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杨连第

杨连第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51 更新时间:2024/1/16 16:50:42

连第(1919~1952)原名杨连弟,汉族,天津市北仓镇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修复陇海铁路8号高桥时,杨连弟机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修桥任务,荣获“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1950年9月,他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0年10月,杨连弟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铁道兵团第1师第1团第1连任副连长。1952年5月15日,杨连弟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光荣牺牲,时年33岁。

基本资料

名:杨连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19

逝世日期:1952

个人简介

1919年出生于天津市北仓镇。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修复陇海铁路8号高桥时,杨连第机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修桥任务,荣获“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1950年9月,他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1950年10月,杨连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铁道兵团第1师第1团第1连任副连长。在朝鲜战场上,杨连第多次出色完成抢修铁路大桥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朝鲜前线的战斗。1951年7月,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杨连第带领一个排12次搭设浮桥,并创造出“钢轨架浮桥”的方法,保证了正施工,使几次中断的大桥顺利通车。1951年8月,杨连第出席了志愿军铁道兵首届庆功大会;9月,杨连第当选为志愿军战斗英雄国庆观礼团代表归国观礼,并应邀列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952年5月15日,杨连第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光荣牺牲,时年33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光荣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1枚。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第连”。

为纪念杨连第,铁道部命名陇海铁路八号桥为"杨连第桥",并建立纪念碑。天津市北辰区建有杨连第纪念馆。

人物概述

杨连第,志愿军一级英雄。1919年出生于天津北仓一个贫农家庭。1949年2月,杨连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编入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第1支队第1桥梁大队第3连,任随军职工。1950年10月,杨连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编入铁道兵第1师第1团1连。11月25日,他随部队到达鸭绿江边,投入到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中。

1951年初,杨连第随部队到达沸流江边。这时第三次战役已经打响,前方需要大量弹药。可是沸流江大桥被敌人炸断了,上级指示必须在7天内修复。杨连第作为技术骨干被调到4连帮助抢修大桥。抢修工作大部分是在夜间进行,黑暗中,杨连第与战友们用起重机一点一点起钢梁,可是两夜过去了,工作进度不大,这可急坏了杨连第。他仔细观察敌机空袭的规律,发觉趁空袭的间隙,抓紧时间抢修能比摸黑干一夜的效率高。这一想法得到领导的同意后,他带领8个同志开始了入朝以来的第一次白天抢修。当4架敌机出现在上空时,杨连第指挥大家隐蔽,自己仍在桥上工作。工程进展明显地加快了,沸流江桥提前3天修复,江岸上堆积的粮食、弹药等物质又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为了保证运输畅通,上级决定在沸流江上修建一座低矮的爬行便桥,必须在10天内完成。杨连第所在的2班承担了最难挖的一个地段。此时杨连第已提升为副班长,只见他挥动着手中的大镐,镐头落在冻土上,直冒火星,崩在脸上火辣辣地痛,双手磨出了血泡,干到天亮时平均每人只挖了0.7立方米。为了提高速度,他和战士们想出了办法,直接在硬盖底下掏松土,底下空了,然后把一层硬盖揭开,这叫“掏心去皮法!”结果10天的任务,只用7天就完成了。2班荣立集体一等功,杨连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1年7月,杨连第提升为副排长,同时与战友们转战到著名的清川江大桥。清川江大桥是满浦、平壤铁路线上的重要桥梁,战争所需要的粮食、弹药、武器不分昼夜川流不息地通过这里运往前线。上级命令1连8天完成修复任务。杨连第奉命带1个排执行任务。首先他用了2夜1天的时间搭成了一座人行浮桥,但由于连降暴雨,不仅浮桥被冲击,新搭起的大桥桥墩也被冲得东倒西歪。这时团部紧急发出命令,改变了施工计划,调杨连第到对岸协助2连搭桥。他与2连的同志们一起研究了搭浮桥的办法,当他的目光接触到钢板梁和突出桥面的压梁枕木时,忽然眼睛一亮,想出了“搭吊桥”的办法。并与战友们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连续奋战30昼夜,先后搭浮桥12次,克服了40年来所遇到的罕见洪水,最后终于创造出修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钢轨架浮桥,给桥梁两岸铺平了道路,使中断的清川江大桥胜利通车。在洪水期中保证了前方军需物资的供应。

1952年5月15日下午,身为副连长的杨连第带着战士们在清川江桥上检修时发现新修的第三孔钢梁移动了5厘米,立即派人抬来压机准备移正钢梁。正在指挥部队起重钢梁时,一枚定时炸弹爆炸,弹片击中了他的头部。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祖国人民的安宁,年仅33岁的杨连第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表彰杨连第的功绩,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一级英雄”称号。杨连第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连第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连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他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人物事迹

杨连第的“光荣菜”

《士兵突击》有一场戏这样描写:许三多与战友们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每个人只有一块压缩饼干,平日里,许三多只吃野菜、野生小动物,把干粮留到了最关键时刻,与战友分享,从而圆满地完成任务。杨连第就是现实里的“许三多”:一次,抢修铁路,由于被战事封锁,粮食、材料一时供不上来,连队每人每天只有三两高粱米,大家只得喝稀。杨连第把平日节省下来的饼干渣,拿出来分给大家吃。

抢修铁路,要有顽强的毅力和体力,战士们日夜战斗在高架桥上,光吃稀粥是不行的。杨连第就想了个办法:他机警地爬到封锁线上,拣回来一些烂玉米棒子,把玉米搓下来炒熟,分给战友们,饿了,就一把雪、一把炒玉米充饥。

由于缺少营养,特别是很难吃到蔬菜,很多战士都得了夜盲症,而抢修桥梁多在夜间进行。杨连第一个人进入开阔的田野中,与美军飞机兜圈子:飞机一俯冲下来,他就伏在田坎上不动;飞机一过去,他就钻出来前跑。最后,他安全地摘回大堆野菜,然后,烹饪给战友“加餐”,不久,大家的夜盲症渐渐地康复。指导员又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全连,效果很好。同志们亲切地叫这种野菜为“光荣菜”。

相关信息

杨连第的两个儿子捧着花篮,缓步来到革命烈士杨连第陵墓前。他们向烈士陵墓三鞠躬、洒酒祭奠,然后用随身带来的清水擦拭墓碑。满头白发的男子说:“爸爸,又到清明了,儿子们看望您来了。擦拭墓碑的水,是家乡天津海河的水;这白酒,是天津特产酒……”

英烈杨连第的长子杨长林,今年63岁,是天津警备区第八干休所原政委;老儿子杨长勇,今年54岁,是东方航空公司飞行部经理。

他们介绍说,父亲牺牲时,杨长林年仅9岁,杨长勇才出生。父亲原名叫“杨连弟”,意为连带来弟弟。后来,可能是有关档案出了错儿,便将父亲名字写成了“杨连第”了。

母亲吃了不少苦

杨长林说,母亲阎福珍今年已87岁高龄,身体依然硬朗。前几年,阎福珍老人时常到机关、学校、部队作报告,对下一代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年事已高后,长子杨长林便继续为下一代作报告。杨长林说:“爸爸牺牲时,妈妈才32岁。她拉扯我们兄妹几个长大成人,吃了不少苦头。如今日子好了,应该让妈妈享福了。”

杨长林动情地说:“爸爸在沈阳长眠了50多年。尽管子女们不在沈阳,但沈阳民政部门把陵墓管理得这么好,我们深表感谢!”

标签: 杨连第

更多文章

  • 高凡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高凡

    高凡(1908-1943年),原名罗冈,安徽凤阳人。曾任任代县抗日基干游击大队大队长兼政委。中文名:高凡别名:张二小、罗冈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凤阳出生日期:1908逝世日期:1943职业:国民党13军汽车队小队长。毕业院校:南京汽车学校信仰:共产党高凡(1908-1943年),

  • 何志远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何志远

    何志远(1912年6月——1992年9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1912年6月出生于湖南浏阳。193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2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济南军区人民武装动员部部长

  • 马慧珍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慧珍

    马慧珍(1933-1974)她生于苏州,出身淮剧世家,母亲许桂芳与有“淮剧梅兰芳”之称的表演艺术家筱文艳,是师姐妹。马慧珍工花旦、青衣,也演刀马旦。中文名:马慧珍国籍:中国出生地:苏州出生日期:1933逝世日期:1974职业:演员代表作品:怪侠欧阳德我第一次看她的戏是1953年夏天,在盐城人民剧场,

  • 宋德珠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德珠

    宋德珠(1918年12月3日一1984年7月18日),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旦角京剧演员。宋德珠是京剧史上武旦挑班的第一人。他完整地、系统地继承了武旦行当的种种技艺,兼采前辈九阵风(阎岚秋)、朱桂芳、余玉琴、郭际湘、十阵风(张善亭)等诸家之长,集京朝派武旦、刀马旦精华之大成,练出了很多惊人绝技,创造了

  • 伍瑞卿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伍瑞卿

    伍瑞卿,1911年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吕王镇,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红军。中文名:伍瑞卿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湖北省大悟县出生日期:1911年逝世日期:2004年7月7日职业:军人信仰:马克思主义主要成就:少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11年1月1

  • 戴润生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戴润生

    戴润生,江西吉水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公略步兵学校连指导员,第一军团随营学校政治教员、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少将军衔,原海军东海舰队政委,2011年4月19日在上海逝世。姓名:戴润生国籍:中国民族:汉族

  • 蔡威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蔡威

    原名蔡泽鏛(1907.4——1936.9),乳名景芳,1907年4月生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原宁德县)名门望族之家。蔡威是鹗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他早在大革命时期1926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先后在福建和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5年10月,蔡威被任命为红军

  • 成普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普

    成普,(1919.1-1998)原名穰澄浦,籍贯湖南衡山(今衡东)人,性别男,著有并出版了《战时统帅部参谋军机的回忆》等回忆录。中文名:成普别名:穰澄浦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19.1逝世日期:1998性别:男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 马玉仁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马玉仁

    马玉仁(1875—1940),字伯良。江苏盐城人。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早年投身军旅,历任团长、旅长、镇守使、护军使、军长、参议等职。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义军,后被改编为苏鲁战区第一路抗日游击军,任该军司令,在盐城、阜宁一线与日军作战。1940年1月3日,率部攻下日伪军占领的阜宁县城在

  • 戴戟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戴戟

    戴戟(1895—1973),十九路军爱国将领,参与领导了一二八淞沪抗战、福建事变。1949年5月27日在上海迎接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安徽省委副主委,民革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73年在合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