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叶赫那拉·孟古

叶赫那拉·孟古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2 更新时间:2023/12/7 22:37:41

清太祖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1575年-1603年10月31日),名孟古哲哲(又作孟古、孟古姐姐)。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生母,叶赫部长杨吉砮之女,叶赫老女堂姑母。万历十六年九月,嫁给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时年十四岁。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迁葬福陵。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追尊为皇后,顺治元年,祔太庙。康熙元年改谥,经雍正帝和乾隆帝加谥,全谥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基本资料

中文名:叶赫那拉·孟古姐姐

别名:孝慈高皇后

国籍:中国

民族:女真化蒙古人

出生日期:1575年(万历三年)

逝世日期:1603年10月31日(万历三十一年)

职业:皇后

主要成就: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

陵墓:清福陵

孝慈高皇后人物生平

孟古哲哲(1575年—1603年)系出名门,是海西女真势力强大的叶赫部贝勒杨吉砮的女儿。万历十年(1582年),还未建功业的努尔哈赤来到叶赫部,杨吉砮慧眼识人,将只有八岁的孟古许配给了努尔哈赤,说等到孟古长到出嫁的年时,一定把她送往建州与其完婚。而此时的努尔哈赤是非常愿意与叶赫联姻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就迫切地要求立刻娶他的大女儿,杨吉砮告诉努尔哈赤,他并不是为了推托与他联姻而不把长女嫁给他,实在是自己品貌出众的小女儿孟古才配得上他,是努尔哈赤未来的佳偶,希望他耐心地等待。听了岳父这番肺腑之言,努尔哈赤欣然从命。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十四岁的孟古哲哲在兄长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费阿拉城,努尔哈赤率众出城相迎,杀牛宰羊,大宴成婚。新娘孟古终于显露出了她的与众不同:论相貌,她面如满月,端庄妩媚,风姿独具;论修养,她气度宽宏,不喜奉承,不惧恶言,举止庄重大方,口无恶言,耳无妄听,始终如一,毫无过失。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11月28日)生清太宗皇太极,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二十七日(10月31日),孟古哲哲病危,弥留之际想见一见母亲,努尔哈赤虽派人去请,但建州与叶赫已势同水火,故孟古只能带着对母亲的思念,对丈夫与胞兄之间争斗不休的无奈,撒手人寰,年仅二十九岁。

孟古哲哲的英年早逝,对努尔哈赤的打击很大,为表达自己的哀思,他命服侍过孟古哲哲的四个婢女生殉,用牛羊一百只祭祀,并将孟古哲哲葬在自己居住的院中达三年,后葬十尼亚满山岗。天命九年(1624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东京城,孟古哲哲的遗骨也随之迁到东京陵。但孟古哲哲能与太祖努尔哈赤同葬福陵地宫,神位供于太庙而备受尊崇,则要归功于他的儿子皇太极。

母以子贵,孟古哲哲生前能位居大妃,死后又得以厚葬,应该说她是备受努尔哈赤宠爱的。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宠爱实在有限。若不是皇太极即位,孟古哲哲只能附葬或陪葬于福陵,而且也不会获得孝慈高皇后的谥号享受祭祀。

理由如下:

其一、努尔哈赤一生共有四位大妃,第一位是元妃佟佳·哈哈纳扎青,第二位是富察·衮代,第三位是叶赫那拉·孟古哲哲,第四位是乌拉那拉·阿巴亥。当孟古嫁给努尔哈赤时,富察氏是大妃,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富察氏还为努尔哈赤生下第十子德格类,也就是说在孟古入宫八年且生有一子的情况下仍没有取代富察氏,而阿巴亥成为大妃只用了两年的时间;

其二、孟古嫁给努尔哈赤后并未受专宠。在孟古为妃期间,努尔哈赤在娶孟古的同年还聘了哈达部万汗的孙女阿敏为侧妃,万历十九年(1591年)纳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与乌拉部阿巴亥(注:此时阿巴亥年仅十二岁)成婚。而且在这段时间里,其他后妃共为努尔哈赤生育了四子三女,即第七子阿巴泰(母为侧妃伊尔根觉罗氏),第九子巴布泰,第四、五、六女(母为庶妃嘉穆瑚觉罗氏),第十子德格类(母为大妃富察氏)。特别是孟古十月生皇太极,十一月,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就生了巴布泰,足以说明孟古受宠爱程度;

其三、孟古之子并未被立为储君。元妃佟佳氏之子褚英、代善均曾被立为太子,阿巴亥之子也成为太祖赏给全旗之贝勒,多尔衮还说过汗位是皇太极夺去的话,也就是说,努尔哈赤生前从未立过皇太极为太子;

其四、大妃阿巴亥生殉,其当时的地位优越于孟古哲哲。努尔哈赤驾崩时,阿巴亥是现任大妃,加之其生殉,与太祖同柩而葬在沈阳城之西北角长达三年,其地位绝对高于已故的孟古哲哲。因此,若不是皇太极荣登汗位,孟古再受宠爱,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享受如此风光,这完全是母以子贵结果。

天聪三年(1629年),孟古与努尔哈赤合葬在清福陵。崇德元年,皇太极为其上谥号为“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以后经加谥、改谥,孟古的最后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与之相比,生了三个儿子的大妃阿巴亥,其命运则要坎坷得多。

孝慈高皇后家族成员

父亲:杨吉砮(叶赫部部长)

丈夫:清太祖努尔哈赤

儿子:清太宗皇太极

堂侄女:叶赫老女(女真第一美女)

孝慈高皇后历史记载

《清史稿·列传一·后妃》记载:

太祖孝慈高皇后,那拉氏,叶赫部长杨吉砮女。太祖初起兵,如叶赫,杨吉砮以后许焉。杨吉砮为明总兵李成梁所杀,子纳林布禄继为贝勒,又为成梁击破。岁戊子秋九月,以后来归,上率诸贝勒、大臣迎之,大宴成礼。是岁,后年十四。岁壬辰冬十月,太宗生。岁癸卯秋,后病作,思见母,上遣使迎焉,纳林布禄不许。九月庚辰,后崩,年二十九。

后庄敬聪慧,词气婉顺,得誉不喜,闻恶言,愉悦不改其常。不好谄谀,不信谗佞,耳无妄听,口无妄言。不预外事,殚诚毕虑以事上。及崩,上深悼之,丧敛祭享有加礼,不饮酒茹荤者逾月。越三载,葬赫图阿拉尼雅满山冈。天命九年,迁葬东京杨鲁山。天聪三年,再迁葬沈阳石嘴头山,是为福陵。崇德元年,上谥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顺治元年,祔太庙。康熙元年,改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子一,太宗。

《星源集庆》记载:

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顕承天辅圣高皇后叶赫纳喇氏,杨吉努贝勒之女,乙亥年生,戊子年九月来归,癸卯年九月廿七庚辰日崩,夀廿九嵗,越三载奉安赫图阿喇尼雅满山冈,天命九年四月迁葬奉安阳鲁山,天聪三年二月再迁奉安盛京福陵,崇德元年丙子四月追上尊諡曰孝慈昭宪纯德眞顺承天育圣武皇后,顺治元年九月升祔太庙,十四年十月升祔奉先殿,康熙元年壬寅四月改上尊諡曰孝慈昭宪敬顺庆顕承天辅圣高皇后,雍正元年癸卯八月加上仁徽二字,乾隆元年丙辰三月加上懿德二字,即今諡。

标签: 叶赫那拉·孟古

更多文章

  • 纳林布禄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纳林布禄

    纳林布禄(?-1609年),又称那林孛罗,姓纳拉氏,海西女真扈伦四部叶赫部贝勒,其妹叶赫那拉氏为清太宗皇太极生母。纳林布禄为叶赫部贝勒杨吉努之子,扬吉努与清吉奴兄弟二人因屡次率部抢掠明边,不受明廷约束,而被明总兵李成梁诱杀于阵前。扬吉努死后,其子纳林布禄继任为叶赫部贝勒,尽收叶赫部余众,欲为其父复仇

  • 王桂荃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桂荃

    王桂荃(1886年—1968年),四川广元人,梁启超的第二夫人。是李蕙仙得力的助手,也是她各项意图的忠实执行者,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戊戌政变失败后,梁、李两家族人纷纷逃亡国外,王桂荃到日本后,很快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东京话。由于她说得一口好日语,所以凡属家务方面的对外联系,大部分都是由她来办,因此也

  • 爱新觉罗·胤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爱新觉罗·胤祉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清朝宗室,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子,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异母兄,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六年(1677年)三月,胤祉出生于北京紫禁城,胤祉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极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一年(169

  • 戴梓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戴梓

    戴梓(1649年~1726年),字文开,自号耕烟老人,人称耕烟先生,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初火器制造家。他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长诗书绘画,是一个难得的博学多才之士。康熙十三年(1674年),在福建的耿精忠响应吴三桂起兵叛乱,进犯浙江。朝庭派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清军赴闽浙征讨耿精忠,戴

  • 多隆阿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多隆阿

    多隆阿(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字礼堂,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清朝名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53年(咸丰三年)以黑龙江骁骑校尉同随胜保与太平军作战,在击溃太平军北伐的战役中战功卓著。1856年被湖广

  • 塔齐布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塔齐布

    陶佳·塔齐布(1817年-1855年),字智亭,满洲镶黄旗人,晚清湘军名将。塔齐布出身清军火器营,后为湖南绿营都司,累升至副将,并辅佐曾国藩创建湘军。咸丰四年(1854年),塔齐布收复湘潭,被越级擢升为提督,赐号喀屯巴图鲁。此后,他转战湘鄂,屡为军锋,收复岳州、武昌、田家镇等地,被授予骑都尉世职,与

  • 洪仁发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洪仁发

    洪仁发(?—1864年),又名洪仁法,卒于公元1864年。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长兄,洪镜扬长子,母王氏。1864年7月,天京失陷后,死于乱军之中。本名:洪仁发别名:显千岁所处时代:太平天国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广西逝世日期:1864年主要成就:太平天国信王封号全称: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

  • 阎敬铭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阎敬铭

    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陕西朝邑赵渡镇(今陕西省大荔县朝邑镇)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晚清大臣。阎敬铭理财有道,为官清廉耿介,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之一,有“救时宰相”之称。中文名:阎敬铭别名:阎丹初国籍:清朝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17年逝世日期:1892年3月7日

  • 于敏中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于敏中

    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宣平知县于树范之子。清朝重臣,出身簪缨世家。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对同在军机处的和珅极度反感。

  • 范西屏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范西屏

    范西屏(1709年-1769年),一作西坪,名世勋,浙江海宁人。清乾隆时期著名围棋国手。与施襄夏同列为当代第一国手,并称“棋圣”。少聪颖过人。与施定庵同拜山阴俞长侯为师习围棋,十六岁即成高手,后为乾嘉间棋坛巨擘。其为人介朴,毕生从事弈棋授徒,弈以外,虽诱以千金,不动。“爱习前贤之谱,罔不究心”。范西