄罗斯萨拉托夫;谢苗诺夫的重大贡献是发展了链反应理论,并于1956年与西里尔·欣谢尔伍德一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86年9月25日逝世。中文名: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谢苗诺夫外文名:Никола́йНикола́евичСе

  •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里尔·欣谢尔伍德

    西里尔·欣谢尔伍德是英国化学家。1897年6月19日生于伦敦,1967年10月9日卒于同地。曾入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学习,1914年因战事中断学习。1916~1918年在皇家兵工厂炸药车间工作。1919年回原校复学。1920年毕业后留校工作。1921年起到牛津大学三一学院工作。1937年后任牛津大学

  • 文森特·迪维尼奥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森特·迪维尼奥

    文森特·迪维尼奥(VincentduVigneaud,1901年5月18日-1978年12月11日),美国生物化学家,195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中文名:文森特·迪维尼奥外文名:VincentduVigneaud出生日期:1901年5月18日逝世日期:1978年12月11日主要成就:1955年获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