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白齐文

白齐文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91 更新时间:2023/12/7 9:07:23

白齐(1836年—1865年),男,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人,清廷外籍雇佣军“常胜军”首领,活跃于中国的晚清战场,曾组织洋枪队镇压太平天国,后投奔太平军,帮助太平军对抗清政府,被清廷拘捕于厦门,在被押往苏州途中被李鸿章下令溺杀,享年29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白齐文

外文名:H.A.Burgevine

别名:白聚文

国籍:美国

民族:法兰西人/法裔美国人

出生日期:1836年

逝世日期:1865年

职业:晚清雇佣军“常胜军”军官

主要成就:受雇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

反叛清王朝投靠太平军对抗清军

出生地:北卡罗来纳州

信仰:天主教

人物简介

白齐文,1836年出生于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是法裔美国人。其父曾经在法军服役曾任法军军官。白齐文年轻时也跟随法军,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这位年轻人热衷冒险,曾游历美国西部、澳洲、印度,最后来到了中国上海。而此时的上海,已经是英法等西方国家在远东开辟的新租界,大量洋行、外侨在此聚集。对于热衷冒险的白齐文来说,遥远的东方充满了机遇。

人物经历

1860年与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任副领队。此时太平军主力攻略苏南,兵锋直指上海,满清在此处的兵力不过四千,且大部分人都是惊弓之鸟。而援军迟迟没有到来的迹象,英法军派遣到上海的兵力有限,上海的清廷官员们便出钱,让美国人华尔招募一支雇佣兵部队,名为“洋枪队”,军官基本多是欧美等国在上海地区的水手,军人,当时年仅24岁的白齐文因为有作战经验被任命为副领队,而士兵大多来自菲律宾,虽然这支部队装备洋枪洋炮,但是人数不多,纪律不好,跟太平军陆顺德部一交锋,便一溃千里。

后来洋枪队经过改组和扩军,欧美人担任军官,雇佣中国人当兵,部队在1862年也改名为常胜军,华尔也被授予副将的官职。

常胜军和太平军交锋,互有胜败,1862年2月,他与华尔率部联合英法军队攻下高桥镇,3月,又攻占萧塘。白齐文先后在高桥镇和萧塘之战中英勇作战负伤。

但不久华尔在跟忠王李秀成在慈溪激战时被击毙。10月华尔阵亡后,白齐文接任为第二任队长,合英法军及淮军再占嘉定,继同淮军于青浦白鹤港、三江口一带败太平军。而常胜军归白齐文指挥,白齐文根本看不起清朝官员和清军,带兵打伤了统领他们的清廷官员道台杨坊,白齐文的无礼和对中国人的藐视引起江苏巡抚李鸿章的不满,朝廷命江苏巡抚李鸿章拿办,李鸿章遂将其撤职。

白齐文大忿,前往北京要求复职,获得英、美公使支持,因遭李鸿章反对,未能如愿。

1863年8月,白齐文在愤怒之下带领十多个部下抢了获常胜军的“高桥号”轮船,并购置大量军火,驶往苏州,投奔镇守苏州的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白齐文招揽了一些旧部下跟随他,又得到谭绍光拨了二千人给他训练,因人手有限,只训练了一千人。白齐文本来期望太平天国可以给他独自指挥一支军队,可是最终只被容许统领由他带来的一小撮人。白齐文为不能一展所长而失望,加上对战局不乐观,在10月决定向常胜军队长戈登投降。谭绍光准许白齐文及其部下可以离开苏州,并且在他临走时仍然优待他。

白齐文返回上海后,被美国领事遣送到日本横滨治病,不许他再到中国。他在1865年2月重返上海,又被美国领事遣回日本。

1865年初,想到中国继续冒险的白齐文打算投奔此时屯兵在福建漳州的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结果其刚到厦门便被清廷逮捕,但美国公使向清廷要人,李鸿章下令将其押送到苏州看管,实际上暗中派人在押解的过程中,下黑手将其淹死于浙江兰溪,对外宣布是意外溺毙。遗体难以辨认,因为没有证据,山姆大叔也吃了一回哑巴亏,白齐文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时年29岁。

标签: 白齐文

更多文章

  • 悫惠皇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悫惠皇贵妃

    悫惠寿祺皇贵妃(1668年8月21日-1743年4月24日),佟佳氏,康熙帝妃子,满洲镶黄旗人,为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国舅佟国维之庶女,世祖孝康章皇后侄女,孝懿仁皇后之同父异母妹妹,既是康熙帝的表妹,又是妻妹。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入宫,入宫后就被康熙诏封为妃,虽未行册封礼,但与惠宜德荣四妃并无区

  • 班布尔善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班布尔善

    爱新觉罗·班布尔善(1617年—1669年),也有译为“巴穆布尔善”。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辅国公爱新觉罗·塔拜的第四子。清朝大臣,宗室。后因事鳌拜,被康熙帝处死。年五十二。著子孙黜宗室,后复议子孙俱著为闲散宗室。本名:爱新觉罗·班布尔善别名:班布儿善、巴穆布尔善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

  • 淑嘉皇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淑嘉皇贵妃

    淑嘉皇贵妃(1713年9月14日-1755年12月17日),金佳氏,乾隆帝妃嫔。上驷院卿三保之女,吏部尚书的金简之妹,伯父为塔克图。雍正年间,入侍高宗潜邸。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弘历即位,为乾隆帝,诏封为金贵人,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初四晋封为嘉嫔,乾隆四年生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乾隆六

  • 杨度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度

    杨度(1875年1月10日-1931年9月17日),原名承瓒,字皙子;后改名度,别号虎公、虎禅,又号虎禅师、虎头陀、释虎。清末反对礼教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湖南省湘潭县姜畲石塘村人。戊戌变法期间,接受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的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主编《中国新报》,发表《金铁主

  • 穆彰阿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穆彰阿

    郭佳·穆彰阿(1782年-1856年),字子朴,号鹤舫,别号云浆山人,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大臣。穆彰阿进士出身,历任庶吉士、刑部侍郎、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漕运总督、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职。他担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善于揣摩上意,深受宠信,权倾内外。鸦片战争期间,穆彰阿主张议和,诬陷

  • 敦肃皇贵妃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敦肃皇贵妃

    敦肃皇贵妃(?~1725年12月27日),年氏,汉军镶黄旗人,雍正帝妃嫔,康熙朝湖广巡抚、后雍正朝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妃兄,雍正朝广东巡抚,工部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年希尧(长兄),原授一等公、抚远大将军、川陕总督年羹尧(次兄)。清朝首位汉族血统出身的贵妃、皇贵妃。雍正帝在藩邸时年氏为侧福晋,康熙五

  • 固伦敖汉公主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固伦敖汉公主

    敖汉公主(1621——1654):固伦公主。皇太极的长女。其母为皇太极的继妃乌拉那拉氏,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次子洛格同母。后金天命六年(1621)三月十二日生。天聪七年(1633)13岁时,嫁给蒙古熬汉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班第,号称敖汉公主。班第在崇德元年(1636)被封为敖汉郡王,顺治十三年(165

  • 爱新觉罗·善耆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爱新觉罗·善耆

    爱新觉罗·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字艾堂,号偶遂亭主人。满洲镶白旗人,晚清贵族重臣,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后代,女间谍川岛芳子生父。同治五年生于北京,初封二等辅国将军,光绪二十五年其父隆懃逝世后,善耆袭封肃亲王爵位。后历任乾清门头等侍卫、副都

  • 晋妃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妃

    晋妃(?—1823年1月19日)沙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主事德克精额之女,傅广之孙女,大学士马齐之曾孙女,清初重臣米思翰(孝贤纯皇后之祖父)之玄孙女。生年不详。嘉庆三年被嘉庆帝选入宫中为太上皇乾隆帝晋贵人,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直到道光帝即位后,仍未逝世。道光帝上谕“皇祖高宗纯皇帝嫔御存者

  • 朱煜勋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煜勋

    朱煜勋,字炳南,清朝第十二代一等延恩侯。光绪十七年(1891年),承袭爵位。民国年间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住在北平东城羊管胡同,其时他虽贵为侯爷,却已然穷困潦倒,狼狈不堪。本名:朱煜勋所处时代:近代民族族群:满族正白旗出生日期:1882年字号:字炳南爵位:一等延恩侯民国年间最后一代延恩侯朱煜勋住在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