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顾明远

顾明远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15 更新时间:2024/1/19 4:22:16

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男,1929年10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毕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兼首席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基本资料

名:顾明远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江阴

出生日期:1929年10月14日

职业:博士生导师学者教育家

毕业院校:苏联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

代表作品:《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教育学》等

人物经历

1942年9月至1948年7月南菁中学中学

1948年9月至1949年7月上海荣海学校任教员

1949年8月至195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肄业

1951年8月至1956年7月苏联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系本科

1956年8月至1958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助教

1958年9月至1962年8月北京师大一附中北师大助教兼一附中教导处副主任

1960年9月至1965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

1965年9月至1966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系主任;1965年12月起兼外国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1966年7月至1971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劳动

1972年1月至1974年11月北京师大二附中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

1974年12月至1979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革命组副组长兼文科组组长、教务处副处长、社会科学处处长

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副教授

1979年1月至1984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所长

198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比较教育博士授权点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4年8月至1991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1984年12月至2004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兼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国家教委华北地区教育干部培训中心主任)

1987年6月至1997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兼研究生院院长

2004年5月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育学部(院)教授,顾问

2020年12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主任。

2001年香港教育学院首位名誉教育博士

2008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荣誉教授

2009年澳门大学名誉博士

2009年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

社会任职

曾任兼职

北京师范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专业职务资格评定委员会委员

原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副主任

原国家教委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二、三届、四届成员、召集人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原国家教委电教委中小学教育电视电化教材审定委员会主任

原国家教委教育考试暨自学考试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国家教育考试指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原国家教委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

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执委会副主席

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际交流学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兼职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文科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

现任兼职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一组组长、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顾问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教师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总顾问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师范教育研究会顾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评估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获奖情况

1991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91年获政府津贴及证书

1995年《战后苏联教育研究》(主编)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公室(教委社会科学司)颁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5年《中国教育大系》(主编)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97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97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一等奖

1998年12月《比较教育导论》与薛理银共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9年9月《教育大辞典》(主编)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9年9月9日荣获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人民教师”称号

2000年《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主编)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年《比较教育导论》与薛理银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教材)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教材)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教材)二等奖。

2002年《教育大辞典》(主编)获吴玉章奖一等奖。

2002年《国际教育新理念》(主编之一)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年《世界教育大事典》(主编)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

2007年《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获教育部第四届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主编之一)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3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主编之一)获北京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4年《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主编)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15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14年获吴玉章奖终身成就奖。

2015年《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主编)获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16年《比较教育(第五版)》(主编之一)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2017年《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1921-2012)》(主编之一)获第十四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8年“中小幼名优教师学习与发展双互助合作模式”与郭华、周作宇共获北京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

2019年《中国学校研究》与马建生、滕珺共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020年《顾明远文集》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科研项目

1984年,主持国家六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后苏联教育研究”(1984-1986)

1985年,主持国家教委第一批博士点项目“国外培养高级人才的战略措施”(1985-1988)

1986年,主持国家教委重点项目《教育大辞典》(1986-1998)

1992年,主持全国规划办公室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1992-1996)

1994年,主持国家教委高教司委托项目“高等教育立法研究”(1994)

1995年,主持国家教委社科司专项基金项目“教育学”学科九五研究课题指南(1995)

1996年,主持全国规划办公室国家九五重点课题“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变革——高等教育现代化与高等教育观念的变革(子课题)”(1996-1999)

1997年,主持全国规划办公室国家九五重点课题“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2001)

1998年,与守福教授共同主持国家教委师范司专项重点课题“高师本科教育改革经验、发展趋势和国际比较研究”(1998-2000)

2001年,主持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立项课题“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2001)

2002年,主持全国规划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2002-2005)

2002年,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重点课题“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2002-2004)

2003年,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2003-2008)

2008年,主持教育部规划纲要专项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研究”(2008-2009)

2008年,与李敏谊共同主持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研究课题“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研究”(2008)

2009年,与孙进副教授共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招标项目“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研究”(2009)

2009年,与高益民副教授共同主持教育部社科司课题“金融危机对教育的影响——各国的应对及其对我国的示”(2009)

2010年,主持教育部师范司委托项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研究”(2010)

2010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主要国家民族教育政策比较研究”(2010)

201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教育与人生”(2013)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点委托课题“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2016)

2017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带一路’不同类型国家教育制度与政策研究”(2017-2020)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教育学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研究”(2018-2020)

代表性著作

1,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合著),1981年,2001年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日本同时代社。

2,比较教育(主编之一),1982年、2015年第五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3,[苏]比较教育学(译著),1982年,文化教育出版社。

4,教育学(中师用,主编之一),198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学实用教育学(主编),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世界教育发展的启示,1989年,四川教育出版社。

7,实用教育学(师专用)(主编),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教育大辞典(12卷本,主编),1990—199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9,战后苏联教育研究(主编),1991年,江西教育出版社。

10,STS辞典(主编之一),1992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11,外国教育督导(主编),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12,中国教育大系(主编),1994年10月,2007年第二版,2015年第三版,湖北教育出版社。

13,比较教育导论(合著),1996年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14,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合著),1998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5,我的教育探索——顾明远教育论文集,1998年10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16,教育大辞典(第二版,增订合卷本,主编),1998年8月,上海教育出版社。

17,世界教育大事典,2000年9月,江苏教育出版社。

18,国际教育新理念(主编之一),2001年10月,海南出版社。

19,EducationinChinaandAbroad:PerspectivesfromaLifetimeinComparativeEducation,2001年TheUnivertyofHongKong。

20,杂草集--顾明远教育随笔,2001年5月,2014年重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21,教育:传统与变革,2004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22,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2004年10月,2018年第二版,山西教育出版社;日译本,2009年,东信堂;英译本,2014年,Brill出版社。

23,顾明远教育口述史,2007年1月,2012年第二版,2018年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4,野花集——顾明远教育随笔,2008年4月,2014年重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25,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主编),2008年12月,人民出版社。

26,思考教育――顾明远自选集,3008年12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7,学无止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研究(主编之一),2010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主编之一),2010年10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9,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主编),2013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30,和平之桥(与地田大作对话集),日文版,2012年,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中文版,2013年,教育科学研究所;台湾繁体字版,2014年,正因文化。

31,鲁迅作品里的教育,2013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

32,顾明远教育随笔(杂草集、野花集、绿叶集),2014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33,顾明远教育演讲录,201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34,站在孩子的视角谈教育,2014年1月,天津教育出版社。

35,比较教育(第五版)(主编之一),201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36,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教育(主编之一),2015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37,顾明远教育论述精要,2016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38,中国学校(合著)(中文版),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PortraitsofChineseSchools(英文版),2016年,Springer。

39,新高考来了,怎么看,怎么办。(主编)201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40,中国学制百年(主编),201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41,鲁迅教育文存,201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42,中国教育路在何方,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43,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专题研究(主编之一),2017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44,顾明远文集,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5,顾明远教育口述史(修订版),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6,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修订版),201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

47,泥土集——顾明远教育论文和随笔,202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48,国际教育新理念(修订版)(主编之一),2020年,教育科学出版社。

国际交往与境外出访

1951—56年在苏联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习。

1974年以中国代表团顾问的身分赴法国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

1980年参加在日本琦玉县召开的第四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作了题为“TheDevelopmentofEducationinChinaOverthePast30years”的发言。会后顺访东京、广岛(广岛大学)。

1984年参加中国高等教育代表团访问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

1985年应日本教育恳谈会邀请率师范教育代表团访问了日本东京、大阪、神户、京都、奈良等城市。

1986年应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邀请参加“亚洲华人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研讨会,会上作了题为“国内教育科学研究之现状和发展”的发言。

1987年参加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第六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作了题为“Developmentof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inChina”的发言。在执委会上被选举为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回国途中顺访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佛蒙特大学。

1987年儿基会项目率幼儿教育代表团访问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美国波士顿、纽约、旧金山、檀香山等地的大学和早期教育中心。

1988年应日本中西重美、德山广、浅野弘嗣的邀请,率幼儿教育代表团访问日本东京、神户、德岛,并在鸣门教育大学作中国师范教育的演讲。

1989年参加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七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作了题为“DevelopmentandReformofEducationforminorityNationalitiesinChina”的大会发言。会后顺访美国佛蒙特大学、达特默思学院等。

1990年应日本TSD软件公司的邀请访问日本长崎、东京、横滨、山形。

1990年参加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欧洲比较教育学会年会并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会议。

1991年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代表团成员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苏高等教育改革研讨会,在会上作了题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发言,会后访问列宁格勒。

1991年应日本北陆大学邀请访问日本。

1991年应美中师范教育联合会邀请率中国师范教育代表团参加在华盛顿召开的第四次美中师范教育会议,会后顺访EastStrusburg、Bloomsburg、Omaha(Nebraska)、Ames、CedarFalls、Fresno等市镇。

1991年应日本福岛大学的邀请到福岛大学讲学。

1992年应日本东西南北国民统一运动联合会邀请参加在东京召开的“亚细亚太平洋时代的青少年教育”大会。在会上作了“科技、道德及中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的报告。

1992年参加在捷克布拉格召开的第八届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在执委会上被选为联合会双主席之一(CO—President)。

1992年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代表团访问福岛大学。

1993年应台湾比较教育学会邀请讲学并考察。

1993年参加在台湾召开的“中国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现代化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

1993年参加在夏威夷召开的“环太平洋地区高等教育评估”国际研讨会。

1994年2月赴香港浸会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参加小学教师申请学士学位课程专家组会议。

1994年7月赴日本筑波市参加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第30届年会,并发表演讲“TimeisCallingforthecooperationofComparativeEducationinAsia”。

1994年9月赴日本福岛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并参加日本早稻田大学召开的“中日教育研究交流会”,作“学习和借鉴——中日两国教育的比较研究”报告。

1996年11月赴日本福岛大学参加“中日美师范教育的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发表演讲“中美对教师概念的理解”。

1996年12月赴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参加参加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第一次年会发表演讲“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并赴福冈大学作学术报告“中国教育改革”。

1997年11月赴日本鸣门大学讲学4个月。

1998年6月赴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参加“华侨教育学术研讨会”,并发表演讲“中华文化和华侨教育”。

1998年9月赴香港教育学院课程理论系访问。

1998年10月赴日本福冈九州大学参加教育管理和政策国际研讨会发表论文“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

1998年11月应土屋基规教授之邀请,赴日本神户大学考察。

1998年12月赴香港大学作学术访问一个月,并参加“教育领导、教育质量研讨会”,发表演讲“教育质量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参加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召开的会议,发表演讲“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1999年1月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讲学,题目为“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动向”,载1999年度大阪教育大学教育研究所报。

1999年3月赴日本参加东京学芸大学进行校外评估。

1999年11月赴法国巴黎第八大学作学术访问、讲学。

2000年3月赴早稻田大学参加“第二届亚太地区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比较教育研讨会”作题为“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的发言。

2000年10月11日至15日访问韩国,参加在岭南大学召开的“21世纪亚洲教育国际会议”,作40分钟发言。参观了大真大学并讲学: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参观汉城科学高中、汉城大学,访问了教育发展研究院、浦项纲铁厂。

2000年12月4日至5日参加香港学术评审局成立十周年暨新世纪高等教育创新与质量研讨会。2000年12月8日至12日参加在台湾师大召开的台湾教育学会年会并作主题发言。参观桃园县阳明小学、大立安职高、实践大学。

2001年2月9日至10日参加在香港浸会大学召开的研讨会,作题为“20世纪课程改革的回顾与瞻望”演讲。

2001年7月6日至10日参加香港小学校本课程研讨会并发言。

2001年11月22日在香港教育学院接受该校授予的首届名誉教育博士学位。

2002年7月3日至5日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庆祝北京师大建校百周年报告会,讲教师专业化问题。

2002年7月23日至28日参加在日本大阪佛教大学举办的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暨横地清先生八十寿辰庆祝会,作“中国课程改革之精神”发言。

2002年8月31日至9月1日随北京师范大学代表团访问香港参加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

2003年3月20日至27日,参加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教育研究所举办的第一次国际会议,主题是“比较教育的历史和文化认同”,作专题发言:“比较教育的危机和出路”,顺访京都龙谷大学并座谈。

2003年7月1日至2日,参加香港教师教育讲习班。、

2003年11月23日,参加澳门小学数学教师研讨班。

2005年12月4日,参加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名家讲座,讲“民族文化传统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2007年10月14—15日,参加日本数学教育学会在大阪举行的中日数学教育研讨会,讲“数学教育与素质教育”。

2008年4月17—20日,访问日本广岛大学,作中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研生情况报告。

2009年11月19—20日,访问日本创价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

2009年11月21—24日,参加在日本大阪教育大学召开第6届数学教育研讨会。

2015年5月24日—31日,访问芬兰坦贝拉大学和赫尔辛基大学,与Mieni教授对活。

标签: 顾明远

更多文章

  • 李殊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殊

    李殊,女,是全总文工团著名的歌手,国家一级演员。她饱经风雨,演唱了百余部影视剧歌曲,其演唱的歌曲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她的丈夫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制作人之一阿罗。李殊、阿罗夫妻二人李殊的丈夫是中国最早的音乐制作人之一阿罗。丈夫是李殊一生最重要的人。上世纪80年代末大街小巷的音乐磁带多半是由这个小个子男人

  • 张歆怡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歆怡

    张歆怡,1998年5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内地女演员。2011年出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饰演孟书娟。2014年,在近代战争剧《四十九日·祭》中再次饰演孟书娟一角。2015年,在民国权谋剧《少帅》中扮演赵四小姐。2016年2月21日,进入中戏艺考复试,9月入学中戏导演系。中文名:

  • 郭永怀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郭永怀

    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

  • 王西京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西京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

  • 顺懿密妃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顺懿密妃

    顺懿密妃(?—1744年),王氏,汉军旗人,知县王国正之女。康熙二十余年入侍宫中,三十二年生皇十五子愉恪郡王胤禑,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子庄恪亲王胤禄,四十年生皇十八子胤祄。五十七年十二月册为密嫔,雍正二年六月晋尊为皇考密妃,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顺懿太妃,九年十月十六日薨,年七十多岁;乾隆十年十月十六日

  • 李由美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由美

    李由美(李秞美/Leeumi),韩国籍,是韩国人气美女主播,目前在韩国AfreecaTV里担任BJ主播,主要做音乐节目,经常给听众播音乐,还有就是和听众聊天,因为具有甜美可爱的外表,所以在韩国女主播方面上人气非常高,在中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中国不少人对Umi的名字存在误解,首先中国的Fans们

  • 张东健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东健

    张东健(JangDongGun),1972年3月7日出生于韩国首尔龙山区,韩国男演员。1992年,参加韩国MBC电视台第21期演员培训班出道;1993年,拍摄首部青春剧《我们的天国》。1997年,1月主演剧情剧《医家兄弟》,获MBC演技大赏最佳男演员奖。4月主演爱情剧《天桥风云》。2000年,主演爱

  • 周劲松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劲松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轨道车辆动力学及控制。中文名:周劲松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四川省涪陵市出生日期:1969年12月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代表作品:铁道车辆振动与控制男,1969年12月生。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博

  • 左右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左右

    左右(ZachIreland),美国中部人,来华两年。说着一口奇奇怪怪的普通话,经常出错,但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生动的肢体语言,弥补了这一缺陷,说起话来非常有想象力。因天真的眼神和迷人的酒窝被一众年轻女孩喜欢,被誉为“少女杀手”。但是,一般稍年长的中国人对他的中文和逻辑难以理解,表示有代沟。中文名:左右

  • 朱江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江

    朱江,生于1941年9月,本名朱士东,广东人,在香港长大,香港老牌演员。1959年底考入岭光公司成为基本演员,受训四个月后,首次演出粤语片《夜半奇谈》,接着的《电梯情杀案》即任主角。他与郑少秋、刘松仁及夏雨都是香港1970年代的著名靓仔小生,曾在一系列的港版武侠剧中饰演主要角色,但在其电影生涯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