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蒋春霖

蒋春霖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17 更新时间:2023/12/18 5:46:53

蒋春霖(1818年—1868年),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晚清词人。咸丰中曾官至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毁诗而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年间兵事(太平天国运动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特多感伤之音,有“词史”之称。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烬余稿》。

基本资料

中文名:蒋春霖

别名:字鹿潭

出生日期: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

逝世日期:同治七年(1868)

职业:晚清词人

出生地:江阴城内蒋家巷

代表作品:《水云楼词》、《水云楼词续》、《水云楼烬余稿》

生平简介

蒋春霖,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生,江阴城内蒋家巷人。蒋春霖从小随任湖北荆门直隶知州的父亲蒋尊典在任所生活。少年蒋春霖颖悟聪敏,资性过人,所作诗赋曾压倒词坛前辈强手,故有“乳虎”之称。蒋春霖性格坦爽,屡试不中,仕途不济。道光二十八年(1848)后曾先后在苏北两淮地区任盐官,署理淮南、东台、富安场盐大使。他一生落拓,早岁为诗,中年以后有大量词作,大多为抒情、忆旧和感伤之作,其中不乏寄托思乡之情。咸丰七年(1857)后,蒋春霖母亲和爱妻先后亡故,其生活更加潦倒,内心愁闷,只能以填词排忧。咸丰末年,40岁的蒋春霖遭罢官,先后居东台、泰州,生活困苦。时值太平军与清军交战,战乱频传,蒋春霖忧心如焚。期间,他的词对家国的飘摇、人民的流离失所都有极为深沉的描绘。历代词家评说蒋的词婉约多姿,抑郁悲凉,有“词史”之称。和他同时代的词人谭献称颂蒋春霖为“倚声家老杜(甫)”。他与纳兰性德和项鸿祚同被誉为清代词坛“三鼎足”。

同治七年(1868),蒋春霖离别苏北,准备去浙江衢州投靠友人,路经吴江东门外垂虹桥,感到前程茫茫,伤痛之余竟投水而亡,年仅51岁。

蒋春霖逝世后,乡人缪荃孙、金武祥等人先后收集并刻印了《水云楼词》(两卷)、《水云楼词续》、《水云楼烬余稿》。建国后,山东齐鲁书社出版了冯其庸先生的《蒋鹿潭年谱考略·水云楼诗词辑校》一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又出版了周梦庄先生的《水云楼词疏证》,为后人研究蒋春霖提供了重要资料。

自杀缘由

出自晚清张尔田的《近代词人轶事》:“鹿潭,先君子学词之师也。性落拓。官两淮盐大使。罢官,避地东淘,杜小舫(文澜)观察爱其才,时周给之。小舫之词,多出其手定。鹿潭素不善治生,歌楼酒馆,随手散尽。晚年与女子黄婉君结不解之缘,迎之归于泰州。又以贫故,不安于室。鹿潭则大愤,走苏州,谒小舫。小舫方署臬使,不时见鹿潭。既失望,归舟泊垂虹桥,夜书冤词,怀之,仰药死。小舫为经纪其丧。婉君闻之,亦以死殉。余从嫂黄亦家泰州,亲见婉君死状,言之甚悉。是亦词人之一厄也。鹿潭遗诗宗源瀚序,略及其事,而不能详云。”

文学创作

蒋春霖早岁工诗,风格近李商隐。中年,将诗稿悉行焚毁,专力填词。据说他由于喜好纳兰性德的《饮水词》和项鸿祚的《忆云词》,因自署水云楼,并用以名其词集,这个说法因为没有蒋春霖留下的文献证据,受到一些研究者怀疑。他重视词的内容和作用,认为:“词祖乐府,与诗同源。偎薄破碎,失风雅之旨。情至韵会,溯写风流,极温深怨慕之意。”所作词如〔台城路〕《易州寄高寄泉》、〔卜算子〕“燕子不曾来”等,多抒写仕途坎坷、穷愁潦倒的身世之感,悲恻抑郁。其咏时事之作,如〔台城路〕“惊飞燕子魂无定”、〔渡江云〕《燕台游踪,阻隔十年,感事怀人,书寄王午桥、李闰生诸友》等,虽被誉为“倚声家老杜”,但内容大都抒写太平军扫荡江南时,士大夫流离之感以及对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哀叹。

在艺术上,蒋春霖目无南唐两宋,更不囿于当代浙派和常州派的樊篱。他的词讲究律度,又工造境,注意炼字炼句,在清末颇受称誉。谭献称其“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中,分鼎三足”。

《水云楼词》,蒋春霖生前刻于东台,后收入杜文澜《曼陀罗阁丛书》中。蒋卒后,他的好友于汉卿搜集未刻之词,与宗源翰所藏,合刻《补遗》1卷。缪荃孙也重刻过他的词集。1933年出版的《词学季刊》创刊号,又发表其未刻词9首。总计蒋春霖词今存170首。诗作今存94首,由金武祥刻入《粟香室丛书》,题为《水云楼剩稿》。

诗词选摘

【早起】

秋生残夜惊心早,愁入中年熟睡难。呜咽角声欹枕坐,微茫窗色掩灯看。

前村人语霜华白,远树霞明海气寒,闻道高堂初罢宴,锦衾红烛夜漫漫。

【无题】

虬驷无声下窅冥,璇宫织罢昼长扃。茝兰芳变搴谁遗,虎豹关严呌未灵。

承露玉盘秋皜皜,御风仙佩夜泠泠。浮槎未辨支机石,漫说蓬莱路几经。

【车中】

山回石壁引车过,架壑人家尽薜萝。问道语频惊地远,投餐米贱喜时和。

塞鸿逐侣当春少,野雀为羣入暮多。乐土及今容税驾,江关烽火近如何。

【中秋夜步】

遨游曾得几时醉,盘餐且喜今宵同。室家飘泊逐野鹜,干戈扰攘羁来鸿。

挥手白云忽变幻,举头明月无始终。杖藜相擕复前去,衣裳飒飒生秋风。

【九日登岳阜】

空城风肃雁声来,故垒霜清曙色开。备敌尚余全胜地,经时原仗出羣才。

游山轩盖秋仍集,横海楼船去不回。待摘茱萸寄乡国,隔江云树正堪哀。

【题万卷书楼图】

从来物聚天能嫉,况复胸罗八斗才。梦裏乡园仍汉土,焚余文字即秦灰。

蟫鱼食古终何益,旅燕寻巢亦可哀。莫道柴门秋色泠,吴宫花草半蒿莱。

【登泰州城楼】

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旌旗杂遝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乌鹊尚淹留。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

【卜算子】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

【柳梢青】

芳草闲门,清明过了,酒滞香尘。白栋花开,海棠花落,容易黄昏。

东风阵阵斜曛,任倚遍红栏未温。一片春愁,渐吹渐起,恰似春云。

【浪淘沙】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已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华发已无端,何况华残?飞来胡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鹧鸪天】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美人】

水晶帘卷澄浓雾。夜静凉生树。病来身似瘦梧桐。觉道一枝一叶怕秋风。

银潢何日销兵气。剑指寒星碎。遥凭南斗望京华。忘却满身清露在天涯。

【蝶恋花·北游道上】

沙外斜阳车影淡。红杏深深,人语黄茅店。陌上马尘吹又暗。柳花风里征衣减。

屋后筝弦莺语艳。浊酒孤琴,门对春寒掩。鸦背残霜侵短剑,纸窗梦破疏灯飐。

【唐多令】

枫老树流丹。芦花吹又残。系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悲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

泊秦淮雨霁,又镫火,送归船。正树拥云昏,星垂野阔,暝色浮天。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烫江圆。梦醒谁入楚些?冷冷霜激哀弦。婵娟,不语对愁眠,往事恨难捐。看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山川!钩连更无铁锁,任排空墙舻自回旋。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秋烟。

【忆旧游】

记星街掩柳,雨径穿莎,悄叩闲门。酒态添华活,任翩翻燕子,偷啄红巾。篆销万重心字,窗影护憨云。甚飞絮年光,绿阴满地,断送春人?痴魂,正无赖,又琵琶弦上,迸起烟尘。鸿影惊回雪,怅天寒竹翠,色暗罗裙。黛蛾更羞重斗,避面月黄昏。教说与东风,垂杨淡碧吹梦痕。

【渡江云】

燕泥衔杏雨,炉薰隐篆,朱户昼。半窗松影碎,小语分茶,日暖唤青禽。那不见、招手楼阴。空自踏、落花归去,消歇酒杯心。沈吟。红墙几尺,远过蓬山,更难通鱼锦。换尽了,陌头柳色,愁满罗襟。梦中常订重逢约,甚隔帘,翻怕相寻。门又掩,碧桃一树春深。

【庆春宫·秋宵露坐,时妇亡四月矣】

蚓曲依墙,鱼更隔岸,短廊阴亚蔷薇。露幂闲阶,微凉自惊,无人泥问添衣。并禽栖遍,趁星影、孤鸿夜飞。绳河低转,梦冷孀娥,香雾霏霏。当时曲槛花围。却月疏栊,玉臂清辉。纨扇抛残,空怜锦瑟,西风怨入金徽。返魂烧尽,甚环佩、宵深怕归。茫茫此恨,碧海青天,惟有秋知。

【满庭芳】

秋水时至,海陵诸村落辄成湖荡。小舟来去,竟日在芦花中。余居此既久,亦忘岑寂。乡人偶至,话及兵革,咏“我亦有家归未得”之句,不觉怅然。

黄叶人家,芦花天气,到门秋水成湖。携尊船过,帆小入菰蒲。谁识天涯倦客,野桥外、寒雀惊呼。还惆怅、霜前瘦影,人似柳萧疏。愁余。空自把、乡心寄雁,泛宅依凫。任相逢一笑,不是吾庐。漫托鱼波万顷,便秋风、难问莼鲈。空江上,沉沉戍鼓,落日大旗孤。

【曲游春】

怅望心头意,为谁人立雪,酒边梅侧?雪落云沉,忍那人音信,只添岑寂?雪地空留迹。一时又、鸿飞天黑。笑当时、水上清歌,不识无聊今日。堆积。休言愁极。念放浪天涯,清冷何及?一阕新词,纵红尘写尽,情牵难息。雪透窗纱白。肯折取、断残红萼?正无人、一念萦回,生难死易。

词作评价

1)谭献《箧中词》:文字无大小,必有正变,必有家数。水云楼词,〔珂谨按:即蒋春霖著。〕固清商变徵之声,而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中,分鼎三足。咸丰兵事,天挺此才,为倚声家杜老。而晚唐两宋一唱三叹之意,则已微矣。或曰:“何以与成项并论。”应之曰:“阮亭、葆馚一流,为才人之词。宛邻、止庵一派,为学人之词。惟三家是词人之词。与朱厉同工异曲,其他则旁流羽翼而已。”

2)王国维《人间词话》:谭复堂《箧中词选》谓:‘蒋鹿潭《水云楼词》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间,分鼎三足。’然《水云楼词》小令颇有境界,长调惟存气格。《忆云词》精实有馀,超逸不足,皆不足与容若比。然视皋文、止庵辈,则倜乎远矣。

3)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鹿潭词精警雄秀。鹿潭词,如东风第一枝云:“云影薄,画帘乍卷。山意冷,瘦筇又懒。”木兰花慢云:“云埋蒋山自碧,打空城、只有夜潮来。”又〔前调〕云:“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荡江圆。”又云:“看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山川。钩连更无纤锁,任排空、樯橹自回旋。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秋烟。”又甘州云:“避地依然沧海,险梦逐潮还。一样貂裘冷,不似长安。”又云:“引吴钩不语,酒罢玉犀寒。总休问杜鹃桥上,有梅花、且向醉中看。南云暗,任征鸿去,莫倚阑干。”寿楼春云:“但疏雨空阶,萧萧半山黄叶声。”鹧鸪天云:“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凄凉犯云:“疏灯晕结。觉霜逼帘衣自裂。”又云:“窗鸣败纸、尚惊疑打蓬乾雪。悄护铜瓶、怕寒重梅花暗折。却开门,树影满地压冻月。”唐多令云:“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背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齐天乐云:“海气浮山,江声拥树、闪闪灯红萧寺高谈未已,任夜鹊惊枝。睡蛟吟水。笑指天东,一丸霜月汇潮尾。”又云:“啼鹃万里,怕化作秋声,醉魂惊起。凉露沉沉,断鸿悲暗苇。“似此皆精警雄秀,造句之妙,不减乐笑翁。

4)吴梅《词学通论》:复堂论水云曰:‘文字无大小,必有正变,必有家数。水云词固清商变徵之声,而流别甚正,家数颇大,与成容若、项莲生,二百年中,分鼎三足。咸丰兵事,天挺此才,为倚声家之老杜。而晚唐两宋,一唱三叹之意,则已微矣。’(《箧中词》五)。余谓复堂以鹿潭得流别之正,此言极是,惟以成、项二君并论,则鄙意殊不谓然。成、项皆以聪明胜人,乌能与水云比拟?且复堂既以杜老比水云,试问成、项可当青莲、东川欤?此盖偏宕之论也。

5)李肇增《水云楼词序》:君为诗恢雄肮脏,若《东淘杂诗》二十首,不减少陵秦州之作。乃易其工力为长短句,镂情刿恨,转豪于铢黍之间,直而致,沉而姚,曼而不靡,呜呼!君之词亦工矣。君尝谓:“词祖乐府,与诗同源。偎薄破碎,失风、雅之旨。情至韵会,溯写风流,极温深怨慕之意,亦未知其同与异否也。”故以此悉力于词,登山临川,伤离悼乱,每有感慨,于是乎寄。

6)朱孝臧:水云词,尽人能诵其隽快之句,嘉、道间名家,可称巨擘,宜复翁仰倒赏击,而有会于冰叔(李肇增)之言也。顾其气格驳而不纯,比之莲生差近之,正惟其才仅足为词耳。

7)谭献《复堂日记》:水云楼词,婉约深至,时造虚浑,要为第一流矣。

标签: 蒋春霖

更多文章

  • 袁甲三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袁甲三

    袁甲三(1806~1863年),字午桥,河南项城人。袁耀东次子,袁世凯叔祖。为晚清重臣。袁甲三先后参与了平定太平军、捻军的军事行动,屡建战功,官至漕运总督兼江南河道总督,提督八省军门,赐号“伊勒图巴图鲁”。袁甲三因战功显赫,受朝廷嘉奖,赏戴花翎,穿黄马褂,使袁氏家族成为一方望族。同治二年(1863)

  • 董福祥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董福祥

    董福祥(1840年1月8日-1908年2月9日),字星五,甘肃环县(当时属宁夏固原)人,清末著名将领,官至太子少保、甘肃提督、随扈大臣,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1864年,组织汉民民团反清,后在陕北被左宗棠部刘松山击败,投降清军,所部改编为董字三营,先后从刘松山、刘锦棠平定陕西、甘肃、西宁(今属青海)等

  • 况周颐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况周颐

    况周颐(1859~1926),晚清官员、词人。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况周颐,咸丰九年(1859)九月初一日生。9岁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

  • 郑文焯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郑文焯

    郑文焯(1856年—1918年)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

  • 朱祖谋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祖谋

    朱祖谋(1857年—1931年),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古薇,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归安(今湖州)埭溪渚上彊村人。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卒年七十五。朱祖谋工倚声,为“清末四大家”之一,著作丰富。书法合颜、柳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著有《彊村词

  • 王鹏运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

  • 尚之信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尚之信

    尚之信(1636年8月2日—1680年10月9日),字德符,号白,清初藩王。祖居辽东,尚可喜长子。少时入侍。康熙十年(1671年)赴广东随父佐理军事,赐公爵,后加封镇南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在广州危急之下发兵围困其父府邸,投降吴三桂叛军。不久又悔罪自归,袭封平南亲王,镇守广东。康熙十七年(16

  • 吴世璠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世璠

    吴世璠(1666年?—1681年),吴三桂之孙、吴应熊的嫡长子。他是吴周第二任皇帝。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称帝,不久病死。吴世璠继位吴周皇帝,年号洪化,退据贵阳,吴世璠年幼,军心涣散,败逃昆明。康熙二十年(1681年),定远平寇大将军赵良栋、彰泰、赖塔等从蜀、黔、桂三路入滇,吴世璠急令夏国

  • 丘逢甲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1864年(同治三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

  • 载垣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载垣

    爱新觉罗·载垣(1816—1861年),清朝宗室、大臣。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六世孙,怡贤亲王爱新觉罗·胤祥的五世孙,世袭和硕怡亲王爵位,十二家世袭铁帽子王之一,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首。曾任御前大臣行走,亲受顾命。清文宗咸丰帝即位后,渐受信用,累官左宗正、宗令、领侍卫内大臣。咸丰十一年,与爱新觉罗·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