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罗杰·彭罗斯

罗杰·彭罗斯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9 更新时间:2024/1/16 18:13:44

罗杰·彭罗斯(RogerPenrose,1931年8月8日-),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他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工作拥有高度评价,特别是对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方面的贡献。罗杰·彭罗斯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爸爸是著名的人类遗传学家莱昂内尔·彭罗斯。罗杰·彭罗斯毕业于伦敦大学的附属中学,而后本科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任秘书戈兰·汉松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罗杰·彭罗斯,因为其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

基本资料

名:罗杰·彭罗斯

外文名:RogerPenrose

国籍:英国

出生日期:1931年8月8日

毕业院校: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

职业:数学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与霍金一同证明了奇点定理

获得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出生地:英国埃塞克斯州

代表作品:《皇帝新脑》

人物经历

1957年,罗杰·彭罗斯被授予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与其父亲一起合作,设计出非凡的几铺砌。他的铺砌设计被荷兰艺术家埃舍尔(1898-1972年)(因创立光学幻影而闻名)收入石版画中。

1964年,在美国奥斯丁的德克萨斯大学工作时,罗杰·彭罗斯开始提出一种观点,他在牛津大学工作时,继续发展了这一观点——即应用纽量理论(Twistortheory)来研究量子引力。他认为四维时空可以完美应用复几何理论,因此有其几何独特性.因此,他认为弦论(Stringtheory)引入额外维来研究物理是对这一独特性的忽视。

1965年,他以著名论文《引力坍塌和时空奇点》为代表的一系列论文,和著名数学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一起创立了现代宇宙论的数学结构理论。

1966年,任伦敦大学Birkbeck学院应用数学教授。

1972年,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

1973年,任牛津大学RouseBall数学教授。

1994年,被伊利莎白二世封为爵士。

1996年,继续在牛津大学研究纽量理论。

2003年,彭罗斯到普林斯顿大学演讲,题目是:《宇宙的新物理学:时尚(Fashion)、信仰(Faith)、幻想(Fantasy)》。其中时尚指弦论,信仰指宇宙由量子力学构筑,幻想指共形轮回宇宙模型(Theconformalcycliccosmology).

在很多专家看来,彭罗斯更应该是一位数学家和数学物理学家。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彭罗斯对物理的最大的贡献都和数学相关。

彭罗斯出生于1931年8月8日,比出生于1942年的霍金大了11岁,这个年纪差正好是白和杜甫之间的年纪差。李白和杜甫在一起喝过酒,但没有合作过写诗。彭罗斯和霍金却合作研究过物理,包括著名的奇点定理的证明,我们在下面对这个定理稍加解释。严格地说,我们应该称彭罗斯为彭罗斯爵士,因为在63岁的时候,他被授勋为爵士。

研究成果

黑洞与奇点

彭罗斯对数学物理的贡献集中在和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相关的问题上,而这些问题都和几何有关。

这里不是介绍他的科学工作的地方,因为他的大多数工作都很抽象,在引力和几何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他是那种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的类型”,先于霍金,他研究了引力理论中奇点问题,那时他才34岁。我们知道,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与万有引力紧密相关,在爱因斯坦看来,万有引力最恰当的解释不是传统的力,而是时间和空间的弯曲。当时空弯曲了,所有的物体走最短程的路径,这些短程路径看上去就像是引力作用在物体上所引起的。时空弯曲的最有名的例子是黑洞,在黑洞的周围存在一个曲面,在这个曲面之内,光线的最短程线不能到达黑洞的外部,这个特点就是黑洞这个名字的来源。

彭罗斯证明了,在大质量天体塌缩成黑洞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点,所有的塌缩物质在这个点之后不再存在路径。用几何的语言来说,这是几何上的奇点。而在普通的人看来,这是毁灭之点,因为越是靠近这个点,引力产生的拉扯力越大,最终归于毁灭。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这个点上,所有的物理学定律不再适用。霍金后来与彭罗斯一道将奇点的存在性证明推广到更加一般的情况,包括早期宇宙。

奇点的存在一直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难题。好在我们这些在黑洞外部的人不必担心,因为我们看不到它们,它们总是被所谓的视界包围起来。视界很像我们在大海上看到的一个圆,也就是地平线,在这个圆之外我们什么也看不到。1969年,彭罗斯提出了著名的宇宙监督原理,该原理保证任何时空奇点都会被视界包围起来。直到今天,这个猜测还是引力理论中的一个难题。

彭罗斯贴砖

彭罗斯最为有名的发明也许是与娱乐数学有关的彭罗斯贴砖。我们知道,瓷砖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因为我们可以用这些砖将整个地面铺满。可以用于贴砖的还有正三角和正六边形,这些贴砖贴出的图案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不但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例如,用正三角贴出的图案有60度转动对称性),还有周期性。有些形状的砖是不能用来紧密地贴满地面的,例如正五边形。还可以用几种不同形状的贴砖贴满整个地面,我们将这样的一组几何形状称之为贴砖。有些特别的贴砖不仅可以用来贴满平面,贴出来的图案有很多种,而且不可能具有周期性,这类贴砖叫做非周期贴砖。在彭罗斯之前,通常的一组非周期贴砖含有很多不同的形状,即使在彭罗斯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只有两个形状的贴砖的同一年(1974年),最好的非周期贴砖也含有六种不同的形状。

获奖记录

1975年,与史蒂芬·霍金一起被授予伦敦皇家天文学会艾丁顿奖。

1985年,被授予伦敦皇家学会皇家奖。

202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罗杰·彭罗斯,莱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三位获奖者因发现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现象黑洞。

标签: 罗杰·彭罗斯

更多文章

  • 迪迪埃·奎洛兹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迪迪埃·奎洛兹

    迪迪埃·奎洛兹(DidierQueloz),1966年2月23日生,瑞士天文学家。在寻找太阳系外行星方面颇有贡献,《卫报》称,奎洛兹在日内瓦大学攻读博士时(1995年),和米歇尔·麦耶共同发现了围绕主序星的首颗太阳系外行星。2019年10月8日,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迪迪埃·奎洛兹外

  • 米歇尔·马约尔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米歇尔·马约尔

    米歇尔·马约尔(MichelMayor),1942年1月12日出生于瑞士洛桑。1971年获得瑞士日内瓦大学博士,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2019年10月8日,米歇尔·马约尔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米歇尔·马约尔外文名:MichelMayor;MichelG.E.Mayor别名:米歇尔·麦

  • 詹姆斯·皮布尔斯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詹姆斯·皮布尔斯

    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Peebles),1935年4月25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尼伯,加拿大裔美国物理学家和理论宇宙学家,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荣誉科学教授。2019年10月8日,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詹姆斯·皮布尔斯外文名:PhillipJamesEdwinPeeb

  • 唐娜·斯特里克兰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娜·斯特里克兰

    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Strickland,1959年5月27日——),加拿大女性物理学家,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历史上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科学家。2018年10月2日,2018年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阿瑟·阿斯金、杰哈·莫罗和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奖,以表彰他们“在激光物理领

  • 亚瑟·阿斯金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亚瑟·阿斯金

    亚瑟·阿斯金(ArthurAshkin,1922年9月2日-2020年9月21日),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美国科学家。美国光学学会(OSA,OpticalSocietyofAmerica)名誉成员,曾在贝尔实验室和朗讯科技公司(LucentTechnologies)任职。2018年10月2日,201

  • 雷纳·韦斯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雷纳·韦斯

    雷纳·韦斯(RainerWeiss),1932年9月29日出生于德国柏林,美国理论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荣誉教授。雷纳·韦斯在少年时代为躲避德国国内的政治动荡而举家迁往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1938年迁往美国。195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60年至

  • 巴里·巴里什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巴里·巴里什

    巴里·巴里什(BarryClarkBarish,1936年1月27日-)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林德教授。巴里什教授于1997年至2006年担任LIGO项目主管,领导了LIGO建设及初期运行,建立了LIGO国际科学合作,把LIGO从几个研究小组从事的小科学成功地转化成了涉及众多成员并且依赖大规模设备

  • 基普·S·索恩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基普·S·索恩

    基普·S·索恩KipStephenThorne(1940年6月1日-)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2017年10月3日,因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引力物理和天体物理学领域,很多活跃于相关领域的新一代科学家都曾经接受过他的培养和训练。索恩和英国物理学家

  • 邓肯·霍尔丹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邓肯·霍尔丹

    邓肯·霍尔丹(DuncanHaldane),1951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理论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8年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凝聚态物理理论做出基础性贡献,包括分数量子霍尔效应。2016年10月4日,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文名:邓肯·霍尔丹外文

  •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迈克尔·科斯特利茨

    迈克尔·科斯特利茨,1943年6月22日出生于英国阿伯丁,1969年从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美国布朗大学物理学教授。1974年就职于伯明翰大学,1981年英国物理学会授予其麦克斯韦奖。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凝聚态理论,一维/二维物理,其中相变领域包括:随即体系、电子局域化、自旋玻璃态等;临界动力学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