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郑振香

郑振香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731 更新时间:2023/12/16 18:09:02

郑振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河北东光县人,1929年10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的考古学专业的研究生,1976年主持发掘了河南安阳妇好墓,对我国殷商考古有重大意义。与人合著有《殷墟妇好墓》、《殷墟玉器》、《殷墟铜器》、《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安阳小屯》等。2018年10月13日,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向郑振香颁发了殷墟考古发掘“功勋人物”纪念章和纪念证书。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郑振香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东光县

出生日期:1929.10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1976年主持发掘了河南安阳妇好墓,对我国殷商考古有重大意义

代表作品:《殷墟妇好墓》、《殷墟玉器》等

职称:研究员

简介

郑振香研究员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考古学家。她1954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由于品学兼优,学校留下她继续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1962年5月,郑振香怀着她对田野考古的一腔热忱,离开繁华的首都北京,来到她久已向往的中国考古圣地安阳殷墟。在这里,郑振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凡跟郑振香研究员打过交道的人,大都知道她的脾气执拗。

坚持真理

的确,郑振香女士是一位一心干事业的人,在原则问题上,在学术问题上,她都会坚持真理,不给一点情面的。在安阳的几十年里,她几乎跑遍了殷墟的每一寸土地,可以说,她心里对安阳殷墟的遗址布局早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了。

根据她的经验,一般的建筑基址不会有这么深。听了技工们的话,她不言语,只是板着一脸的严肃说:挖,我倒要看看这基址到底有多深!郑振香女士不苟言笑,一说搞发掘,她就如同战场上的指挥官一样,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宝贝出土

技工们一听郑振香女士的话,一个个干得更起劲了。老技工何师傅是位有心计的人。他手持探铲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又轻轻地拔出来,认真清理完铲窝里所带的泥土后,就又换个地方重新打。可不要小看这不起眼的探铲,多少埋藏在地下的宝贝,就是靠它发现的,探铲就是考古工作者的眼睛。何师傅的探铲已经打入地下7米深了,他再一次地小心翼翼地从地下拔出探铲来。突然,几乎是同时,郑振香和助手们发现,探铲铲窝里的土里面夹带着鲜红的漆皮和一只翠绿色的玉坠!连续几天来,郑振香女士难得一笑的脸上第一次见到了微笑。老技工何师傅高兴得孩子似的,他一路小跑地到水渠边,把那原本就制作精美玲珑剔透的玉坠洗了个干干净净。工地上洋溢着节日般的气氛。

精心挖掘

1976年5月16日,这是中国考古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不仅仅是郑振香,全中国所有的考古工作者都为之自豪。妇好墓的发现,被评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这时的郑振香先生,俨然就是一位战场上的指挥员。在她的指挥下,刚刚组织起来的由80多人参加的突击队,继续井井有条地进行发掘。在他们发掘出的一个5米多长、4米来宽的大坑里,已经开始冒出了泉水。郑振香先生当即决定:一方面派人组织水泵,一方面依照中国最原始的方法,架起辘轳往上淘水。此时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要不然,这里就会变成一个大水坑。技工们在泥水里艰难地工作着,当他们发掘到七八米深的时候,奇迹出现了:这里出土了青铜器!原来,这是一个商代的墓葬。在这个墓葬里,发现了16个殉人和6只殉狗。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商代的贵族墓葬。

葬品丰富

这个大墓随葬品极为丰富,在安阳殷墟的发掘史上十分罕见。在殷墟发现的商代大墓,大部分都被盗过,有的甚至被盗掘过好多次。看来,新发现的这座墓葬还没有遭此厄运。大墓里先后发掘出随葬器物11600多件,计有:青铜器400多件;玉器590多件;骨器560多件;石器70多件;以及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简直就是一个商代文物博览会!最重要的是,在出土的青铜器中,发现了带有墓主人名字的铭文,不少青铜器上铸有“妇好”二字,甚至在一件兵器青铜钺上面,还有“妇好”的名字。学者们经过研究,得知这就是在甲骨卜辞里出现过200多次的武丁的妻子妇好。

要用“令人眼花缭乱”来形容妇好墓的殉葬品一点也不过份。在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中,大致可分为武器、工具、乐器三大部分。炊器、酒器、水器、食器一应俱全,有的还是成双成对或成套的。其中,偶方彝等多种器物是前所未见的。有一件被称为“三联鬳瓦”的青铜器,其造型简直就像三个火锅炖在一个铜架子上!在以前的殷墟发掘中,曾经发现不少的青铜乐器编铙,都是三个一组,妇好墓里的编铙竟然是大小排列的五个一组!这五个编铙不仅造型优美,而且敲击起来音频准确,音域宽广,依次由丰厚低沉到高亢明亮,令人陶醉的乐音可谓绕梁三日而不绝。如果专门为它们编一首乐曲,足可以使现代的东西方乐器为之逊色!随葬的近600件玉器,每一件都称得上巧夺天工。这些玉雕不仅工艺精巧,而且生动活泼形神兼备。这些玉器有玉盘、玉壶、玉尊、玉人等,这些来自辽宁、新疆等地的玉料色彩艳丽,白、褐、黄、灰,晶莹剔透。

文献记载

据专家研究,甲骨文里面,有200多条卜辞与妇好相关。涉及到妇好征战、祭祀等方面。商代什么事情最大呢?文献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在宫廷祭祀先祖,对外征战打仗。妇好曾经为商王武丁主持过不少的重要祭奠,由于妇好品德高尚,她经常主持对先祖的祭祀。她的虔诚感化了许多王公贵族,以致他们不敢轻易地闹事。妇好墓里出土的大量的青铜礼器也印证了这一点。妇好墓里,有两件出土的铜钺特别引人注目。铜钺之上铸有“妇好”的铭文。无独有偶,甲骨文卜辞里,与妇好相关的条目中,记载了妇好多次的征战:她率兵东征西战,最多的一次,竟带兵13000多人,不少男性将军都属她领导,这也是甲骨文记载的战争中动用人数最多的一次战斗。妇好有一次率军征伐巴方,由于她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设下埋伏,配合商王武丁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妇好可谓身经百战劳苦功高。铸有“妇好”铭文的铜钺,正是拥有兵权的象征。

专家们推测说,由于连年的征战,妇好终于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想到妇好生前征战南北、屡立战功,武丁决定对妇好进行厚葬。而且,武丁一反常法,没有把妇好葬到洹河北岸的王陵区,而是葬在了自己处理国家大事的宫殿区里。为了能够经常祭祀他的爱妻,还在陵墓上面修建了一座享堂,随时献上一分思念。就这样,宫殿宗庙区里极为罕见地建起了一座祭祀妇好的庙堂。

沧海桑田,星转斗移。辉煌的殷商王国成为久远的历史。妇好墓享堂的基址也保护了这位女将军的墓葬。原因很简单,历代的盗墓贼一挖到房子基址,就以为下面没有什么了。

获奖记录

2018年10月13日,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向为殷墟考古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考古工作者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郑振香颁发了殷墟考古发掘“功勋人物”纪念章和纪念证书。

评价

感谢郑振香研究员,是她唤醒了沉睡3000多年的女将军,为中国的巾帼英雄谱,填补了第一的空白。

妇好墓的出土,使我国著名的学界泰斗郭沫若先生激动不己。他不无幽默地对年轻一代的考古工作者说:“安阳考古队的同志又为殷墟考古立了一大功!看来,我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要重新改写喽!”妇好墓的出土,也留给学界许多问题:诸如,为什么武丁要如此的厚葬妇好?为什么要把妇好埋葬在宫殿区里?安阳殷墟保护区的地下还有多少“藏龙卧虎”呢?

记者手记

妇好是商代第23代王武丁的配偶,也是一位女将。殷墟的卜辞中记载她曾多次带兵出征,一次达万人以上。杨门女将的故事,更多只是传说而非史实。妇好墓被发现,不仅为研究商文化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而且证明,早在杨门女将和花木兰之前,就已经有尚武的巾帼英雄带兵出征,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我相信在妇好和郑振香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郑振香以女性之躯,在一个战争的年代,为求学而辗转奔走,直到进入中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而她所选择的专业,却是女性涉猎不多的考古学。一个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将军,一个是奋发进取、努力求学的女学者,前者的身份经由后者的发现而被确认,后者通过发现前者而触摸到一个遥远而神秘时代的文化,并谱写了自己考古工作中最辉煌的一页。

在此过程中,两人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历史:前者以明确的身份而不仅是文献中的片段出现在商代,而后者则以发现者和研究者的身份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增添精彩的一笔。两位女性相隔3000年,却在一起构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

考古的魅力

这就是考古学的魅力之所在。挖掘者总是在苦苦寻找辨识过去的依据。如果说“盖棺论定”是指对人或者一件事物的确定性,那么考古工作者就是把这种确定性告诉今天的人们。郑振香使唐兰、郭沫若等前辈学者的研究得到了证实,那么,在中华大地的深处,还有多少被湮没的历史和人物在继续沉睡?

学术讲座

《殷墟妇好墓的发现与研究》

标签: 郑振香

更多文章

  • 陈楸帆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陈楸帆

    陈楸帆,男,生于1981年11月30日,广东汕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艺术学院影视编导专业双学位,为中国更新代代表科幻作家之一,以现实主义和新浪潮风格而著称,被视为“中国的威廉·吉布森”。作品曾多次获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科幻奇幻翻译奖短篇奖等国内

  • 许知远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许知远

    许知远,男,1976年出生,江苏灌南人,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微电子专业,现任职于《生活》杂志。自1998年起为《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书城》《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刊撰稿,文风犀利。曾任《PCLife》执行主编、中国先生网主编、e龙网内容总监,他是单向街书店的创办人之一,曾任《经济观

  • 左方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左方

    左方(1935年-2021年11月3日),男,原名黄克骥,出生于广州,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传媒界知名人士,是《南方周末》创始人之一。2021年11月3日下午4时30分,左方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中文名:左方别名:黄克骥(原名)出生日期:1935年逝世日期:2021年11月3日出生地:广州政治面

  • 李泽厚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泽厚

    李泽厚(1930年6月13日-2021年11月2日),中国湖南宁乡人,哲学家,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据李泽厚的学生赵士林消息,美

  • 英达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英达

    英达,满族,1960年7月7日生于北京,中国内地男演员、导演。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及密苏里大学戏剧表演系。1988年,出演剧情影片《最后的贵族》,担任周大庆一角,这部电影是英达大学毕业后出演的第一部电影。1990年,出演历史剧《围城》,并获得百花奖最佳男配角。1993年执导的家庭情景喜剧《我爱我家

  • 唐丹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丹

    唐丹,女,1990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今无为市),中国象棋运动员,保送进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学习,中国象棋特级大师、中国女子等级分第一人、中国象棋个人锦标赛“九冠王”。2004年,唐丹获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一级棋士赛女子组第二名;2005年,唐丹获威凯房地产杯全国象棋一级棋士

  • 胡续冬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续冬

    胡续冬(1974年10月-2021年8月22日),原名胡旭东,民间人称“胡子”,生于重庆。生前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北京大学巴西文化中心副主任。1991—2002年,求学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西方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后留校,2002年起执教于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领域和方

  • 苏东海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东海

    苏东海,(1927年2月-2021年8月16日),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著名博物馆学家、中国博物馆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者。曾应邀在《团结报》开辟“历史的沉思”专栏,发表多篇历史论文。苏东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8月16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中文名:苏东海籍

  • 王丽丽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丽丽

    王丽丽,女,1992年9月8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市,中国篮球运动员,现效力于新疆天山女子篮球队。2014年6月,王丽丽带领北大女篮获得第九届CUBS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冠军。2015-2016赛季,王丽丽加盟新疆女篮,组队一年多的新疆女篮获得联赛亚军。2018年8月,王丽丽入选中国女篮雅加达亚

  • 贾媛媛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贾媛媛

    贾媛媛,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毕业于日本上智大学,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中国内地女演员、主持人。2007年贾媛媛主演电影处女作《知子罗》,自此开始演艺事业。2009年回国后,出演电视剧《江城令》。2010年主演爱情电影《爱情中转站》和《背面》。2011年主演的80后怀旧电影《坏孩子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